貢寮撈鰻苗記事

略帶著海風的岸旁,浪濤捲進入很多的記憶,「以前,是全家出動,全家一起來撈鰻苗,小孩得要認真的挑著鰻苗,父親就一趟一趟不停來回地走在灘緣上……曾經有人在一個晚上,撈到快萬條的鰻苗,那個時候…

前言:

這是台大大新社這幾年來,第三次到達貢寮進行長期訪問,而我們也在事先跟民宿老闆溝通,幫我們找到了撈鰻苗的教練─王教練,希望在這次的訪問期間能進行撈鰻苗的體驗,這幾天的天氣並不是特別的寒冷,我們剛好在元宵節的前一天準備撈鰻苗。

王教練對我們說,撈鰻苗不僅僅只是受溫度及季節的影響,潮汐的漲退之間,也會影響我們能不能撈到鰻苗,而今天剛好是大潮,可能也不是這麼的容易抓的到,而我們也帶著興奮的心情,期望能撈到那不小心游錯日子的鰻苗。

980414-northeast-360.jpg
在很深的夜裡,我們進行撈鰻苗的體驗。

冬至前後,鰻魚沿著溪流、河口而後下海產卵,卵孵化成苗,而後緩慢的浮游,等待著什麼似的,似乎在歷史記憶上頭,一戶又一戶的貢寮漁村居民趁著晚上去找尋著鰻苗,明亮的燈光漸漸的聚向河口,熱鬧的彷彿此刻的「西門町」,鰻苗與一群又一群全員出動的居民相會,居民緩慢的步伐就這樣輕踏在海岸旁,期待這一個又一個晚上的辛勞,能為自己的荷包多掙得一些。

略帶著海風的岸旁,浪濤捲進入很多的記憶,「以前,是全家出動,全家一起來撈鰻苗,小孩得要認真的挑著鰻苗,父親就一趟一趟不停來回地走在灘緣上……」、「曾經有人在一個晚上,撈到快萬條的鰻苗,那個時候鰻苗的價格是二十到三十塊左右……」,我們聽著王教練的提醒,別走到海的太深處,拿著器材盡量得要讓後面拖曳著的網子沿著地面拖曳,而後,便開始進行一些嚐試。

我們這次採用貢寮這裡最傳統的撈鰻苗方式,用著一桿後面帶著大網子的器材,讓我們走過的地方,浮游著的一切都進入網子內,辛苦的地方在於,我們得冒浪幾乎半身浸水,而後沿著攤緣行走,鰻苗、浮木、垃圾以及顆粒較大的泥土都不斷地進入網中,而我們得越花越大力才能繼續緩慢的前進,也不確定是否撈到鰻苗,就這樣得堅持信念的繼續走著,因為這算是體驗,我們就也只走了五六十公尺,便上岸到臨時的工寮,來嚐試把撈到的鰻苗,從一大堆的泥濘中找出來。

我們一把一把的抓起泥巴,並往平鋪在沙地上的布袋砸去,因為鰻苗都是白的,所以多半都是藉由著砸下去,讓鰻苗開始亂跳,我們才發現的了。其中鰻苗又分成了黑鰻苗以及白鰻苗兩種,兩者的差異就是,黑鰻苗在尾巴附近,有一條黑黑的紋路,而黑鰻苗比較不值錢,因為得要養很多年才長的大,而白鰻苗是一年多就可以長到足以外銷日、韓的體重,所以白鰻苗一般都有比較好的收購價,但今年的白鰻苗價格似乎沒有很好,一尾就只有八塊。

整個分辨出鰻苗的過程是興奮帶點期待的,而今天也很幸運的,我們幾趟撈了下來,撈到了二十一尾的白鰻苗,大家都有一點點的倦態,其實說真的,我們或許還是很難理解將撈鰻苗做為一個副業的人,一晚又一晚,沿著灘緣一趟又一趟來回的走著,從傍晚走到凌晨,而我們僅止嘗試走了幾回,而當環境汙染越來越嚴重,在眼前的核四也漸漸的興建好,鰻苗的收購價格也被大盤商刻意壓低的時候,這樣從以前就傳承下來的撈鰻苗,能否讓多一點來到這的遊客體驗,讓遊客知道所吃的從何而來?

似撈著浪的姿態,卻撈不起越來越惡化的環境,貢仔寮這片好山好水,到底能不能繼續保留下去?讓子孫能有一片土地生存,人是要食土地上的糧米,要食水內的魚蝦,台灣的農業及漁業政策如果沒有重新去檢視,農民跟漁民只能一步步地消失,我們撈著鰻苗,期望下次能再體驗更多的漁村以及農村生活。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