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慕情的災區筆記0914─菩薩與同理心

但部落居民與慈濟間的爭執,並不在於指責慈濟是惡,而是慈濟為什麼急於和政府配合、一點討論空間都不給呢?幾位記者都提出了疑問:「部落還在抗議,永久屋要先蓋嗎?」慈濟的說法是:抗議是一定的,但蓋了之後…

這篇筆記本該早早完成,但礙於重建條例風波、再度南下採訪專題,一直擱置。話說回來,8月16日這天正好是去佛光山看災民安置的日子,這陣子慈濟的永久屋問題也炒得沸沸揚揚,細細聆聽、觀看自稱「菩薩」的信眾們,發現在沒有同理心之下的一切作為,其實與善無關。

980915-caicaifang8547-400.jpg
攝影/大頭鬼

8月16日那天早晨,一行人先是前往旗美社大主任張正揚的家中拜訪,大略描述前兩天在災區所見的景況,並進一步討論受災區的下一步何去何從。那時候還是災害發生的第一周,救災仍在持續,但旗美社大很早就設想到了重建後的種種問題。她們從政府或各援外團體送進部落或村莊的物資觀察到,災民所需要的,外界並不知道。

記得旗美社大的阿蘭妹開玩笑說:「原住民在問,怎麼沒有阿比跟酒?」這不是鼓勵藉此消愁,而是酒原本就是原民生活文化中的一部分;外界捐資的愛心一開始其實都是基於反應與推測,最多的物資是泡麵和水,但山中居民其實還能靠山泉水過活;過些日子終於開始送米,但沒水沒電怎麼煮?災民還需要發電機。

這些需求,在災後一兩週,藉著願意走進災區的志工們慢慢慢慢帶回來。需求,必須建立在真實的了解之上。而了解,必須透過時間的累積才可能得成。當時所有被救出的災民,因為救援混亂,被安置在不同地方,正揚大哥當時便擔心,這些受創嚴重的部落居民將會失去凝聚部落意識的機會。

而政府果然在受輿論攻擊後擬出急救章的重建條例,民間團體緊急地在條例通過前連三天開了記者會,我記得司馬庫斯的拉互依自嘲地說:「要抗議要靠你們(在台北的)幫忙啦,我們還在忙著救災找家人!」但抗議無用,強制遷村的條例終究還是過了,而所有重建,也忽略掉過去921震出的民間力量,直接交給所謂的,慈善團體。

部落歷經的魔幻安置

16日那早結束拜訪後,一行人擠滿了W的車往佛光山找民族村的韃虎和一萱老師,當時佛光山安置的是那瑪夏鄉與桃源鄉的族人。記得一聽到原住民被安置在佛寺,大夥第一個反應都是:「這是魔幻寫實的故事劇本嗎?」走在佛光山長長的迴廊,好不容易到達族人被安置的福慧家園,所衝擊我的,卻超越魔幻寫實的形容。

首先是一張告示。告示上白紙黑字寫著三餐何時吃、不得葷、不得隨意進出安置場所,否則可能出了再也無法進。當時已近中午,族人們領著便當,慢慢走出室外,雖有帳篷,但依舊是高溫。況且人實在太多,有的只好隨意席地而坐,小孩子們戳著便當的菜飯,我問怎麼不吃?她們說都是素食,吃不習慣。

孩子誠實,成人在被問及住得習慣與否時,則不好意思地說,已經很謝謝宗教團體的收容。她們覺得,就算是尊重吧;但族人們對「只能進不能出」的公告頗感無奈,「畢竟我們有的家人還在山上、或許被安置在其他地方,若出去就回不來,很煩惱啊。」

就這樣,在擔心失去短期照顧的情況下,族人們只能每日每日地在偌大的空間等待,或如難民一樣鋪著睡墊在福慧家園內發呆;我假想著若是真有佛祖,祂會禁止悲苦的人們自由來往祂的門下嗎?

被管制的慈善家園

佛祖不只禁止族人自由來往,外人在進入福慧家園前,還必須經過通報。當我們自動地想推門進入安置場所找韃虎時,一位師姐兇悍地擋住了我們的去路,問:「妳們要找誰?通報過了嗎?」當時愣住,W急忙說,有的通報了,於是才被放行。但至今我依然不懂,把關的原因。

雖說是為紀錄而南下,但望著部落族人的表情,我並沒有拿出相機。當時覺得不妥,不知道是否會干擾?直到我看見一位攝影師拿著專業相機,喀擦喀擦地拍攝,我才偷偷摸摸地站在角落,舉起相機,約略地捕捉一張,像難民營的安置所。

但當我轉身,方才阻擋我們入內的師姐再度兇狠地拉住我說:「這裡不准拍照!請妳把照片洗掉!」她瞠大眼盯著直到我將唯一一張照片刪除,接著強硬地把我送出「福慧家園」這個安置所,關上門,隔離了外界與族人。

那時其實沒有「別人能拍為何我不能拍」的憤怒,而是「我果然干擾了族人」;但一回神才發現,能拍照的那位攝影師,掛著佛光山的工作證。剎時間想起南下前報社信箱鎮日接到的佛光山新聞稿,內容不外乎法師捐了多少米、多麼照顧災民、佛光山真是慈善團體;忽然外面又傳來「來,笑一個」的聲音,又是另一位攝影師在外頭拍照─要求正在吃便當的孩子們拿著她們其實吃不慣的餐盒微笑…

上周從災區回來後,正在寫專題,主管傳來訊息問:「慈濟問要不要跟著它們去採訪?」我問,採訪什麼呢?行程是永久屋以及長期課輔。想了想,決定連夜趕完手邊的專題,隔天一早南下。

南下前,打了電話給已經在追蹤慈濟永久屋問題的苦勞網的窮理,當晚他們在開會,決定隔天派兩位記者一起隨行。當天晚上,先是撥了電話給慈濟基金會的新聞聯絡人確認是否要先報名?對方說不用,於是我跟苦勞說,直接到定點集合就可以。但是隔天苦勞到了,卻發現,尷尬了,沒有她們的車票。

一直在我到達前,苦勞的陳寧和心華就和本報攝影記者、玉山電子報及慈濟的新聞聯絡人對看。當時慈濟基金會是這樣說的:「沒有發行程給她們,這樣多出來,票不夠。」態度很客氣,但也沒有思索如何爭取車票的動作。最後我請陳寧她們自己向高鐵拿媒體證登記,才順利拿到車票。當時不知道為什麼慈濟沒有反應,直到一路往南、搭上接駁車、一通電話響起。

那通電話是慈濟基金會發言人何日生先生打來的。我坐在最後座,其實聽不太到新聞聯絡人和何日生的對話。但坐在中排、聽得清楚的心華傳了短訊給陳寧,上頭寫著:「完蛋了,我們要被解決了。」我疑惑地問陳寧「解決是什麼意思?」她悄聲說待會再跟我說,然後打著短訊─因為苦勞之前寫了報導,何日生似乎很生氣、不滿。

「抗議是一定的,但蓋了就會喜歡」

車子忽然間停在離旗山中正橋不遠處的一座加油站,要與何日生及其他媒體會合再前往杉林鄉。等候之間,我和中時的記者與開車的慈濟師兄聊天,他看起來很慈祥,和我們聊著他想當媒體從業人員的女兒,聊啊聊,聊到災民。

加油站對面有著一間,我們在農地上經常會看見的,像忽然冒出的突兀大洋房,一直以來,我都覺得台灣人欠缺協調感(而不僅僅是美感),我們抄襲或移植國外渡假勝地的房屋樣式,在這片我們不曾真正親近的土地上。

那位師兄說,上人非常心軟,因此從世界51個國家收來的善款,將專款用於災民身上。他強調,由於上人的慈愛,每戶災區家庭都可以得到一棟造價100至150萬元的房子,「很美,就像那一棟(加油站對面那棟)」,他是這樣形容那棟房子的好─我都想要當災民了。

當下我沒有生氣的感覺。這或許是台灣人的觀念:「我為你好,我知道什麼對你好。」從慈濟救災的六大理念來看,山區危險,遷下來是很合理的,善款來了,蓋房子給災民住是很合理的,也因此我能體會何日生在與我們會合後對陳寧的「叮嚀」─慈濟不是不能批評,可是你們要求證。

但其實沒有什麼需要「求證」的。部落居民與慈濟間的爭執,並不在於指責慈濟是惡,而是慈濟為什麼急於和政府配合、一點討論空間都不給呢?上了車,一路到杉林,幾位記者都提出了疑問:「部落還在抗議,永久屋要先蓋嗎?」慈濟的說法是:抗議是一定的,但蓋了之後他們看了,就會喜歡。

我不否認或許有些年輕人嚮往的是舒服的場所,那瑪夏鄉的高度與杉林比起來仍有落差,或許永久屋的設計遠比部落傳統房子更適合居住也不一定。

但我記得這個世界有一個名詞是差異性,並且我清楚知道,部落多半有議會制度,透過討論決定部落的公共事務。然而慈濟在當時仍未正面回應為什麼要急著蓋呢?而工程卻在我們離開的隔天,開始進行了。

那天,民族村民因土地問題決定要撤回同意書。土地的重要性,大概是慈濟無法想像或體會的吧。因為那天我所聽到的是這樣─

「原住民喔很好笑,我們房子就可以給他們50年,雖然政府地會提供多久不知道,但房子是免費的啊,他們居然問我們說如果房子壞了、地不是自己的怎麼辦?這問題真的是…難道她們在這幾年間不會去賺錢嗎?」

「原住民真的是很好笑。有那個家族很多人的,說她有兒子在外地,問說那可不可以也蓋房子給她兒子住?不然沒有地了,兒子以後怎麼生活?可是她兒子不會自己去賺錢嗎?拜託,那大家都要來當災民了嘛。」

慈濟人呵呵笑著說,原住民很好笑。原住民很好笑。慈濟人慈眉善目的笑著對我這樣說,彷彿原住民的提議是基於貪婪,而非「簽下永久屋的同意書後,就不能再回到原居住地」這樣的嚴重條件。

而怒氣終於在理成營造公司的人員(台北幾間新光三越皆是這家公司所蓋)指著產業道路對我說這條路將拓寬為20米,以供國外「參觀」用時爆發─原來他人的不幸,是「慈善團體」的化妝品?

「妳有沒有很開心?」

下午隨著慈濟到和春技術學院,看慈濟人帶領的課輔內容。像是制式的記者會一樣,慈濟人領著記者看孩子畫畫、看孩子打拳、看孩子唱歌跳舞。我不知道這些孩子知不知道我們要去,多半的孩子看到媒體的相機都開心地願意拍照,但依然有些孩子是怯於接觸的,必須蹲下與她們同高、試著說她們的語言,她們才對妳說話,而有的甚至直接說:「不要訪問我。」

而我更不知道,在隨慈濟來的前一周,高雄縣政府教育處,因接獲家長反應,認為媒體嚴重打擾孩子上課與情緒,因而下令所有學校不准受訪,那麼,這些家長知道,媒體又來了嗎?

那天參訪的最後,我進到一間小學一年級生的教室,那間教室的孩子在畫畫,我看見一位女孩,拿著蠟筆寫上媽媽,然後又快速擦掉。她和我聊天,因為我問她:「妳剛剛好像寫媽媽,為什麼要擦掉啊?」她說,因為她寫得太醜了。

於是在她的要求下,我替她寫了「媽」,讓她跟著寫下一個「媽」,她跟我解釋她畫了爸爸、媽媽、她、阿公、阿嬤、弟弟的同時,一位慈濟人拿著錄音筆大喇喇地蹲在她旁邊對她說:「妹妹,妳喜歡畫畫對不對?師兄師姐來帶妳畫畫,妳有沒有很開心?」

女孩不說話了,收著她的蠟筆。這位慈濟人接著說,連珠炮地說,妳這張畫用了這個灰暗的顏色是因為妳害怕對不對?但妳又畫很多愛心,是喜歡愛心對吧?有很多很多的愛,就像慈濟的師兄師姐一樣對不對?妳這張畫要不要送給媽媽…

最後她指著桌上的名條問女孩:「這是妳的名字嗎?」女孩回答「嗯」。慈濟人收起了錄音筆,問我還要訪問嗎?「不然時間快到了,該走囉。」

我不願這樣想

9月12日,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南下,行政院南區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羅世雄終於坦承─永久屋之所以不能有討論時間,「是因為慈濟說要在6周內蓋完永久屋,行政單位有壓力。」而這正是我所不能理解的,慈善團體為什麼又或挾著什麼權利─當該是主體的災民要求暫緩─對本該主導的政府施壓?

我不願這樣想。但主動說要蓋房子的是慈濟,拿著社會善款、不須經過重建條例的最有利標篩選,就將花費近7億的工程包給理成營造。理成營造雖聲稱是感佩上人而加入慈濟、成為營造團隊,但,又該怎麼證實呢?

我不願這樣想。但那天的說明會,何日生提到未來此地將蓋托兒所。我問了一個問題:是公立托兒所或慈濟經營的?何日生頓了一下對我笑說:「還沒定案,一切都還未知。」而若定案是由慈濟經營,我們可以允許社會善款讓慈濟蓋學校而後營利嗎?

我不願這樣想。但郭台銘提倡的有機農業,將由巨農有機農場與21世紀基金會共同運作。姑且不論環團與農運團體擔憂這個方案根本做不起來,就算做得起來,看似解決了族人沒有土地的營生困擾,但以目前來說,有機通路的收購價並沒有比大盤商高多少,有機這門生意獲利的,往往是市面上所見的里仁等有機商店。但成本卻是辛苦的有機農民負擔。

更別說21世紀基金會是個連Google大神都不太清楚的基金會,唯一查得到的清楚資訊,是它是一個九人團隊(其中四人兼職)、過去做過的事是製作報導以及辦了一個研討會,至於農業方面的成就或付出,農運團體說:「根本不知道這是一個什麼基金會?」

我不願聯想但很難,這個基金會的創辦人是高育仁,也就是副閣揆朱立倫的岳父。這些快速及被忽略的資訊,究竟意味著什麼,而政府以及慈善團體,又可曾清楚明白地解釋過什麼?

只有受害者,卻略去了加害者

風災帶來的傷害,確實源於山林水土被大肆破壞,但迄今只見慈善團體怪罪居民的超限利用,卻遺忘居民可以超限利用,是政治人物的鄉愿結果,甚至是政治人物力挺的後果;何況有更多更可怕的開發,完全不是區區小民可以做到的。

到目前為止,慈善事業在災後所宣傳的,是複製著過去單一片斷的刻板印象,忽略了所有事件的脈絡。在這樣的操作手法下,最初的加害者模糊了(是誰侵佔好土地、砍伐良木、水泥建設),或說根本沒有加害者了,但我們有了受害者,所以可以募款了…

慈,做為動詞是愛憐,做為名詞是深篤的愛;善是美好的事。但重建至今,我們真的努力企求慈善的境界?亦或只是藉由他人的不幸與悲苦映襯自己的「高尚」,並製造了,慈善的陷阱

(作者為線上記者,於莫拉克災後深入災區,製作系列報導,本文轉載自「我們終於失去了黃昏」部落格)

在〈胡慕情的災區筆記0914─菩薩與同理心〉中有 48 則留言

  1. 整篇文章看下來,
    這兩個佛教團體的付出是可以確定的
    寺廟裡師父和開車載你們採訪的志工完全不是為了自己
    他們沒有領任何一毛錢,你們卻還在計較有沒有車票?
    或許他們正在考慮的是,有沒有權力為你們爭取車票

    或許不是每位村民都想住進大愛園區
    如果少了這個居住的選擇
    那災民的反應呢?怪誰沒有伸出援手?
    但也沒有人拿刀子逼著他們簽同意書
    如果一開始沒有居民想住,當然就不會興建了!
    慈濟必須照顧到大多數的民眾阿!

    另外在寺廟裡拍照要事先詢問也是種禮貌吧!

    據我了解,慈濟不僅蓋了房子,入住更準備了一切家具、寢具、柴米油鹽醬醋茶,連液晶電視都有,設想之周到
    還蓋了活動中心教會,接納佛教外的其他宗教
    如果你的文章換成其他宗教團體,我想我還是會講一樣的話!

  2. 我舉雙腳雙手贊成!

    我們都是幫忙,主角該是他們,但是目前總是相反的狀況,弄得災民還要四處抗爭,陳情,喊多了好像變成「災民很貪心」,不說,又將使得族群分崩離析,其實,災民要的很簡單,就是希望能夠回到自己原來生活的常軌,連這樣都要抗爭,實在太辛苦!

  3. 我覺得要立法 協助以後災民重建時有一定程序 自己成立重建委員會
    政府 慈善團體可以協助 但還是應由災民主導

    畢竟那些善款 都是因為災民的悲慘遭遇才募得的 應該直接捐給災民自己的重建委員會比較洽當 也不容易再產生類似問題

    八八水災政府跟慈善團體募了那麼多款
    到現在有誰把明確細目等 放在網路上?
    捐款人又能如何了解一分一毫如何被使用?
    尤其政府說沒錢 錢怎麼花 是不是該說清楚?

  4. 看到這麼多人只用字在關心
    心理真的很沉悶
    好人難為啊

  5. 慈濟的善心,已經讓災民感受極大的壓迫,
    什麼叫做蓋了就會喜歡???
    我們也是等著要回家啊!為什麼一定要搬到客家庄???
    難道不知道美濃杉林吸毒的比例有多高嗎???
    原住民孩子的單純令人擔心不已啊…

    最近想回家的鄉民給了慈濟個好名字
    叫做~善霸!
    不把我們驅離山林是絕不會善霸甘休的!!!
    想家想到失眠…

  6. lucj:

    個人建議您在發表這番言論之前,好好的到現場,就算假裝是慈濟志工混進去都沒關係,您就知道您所說的和現實差多遠。

    打造大愛村 永恆新故鄉─慈濟基金會副總執行長林碧玉專訪(88往與小地方)http://www.dfun.com.tw/?p=18421

    這篇其實只寫出了慈濟在這整件事情上所作的努力的很小一部份。後面還有決定要進入永久屋的,但是不合資格的,慈濟也正在努力幫忙看怎樣讓他們可以順利遷入。其實,很多事情,站在外面看的人,並不會知道真相。

    就像如果我今天要批判紅十字會或是世界展望會在整件事情上,包括中繼屋連需求戶數,誰能入住都搞不清楚的事情,其實要寫得比本文更大篇也可以。但是沒有這個必要,真的去瞭解每個溝通的環節,你才會知道事情遠大於您所想像的程度。

    持平而論啦!三大慈善團體,真正當遇到原住民需要和政府溝通的,願意把他們的意見說出來的,夠過慈濟可以得到的回應比較多。其他兩個單位,都是要他們自己先去和政府討論,有結果之後再告訴他們。原住民真的懂得如何爭取他們的條件嗎?真正住在山上的,其實都是老人和小孩子,這些人根本不懂法令。

    所以,用旁觀者的角度去批判很多事情,未必就是真相。慈濟專注在於照顧願意入住永久屋的部分,這是一開始就設立的立場,但是慈濟完全部反對,也不干預其他單位設立中繼屋的意願。目前可以確定的,無論是紅十字會或是世展的中繼屋,都還沒有人想去住。既然這樣,以輿論來威脅慈濟非蓋中繼屋的意義在哪裡?

  7. 研商莫拉克颱風災後劃定特定區域援助居民遷村原則工作會報記錄

    一、時間:98年10月6日下午6時30分

    二、地點:行政院第2會議室

    三、主持人:蔡執行長勳雄

    四、出席人員:(略;如簽到表)

    五、討論事項:

    提案一:

    政府公佈受災戶原居地之安全性評估為「不安全」,並經部落(村)決定遷村,且因規定取得「永久屋」者,其原居地農地(是否仍可回去耕作)、農舍、土地、地上物(建築物)等應如何處理案,提請討論

    重要決議:

    (一)依莫拉克颱風災後重建條例第20條規定,對原由專家學者所認定之危險地區,請農委會對農耕土地作重新鑑定,並讓地主共同參與。如經鑑定為不安全地方即應降現使用。

    (二)經鑑定為危險地區,應向當地居民進行諮商,願意撤離者,政府轉提供永久屋配住並協助輔導轉特;如經溝通後仍不願撤離者,則應告知該危險地區亦不得供人居住,土地並降限使用。

    (三)獲配永久屋住民,不得再回原居地建造住屋居住。

    (四)以「離災不離村,離村不離鄉」原則,協助災民於原居住鄉內經鑑定之安全地區,協助其興建永久屋。

    (五)接受撤離獲配永久屋之民眾,仍可保有其原鄉土地所有權,惟不得住人,僅得作為部落共同文化資產,其用途得由部落討論決定

    http://www.88news.org/?p=537

  8. 昨天營建署開會,針對會不會被徵收這件事情,目前答案如下:

    「如果將來被正式劃成危險區,禁止開發居住等區域,那麼原住民的確會被取消使用土地的權力,但是是不是會被「徵收」?徵收恐怕還是比較好的,因為還會有一點點費用,反倒是沒有被徵收的族人,但土地又被劃入危險區內的,或者現在就已經選擇了永久屋方案的,可能會面臨山上土地沒有被補償的可能性。

    所以,主持人之所以保留,其實也因為正式的危險區域還沒有劃定,的確不敢保證會不會被徵收。

    昨天有族人問,那如果被劃定危險區域內的,可否「以地易地」,國有財產局清楚回答,在現行重建調力的內容內,沒有這一項,如果援引一般模式,對族人大概也不會有利,

    所以,接下來真正的答案,會是在危險區域劃設的部分。而這部分,營建署說,現在的部落安全評定都只是初步建議,會再經過進一步的會勘後,才會有最終答案。

  9. 原住民山上的土地並部會強制徵收

    先別談慈濟,
    我剛看原民節目,有那瑪夏族人call in
    很擔心地到底會不會被徵收,
    主持人就一直引道他想不想回山上,
    族人就說,目前很茫然,他也很想住大愛村阿,
    但就是不知道山上土地到底會不會被徵收…

    主持人就是不肯澄清這古老的謠言….唉..

  10. 默,

    終於可以跟你報告,莫拉克獨立新聞網的朋友星期六要去訪問民族村的幹部以及慈濟,希望可以有很多精彩的內容,也抱歉你的久等了!

  11. 補充:

    「我相信在座的應該很多人還不知道另外一個事實,慈濟直接要求承造廠商要聘僱原住民承造他們自己的永久屋。」

    →目前新聞上看到有以工代賑方案,新聞中看來只像整理場地,比較沒有牽涉到需要專業的房屋搭建部份。或許這部份可以再進一步瞭解合作模式是如何。

    ↓說明新聞
    以工代賑重建家園 感情植根大愛萌芽(1200)
    http://www.newdaai.tv/?view=detail&id=62072

  12. 草根

    慈濟錯很大… 重建的過程中,有許多價值仍須要被維護。你若仔細思考,什麼是民主程序?什麼是居民參與? 誰授權了給慈濟? 這種授權符合民主程序嗎? 而國家的工程出身的技術官僚/決策者把重建的任務和慈濟的「計畫」綑綁,並主導災後住宅重建的話,那可能是場災難…..

    慈濟最大的問題是心態(撇開很多人認為他們企圖建立可以吸收更多善款的展示櫥窗),認為自己高尚、專業、菁英,並以救世濟民姿出現,認為他倡導的生活方式是好的,別人接受了就知道他的好…….某種程度來說,這和覺得錢是萬能的某甲,在某乙有經濟困難的情況下,以錢為誘惑讓某乙屈從自我意志,然後還可以大辣辣的跟別人宣傳,他解決了乙的經濟難題…..

  13. 我相信在座的應該很多人還不知道另外一個事實,慈濟直接要求成造廠商要聘僱原住民承造他們自己的永久屋。

    如果原住民想改變設計,有何不可?根本就是他們自己興建的啊!還有薪水可以領。事實上他們甚至拿過去住所的照片、集會所的舊照,請慈濟幫忙設計進去,慈濟也從善如流,改設計給他們。

  14. 原住民山上的土地並部會強制徵收,這也是舊聞了,八月底就已經知道的事情,現在都十月出了。隨著時間流逝,事情也一直跟隨著改變、發生當中,很多問題其實都已經解決了。真的關心的話,請多花一點時間,稍微了解一下時事新聞。

  15. 不管是哪一個單位援建的永久屋,產權都歸入住的人所有,他們只差依據國土法,沒有土地所有權而已。入住之後要怎麼貼石頭,改屋頂等等…都是他們的事情,這個在部族會議上,原住民代表很清楚的已經解釋過了(不是慈善單位解釋喔!是原住民代表自己問政府單位得到的解釋,他們自己回去轉述的)

    還有,永久屋除了不能轉售以外,是可以「繼承」的。而且保用五十年。五十年在目前房屋建設的規範當中,只要能滿足五十年,就表示是最優等級的房舍。

    在發揮正義感之前,請先多方查證,這些資料,根本就是直接網路上稍微用心查一下就有的,連去吵慈善單位都不需要。而且還是政府自己發佈的消息,已經成為法源,絕對可靠。

  16. 雖然我不是慈濟人,我也不覺得我在之前的任何發言有所謂的「敵意」。如果之前發言針對慈濟而來的人,自己沒有敵意的話,自然不會覺得正面舉證會有敵意可言。

    很抱歉,我不會相信虛偽的言詞。如果被戳破就會有這種反應,那表示根本不是想要知道真相,只是想要塑造自己是正義之師的假象,我想應該也沒有繼續溝通的必要。

    當然,以我手上所有查證過的資料而言,我可以客觀並且合理性的選擇站在慈濟至今尚未有錯誤發生的這一邊。如果他們有錯的話,我不會在網路上做這種沒有意義的言詞辯論,慈濟的會所全省到處都是,直接上門挑戰比較快,而且更有效。

    反正他們人都還滿好溝通(或者對某些人而言,應該說是「欺負」更恰當),登門踢館也不會有人惡形惡狀,反而會有人熱心接待,用心聆聽。如果批評真的是想要讓慈濟更好,我相信是會選擇有效的方式,而不是在網路上搧風點火。況且,講的又不是事實,沒有參考價值。

  17. c4 的邏輯很亂,完全不知道在表達什麼東西。看起來非常疾憤的感覺。

    永久屋的對話,慈濟的部分,從一開始就已經在對話了。小林村,一直到10/8以前,都不是縣政府規劃給慈濟的援建範圍對象,10/8慈濟才主動表示願意幫忙,並且隨即展開對話。

    還有,請尊重一下原住民的表達意見的方式,對於原住民而言,真正對外表達意見的是經過部族會議的共識才是,個人的意見與部族意見不一致的,必須要以部族的正式意見為準。太多隨便抓一個人問他的意見,就隨便報導出來的舊文,並沒有理會的必要。

    慈濟尊重部族會議的結論,這在已經完成的一百多場會議當中,這兩個月以來平均一天多達兩場以上的說明和溝通。請問,有哪一個援建的慈善單位有做到這一點?設計圖已經改了上百次,有誰如此如慈濟一般尊重原住民?還有,部族會議的結論,他們甚至認為慈濟只要蓋房子,公共設施做好,牽涉到文化的部份他們自己來營造。如果不懂得原住民文化,不懂得原住民重視的是群體意識,而非一般漢人的個體意見,請不要太濫用所謂的正義感。

    還有呢?並不是所有幫慈濟說話的,或是闡述事實的人都是慈濟人。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幫慈濟講話的意思,我所舉證的一切,都是針對「真正的事實面貌」而揭發出來攻擊慈濟的言論的不實面。我不覺得有幫慈濟說話的必要,只要知道真正事實是如何演變來的,慈濟被污衊的部份自然會解開。我相信網友對慈濟沒有太多成見的,純粹被片面之詞所誤導的,只要看過證據自己會做判斷,並不需要我幫慈濟講話。

  18. 怎麼沒人抗議謝老師,拿卲族人當實驗,建土角厝 的綠建築
    族人對土角厝是一開始是反彈的,認為那很俗.
    謝老師是為族人好阿,土角厝現在是最先進的綠建築.
    怎不說謝老師是慈善暴力?

  19. 房屋的永久居住權屬餘災民,怎麼不想修?
    再者,現在很多災民也無合法建造,也無土地權,會不想修房嗎?

    大鳥 富野是展望會的永久屋吧,請問有人要求換屋頂嗎?

    我也沒看過過去921時,怎麼沒看到社運人士去幫卲族原民說,我們不要土角厝.

  20. 舊恨?
    何恨之有?
    何需恨?
    僅是是非曲直搞清楚!
    受災者的感受與需求有無被尊重而已
    那需有恨ㄌㄟ?
    vicky 心中為何那麼多恨呢?
    就事論事就好!

    草根說:因
    為他不是慈濟的,沒有新聞價值。

    當這些人是慈濟人又是在地團體
    他們會因果你說的這樣嗎?
    為什麼慈濟人也參與其中反對呢?

    今天我們要幫的對象
    如果沒有疑慮
    實在無需非重建區的人在此多言
    最近的溝通顯然已經在進行
    需要用如此的敵意對人嗎?
    慈濟人是這樣嗎?

  21. 中繼屋 是暫時的…住一陣子就走人了…不能換也無所謂…而且還允許把房子折開搬走…

    永久屋不能換那還得了???壞了怎麼辨…地土權不是你的…你會想要去修嗎???到時要搬家又不能帶走…住進永久屋本來的土地又要放棄…結果什麼都沒了…

    暫時 和 永久 的標準本來就會不一樣的…

  22. 1.有人說,慈濟居然連屋頂都不給換

    請問有要求換 展望會提的中繼屋嗎?

    2.房子都一制性 (慈濟事實上,有聽取族人意見,建築納入原民特色)

    請問展望會提供的中繼屋的房子特色,各族有不同嗎?

    3.小林村人反輕鋼架,說是”高級組合屋”

    請問展望會提供的中繼屋,不是輕鋼架嗎?

    麻煩若有異議,提合理的要求,而非二套標準去要求慈濟

  23. 昨天有聽到有人說,慈濟居然連屋頂都不給換

    請問有要求換 展望會提的中繼屋嗎?

    房子都一制性 (慈濟事實上,有聽取族人意見,建築納入原民特色)

    請問展望會提供的中繼屋的房子特色,各族有不同嗎?

    小林村人反輕鋼架

    請問展望會提供的中繼屋,不是輕鋼架嗎?

    麻煩若有異議,提合理的要求,而非二套標準去要求慈濟

  24. 還有,內湖開發案反對的所有舉證都無法被證明:「過去慈濟對生態環境有做錯事,此刻即將對族群人文會做錯事。」

    相反的,所有的證據都顯示出來,慈濟不斷地改良了當地的各種風險,甚至還做了地質鑽探,驗證許多空穴來風的「假理性說詞」。第一,沒有斷層通過;第二,沒有廢礦坑;第三,慈濟只打算開發已經成為平原區將近四十年的地基,山坡地完全不動。

    如果沒有任何客觀證據可以舉證,那就是污衊了。這種「理盲」是現在社會最可怕的。剛剛才逼一位卅年的老氣象局主任下台而已,這種假理性,一點也不可取。

  25. 直接講答案好了,這個變更案,無異議通過,因為他不是慈濟的,沒有新聞價值。

  26. 「該用地於民國六十九年由大湖被填平後土質鬆軟,不適宜變更承受如此高強度建築之開發。」這句話很有語病,內湖科學園區是民國八十年左右填基隆河到的犯洪區起來的,地質更軟,每年依然都在下陷當中,講這句話的人,當初在內湖科學園區一到五期的開發案有沒有出來說話?

    現在美麗華一代,包括愛買、家樂福等等,都在舊行水區上面。如果要恢復內湖過去的狀況,這些內科一到五期的地基應該全面拆除,那邊的國宅也應該要全部拆遷。真正內湖會淹水,其實是從內科開發案開始才會淹的,和慈濟基地根本沒有關係。慈濟的基地在62~69 年就分過好幾次填地了,而慈濟是在 86 年才取得那塊用地。而且,更重要的是,慈濟取得之後,做了水土保持工程,那塊地才沒有繼續淹水。

  27. 如果你親自參與過說明會,就會知道這句話:『但慈濟的作法是,先蓋了再說,「雖然現在會抗議,但是看到房子就會喜歡」,這個重力加速度讓不安的心更加的不安。』絕對是錯誤的。

    這句話最早是原住民代表要求慈濟等慈善團體先蓋一些起來讓他們安心所講的。原文是:「我們原住民沒有看到東西很難下決定,所以請慈濟或任何慈善單位先把你們規劃的永久屋蓋起來讓我們看。但就我看你們的簡報,我相信是很好的,大家會喜歡。」

    經歷這麼多次社會風暴都來自於媒體,有誰學到教訓?

  28. To:c1

    請就事論事

    你說的!
    請寫出記者文章在何處?

    1>一個外來一天的記者就自以為可以代表全體災民發言
    “任意攻擊”幫助他們的慈善攢體
    這我沒看見過請提供!

    倒是你說:

    現在一最好還是就事論事
    專注在災民身上
    這是我很認同的

    但是:

    而不是一直在說慈濟以前怎樣

    為何不可說呢?

    如果
    過去慈濟對生態環境有做錯事
    此刻即將對族群人文會做錯事
    不該被提醒嗎?
    以下是荒野網站上的舊新聞
    朋友參與此次抗爭
    抗爭的一群天母人
    就是慈濟死忠的捐款者
    事不關己
    關己就明白
    組織是無法不代表組織內所有人的想法
    少數人在組織內決策也無法做到週延的思維
    佛說:依法不依人
    請問法為何?
    你在捍衛的是法?還是組織?還是人?

    回到真理的探討吧!
    回到科學的引據吧!
    外界的提醒
    做為佛門弟子
    有過要改 如下列事件就改啦!
    尚未釀過 傾聽他人的聲音
    是非自有公論
    一直說你們有多辛苦
    所以呢?
    大家要趕快配合嗎?
    逆我者亡的態勢
    可就慈悲?????

    -山坡地保護區政策 再度失守-

    今天(12月4日)上午,台北市都市計畫委員會「變更臺北市內湖區成功路五段大湖公園北側部分保護區及道路用地為社會福利特定專用區主要計畫案」(簡稱慈濟內湖基地案)專案小組會議經過了七次的會議與討論後,最後在許多都計委員、環保團體的質疑聲中,確定送交大會(都市計畫委員會)討論,而此案除了打破都委會專案小組次數的紀錄外,過程中都市發展局的強力護航與引導,相信也創造了新的紀錄,然而,其所代表的也正是市府對於台北市山坡地保護區政策的矛盾與缺乏整體考量,更可能造成後續保護區變更的「跟進效應」。

    慈濟內湖基地案,早在民國86年就已經送交台北市都市計畫委員會審查,當初原本是要提交建築量體更大的「慈濟醫療福利園區」興建案,後來在歷次都市計畫委員,以及地方居民、環保團體的反對之下,慈濟便未再申請保護區變更,而原來預興建之醫療園區,則轉於新店市興建慈濟醫院台北分院。事實上,都市計畫委員會於民國87年1月16日對該案之審查結論便已指出,「該用地於民國六十九年由大湖被填平後土質鬆軟,不適宜變更承受如此高強度建築之開發。」,以及「開發利用不得妨礙都市排水功能,該用地位於山溝與湖泊交會處,水土保持功能重要,開發後將影響上游水系排水。」

    而這些環境敏感因素數年來都從未消失(事實上亦不可能消失),包括 順向坡、回填湖區( 1978 年回填)、谷地集水區、礦坑、斷層等不利的自然條件,特別是順向坡、回填湖區、谷地集水區等所形成的典型環境敏感地區與潛勢災害風險地帶,此是根本且無法改變的問題癥結。而這些問題在歷次的專案小組會議中,包括張樞、顏愛靜、蘇瑛敏、蔡淑瑩、甚至建設局長林聖忠委員等,都曾提出相關的質疑與問題,除了希望本案能以通盤檢討、而非用個案變更方式外,亦要求針對環評、容積率做出全盤考量;此外,台大地質系教授陳宏宇、陳文山老師亦曾提出相關建言。然而,這些委員歷次會議的發言,卻在都委會刻意不作紀錄(僅做結論紀錄)與專案小組召集人(主席)強力主導會議結論下,完全被抹滅,也使得委員所提出許多的問題並未受到該有的討論與回應。(詳情請見附件文章:「很恐怖的市政府」)

    而今日(12/4)的會議,許多長期關注北市山坡地政策的環保團體,包括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看守台灣協會、草山生態文史聯盟、台灣綠黨、台灣生態學會、荒野保護協會等團體皆派員出席表達保護區政策不宜個別變更的立場。然而,今日如同歷次會議一樣,在都發局許志堅局長以及專案小組陳武正主席的強力護航下,專案小組會議做出了送交大會的決定。在這冗長四小時的打爛仗過程,依稀只記得張樞委員在最後發言中提到:「1.都發局應明確宣示本案是否為都發局之既定政策2.市府應解決水保、防洪的顧慮並承擔安全的責任3.應先審主要計畫,並俟回饋機制與密度調整後再另審細部計畫,在此三大前提下,才可以提交大會討論」,之後,只見數位委員離席,而主席便做出送交大會的決定,如此,便是台北市山坡地保護區政策變更的真實側寫。

    最後,環保團體認為,既然台北市政府在「都市發展政策白皮書」(2002年11月15日)中宣稱:「佔臺北市一半以上面積的環境敏感地區(包括保護區、風景區、行水區),應予積極保育。」,且依據台北市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規則第四條第十九項之宣示:「保護區:為國土保安、水土保持、維護天然資源及保護生態功能而劃定之分區。」。在此,對於積極推動本案通過的都發局,更應優先回答所有關心本案的團體與台北市民下列問題:1.如何依白皮書的承諾「積極保育」保護區、避免自然生態敏感區受衝擊與破壞,並具體實現市府對市民的承諾?2.本案與都市發展政策白皮書的承諾果真沒有衝突?3.本案若通過,如何避免後續保護區變更效應的產生?

    以上,都發局若不能做出具體回應,則在可見的將來,北市山坡地保護區政策必定逐步瓦解,而我們也必須再度承認台北市根本沒有保護區整體政策的荒謬事實。

    真理是經得起一再的討論與時間的考驗
    這件事因天母草山住了許多慈濟的委員
    以及在首都聲援團體多 加上
    慈濟自家人對仗起來
    才沒有通過
    如果不是呢?
    慈濟有些決策是要檢討的!
    佛說: 依法不依”人” . 要依的是佛法!

    真理即是佛法! 佛法中有真理!

    太多已經心力交瘁的原住民朋友在災區
    每次想來家中休息都失約需要陪老人家
    想家的老人家都要生病了
    她們不忍離開 那有心力為文說明
    她們對慈濟是感激
    只是有自己的想法與作法希望被關照
    做為非災區的人關心的
    也僅有這樣而心意而已

    謝謝胡幕情記者的報導!

  29. 我是本文作者。看完後我想說,你這樣的說法,也不過重覆你所「不屑」(抱歉,我所感受到的語氣就是如此)的「一屁打過江」。

    其二,這是一篇筆記觀察,不可否認地會參雜主觀成分,但內容所提及的都可受公評,針對你的疑問一一回答。

    首先,不得葷的部分我問過佛光山,確實是因為佛教團體的原因,因此部落族人也表示願意尊重,對此沒有不滿。我並不覺得吃素這一點值得大書特書,也沒有攻擊之意,確實是過渡,只是不免想「做法可不可以更細膩一點」?讓我疑惑或覺得不妥的是要求小孩子拿著她們吃不慣的菜色笑著拍照─我想請問,如果你這麼能夠「代表」被我打壓或攻擊(你的說法)的慈善團體,能否請你為所有讀者解惑:已經吃不慣、不開心,叫人家笑著被拍照是什麼意思?而我或許應該再告訴你:事後我問被拍照的孩子,她們並不喜歡這樣被採訪。

    而管制的部分則是擔心有災民的親人來依親,加上有補助款的問題,這部分也是我在其他書寫篇章中提及的、多數災民關心的:為什麼要將我與我的家人分開?

    關於不能拍照的部分,佛光山沒有人也沒有告示說「不能拍照」。在行文中我應該也有說,我原本也不想拍,因為我覺得會打擾。我不曉得你在文章中哪裡看到佛光山叫我不能拍(除了我拍照以後被阻止的那一次),你所謂「對方已經跟你說過不能拍了吧,不然你幹嘛要偷偷摸摸的拍,正大光明人會做這種事情嗎!」我覺得是很嚴重的人身攻擊,請你拿出證據證明「我不光明正大」,否則請你道歉。

    再則,「難道你去人家地方拍照不需要經過人家同意嗎?這應該是基本禮貌吧。所以師姐才要兇你,不能說師姐沒道理。」我對你這句話的回應是,佛光山做為災後的收容所,已是「新聞現場」,沒有不能拍照的道理。否則,難道災民住進佛光山就是「佛光山的」了嗎?

    我提及佛光山自己的記者這一段,正是因為慈善團體只報自己的好處。部分災民對這些團體不滿的聲音,這些團體怎麼報導的?只報導好的一面有助於弭平事情爭議或重建的進展嗎?至於我有沒有報導慈濟善的一面?或許你可以參考:http://www.lihpao.com/news/in_p1.php?art_id=33764

    而也容我提醒,上面連結的這篇報導還是公開登在報紙版面外加網路流傳,而你所氣憤的這篇僅是我的觀察筆記,也就是非正式新聞並只在網路流傳。

    關於何日生先生這一段,他並非以個人身份私下抱怨。那是一個公開的隨行採訪場合,他以「發言人」身份介紹自己並回答我關於重建的問題,但對於爭議部分都是迴避的。而你這一段似乎在質疑我並沒有抨擊紅十字會或世展會,在這裡我可以跟你承諾:若部落族人對紅十字會有任何重建的意見,我一樣會寫。目前為止,你想過為何只有慈濟遭抨擊嗎?慈濟在這一點不需要思考或緩緩參考不被抨擊的方法嗎?或是你覺得,只要像有你這樣的人出來講講話,為慈濟抱不平,慈濟被抨擊的一切就合理了就不會被抨擊了?

    還有,我並不覺得只有「發言人」可以發言,或是發言人所說的才是正確並值得參考的。或許你對媒體生態或官僚文化不夠了解,事實上所謂「發言人」所說的通常都不直指重點也無法反映事實。容我提醒你,「客觀」是由各種主觀揉合而成的,也就是不會只有某個人說的才叫客觀與事實,這也是我願意回覆你怒氣充充的留言的原因,因為溝通本就建立在不同意見的交換基礎上。

    你建議以後採訪要找「公關」,你真的知道公關是幹嘛的嗎?或許你可以看看《大處思考》這本書。書中描述公關先趨柏奈斯的故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柏奈斯以各種手法說盡香菸的好話但他嚴格禁止自己和家人抽菸,因為香菸根本不若他所對外宣傳的那麼好。這就是公關。

    而回到你提及的部分,我並非隨便抓一個人「套話」(我不懂你用這個詞語的意義是想指涉什麼),當時我問這位開車師兄的是慈濟的捐款怎麼運用,以及聽說很多人反對慈濟蓋的房子,於是他就指了那棟屋子給我看;而及至何日生先生簡報(這有達到你心中的代表性了吧?),他所呈現出的永久屋照片也確實像那位開車師兄指給我看的類似。

    還有,你是那位開車的師兄嗎?否則你怎麼知道他覺得族人的發言是有趣、善意而非嘲笑?解讀語言不能脫離現場脈絡與說話者的語氣和表情,我是聽的人,當然是由我來解讀,還是現在慈濟連別人怎麼解讀都要管了?對於你下面提例「有的年輕人扮學生騙慈濟志工」,以及「師兄錯在不該太沒戒心,將所有人當自己人看待,或許在他眼中世界上都好人吧,可是事實不然」,我嚴正覺得你依然有人身攻擊的意思,請你避免。

    慈濟最初確實趕於壓力而沒有太多和災民討論的空間,這件事幾乎所有媒體都有報導,因媒體報導後慈濟也感受到有溝通的必要性,因而改進。我覺得這就是「負面意見」的重要性,因為慈濟不可能面面俱到,有必要這麼厭惡負面報導嗎?

    對於能不能拍照這一段我實在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你,反正在你眼中,我就是對佛教團體不滿「好像拼(你打錯字,是拚)命找出個什麼似的」。那我還要回你什麼?你有注意到嗎?你通篇文章並沒有太多理性或客觀的證據指出我的觀察有誤、族人對慈濟的不滿哪裡有誤,你只是用你對佛教團體的尊重在對我個人做許多人身攻擊,你覺得這樣真的有幫到佛教團體嗎?

    「所謂災民的心聲,只是其中少數會利用媒體的宗教團體,只有他們的聲音被聽到,還會上京找大官去告御狀,當然還不忘帶媒體去採訪,怕沒人不知道。」我不知道其他團體看到你這樣寫會怎麼樣?不過容我再提醒,他們還只是「帶媒體」去採訪,而不是「自己擁有媒體」。

    我當然承認「在第一線每一族每一村每一人都有不同的聲音,是否要遷村?要遷要遷去哪裡?屋子要怎麼蓋等?」問題非常複雜,但我絕對沒有說過「執行某一原住民團體或個人的方案就天下太平萬事ok」,請問你在哪裡看見我這樣寫了?而不就是因為問題這麼複雜、災民想法不同,所以才需要「緩一緩」─這正是災民對慈濟要求的,不是嗎?

    至於「我不願這樣寫」的許多懷疑與推想,你是否可以換個角度想,如果你是非慈濟的人,你知道這些事,你會怎麼看?我必須跟你嚴肅地說,這真的是很多非慈濟人看慈濟的想法─族人、農運團體、社運團體、許多許多,我覺得慈濟若有心解決爭議,很簡單,就是資訊公開不是嗎?還是做到這一點有什麼困難?我這一串疑問,也不過就這樣一個重點而已。

    至於求證的部分,我覺得你誤解了。並非指我覺得怎樣就怎樣,求證當然是要建立在有資訊錯誤的狀況下,但慈濟與部落不是存有這樣的爭議,而是價值不同。既然價值不同,很容易各抒己見,此時能做的只有溝通,不是求證。

    你的問題我大致回覆至此,不知道我這樣回覆,能不能夠推翻你覺得我是一個「心胸不磊落並有仇恨的人」。但不能也無妨,只是若你對以上涉及人身攻擊的地方都無法舉證,就請你在這麼嚴肅的事件討論上,避免再說出同樣的話。謝謝你的指教。

  30. 請就事論事
    現在不是來翻舊帳與開慈濟批鬥公幹大會

    為何每次行善還要帶記者來與施善對象合照呢?

    紅十字會與展望會他們的媒體不會拍照他們做好事情的過程登出嗎
    很多記者先生不是災民
    也沒有訪問災民幾句
    就從頭到尾自以為是災民亂替災民發言
    災民的感受你又知道
    100個災民有100個感受與想法
    但是一個外來一天的記者就自以為可以代表全體災民發言
    任意攻擊幫助他們的慈善攢體

    就算訪問到災民表示感恩的一定不會寫上去

    有些人或許過去因為一些事情對慈濟有些怨恨
    像趁機表達自己看法

    可是現在最重要的是安置災民與重建

    而不是要報復與滿足自己的怨恨心
    如果過去有這麼多不滿
    為何88之前不說

    或是等災民重建完成再說

    現在一最好還是就事論事
    專注在災民身上
    而不是一直在說慈濟以前怎樣

    將所謂的能量與資源耗在過去上
    硬是要畫上等號

    慈善社福團體為什麼要批政府
    又不是社運團體,功能性不同
    非營利組織這麼多,也幾乎很少批政府的

    那怎麼不去期待法鼓山紅十字會展望會等去批政府
    為什麼每次所有”原罪”都要找慈濟當活箭靶被代表釘在十字架上

    善款到壯大到無遠弗屆中

    請問其他團體舊募得錢很少嗎
    就只有慈濟需要特別監督嗎

    這種情緒性字眼
    無法提出具體數字與證據難以令人信服

    而且這次重建所需要的經費也異常龐大
    而且每分錢都花在災民身上
    還不包含無形的
    例如出動上萬名志工去援助
    很多志工都是自掏邀包與付出時間

    慈濟上人都已經說過
    可能會不夠用
    但是沒關係
    若是這樣慈濟會繼續募款與想辦法

    慈濟就是因為者種報導從88前
    與88後
    一些所謂非營利媒體記者與社運份子
    罔顧災民權益
    與地方才大勢大高度政治化利益團體勾結

    不斷寫出這種類似黑函惡意中傷的東西
    害慈濟的工作過程中
    要比其他團體更加艱困,許多人不感恩
    還謾罵與攻擊志工
    造成他們援建過程中身心及大壓力與考驗

    又要和時間賽跑,很多相關工作人員心力交瘁
    整天除了極少的睡眠外全都在工作與溝通
    拖的久或被人罵延後交屋
    趕進度也會被人罵沒有充分和災民溝通

    會這樣不都是某些非營利媒體記者因為不用受像主流媒體受到太多政府監督
    歷年來與現在努力抹黑慈濟的成果嗎

  31. 到目前為止,慈善事業在災後所宣傳的,是複製著過去單一片斷的刻板印象,忽略了所有事件的脈絡。在這樣的操作手法下,最初的加害者模糊了(是誰侵佔好土地、砍伐良木、水泥建設)
    V.S
    慈濟十幾年以海內外援建經驗

    這似乎 是 完全無交集的事

    期待慈濟批判政府是妄想
    追究災難責任也不是慈濟的事
    慈濟滾雪球般的聚集結善財
    壯大到無遠弗屆中

    要反省 行善中的 視對方為主體

    已經是大象要翻身 難了!

  32. C1 說:

    “慈善團體沒有要藉由別人的不幸來顯自己的高善”


    為何每次行善還要帶記者來與施善對象合照呢?
    如果今天是 倒過來 自己是受施者呢?
    請問那樣的感受是什麼?

    佛陀行腳偏鄉 只留下的是腳印而已!

  33. 文中說:

    『她們說都是素食,吃不習慣。孩子誠實,成人在被問及住得習慣與否時,則不好意思地說,已經很謝謝宗教團體的收容。她們覺得,就算是尊重吧;但族人們對「只能進不能出」的公告頗感無奈,「畢竟我們有的家人還在山上、或許被安置在其他地方,若出去就回不來,很煩惱啊。」』

    (可以看出先入為主選擇性的成見
    大人表示感恩好像就是錯誤與說謊,小孩子只不過說吃素不習慣,就如獲至寶大書特書,文中也沒有問清楚佛教團體的人為什麼這樣做
    相信佛教團體要這樣管制進出一定有其道理與作者所所不知道的真相

    但是作者不願意問(或覺得不重要)去問清楚,可能作者覺得自己怎麼想與任意詮釋的主張才是最重要

    佛教寺院千年來本來就不能吃葷,而且災民才短短住沒多久,又不是要吃長期,

    寺院包吃包住,為他們特地打掃準備伙食三餐,法師與義工上午4點不到就起來去準備伙食,汗流浹背招待這群貴客,全山上千志工與法師生活上盡量打點配合,玩全部怕麻煩與勞累,志工與師父還陪小孩子讀書與遊玩,小朋友的感恩在記者的眼中都是不重要不值的報導,

    只想要拼命找毛病挑骨頭,今天又沒有強迫他們要做早晚刻或信佛教,生活上盡量給他們方便,所有人的努力與熱心奉獻也許在記者的眼中全部是不值一書的)

    『我才偷偷摸摸地站在角落,舉起相機,約略地捕捉一張,像難民營的安置所。

    但當我轉身,方才阻擋我們入內的師姐再度兇狠地拉住我說:「這裡不准拍照!請妳把照片洗掉!」她瞠大眼盯著直到我將唯一一張照片刪除,接著強硬地把我送出「福慧家園」這個安置所,關上門,隔離了外界與族人。

    那時其實沒有「別人能拍為何我不能拍」的憤怒,而是「我果然干擾了族人」;但一回神才發現,能拍照的那位攝影師,掛著佛光山的工作證。剎時間想起南下前報社信箱鎮日接到的佛光山新聞稿,內容不外乎法師捐了多少米、多麼照顧災民、佛光山真是慈善團體』

    (看完整篇對佛教團體的所有善意措施全部被過分解讀為負面的動機,令人不得不了解佛教團體為何不讓記者拍照,就算該團體給作者拍照,作者就會筆下留情到什麼程度嗎?也許就是有這種看在眼裡全部都解讀為負面,寫成報導的新聞,所以人家才怕了,遇過一兩次就有防備心,怎麼可能還給你拍照,幫助這種攻擊性的文章報導來砸自己腳,人家當然要保護自己,又不白痴。

    對方已經跟你說過不能拍了吧,不然你幹嘛要偷偷摸摸的拍,正大光明人會做這種事情嗎!難道你去人家地方拍照不需要經過人家同意嗎?這應該是基本禮貌吧。所以師姐才要兇你,不能說師姐沒道理。

    他們自己的媒體又不是作壞事,當然要寫好的啊,不然寫不好麼嗎?世界上有這種媒體會攻擊自己的上頭嗎?難道國內前五大援助團體會報導自己不好的嗎?……………..這也可以拿來大作文?)

    『實聽不太到新聞聯絡人和何日生的對話。但坐在中排、聽得清楚的心華傳了短訊給陳寧,上頭寫著:「完蛋了,我們要被解決了。」我疑惑地問陳寧「解決是什麼意思?」她悄聲說待會再跟我說,然後打著短訊─因為苦勞之前寫了報導,何日生似乎很生氣、不滿。』

    (生氣本來就是應該的,好茶部落拒絕慈濟-報導中惡意陷害抹黑中傷慈濟,稱佛教為財大氣粗的慈善霸權,當天一起去的還有另一個高知名度的基督教大團體,兩個團體都去做一樣的事情,從頭到尾只有慈濟被故意攻擊與毀謗,造成人家多大的麻煩,使很多部落同胞對慈濟誤解與敵意,阻礙人家重建速度,害慈濟要多花好幾倍人力資源去道歉與解釋。何日生個人當然會生氣,但也只是他個人私下對你們抱怨,

    可不像有的媒體將自己的不滿po上網怕全世界不知道,如果不是你說誰會知道他生氣,好茶報導中的受訪學者後來又接受自由時報報導。他稱自己為弱勢,馬家農場最好只有他們族人進駐,其他族如果去一起住,可能他自己族又會滅族,他對慈濟也說會被滅族,用的招數都一樣,只是現在換成不同族的部落災民)

    『那位師兄說,上人非常心軟,因此從世界51個國家收來的善款,將專款用於災民身上。他強調,由於上人的慈愛,每戶災區家庭都可以得到一棟造價100至150萬元的房子,「很美,就像那一棟(加油站對面那棟)」,他是這樣形容那棟房子的好─我都想要當災民了。

    當下我沒有生氣的感覺。這或許是台灣人的觀念:「我為你好,我知道什麼對你好。」從慈濟救災的六大理念來看,山區危險,遷下來是很合理的,善款來了,蓋房子給災民住是很合理的,也因此我能體會何日生在與我們會合後對陳寧的「叮嚀」─慈濟不是不能批評,可是你們要求證。

    但其實沒有什麼需要「求證」的。部落居民與慈濟間的爭執,並不在於指責慈濟是惡,而是慈濟為什麼急於和政府配合、一點討論空間都不給呢?上了車,一路到杉林,幾位記者都提出了疑問:「部落還在抗議,永久屋要先蓋嗎?」慈濟的說法是:抗議是一定的,但蓋了之後他們看了,就會喜歡。

    我不否認或許有些年輕人嚮往的是舒服的場所,那瑪夏鄉的高度與杉林比起來仍有落差,或許永久屋的設計遠比部落傳統房子更適合居住也不一定。

    但我記得這個世界有一個名詞是差異性,並且我清楚知道,部落多半有議會制度,透過討論決定部落的公共事務。然而慈濟在當時仍未正面回應為什麼要急著蓋呢?而工程卻在我們離開的隔天,開始進行了。

    那天,民族村民因土地問題決定要撤回同意書。土地的重要性,大概是慈濟無法想像或體會的吧。因為那天我所聽到的是這樣─

    「原住民喔很好笑,我們房子就可以給他們50年,雖然政府地會提供多久不知道,但房子是免費的啊,他們居然問我們說如果房子壞了、地不是自己的怎麼辦?這問題真的是…難道她們在這幾年間不會去賺錢嗎?」

    「原住民真的是很好笑。有那個家族很多人的,說她有兒子在外地,問說那可不可以也蓋房子給她兒子住?不然沒有地了,兒子以後怎麼生活?可是她兒子不會自己去賺錢嗎?拜託,那大家都要來當災民了嘛。」

    慈濟人呵呵笑著說,原住民很好笑。原住民很好笑。慈濟人慈眉善目的笑著對我這樣說,彷彿原住民的提議是基於貪婪,而非「簽下永久屋的同意書後,就不能再回到原居住地」這樣的嚴重條件。

    而怒氣終於在理成營造公司的人員(台北幾間新光三越皆是這家公司所蓋)指著產業道路對我說這條路將拓寬為20米,以供國外「參觀」用時爆發─原來他人的不幸,是「慈善團體」的化妝品?

    (或許有些人的用用字遣詞讓作生氣,但是單一慈濟人的發言不能代表所有慈濟官方,那位師兄只是志工,負責來接送的,他並不屬於慈濟核心負責單位,所以作者應該去詢問慈濟專門負責對外窗口與相關核心部門人員,而不是隨便找個志工套話,就將他的意見當做慈濟官方的既定政策,反而對慈濟官方的宣稱則不重視,

    這就好像我今天隨便抓一個紅十字會志工來問他們的工程進步與設計方向等細節,但是對方可能也不是專門負責的人,跟你說一大堆都是錯的,但是你置至官方說法不顧,將那位志工個人看法當做重點寫上來,文中表示這就是紅十字真正的定案與作法,感覺寫稿的人是故意要挖一個洞給他本來就看不爽的團體往下跳

    而且師兄很好笑的意思,只是覺得他們很有趣,是善意的,不是嘲笑的,但是在作者的解讀中是可笑與嘲笑的,師兄錯在不該太沒戒心,將所有人當自己人看待,或許在他眼中世界上都好人吧-可是事實不然

    這讓我想到以前有年輕人裝扮學生去騙一些慈濟老阿嬤志工,老志工不是有錢人也沒讀過什麼書年紀又大,他們什麼也不懂,只是相信上人,基於信仰跟隨上人做志工,以為這年輕人是學生沒有戒心,那些學生裝單純,假裝要做作業問了很多問題,那些老人家很多慈濟事情也不很清楚,就回答了,結果年輕人裝完好人,就寫一份報導公諸於世,裡面都是對慈濟的捏造的中傷與攻擊,文章裡面都特別註明是是慈濟人自己說的。後來慈濟知道就去調查為什麼這樣,一問才知道原委,也沒有怪老人家,只是跟他們說下次要防備這種表裡不一的人,後來老人家知道很傷心難過與自責,覺得自己害了慈濟與上人,當然垂淚老邁的志工看不到年紀可以當他孫子的年輕人不知道在什麼地方得意的開懷大笑)

    (慈濟並沒有不尊重災民意見,也非討論空間也沒有,慈濟只是配合政府政策,但是無法也不願意凌駕在公權力之上,很多事情由於權責關係慈濟無法做決定,不是文中所說的好像慈濟有多大的權力,這都是之前有些媒體與團體惡意炒作,所以慈濟開了很多場公聽會,合約與設計圖與社區營造都會盡量採納他們的意見,

    也的確在過程中做出若干修改,他們在蓋的樣品屋主要是先給成品給災民們看,如果他們有意見之後的社區以可以微調,最主要有些災民有疑慮,有成品比較好溝通,也知道慈濟的具體想法,

    慈濟很多志業體,下次記者要訪問時候最好直接對公關部門或專門負責的部門,或主管,像何日生那樣,請不要再隨便抓一個不了解的志工來開刀,這樣感覺是在…….,也會誤導讀者網友,曲解慈濟的本意)

    『下午隨著慈濟到和春技術學院,看慈濟人帶領的課輔內容。像是制式的記者會一樣,慈濟人領著記者看孩子畫畫、看孩子打拳、看孩子唱歌跳舞。我不知道這些孩子知不知道我們要去,多半的孩子看到媒體的相機都開心地願意拍照,但依然有些孩子是怯於接觸的,必須蹲下與她們同高、試著說她們的語言,她們才對妳說話,而有的甚至直接說:「不要訪問我。」

    而我更不知道,在隨慈濟來的前一周,高雄縣政府教育處,因接獲家長反應,認為媒體嚴重打擾孩子上課與情緒,因而下令所有學校不准受訪,那麼,這些家長知道,媒體又來了嗎?』

    (在佛光山不給你拍照也已有話講,現在給你們拍照採訪也有話講,反正佛教團體在你的眼中做的永遠都是錯的不好的,今天如果慈濟不給你們採訪,你不是又要像在佛光山所說的一樣嗎?只准慈濟媒體採訪,不准你們拍照之類的話在那裡抱怨連連,那如果你認為縣政府不准受訪是對的,你後來還不是也一直在訪問,好像拼命一找出個什麼似的)

    『9月12日,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南下,行政院南區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羅世雄終於坦承─永久屋之所以不能有討論時間,「是因為慈濟說要在6周內蓋完永久屋,行政單位有壓力。」而這正是我所不能理解的,慈善團體為什麼又或挾著什麼權利─當該是主體的災民要求暫緩─對本該主導的政府施壓?

    (所謂災民的心聲,只是其中少數會利用媒體的宗教團體,只有他們的聲音被聽到,還會上京找大官去告御狀,當然還不忘帶媒體去採訪,怕沒人不知道。實際上在第一線每一族每一村每一人都有不同的聲音,是否要遷村?要遷要遷去哪裡?屋子要怎麼蓋等?上去看公民新聞網原住民公民記者自己攝錄的會議過程就知道,問題很複雜,不是如你說的所謂執行某一原住民團體或個人的方案就天下太平萬事ok,如果這麼簡單,幾個大團體與政府就不用一直開這麼多場公聽會在討論,會議中也不會意見分歧)

    我不願這樣想。但主動說要蓋房子的是慈濟,拿著社會善款、不須經過重建條例的最有利標篩選,就將花費近7億的工程包給理成營造。理成營造雖聲稱是感佩上人而加入慈濟、成為營造團隊,但,又該怎麼證實呢?

    (又想要暗示什麼嗎?如果有證據請拿出來說清楚,要去按鈴控告也沒關係,不要沒憑沒據在那裡含沙射影,慈濟每分錢都是用在災民上,包商與慈濟都沒拿一毛,這些都是有收據,一切合法,也不怕國稅局等財政機關來查,今天捐錢給有的大團體,他還要抽幾%做人事費用,但這是合法的,慈濟不用,將所有的錢全花重建上。很討厭我們捐的善款給講的這麼難聽)

    『我不願這樣想。但那天的說明會,何日生提到未來此地將蓋托兒所。我問了一個問題:是公立托兒所或慈濟經營的?何日生頓了一下對我笑說:「還沒定案,一切都還未知。」而若定案是由慈濟經營,我們可以允許社會善款讓慈濟蓋學校而後營利嗎?

    (何日生跟你說還沒規劃,因為這是很後期的,現在很多重要的決定都還沒確定,例如遷村地點等,哪有時間管這麼後期的事情,而且這也要跟政府相關單位與部落開會討論過後,取的共識,當然要以部落災民多數意見為主,這種事情除非是當地居民主動要求,否則慈濟還不會想做,就算做也不能賺錢,根本什麼證據與事實都沒有,就自己想一大堆在講,很難不懷疑是否有人具強烈先入為主偏見?就硬要暗示人家是來賺錢的,下面還很多類似捕風捉影例子)

    我不願這樣想。但郭台銘提倡的有機農業,將由巨農有機農場與21世紀基金會共同運作。姑且不論環團與農運團體擔憂這個方案根本做不起來,就算做得起來,看似解決了族人沒有土地的營生困擾,但以目前來說,有機通路的收購價並沒有比大盤商高多少,有機這門生意獲利的,往往是市面上所見的里仁等有機商店。但成本卻是辛苦的有機農民負擔。

    更別說21世紀基金會是個連Google大神都不太清楚的基金會,唯一查得到的清楚資訊,是它是一個九人團隊(其中四人兼職)、過去做過的事是製作報導以及辦了一個研討會,至於農業方面的成就或付出,農運團體說:「根本不知道這是一個什麼基金會?」

    我不願聯想但很難,這個基金會的創辦人是高育仁,也就是副閣揆朱立倫的岳父。這些快速及被忽略的資訊,究竟意味著什麼,而政府以及慈善團體,又可曾清楚明白地解釋過什麼?』

    (慈濟與郭董可以不用做這些事情,慈濟也可以蓋完房子就走了,某些當地宗教團體也很希望這樣,所以慈濟留下來只有增加更多被攻擊與抹黑的機會,請問郭董他有一定要做這些事情嗎?跟他有關係嗎?他可以完全不管,今天沒有人會指責他。他今天在自己的事業隨便都賺幾億,他幹嗎來搞這個,

    但是他今天願意付出這麼多錢與慈濟合作,慈濟方面也一定是不斷付出金錢,他們一定都虧,為什麼在你想的都這樣,也許在有色眼光中都會自動調成有問題吧,覺得所有人都是要來宣傳自己大發災民財利用災民的吧!只有你自己與你喜歡麼的媒體與機構才是正義單純善良無私的,看來慈濟以後要找合作廠商都趕脆找你審核過算了,沒有你批准就不行,不然每個都有嫌疑)

    『只有受害者,卻略去了加害者

    風災帶來的傷害,確實源於山林水土被大肆破壞,但迄今只見慈善團體怪罪居民的超限利用,卻遺忘居民可以超限利用,是政治人物的鄉愿結果,甚至是政治人物力挺的後果;何況有更多更可怕的開發,完全不是區區小民可以做到的。』

    (慈善團體並沒有怪罪居民,這都是一些當地有利害關係的有心人士與團體再炒作,刻意製造災民對慈善團體的敵意,以完成他們的計謀與維護其在當地的最大利益,而且現在最重要的是趕快重建圓滿,達成災民的最大利益,不是在這裡搞政治惡鬥手法與口水戰,

    這樣只有造成援建更多無意義的障礙與拖延,這跟政治有什麼關係?當地某個反慈濟的大教派與某大政黨交情一向很密切,慈濟跟他們比哪來這種政治交情與影響力,大家都只是想將事情做圓滿,利益災民,沒有證據也可以說成這樣)

    到目前為止,慈善事業在災後所宣傳的,是複製著過去單一片斷的刻板印象,忽略了所有事件的脈絡。在這樣的操作手法下,最初的加害者模糊了(是誰侵佔好土地、砍伐良木、水泥建設),或說根本沒有加害者了,但我們有了受害者,所以可以募款了…

    (從頭到尾誰在操弄?慈濟忽略,你都注意到,這麼利害,慈濟十幾年以海內外援建經驗比不上你去那理當大記者看一天下來的心得,看來慈濟所有專業人士都要彎下腰來向你好好學習請教,很多事情都像講的這麼簡單,只要聽你的高見一切問題都解決?也許慈濟千錯萬錯,錯在沒有找你來當上人。

    人家在辛苦你都沒看到,有人才去一天到處質疑。反之,有的志工已經在那裡待幾十天分文未取不眠不休還忍受這莫需有的攻擊與冤枉,造成進度拖延與災民誤會,又要多花一倍人力時間去解釋澄清………..)

    慈,做為動詞是愛憐,做為名詞是深篤的愛;善是美好的事。但重建至今,我們真的努力企求慈善的境界?亦或只是藉由他人的不幸與悲苦映襯自己的「高尚」,並製造了,慈善的陷阱?』

    (慈善團體沒有要藉由別人的不幸來顯自己的高善,反而從頭到尾只看到有人覺得別人做的都是錯的,完全不相信人家願意真心來幫助別人,慈善團體在他有選擇性高道德準中,全都是有自私的目的,也完全不相信也不尊重別人的官方的表示,還說不需要求證。(言下之意,只要他覺得怎樣就是這樣嗎?所以都不用求證嗎?)

    有一句話說,自己是什麼人安什麼心,他眼中看到的就是什麼人與世界,例如有些人自己心裡都是骯髒,他所看到的人與世界全就都是骯髒。所以佛教徒叫你菩薩,不是自稱菩薩。重點是要將個人當做菩薩,因為自己的心事光明的時候,看到每個人都是好人都是菩薩,如果說文中的佛教徒沒有同理心,那寫這篇文章的人多有同理心呢?人家看他是菩薩稱他菩薩,那他看人家是什麼呢?他自己內心又什麼麼呢?網友心裡有數)

    (不過要寫這種文章很簡單,因為五大團體都有為自己採訪的自家媒體,我可以寫的好像他們只顧自己宣傳,想辦法套災民與小朋友話,將他們的人和微小不滿全都放大,在去找他們的志工套話,寫成他們官方的政策。看我對紅十字還是世展會或是法鼓山不滿,就可以大搖大擺以一個公民記者身分或臥底去當他們志工,當志工更好套話。反正一定有和他們合作的包商,我以可以隨便寫不知道他們為何要找那個包商,好像有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再來暗示一下。

    寫的好像真的。

    看到好的都不要報,或用高超寫作技法寫成壞的,看到不好的,要加倍誇大與深入放大。

    反正慈濟做的事情都跟其他大團體做的一樣,可以被寫成這樣,那同樣做一樣的事情的其他團體,為何不能不被如法炮製?

    但是這種文章有什麼意義?有害到人是可以確定,但是真正對災民有幫助嗎?還是搞破壞?或是污賴佛教與慈善團體以表示自己的清高與眾不同?這就不得而知了。

    不過一個心胸磊落沒有仇恨的人寫的出這種報導嗎)

  34. 暫時安居樂業的地方
    對ㄚ!
    為什麼不先給中繼屋
    之後才是永久屋ㄌㄟ?
    我回鄉下蓋間小屋過晚年
    都要兩年時間才從構思到完成
    需要時間的過程決定的事
    到底為什麼要逼災區人趕快做永久的決定?
    好難喔!
    這是誰決定要省略中繼屋來先安置家庭呢?

  35. 坐在冷氣房中的各位,是否有想到災區學生現在住在學校、親子離散、災民現在每天都在等些甚麼….,這些都是源自於沒有一個可以暫時安居樂業的地方,孩子回不了家、父母無法投入生產,這些可以談好幾十個月以上,不管是回山上、組合屋或是住永久住房,都必須加速,因為孩子的教育不能等,相信這是所有的共同的理念吧?

  36. 慈濟最近行動
    為慈濟形象減分人物
    何日生 林碧玉 建築師

    發言內容請看相關新聞

    慈濟人認為好茶村安置要兩年都搞不定

    個人認為:

    NGO幫政府不能取代政府

    反而要幫原住民逼政府

    原住民關心土地所有權的問題
    要先解決 為協助建屋的原則與前提

    何必為政府揹黑鍋 都變成慈濟的惡?
    變成 都是因慈濟有人要包工程的人
    逼政府要趕緊蓋?
    何必ㄌㄟ??

    慈濟為救災發展
    可貴動員力以及物質與配送的不斷研發
    這麼好貢獻
    何苦為幾位發言不當&決策不良
    影響美名清譽ㄌㄟ?

  37. 就是喜歡山林小溪…
    就是喜歡席地而床…
    就是喜歡蛙鳴鳥叫…
    就是喜歡日作夜息…

    二層高的洋房厚床…
    永遠不比土地芳香…

    不是拒絕科技…但不能接受現代化帶來的災難…拿著衛星電話在山林中會有更安全感…但如果要失去數壁山的砂石來換一顆衛星…寧可迷路…

  38. 很感謝作者的深入報導。

    我想,幾位樓上的朋友誤會了作者想說的,並非妖魔化誰,而是,根植於文化差異的價值觀,讓我們無法真正地「以對方的邏輯來理解這個世界」。

    或許,平凡如你我,有這樣的盲點並無傷大雅;但是,當手中掌握了會影響眾人的權益,還是這樣的心態,就真的令人惋惜了!

    不捨,真的不捨!

  39. 嗨,JEff:

    我覺得不是妖魔化的問題,現場狀況,是真的不太好。如果你在現場,看了也會捨不得。

    例如那瑪夏相當中毀損最嚴重的民族村,就是被預定要遷住慈濟大愛屋的那些居民,他們是最掙扎的,山上不容易回去,但山下又土地敲不定,他們是比較早期簽意願書的,那個版本就是「放棄返回居住地」的那個版本,雖然後來已經修正,但是族人還是惶恐不安,因為政府不肯針對土地作說明,而慈濟偏又開工了。

    這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政府可能會繼續打迷糊仗,不但不願意講明山上土地狀況,對山上是否維護也會同樣胡混不交代,所以,族人就越來越認為,一旦現在同意去住永久屋,等於代替子孫放棄了山上,雖然高雄縣長說,山上土地還是他們的,但是一塊地,沒有路,沒有橋,是你的等於不是你的。

    現在,族人已經將近有2/3要撤回先前簽的遷居同意書,在這被逼急了的狀況下,他們可能變成寧願回危險的山上,也不能做出這麼重大的決定。

    很早之前,亮丰的文章曾提醒,遷居是一段需要調適與等待的過程,請政府和慈善團體拿出耐性,陪伴居民走過這一段徬徨期。

    但慈濟的作法是,先蓋了再說,「雖然現在會抗議,但是看到房子就會喜歡」,這個重力加速度讓不安的心更加的不安。

    我覺得問題就是出在這裡。真的很多人問過慈濟對外的發言人,可不可以緩一緩?有什麼差別呢?讓族人想一想有什麼不好?但這部分,慈濟真的態度很強硬。

    如果你在現場,真的,你也會很不捨,你也會想問,事情怎麼會這樣?那不是誰的錯的問題,是一種很深的不懂,一種命運捉弄人的無奈,當這無奈變成憤怒的時候,事情就會更難收拾了。

  40. 慈濟,雖然本來沒太大好感,但
    現在看到也不過是片面之詞,何來背後的真相?
    或說妖魔化慈濟的背後有著什麼樣的動機和目的?

  41. 看完這篇文後,心裡有著很多的衝擊。

    究竟慈悲的形象之下,最後有著什麼樣的面目和動機

    也許我們不是很清楚,但至少在這次風災過後我們都深刻體會

    大水沖不散,這遍土地所串連的愛。

    這是我唯一確定的!

    其它的尚末看見的,也許我們都不清楚最後的結果是什麼不是嗎?

  42. 最近看到一系列關於大愛的討論
    讓我想起一件事情,

    馬奎斯在百年孤寂裡提到一件事情
    拉丁美洲的原住民在殖民者的物質殖民之下,他們變成了奴隸。
    但是在教會的精神殖民之下,
    他們變成了另一種連自己都陌生的自己。

    雖然現在離十五世紀很久了
    不過偉大的宗教情操與使命感,加上妥善的包裝
    勝過所有歷史事實與雄辯

  43. 我同意greenlost說的,我們的確應該小心,避免全稱式的說法,我個人傾向認為,慈濟內部應該有不一樣的意見,只可惜,新聞發言人代替了所有的菩薩發言,我們的確應該更審慎,避免激起對立,我想這絕非作者原意,

    但我忍不住好奇,如果就像記者文中所言,也像其他報導指出的,至少慈濟發言人知道他們的作為引起了一些抗議,在慈濟中的其他幹部,不知道怎麼想,會不會對作法有別的意見呢?

  44. 我絕對肯定就在救災逐漸不被媒體關注時,我們應該對災區發生的事情有更多的觀察與批判,事實上台灣非常缺乏這種關注與報導。但只想根據自身經驗分享一些想法,即當我們在做出批評時,可能還是要小心、避免讓人有使用「全稱命題」的感覺。因為我想並不是所有加入慈濟這個團體的人都與作者所報導的如出一轍。

    另外,從佛光山的作為來推論佛祖的心意,我覺得這也是不恰當的,因為某些佛光山人士的作為是他個人對佛教教義的詮釋,並且這詮釋很可能是有問題的,以致於我們不能將這樣的詮釋當成佛教教義。

    我有這樣的想法不意味著我認同慈濟、佛光山或報導中所述的某些慈濟與佛光山人士的作法。只是擔心這種很有可能被認為是全稱命題的述說方式,效果很大(引起許多原本就對這些團體反感的人的認同),但卻會激起台灣已經流行太久的兩方對立,反倒模糊了焦點──即報導裡所蘊含的深刻的文化議題、人權議題、正義議題。

  45. 「原住民真的是很好笑。有那個家族很多人的,說她有兒子在外地,問說那可不可以也蓋房子給她兒子住?不然沒有地了,兒子以後怎麼生活?可是她兒子不會自己去賺錢嗎?拜託,那大家都要來當災民了嘛。」

    讀了這段話,我終於瞭解,這真的是很大的是文化差異。

    對漢人來說,聚落毀了,居民搬走各自四散,是不得已,但是算很正常的事情,想想我們從小到大的鄰居都不一樣,所以,人有房子住,就好了,至於聚落是否完整,好像沒那麼重要。

    但對原民部落來說,完全不是如此,地,是傳承,如果這一代把地失去了,那麼下一代就沒得回來,所以部落的人才會天真的問,可否也幫兒子也蓋一棟屋,因為他們不能把孩子的未來斷送在自己的手上,地,是大家的,是從祖先往下傳的,

    而文化,就隨著空間的點滴,傳進了每個人的生活中。

    沒有地,族人容易四散不成聚落,沒有聚落,文化如何吟唱?八部合音連一部都湊不起來,又不是打麻將,隨便湊四個人就好。

    慈濟的朋友,恐怕真的是難以想像,部落族人為何非堅持要「一起」,而且「要有永久地,不只是永久屋」,而族人為何不喜歡「排排屋」,而需要有「部落領域」,那是因為──

    漢人已經融入了現今的資本主義社會,習慣成為個人化的原子單位,而部落的文化、生計、社會關係,是和空間綁在一起的,這部分,該如何講給慈濟人聽呢?

    我聽說國內重要的民族學研究者許木柱先生,在慈濟的學院中教書,也許是否請他和孫大川先生一起和慈濟的決策單位,再溝通一下,也感謝作者這樣細膩的記述,面對真相,是解決問題的開端,感謝作者讓人看到現象中的種種線索。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