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飛颺的季節

孩子們在不同的季節有不同遊戲,從遊戲中建立他們的季節觀。冬春之交,季節遞嬗,美濃開始吹起怡人的春風,告訴孩子們放風箏的季節到來。客家話把風箏稱為「紙鷂」。孩提時代放紙鷂,是一段挫折與滿足交雜的記憶。

編按:最近看到「追風箏的孩子」,就想起去年兩代米家的部落格,曾寫過過一個關於風箏的故事, 雖然場景脈絡並不相同,但同樣有許多細膩動人之處,值得一再回溫。徵得作者同意,重新刊載於此和大家分享。

今年農曆過年有九天連假,美濃花季吸引洶湧人潮,連屋前山下的小路在過年期間,也充滿著呼嘯而過,想要避開幹道上塞車潮的車輛。連續幾天,我哪兒都不想去,待在家中,忽然被那熟悉的風喚起小時候放風箏的諸多往事。於是,心血來潮,帶著孩子們遵循他們的父親小時候的足跡,製作風箏,放風箏,順便記下一些回憶。

1327772448-320.jpg

二、三月的風,徐徐地吹來,稍來三十年前放風箏的往事。

長期生活於亞熱帶的台灣南部,對於季節,孩提時代並沒有春夏秋冬的概念,只有「寒天」與「熱天」。家裡務農,小時候要跟著大人下田幫農,但受限於年紀,工作內容多枝節而瑣碎,這樣的經驗,並不足以讓孩子認知到「春天」。書上說,春天是萬物萌發,生命復甦的季節,但是在美濃冬天,樹葉並沒有落盡,田裏的作物相多樣甚至更勝春夏,書上的描述和在美濃所見到的世界,始終有一段明顯的落差。那麼,春天是不是不存在孩子的世界呢?

不,孩子們在不同的季節有不同遊戲,孩子們從遊戲中建立他們的季節觀。冬春之交,季節遞嬗的二、三月,美濃開始吹起怡人的春風,告訴孩子們放風箏的季節到來。當天上開始出現風箏時,春神也跟著降臨。

客家話把風箏稱為「紙鷂」。孩提時代放紙鷂,是一段挫折與滿足交雜的記憶。就像一般小農之家的小孩,我們沒有的玩具不是用買的,而是用家中或周遭現成的材料製作,紙鷂也是。

那時的紙鷂用報紙糊成,是正方形上有兩條骨材,一條是對角線位置,一條也是對角方向,但彎成弓狀。以上材料中,最不易取得的是骨材,通常是門簾。那時候,仍有許多傳統的客家夥房房前還掛有門簾,經年累月地使用,門簾損壞淘汰。棄置的門簾往往棄置於果園、雞圈或是荒地上,成了紙鷂最好的骨材來源。但淘汰的門簾並不常有,就算有也會用罄,這時候就得自己剖竹子。

1327772451-320.jpg

1327772450-320.jpg

剖竹子需要材料,需要力道,需要技巧,對孩子而言,剖出兩條適當的骨材,從取竹開始,往往要一、兩個小時。報紙和骨材準備妥當,就裁剪成需要的形狀以及尾巴,加以黏貼即可。黏貼的部分則用家中的舊飯,暨牢固又省錢。黏貼唯一的挑戰是彎成弓的部分,需要有伴固定著,才不會貼歪了,所以放紙鷂時,通常幾個人一起來。

1327772446-320.jpg

1327772447-320.jpg

紙鷂貼好,就綁上線。那時家裡養了幾十頭豬,豬飼料袋解開後往往留下一堆線,強度超過逢衣線,成了現成的紙鷂線。放紙鷂的方式有兩種,需要和不需要助跑,後者通常屬於大孩子的專利。小時候,房子比現在少,空地比現在多,很容易就找到可以助跑的地方。但在大部分時候,我的風箏都無法順利飛上天。別人的紙鷂,甚至比我小的孩子,總是輕易地就爬上去了,唯獨我的,一次又一次,在風勢稍歇的時候,紙鷂軟弱地墜落。紙鷂無法飛上去的焦慮,是童年深深的焦慮。

有一次,好不容易飛起來的紙鷂,最後竟在風歇的時候墜落在山上的樹林間,那時為了這個難得可以飛上天際的紙鷂,還不畏險阻,特地上山去撿拾。一直要到有一天無意中使用縫衣線,紙鷂輕易地就飛上天,就像伙伴們的紙鷂一樣時,我才赫然發現,飼料線太沈重,絆住了紙鷂。不論風箏最後有沒有能夠飛上天,在氣溫逐漸回暖,那追逐風,或是被風追逐的感覺,都是長大以後,最令人回味的童年時光之一。

三十年來,美濃的春風吹拂依舊,但大地上的景物卻起了很大的變化,在這個風箏的季節,放風箏的孩子卻不可見。現在孩子多了玩具,少了玩伴,於是不再從周遭環境找尋遊戲的材料,也難以再進行集體的遊戲。富裕的生活帶來便利,代價是眾多感官體驗,心智鍛鍊機會的剝奪。

買給孩子的玩具應該少一些,讓孩子自己去製作玩具,透過玩具的製作,去認識大自然,去形成他們的世界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