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起厝到作模型–後勁泥水匠師

清治時期,後勁因位於交通要道,吸引了移民入住,乃有興建傳統民居的需求與市場,吸引了一批民居建築匠師聚集,一直傳承至今,其間,歷經營造技法及材料的演變,匠師們都能巧妙地一邊傳承老工法,又能因材因地………..

在田野調查方法的課堂上,我的同事G秀著一張張後勁泥水匠師的照片,這或許是一個博物館展覽的前身,而這緣起,得從今年年初說起。 年初,我去展示組參加一個關於茶的討論,會後,我向展示組的同仁提起長官有意將口述歷史作為未來產業技術調查的發展方向。此時,學建築出身的G馬上興奮地跟我提到,後勁有一群傳統民居泥水匠師,在傳統民居逐漸式微後,改作模型,那群泥水匠師十分值得進行口述訪談。他的要求,也促成了今年田野調查方法的教育訓練課程—目的是讓博物館員能夠進行與業務相關的口述訪談(如匠師訪問、工業遺址調查等),並將之運用在博物館的實務上,如展示、教育等。

為此,我們邀請到曾進行屏東黑珍珠蓮霧栽培技術研究的南華大學楊弘任老師到館任教,在課堂中,同事們必須就主題進行口述的準備與實作,並依進度提出報告,今天是第三堂課,由泥水匠師組進行分享,我們打算以後勁一個極富盛名的匠師—火叔和他弟子在面臨建築形態轉變下,技藝與自我的認同為題:

「這個是火叔ㄚ,今年有92歲了,他傳奇的地方在於,他不識字,光是靠一套口訣建房子,而且能從決定山頭、設計監造到完工,一手包辦。」

「這個是泥水匠師的工具,匠師會針對自己的需求,自行加工工具。」

「這張是後勁泥水匠師的傳承系譜,……」

在一張張緩緩撥放的投影片中,G約略精要地描述後勁一帶的傳統民居的歷史地理背景、匠師的作品以及目前的情形。

清治時期,後勁因位於交通要道,吸引了移民入住,乃有興建傳統民居的需求與市場,吸引了一批民居建築匠師聚集,一直傳承至今,其間,歷經營造技法及材料的演變,匠師們都能巧妙地一邊傳承老工法,又能因材、因地、因人(主人八自)變化,甚至成就個人的獨創。而民居的起建,也暗含漢人的傳統風水觀,說穿了,一般人覺得神秘的風水,就是選擇一塊適合居住地方的學問而已,絕非迷信。而這樣的技藝,除了有專業的地理師傳承,負責建造民居的泥水匠中,也有人領略其要,如火叔就是其中一個。

出生於日治大正七年(1918)的火叔自十六歲時便從傳統民居的小工作起,一直到能夠獨當一面。其作品主要集中於戰後至民國六七十年代,時期和形制約分成三個時期:戰後民國三十年到五十年的傳統民居、1970年代的「現代平房」以及1970-1900年代的「透天民居」(吳奕德、林敦琪 2005:48-50)。分佈方面,近者包含了高雄市後勁、右昌、楠梓等老聚落,鄰近的鄉鎮如大社鄉、橋頭鄉、鳥松鄉、燕巢鄉等。

其後,人口遽增,傳統民居不敷住用,火叔年事亦高,便停止了傳統民居的建造,但他的徒弟中,至今仍有人繼續從事營造業。

前幾年,後勁在要成立文物館時,當地的文史工作者鄭水萍老師向人稱「火叔ㄚ」的老匠師—陳金火商量,如果不能把傳統民居擺到文物館,那是否可以作個模型呢?這一要求,火叔就煩惱了,因為他從沒作過模型,於是只好硬著頭皮作。他揣摩起建傳統民居的經驗,依樣畫葫蘆。一開始,他用了鉛版當模板,然後插入木條當柱子,灌水泥漿,壓實,就如同起造傳統台灣民居!之後再加上屋頂,就大功告成啦!在材料的施用上,火叔能夠精確掌握材料特性,並因應作品而適當轉換。如屋子原有鋼筋的,就用鐵條替代。

是泥水匠師經年工夫累積而製成的喔
按比例縮小的傳統民居模型,也是泥水匠師經年工夫累積而製成的喔!

這一作,就是一年,而且引發後續效應。

火叔這一作,連精於模型製作的日本人都遠渡來台觀摹,看看台灣這位泥水匠師如何作出模型。照片中的模型細部因為縮小,所以無法呈現傳統民居的細部,如剪黏等,但看起來整體比例就是和真正的民居建築一個模樣。這一座模型的尺寸是九十╳九十平方公分。

「為什麼作這種寸尺呢?」G曾經這樣問。

「因為我家放模型的櫥子就是這個大小啊」火叔如此回答。

火叔作完第一個模型後,他的弟子也跟著一起作,這種師徒間的情誼,在當代台灣已不復見。於是,在後勁的街巷裡,我們就可以看到一堆歐吉桑和歐巴桑面前,如同作家庭手工般作著模型屋,成為後勁的地方特色。

這些傳統民居泥水匠師的技藝,已有學者作過相當多研究(註)。當大家都覺得,老房子是被時代淘汰的居住形式時,我們卻驚覺,起厝的本土智慧在還沒被大眾發現時,就已急速地被悍然拔起的販厝及高樓掩蓋了。如傳統民居注重座向,意義不僅只於風水天人觀,也在於趨吉(冬暖夏涼)避兇(淹水),其實前人早就利用其智慧,早就在蓋「節能屋」了啦!

販厝所取代,成為逝去的可貴傳統技藝
傳統民居在進入60年代後, 因無法容納暴增的人口,而由水泥販厝所取代,成為逝去的可貴傳統技藝。

美線條與外形,掩映在聳立的高樓之下
傳統民居的優美線條與外形,掩映在聳立的高樓之下。

在一棟棟外觀精美,卻得耗用大量能源的高樓建築建起的當代,我們可以期待,這些被忽略的傳統組先知識技術,可以藉由口述歷史的方式,一代代傳承下去…..,就一個科學技術博物館的立場來說,也可將此傳統技藝已轉化的方式保存,並且藉此與在地的匠師、民間團體串連,形成有機網絡,說不定也可來個「台灣傳統民居建築技藝之旅」?誰說「博物館」一定在博物館內呢?如果博物館是人類文化的縮小展示場,那因應環境、經過地理師、泥水匠、木工師傅打造的在地民居,不正是很好的一個傳統建築技術博物館嗎?

一棟傳統台灣民居,所能帶給當代人的實用智慧,可能比我們想像得更多—博物館所思所及,除了口述歷史調查,或許可積極與在地各種職業的匠師連結,進行有計畫的長期調查紀錄,成立屬於台灣本土的「師傅資料庫—這或許是博物館與在地結合的一個契機呢!

註:目前,已有樹德科技大學建築與古蹟維護系吳奕德教授及林敦琪對後勁傳統民居之匠師及建築工法進行調查,其成果集結《後勁古厝與老匠師》,出版者為高雄市後勁文物館。

相關連結:

高雄市後勁文物館(網址:http://sub.khcc.gov.tw/~museum/7-2/inside72-1.htm

參考書目:

吳奕德、林敦琪

2005 後勁古厝與老匠師。高雄:高雄市後勁文物館。

鄭水萍 編

2000 後勁大代誌。高雄:高雄市立中正文化中心。

在〈從起厝到作模型–後勁泥水匠師〉中有 2 則留言

  1. 怡妘您好:
    真高興這篇文章能被您讀到
    還沒機會去拜訪您阿公,很可惜(但有先造訪他的徒弟)
    有空邀妳阿公來館裡坐坐…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