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毒的農藥?

而從事「洗藥」的農友,在進行噴灑藥劑的農事,對於眼、手、口部的防護卻是十分薄弱,簡直就像「無敵鐵金剛」;勸說農友多作防護時,農友的回答更妙:「汝毋知影,今仔的農藥,是減毒、短毒的,毒性很低…

清明時序過後,氣候冷熱交替,潮濕悶熱,一期稻作正逐漸完成分蘗且進入「葉稻熱病」的耗發期,東部地區在3月底即由台東農改場發出警訊,呼籲農友及早做好防治工作;同樣地,北、中、南各地仍不斷傳出葉稻熱病的災情,即使到5月初疫情仍未完全消退。

農友面對「葉稻熱病」的防治方法就是不斷地「洗藥仔」(閩南話);很好聽的名詞,乍聽似乎是把農藥洗掉,而實際上就是噴灑農藥。農友並沒有意願真誠地反省「播植密度」與「施重氮肥」的老毛病。而目前投藥的治劑有兩種方式-「溶劑」(水溶)與「粒劑」,不過「粒劑」的價格為「溶劑」的2-3倍,田野間多數的農友仍採用「溶劑」噴灑。

「溶劑」委託代工的噴灑費用,人工唧筒式每筒50元,動力氣壓式一分地在150-180元區間機械施藥一天約有5-6甲的面積,詢問雲林彰化濁水溪沿岸的農友這段期間需要「洗」幾次,農友大多回答已經「洗」了2-3次,不過目前已經有減緩的趨勢。這種大面積輪流施灑農藥的場景,確實懷疑這一帶(彰化埤頭、竹塘,雲林西螺、莿桐)宣稱「有機稻作」的可能性。

從事「洗藥」的農友,在進行噴灑藥劑的農事,對於眼、手、口部的防護卻是十分薄弱,簡直就像「無敵鐵金剛」;這種灑狗血的畫面十分壯觀,但卻充滿悲情。當勸說農友多作防護時,農友的回答更妙:「汝毋知影,今仔的農藥,是減毒、短毒的,毒性很低,有的是無毒的,放心啦!」(閩南話)還在鏡頭的面前他還迅速晃了兩圈,用以證明他的說詞,連制止都來不及。

980505-image001-360.jpg

從農友慣性「洗藥」的農事觀念中,清楚地看見農業發展根層的困境,且農友對自己身體的照護都如此輕忽,農業怎不叫人感到憂心呢?!

在〈無毒的農藥?〉中有 4 則留言

  1. 很同意您的看法,農民作久了也會產生慣性,對於新的訊息接受度不高,卻反而傷害了自己,沒有健康的農民,就不會有健康的農作,農藥對農人產生的傷害最大,可惜農政單位自己的觀念都還沒有完全轉過來,更無法用力的向農民宣傳,恐怕會持續的惡性循環。

  2. 親愛的朋友:

    一般在探究問題時,有兩個常見的面向「內歸」與「外歸」,往往我們習慣將問題「外歸」,而忽略了行為者本身「有所為」「有所不為」的抉擇。

    「播植密度」與「施重氮肥」是水稻「農技」,而非「農政」。可是傳統聚落中農友栽種技術的獲取與交流,都來在「農藥行」喝茶聊天累積出來,當然也有來自農改場、農會的推廣股。但目前老農還很少會使用網路工具。

    「播植密度」並非一期二期稻作均採同一間距,一期作悶溼熱天氣,加大可以增加空氣流動,可以降低「葉稻熱病」的發生機率。一般插秧機械可X-Y軸均可調整,但大多蕭規曹隨,幾乎沒有農友會主動要求。

    「氮肥」(硫酸銨)主要是農友在水稻播植後於水稻分蘗期前後大量施肥,而種下「葉稻熱病」的病灶,加上天候助勢,幾乎每年就重複這樣的戲碼。採自然農耕法,仍會有葉稻熱病的問題,比起化學肥料輕微多了,這跟種植者的理念與態度有關。

    因為個人並非農事專業人員,只是隨筆紀錄所見所聞,我相信「有健康的農友才有健康的農業」「有健康的農業才有健康的農產品」,農友的健康才是我們每個人關心的重點!

    祝福每一位朋友

    Adama

  3. wandervogel說的也是,農政單位以前跟農民宣導的觀念中,有很多現在來看已經不合時宜,例如「播植密度」與「施重氮肥」,還有使用除草劑…,農民都還停留在以前的知識,可是現在的農政單位,已經不像早期會去田間勤勞的講述消息,新的消息都只有在紙面或者網路散佈,所以農民就會用過去的方式來耕種,農民無辜,最無奈的是被破壞又說不出口的生態環境。

  4. 農友並沒有意願真誠地反省「播植密度」與「施重氮肥」的老毛病
    ===========================================================
    這句話有問題…
    應該說是農政單位不願意跟農民說明真相才對﹗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