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社造輔導計畫審查】內城社區

今天是宜蘭縣『96年度社區營造輔導計畫暨台灣健康六星計畫』的期中簡報審查,我們一行人包括奠鴻(仰山文教基金會秘書長)、瑞木(白米社區理事長)、鵬燁(文化局文發課)及文建會來的丁幼,業務承辦人員為榮峰….

2007年11月14日,天氣晴。早上八點,瑞木開車來載我,我們到冬山火車站搭火車到宜蘭市,等文化局的車子來接我們。今天是宜蘭縣『96年度社區營造輔導計畫暨台灣健康六星計畫』的期中簡報審查,我們一行人包括奠鴻(仰山文教基金會秘書長)、瑞木(白米社區理事長)、鵬燁(文化局文發課)及文建會來的丁幼,業務承辦人員為榮峰,行程安排至六個點實地審查,順序是員山鄉內城社區、宜蘭市鄂王社區、宜蘭市宜蘭行口、壯圍鄉新南社區、五結鄉大二結文教促進會及冬山鄉珍珠社區,預計九點二十到第一站,下午四點半結束。

從準備懷孕到小孩現在十八個月大,算算我已經有將近三年多的時間不曾參與這樣一整天的審查,密集地跑這麼多社區,過程中,必須盡評審之責提出觀點與建議,有一些事,我想是許多社區都會遇上的,就簡單地將這『一日遊』的心得感想與大家分享吧。

P1090651

■ 內城社區

整個內城社區的核心空間,應該就是以這個有紅綠燈的十字路口擴展開來的,一看到十字路口,腦海就浮現:『內城到了!』的聲音,可是,當我們抵達社區活動中心後卻發現,一個人影也沒有到,榮峰趕緊打電話給總幹事,結果是:他忘記了!眾人在門口等了好一會兒,身材不高、戴著眼鏡的他才開著載滿瓦斯桶的貨車匆忙現身,我還替叫瓦斯的人擔心,會不會在家呆呆等著煮飯或洗澡啊?

他們的計畫名稱是【古城新居—內城社區文化環境美學計畫】,不曉得『忘記簡報日期』和『沒有準備』之間的關連性有多大,總幹事看著自己的筆記型電腦向大家口頭報告,說完一旁一位台大城鄉所宜蘭工作室的代表又補充了一些。私下詢問榮峰,才知這案子是宜蘭工作室接的規劃案,於是,提問時我便直截了當地指出,我對該工作室很不滿意!

這案子說是期中審查,其實距離期末也不遠了,結果,他們只準備三張紙,二張都是彩色列印的照片,另一張寫著『後續完成之參與式規劃行動』和『其他工作項目』二個小標,以下各列了四與六個項目,寫最多的那一項也不過25個字,委員們根本無從看出整個案子執行的內容與進度。對此我相當質疑,如果這是社區自己做的規劃案,我會體諒,但是宜蘭工作室是一個專業的規劃單位,用這種態度來面對一個案子的期中審查,簡直是太混了吧!後來其他委員發言也都對此情形表達不滿。

社區營造在全國推動十幾年,『養』了不少專業規劃團隊,也有不少社區對他們相當倚賴,但『專業』何在?不應只是理論與技術,做事的方法與態度也應該專業,才能提供社區正面學習的機會,這算是職業道德或專業倫理吧。

在〈【宜蘭社造輔導計畫審查】內城社區〉中有 12 則留言

  1. 給宜蘭工作室的朋友們:

    看到這段期間關於內城社區相關的討論或文章,再加上宜蘭工作室的朋友們說明回應,這才感覺「小地方」這樣的網站有它存在的意義。我們在這裡交換意見,互相理解,看見彼此,這都是迅速混亂的大媒體不願意細膩注意的部分。

    從編輯的角度,很感謝宜蘭的朋友願意在這裡互動分享,很希望將來您那裡如果有可以跟大家分享的事情,也能寄來這裡,讓更多人看到社區營造的點點滴滴。

    感謝,並且期待!

  2. 謝謝許多人對內城社區及工作室的關切。

    宜蘭工作室與內城的協力,才剛起步。至今尚談不上任何具體成果。

    內城社區的主體性原本就很突顯,過去幾年所做的事,都是針對社區實際的需求,實事求是、默默耕耘,而不追逐外顯的表現。這一點很讓我們感佩。

    我們工作室,幾年來甚少承接社區營造的案件。只不過,在每個空間規劃設計的過程中,都一貫地、儘可能地,推展一個「使用者參與」的過程。在社區裡,使用者與經營者就是在地居民,所以,在內城短短幾個月的協力合作期間,便有了多次、密集、多種類型的參與行動。通常,即使是經費細少、期程短促,工作室的全體成員,都會一起投入。這種耗費時間和人力的過程,往往讓參與的各方,都換得無限交互學習的效果,社區朋友既不叫苦,興致反而越來越高。所有的工作成果,就是這樣一起生產出來的。這種經驗和結果,自然也形成於內城案例中,我們至為珍惜。

    目前在「小地方」網站裡的一些討論,相關意見,都很值得重視。眾所皆知,宜蘭工作室並不完美,專業能力與品質、工作方式與社會責任等各方面,需要改善、提升者甚多。駐地十五年來,多虧地方人們多方協助和包涵,才有些微成長。難得今天有機會公開發言,謹藉此表達由衷感謝。至於內城期中簡報過程的一些討論,以及,是否我們團隊有重大專業倫理瑕疵,則已末節細事。面對廣大宜蘭鄉村、眾多社區,目前正面臨困於轉型的處境,而行政與專業則全然因應不急;當下唯放開胸懷、各盡所長、協同戮力一途。

    再次感謝各方關切,我們會重視網站裡的每個提醒。

  3. 簡裕鴻先生,您好:

    謝謝您再次的留言,並且也順利的取得社區經費,能夠完成夢想,很期待能看更多來自內城社區的消息。

    我們即將刊登一篇文章,是由內城社區的簡華揚先生所寫的,內容關於農具展示與空間營造的消息,希望透過更多文章瞭解內城這個社區,也請您多多指正!

  4. 謝謝黃老師,小編小姐及工作室對本社區的關心指教,沒想到一篇文章會有如此大的回嚮,也表示大家對本社區的關注與關愛,我想大家都很辛苦在推動宜蘭的社區營造,對我而言,從開始接任總幹事,推動內城社區到現在,我受到很多人的協助及教導,包括各部會長官.承辦人.評審委員.專業NPO團隊.社區耆老,所以才能讓我用所學的去推動社區各方面的營造,也才有現在的內城社區.
    當天期中審查會對我而言,其早巳過去,也無需爭論,重點是,接下來期末報告也順利完成,也向水保局爭取到了一筆經費,可以繼續營造本社區,所以營造內城是我的夢想,只要我有機會,我一定會繼續做下去,也期望以後各部會長官.承辦人.評審委員.專業NPO團隊,能繼續給予本社區及本人協助指導.謝謝

  5. 簡裕鴻先生與吳亭樺小姐(先前誤為先生,真抱歉):

    您好,看完黃淑瑩小姐的回覆後,不知道內城社區以及宜蘭工作室的朋友們,是否還有想要回應的,如果有意見,請不吝繼續提出!

    我有一個淺見,希望藉這個機會讓大家更瞭解內城社區正在進行的各項社造工作,不知道兩位是否願意寫一篇專文,來談談在內城發生的各種精彩事情,這樣可以讓大家更能瞭解內城,以及各位在進行的工作。

    如果方便的話,小地方的email是:dfunnews@gmail.com,或者是否能請兩位以email告知您的聯絡方式,我用電話再向兩位詢問。拜託了!

  6. 首先,感謝回應,讓我有幸第一次接到小非關心的電話。

    再來,也對內城社區的朋友表示敬意,
    因為你們為了自己的社區無私地奉獻,我感同身受。

    接下來,容我說明:

    第一,關於『承辦人員傳達錯誤』這件事,迄今從來沒有人向我說明過始末,其他審查委員得知的訊息是如何,我沒去探聽,所以我不知道是否其他人都清楚始末而只有我不知道,很抱歉!就我當天親身所見的是每個社區都很慎重地準備期中簡報,包括書面與PPT,除了內城之外。

    第二、從期中審查到期末,我一直都很肯定內城做的事,我當天在社區活動中心有說過任何對計畫內容負面的意見嗎?有的話,歡迎在網站提出跟我公開討論。我提出來要檢討的是關於『工作的態度』,就當天專業團隊的表現,我有這樣的質疑,我自認為是合情合理,至於之間的一些誤會讓你們覺得很受傷,我在此表示遺憾,不過,這不影響我把這個議題拿出來討論的決定。也希望你們能區分出,討論當天專業團隊呈現出來的工作態度並不代表全盤否定社區及專業團隊在整個過程中的努力與付出,請不要混為一談,這樣的帽子我不想戴。

    第三、關於簡總幹事當天是否忘記,我想,當天全部的審查委員從與你講完電話的承辦人員口中聽的的答案應該都是一樣的:『他忘記了!』,這中間有何曲折我就不得而知,不過,我想讓總幹事知道的是,現場沒有任何一位委員為此而苛責你,大家還開始討論起社造的參與者要兼顧自己的工作與社區的事務,實在是很辛苦。這是一種同理心,所以,我也希望你們能站在一位審查委員的立場來設想我提出的問題與反應。

    最後,我提出一點感想,社區營造是一種藝術,其中一門功課就是『學習接受』,接受當下已然存在、發生的一些人、事、物,才不會讓情緒佔滿我們的身心,影響智慧的用處。我很樂於見到關於拙作的任何回應,對我來說,所有的回應都是正面的。感謝簡裕鴻總幹事與吳亭樺先生,謝謝你們!

  7. 簡裕鴻先生與吳亭樺先生:

    我已經聯絡上黃淑瑩小姐,並轉告了您的留言,她也十分的重視,將儘速的瞭解與回應,先跟兩位說明目前的最新情形。如果您還有其他的意見,都歡迎在這裡公開回應,謝謝!

  8. 內城社區的簡裕鴻先生與台大城鄉基金會的吳亭樺先生:

    我贊成小地方主編的意見,其實這就是社區營造的過程,不應主張將您認為負面的文章刪除,而是請更多參與當日審查活動的人來說明,大家在版面上促成更多的互動與討論,相信會讓實際情形越來越清晰,大家也從討論中學習接受不同觀點與意見;也希望本文作者再次參與討論。

  9. 內城社區的簡裕鴻先生與台大城鄉基金會的吳亭樺先生:

    兩位好,我是小地方的主編。謝謝兩位對文章提出回應,我將轉達給作者,請她能就兩位關注的內容提出回應。

    雖然文章中提起的審查過程,或許有讓兩位感到有不公允之處,但您提出的聲明與關心,也同樣的會被很多讀者看到,我們將盡快的和作者溝通後,在小地方的版面上促成更多的互動與討論,並與您回覆!

  10. 非常感謝黃委員的關心指教,本人當日並沒有忘記,我們真的不知道是期中報告,至於宜蘭工作室對本社區的努力付出,本社區是非常由衷感謝的,就像吳小姐所回應的,我們都很認真的在規劃社區,但是我們是工作者,是執行者,真正的主角是社區耆老及居民,所以開了二十幾次的工作坊,另外宜蘭工作室也來本社區拍照,訪問耆老,資源調查,

  11. 再補充:
    內城社區在全國社區評鑑當中名列前茅。是一個有主體性、有自主意識的社區。
    若宜蘭工作室如您所說是一個缺乏專業倫理的專業團隊,那麼就太小看社區了。
    所謂的「社區」對於專業者都是全然的仰賴嗎?所謂的「社區」都是那麼容易被缺乏倫理的專業者騙得團團轉嗎?
    如果我們看重並且相信草根的智慧,就會對於當時的狀況而有意願更進一步瞭解事件的始末。

    2007年秋天,宜蘭工作室與內城社區共同進行參與式工作坊,連續幾個月每週在社區內部密集工作,即便結案了,參與式的設計仍在持續進行。

    只有專業者或者是只有社區,都無法有這樣一番相互學習的過程。

    感謝黃委員對於內城社區的關心。有空歡迎來宜蘭工作室走走,喝杯熱茶。

  12. 作為宜蘭工作室的工作人員,對這篇文章提出嚴重的抗議。

    在期中報告前,內城社區接獲通知即將有長官到社區參訪,於是與我們商量參訪的行程。沒料到長官來了,才得知當日是期中報告。

    幾經詢問,才知道是承辦人員傳達錯誤,承辦員也表達深深的歉意。

    審查委員們也在事後得知這次事件的始末。

    期末報告時包括作者本身亦對工作室的工作給予肯定。

    時至今日,這篇文章還依然掛在網路上,不知道始末的人還是會被誤導。

    懇請作者將本文刪除,或者將您所知到的事實完整表達。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