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美學如何可能:遊(油)畫於港口小巷

公民美學無法一蹴可及。雖然油漆牆面總有剝落的一天,但作為一種動態的社區教育或者一邊遊玩,一邊作畫,一邊也幫村子美化的練習。只要持續下去,相信美學的素養會累積出不同於以往的樣貌。

在鄉下,會有什麼新鮮事?比鄉下還要鄉下的地方,公民美學如何可能?或許就在假日小朋友的遊(油)戲中。把這一代或者上一代的故事,口述給下一代,讓最年輕的一代,練習描繪,村落的前世今生。去年屏東縣滿州鄉港口村(港口社區)經歷過第一次社區風貌營造與綠美化的經驗後。今年村長夫人與鄉長討論後,選擇港口村內的另一個巷子作為改善社區風貌的地點。由於此次計畫時間較短,經費也較少,還在思考如何可能。還好,鄉長靈機一動,想到鄉內有退休的老師,目前在鄉裡面圖書館義務教小朋友油畫。於是就決定讓小朋友試試吧。

971210-360.jpg

認真作畫的小畫家

本鄉有油畫基礎的孩子們利用休假日起個大早,跟隨著老師到預計作畫的地點。在油畫老師打完草稿後,用畫筆一筆一筆描繪在擋土牆上。村長夫人特別打電話給我,讓我有機會可以到現場一睹滿州鄉的年輕一代的畫風。

社區文化氛圍是需要時間去凝聚的。鼓勵更多熱心的大人小孩參與也是很重要的。因為社區要動起來可不能僅靠村長、村長夫人,也要有持續關心與參與的居民的投入,才能疊加出延續的文化力。

在鄉下,看到高齡長者多,青年人多到都市去賺錢去了。這次在這港口村的小巷口,看到這群小畫家,彩繪著一個接著一個港口村的故事,讓單調的擋土牆呈現另一種觀看的可能。

2

鄉內老師與國小學童一齊動手畫

公民美學無法一蹴可及。雖然油漆牆面總有剝落的一天,但作為一種動態的社區教育或者一邊遊玩,一邊作畫,一邊也幫村子美化的練習。只要持續下去,相信美學的素養會累積出不同於以往的樣貌。

看著去年的村子,在公部門、大學院校與當地非營利組織共同創造出一心二葉(業)的社區風貌元素(漁業與茶葉)。在這個小巷子,鄉裡面的老師與小朋友藉由理解去年施作成果,心神領會的作畫起來。我就在與他們閒聊了一陣子後,為了不影響大家的進度,就把時間交給他們自己了。

3

去年鄉親長輩們動手作畫的情形

4

去年施作成果,感覺還不錯。

假日逛逛社區,發現社區自己動起來,感覺去年的在這村子的努力,雖然孩子們與我不熟識,卻延續著社區營造的精神,繼續向前行。就覺得即便在很偏遠的鄉下,公民社會與公民美學仍有機會漸漸成型,以我們觀察到或沒觀察到,參與或沒參與的方式,自然地進行著。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