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邊山下,花之聚落

無論新舊家屋,門前總見繁茂的花草樹木,入村首見河道兩旁的垂柳,連伯公廟後方的榕樹,也特別茂盛了起來,安靜地提供老人家一個乘涼、聊天的場所。總不見年輕人,僅有我與友人闖入;見了外來客,總會開口問找誰人………..

東片村,以客語發音意指「東邊」。在日治時期屬內埔東勢大字之下的村落,國民政府之後,方從東勢村下另立為東片村。前次拜訪南州鄉大埔村時,聚落中不乏小型盆栽,點狀分布在家屋前。東片村裡原本就有不少大樹,2002年開始著手進行社區營造時,即以綠美化環境為主要概念,大量在家戶門前,有庭院空間者鋪上草皮、將灌木類香花植入土中;無庭園者,也有密集的小株盆栽,星羅排列於門前,更有甚者,以裝修房屋所剩的木板、地毯為基礎,養起蘭花,15見方的小木塊附著一株蘭,釘掛於外牆上,排成有趣的線條,或許打上燈,就很有那麼點藝術創作的意味了。

在屏東常常可於檳榔園中見到不少豪宅,因種植檳榔富裕後興建的華屋,俗稱菁仔屋。在新埤還有香蕉屋、西瓜屋,在東片村,應是諾麗果屋了。

村落的一邊,可說是華屋群,因為諾麗果(減肥食品製作原料)而興建的美麗屋舍,並不凸顯過於原本的景致,多數為淡色系外牆面,稍有色彩者,庭園栽滿花草樹木,與營造概念相符,唯有在小小的門牌上多做心思,或用陶土燒製、或用琉璃熔合多采,成為各具特色,也是整體景觀的一點。徐屋伙房,算是綠美化環境的極致表現了。伙房正身維持原有面貌,洗石牆面尚書寫著嘉言錦句,屋脊兩側微翹的小燕尾象徵從前的財富。加入社區環境營造後,後代子孫將伸手其中幾間屋改為日式庭園,小型草皮、一株古松,置入小座宮燈、石獅子,在伙房空間中雖謂突兀,卻也佩服主人的心思。整個東片村,似乎存在著這樣的結合。

村落由兩條道路包圍而成,道路交叉處,座落一間大廟,繁複而華美的屋脊上,塑著一尊尊人偶,三五成群,騎著馬在城門前上演著一齣戲,自成小單位,整個屋頂像大型娃娃屋,每個單位似乎都能說上一盞茶的故事,二樓的圍欄上著金銅色漆,講究細節與雕花。東片村的華麗,盡在低調與細微之處。

客家聚落常見數種香花植物,敬拜伯公(土地公)時隨手摘取裝飾成盤,多為鮮豔之色,東片一貫以白色香花敬拜(應是山馬茶),五盤一字排開,忽現斑斕繁複之美,村內規劃了一條桂花巷,造訪時節未遇,反倒是山馬茶處處可見,白色花朵迎風,再現東片村民的美感。

無論新舊家屋,門前總見繁茂的花草樹木,入村首見河道兩旁的垂柳,連伯公廟後方的榕樹,也特別茂盛了起來,安靜地提供老人家一個乘涼、聊天的場所。總不見年輕人,僅有我與友人闖入;見了外來客,總會開口問找誰人,還有位阿婆要我敲一戶人家的門,說可以直接訪問主人;我也老是編派同一個寫作業的理由,隨口問候。靜靜觀察,看見曾經用心改造的過程,想著當初大夥同心栽花種草的熱誠、引領觀光者介紹村裡唯一穿鑿屋、經營民宿的決心,在植物枝繁葉茂之時,卻也似乎停頓了。或者,也好,起碼走對了一步棋,讓東片村成了東邊山下一朵美麗的花,空間營造並不必次次增加什麼活動場所,而是讓原有的有更美好的可能。

img_2631-360.jpg

南部客家獨有拜伯公的盤花。

IMG_2642
聚落街道茂盛的樹木。

IMG_2646
獨具巧思的門牌

IMG_2678
圍牆外供人休息的座椅,萬巒五溝村,也有類似的座椅,用石板隨意搭成。

IMG_2688
廟宇屋頂上演一齣齣戲碼,如同小型娃娃屋。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