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與意外─高雄煉油廠VS教育地景

有時搭乘火車出差或省親南返打狗,我望著窗外地景變化種種,以判識地方界域,令我意識到「高雄到了」的地標,便是半屏山下那腹地廣大,令人震撼的工廠地景。身為一個搭火車經此的過客..

在陽光的照射下,矗立在半屏山腳的高雄煉油廠金屬建體顯得如此熠熠明晃。即便在陰天,它金屬灰色的分餾塔、低矮扁圓的油槽,都在周遭的地景中,顯得如此地醒目,嗯,甚至有點動人,但卻也與人疏離而無法親近。有時搭乘火車出差或省親南返打狗,我望著窗外地景變化種種,以判識地方界域,令我意識到「高雄到了」的地標,便是半屏山下那腹地廣大,令人震撼的工廠地景。身為一個搭火車經此的過客,往往都會眼前龐大的「工(業)藝品」所震懾,但當我轉換為居民身份時看它時,則又是另一番風景了。

居住在高雄,交通工具自然用的是高雄人最常用的機車。我有時騎著機車出遊,最常走的一條路線,是從我住在的半屏山腳,一路往東騎到底,取和鐵道平行的翠華路往北騎,欣賞沿山寬闊開朗的景緻,最後,也會碰到高雄煉油廠。

高雄縣市交界處的最明顯地景是石化工廠-翁4-1
高雄縣市交界處最明顯的地景就是石化工廠

不過,從機車座上看煉油廠的風景,又和從火車所看的視野不同了——煉油廠被一堵長似無盡頭的水泥圍牆圍起,裡頭仿若另一個世界,寬闊、幽靜,卻又帶點神秘。神秘的工廠裡,裡頭的人進行著什麼的工作呢?這些原料從何而來,又去到哪裡?這龐巨的工廠何以突兀地矗立於周遭的古老聚落中?這些問題往往就是這樣纏繞著我的心頭。

農地上蓋起的日軍第六燃料廠

昭和十八(一說十六年)年,日治末期的台灣,日本殖民政府因應南侵軍事需求,決定進行油庫的興建,便由日本海軍、台灣礦業株式會社、日本石油株式會社及帝國石油株式會社集資於半屏山北方設置「第六燃料廠」,工廠用地原為日本強行徵收,為因應員工住宿問題,其後也於宏南里、宏毅里分別興築幹部、工程師和工人的宿舍。建造未完,因為軍需重要設施,即遭盟軍炸毀,狀況慘烈。戰後,當地仍挖掘出一千磅重的巨彈(鄭水萍2000:89)。

民國三十四年十二月,此廠由國府「經濟部台灣區特派員辦公處石油事業接管委員會」接管,並改名為「高雄煉油廠」。接收後,經評估,只有兩座蒸餾工場值得修復,由於第一蒸餾工場遭受較烈,因此先完成了第二蒸餾工廠的修復(曾玉昆 1995:596)。之後陸續完成柏油工廠的修築,並恢復生產。三十五、六年,從中國上海招考的大專實習員共六、七十人來台修復工廠,試爐開工(鄭水萍 2000:65)。

戰後,煉油廠分別增建柏油設備、第三蒸餾工廠、第四蒸餾工廠…..等工廠。民國四十八年,政府倡導工業起飛,石油化學工業被列為重點發展項目之一。

民國五十年,經濟部提出發展石化工業藍圖,建制從上游到下游的生產鍊;上游由中油進行產置,基本原料製成中間原料為中游,加工品則由民間承製,中油則為提供下游原料。(中國石油公司 1996:251)民國五十七年起,並建設第一輕油裂解工廠、生產乙烯提供下游工廠。

民國六十年代,當時的行政院長蔣經國推動十大建設,「石油化學工業」列身其上,在高雄縣設立「仁大(仁武、大社)工業區」及「林園工業區」,政府產業政策的投入,讓石化產業成為台灣,塑膠、紡織等下游產品約佔了出口總值的40%。煉油廠作為國內石化產業上游生產的重鎮,以與下游工廠建立起石化工業的完整體系,至民國六十四年逐漸具體成形。

輸油管、油槽與廠區形成石化產業地景

煉油需由原料,其原料來自世界各地:大部份來自中東,少部份來自東南亞、非洲、中南美洲等地。從這些地方進口的原油從油輪經高雄大林外海卸油浮筒及海底管線輸送到岸上的大型油槽儲存,再以管線運輸到煉製工廠煉製。

在高雄港的十七、十八、十九號碼頭有輸油站,港邊的苓雅寮設有輸油槽,場區內則設有容量十四萬頓的油區,設有六條輸油管由港口直通油廠,長達十四公里,油管的直徑由四吋到十二吋不等,除部份為埋入地下,多為露天裝置(曾玉昆 1995:583)。

二   利用GoogleEarth從高空俯瞰高雄煉油廠廠區-翁4-2
利用GoogleEarth從高空俯瞰高雄煉油廠

石化工業,有天然氣、烯烴及芳香烴三大核心,高雄煉油廠生產的烯烴及芳香烴主要供應大社及仁武工業區下游石化工業使用。如台聚、台塑,民國五、六十年代,台灣塑膠、合成纖維等工業發展迅速,中油的輕油裂解工廠生產出的原料,利用管線輸送到高雄煉油廠附近的大社石化工業區、仁武工業區以及高雄境內。

高雄煉油廠-翁4月
民國六十年代的高雄煉油廠。

早年,這些油品都使用火車運送到左營火車站,再轉運到全省各地。其後則幾乎是用管線運送。油品運送方式的變革,也改變了高雄的地景。這些油管和昔日漂浮在愛河的原木一樣,都是形塑地方感的產業地景。

在石油的生產外,員工宿舍,以及員工子弟的「油廠代用國小」、國光中學、國光高中等紛紛成立,甚至有游泳池、溜冰場、高爾夫球場、體育館等,形成獨特的高雄煉油廠生活圈。

頻傳的污染與工安意外

然而,這樣一個引領台灣石化工業發展的事業體,除了藉由產品與人民的日常生活連結,與在地的關係卻非如此和諧。煉油廠的黑煙、廢水、酸雨、廢氣外洩等污染頻傳,除了農作物遭受損害,影響收成並污染作物;當地居民的身體也長期暴露在高度的危險當中,居民對石化工業的污染性與工安危險高度不滿,多次引發了衝突。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後勁反五輕運動。

民國七十六年,行政院計畫於後勁興築中油第五輕油裂解工廠,引發後勁居民強烈反彈,當時政府行政院長郝柏村曾南下夜宿煉油廠,在一名千優勢警力的護衛下,五輕爭議獲得壓制,並於79年動工。同時,政府承諾實施環境監測、提出回饋基金方案以及承諾二十五年後遷廠。

但居民在妥協、同意五輕興築之後,當地的污染並未改善。多次的工安意外也令當地人憤怒,最近的例子是半年來高達三次的爆炸事件,這引發當地居民、里長的強烈抗議,而一些民間綠色團體也積極協調中油、高雄市府及各級單位間對於遷廠的考量(註一)。

油廠作為多元觀點的教育地景

目前,關廠或遷廠的期限至今只剩7年,許多石化業者要求高雄煉油場就地更新,而在地居民與綠色團體主張應如期遷廠,經濟部態度則傾向於更新廠區(註二),十八年前的承諾,如今看來搖搖欲墜。

同樣也是高污染、工安意外頻傳而招民眾強烈抗議,已於民國九十一年關閉的前鎮高雄硫酸錏工廠相較,高雄煉油廠顯得屹立不搖。該廠七年後的命運是關廠或遷廠必然還有待產業、政府與民間非營利組織的辯論與角力,須提醒的是,大批見證台灣石化產業發展的工業地景可能面臨改變的命運,而產業文化資產以及在地居民的生活變遷紀錄與研究,可能是必須的。不管紀錄的主題與內含為何,可以肯定的是,它不只是單一面向的呈現,也絕非對立兩造的各自陳述,而是一種多元觀點並陳的整體觀照。

筆者以為,高雄煉油場作為一個污染/工安意外/石化產業技術發展多面向並陳的企業體,正投射出了產業技術的複雜性,這使得其可發展為一個展現工業發展複雜性的教育地景。

污染、工安意外與經濟產出看來是一體的兩面,但我們須進一步提問:污染的生產者和被害者為誰?生產的獲益者為誰?兩相權衡是否獲得一個合理的平衡點。先有了這些提問,我們才有可能進一步從中獲得教訓,而其產業地景及歷史之研究與保存,也才能轉化為日後高雄都市發展轉型的契機。

以高雄煉油廠為個案,可思考如何轉化其產業發展的軟硬體為工業/技術觀光,從而思考與城市轉型等都市規畫議題結合的可能(註三)。而未來不論是存或廢,將是以「人」為思考的核心,後勁也該是一個高居行政資源中心的國家首長、官員願意「LONG STAY」的地方(註四)。

…………………………………………………………………………

註一:地球公民協會網站網址:http://met2007.blogspot.com/,上網日期:2008年4月27日。

註二:自由時報記者陳惠雯「限期遷廠 衝擊60萬人生計」2008/04/25,網址: http://news.yam.com/tlt/life/200804/20080425069048.html,上網日期:2008年4月25日。

註三:國際工業遺址保存委員會(簡稱TICCIH)2006年於義大利舉行的國際工業遺址保存委員會大會主題便是「工業遺址與都市轉型/生產疆域與產業地景」。

註四:見地球公民協會網站:http://met2007.blogspot.com/,上網日期:2008年4月25日。

參考書目

中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

1996 五十年來之中國石油公司。台北:中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

王玉豐譯

2001 什麼是工業考古學?工業考古學的範疇。科技博物 5(5):6-19。

曾玉昆

1995 高雄市各區發展淵源。高雄:高雄市文獻委員會。

鄭水萍

2000 後勁大代誌。高雄:高雄市文化中心。

在〈污染與意外─高雄煉油廠VS教育地景〉中有 4 則留言

  1. I am not new to blogging and actually value your web site. There is much innovative content that peaks my interest. I am going to bookmark your site and keep checking you out.

  2. Joanna:

    只要是非營利性質的使用,註明出處就可以盡量使用囉。

  3. 請問貴網站所發表的圖片是否可直接引用??以及於公開場合使用播放??(圖片有版權問題嗎?)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