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生在海島之上

一旦興建完成,未來的七星潭向南將看不到海岸山脈,花蓮地標美崙山和鯉魚山亦不復見。走在潮來潮往間,我試著想像改變的畫面,思量當我們的孩子再來七星潭,我們要如何用嘴巴描繪曾經的遼闊?花蓮人知道…

時序快要進入12月,天冷了起來,太平洋的東北季風愈來愈強,住海邊的人們夜晚總能聽見明晰的海浪聲。沿著花蓮193縣道,蜿蜒七星潭的月牙形海灣向北,抵達花蓮新城鄉的康樂村。住在這裡,因已繞過空軍基地旁七星潭主要觀光區,不那麼熱鬧紛雜,我偶爾會在生活間隙的空白裡,到就近的卵石礫灘上散步。之於這裡的居民,太平洋等於身邊,因融於生活而顯得理所當然。

981125-xinqitan6c369c5a5-40.jpg
193縣道北端,七星潭安靜而平凡

從最初不知七星潭是一片海,到現在三不五時步行於海岸,看著七星潭從早期只是一個單純的小漁村,到縣政府開始規劃建設遊憩設施如賞星廣場或運動公園等,到民宿和餐廳林立,如今要在美麗的七星潭過夜,那是方便多了。

吸引人的海灣,財團欲收購乃常情,行政院與交通部很早就將七星潭設為縣級特定風景區,有效阻擋他者覬覦的野心。然則花蓮縣政府於今年七月提案請求廢止一九九七年的「七星潭環說書審議公告」,十月底,終確認失效,此後業者興建5公頃內的各項開發行為,不必經過環評,即可就地合法。

渡假村興建的消息已然傳開,花蓮或島嶼其他各處都有小小的行動展開,開發案在花蓮縣政府、業者、民間環保團體和環保署之間來回往復地爭論詰辯,這一片海灣,究竟歸屬於誰?

當地居民的聲音微乎其微,而土地,土地沒有聲音。

吳明益於十一月十一日的中國時報上說:「我們對海的想像就是我們在心理所建構的海的形象,我們看待大海的方式,最終也會影響我們對待海的方式……」

我們要到什麼時候,才能深層理解自己所居之島?當它可能受到影響或改變的時候,自然產生保護它的慾望,進而有更多的動作(傾聽、閱讀、走過),然後改變自己(自覺或不自覺),或者確實發聲以讓更多人知道?

圖二
觀光發展令七星潭景區有愈來愈豐富的規劃,人工痕跡離海於是愈來愈近

人之於災難的感受力和記憶力其實是有限的,短期的慾望通常比長期的理想更能令人們信服。面對多起的開發案(雲林水庫與八色鳥保育、蘭嶼青青草原步道施工、台東杉原海水浴場改建美麗灣渡假村、樂生療養院的拆遷、蘇花高速公路的興建……),久而久之,人們習慣了,再有更多衝擊也趨於消極接受,義憤填膺是短暫的,持久的關注其實需要極大的熱情。

人們偶爾會不知所措,不是不知道能做什麼,而是,你明白這是一個階段,環境正在接受與等待中,但沒有人有把握這主流價值體系的權威──以資本包裝分享環境的美好,什麼時候才會即刻被群起質疑?所謂美好生活的定義,又是什麼呢?

開發案同時存在政治和時間兩種層面,以更有力、更自豪的方式訴說一個島嶼所得到的恩賜,好處主要由外地經濟富裕的社會成員所享有,而代價主要由周遭生活的居民所承擔。

經濟效益令人們考量自我需求的同時無暇兼顧土地的需求,度假村之所以設立,在於背後推動或護航的人,他們的生命經驗裡,也許沒有太多和鄉土建立連結和情感的機會,而輕易倒向經濟取向。所謂「愛鄉愛土」常只存在於多種媒介的宣傳上,不小心就可能過度渲染。人們未必會替後代子孫未來的幸福著想,多數人面對的只有當下。

一旦興建完成,未來的七星潭向南將看不到海岸山脈,花蓮地標美崙山和鯉魚山亦不復見。走在潮來潮往間,我試著想像改變的畫面,思量當我們的孩子再來七星潭,我們要如何用嘴巴描繪曾經的遼闊?花蓮人多知道這些年七星潭變了,然則如果人們從未去過七星潭,變與不變其實也感覺不出來。

當孩子們看不見我們曾所見的,他其實無法理解土地所經歷的痕跡,以及島民的權利。

866223fb730c-400.jpg
海上可見定置漁場,海天合遠處山脈的景致極美,然岸上也有不少垃圾

公民素質與環境教育並不是環保口號就能詮釋的信念,也不是一種理想,而只是日常生活裡一種普遍的態度──人人愛物惜物,樸素簡單地活。

當我們生在一座海島之上,人與海洋的關係,到底要什麼樣的成長背景,才有辦法生養敬畏與感恩的土地倫理?如果七星潭曾予花蓮人豐富的感官經驗,餵養眾多旅客疲憊的心靈與身體,聽聞七星潭事件後,除了沉默、哀傷或者憤怒,我們是否有,更多思考或行動上的選擇?

後來就發現,有些事物你一直以為它沒變,其實它恆常處在一種緩慢的幻滅中。生活便利快捷的結果,人們能在短時間裡滿足部分需求,付出的代價卻是更多欲望、以及不可逆的生存環境。一如《七星潭事件2─走吧!陪我去走走》影片所呈現的,如果這海島得了癌症,我們咬牙而無法否認,那麼就一起靜靜化療,把握僅存的美好良善,用我們的方式,靜靜地守護,以及陪伴。

圖四
島民的權利

七星潭毋須蓋度假村,這是愛它以及謝謝它的方式。

不然其實也是,靜靜地記得,當我們生在海島之上。

【相關資訊】

1. 美麗七星潭-七星潭渡假村討論資訊平台

http://sites.google.com/site/meiliqixingtan/

2. 搶救七星潭連署官方網站

http://qi2530.blogspot.com/

【延伸閱讀】

1.七星潭事件2─走吧!陪我去走走 (慈大傳播站)

http://www.peopo.org/portal.php?op=viewPost&articleId=46552

2.自然美豈能獨佔? (2009-11-11 中國時報 【吳明益】)

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1401+112009111100436,00.html

3.「當我們在『議』起-」花蓮區公民記者聚會後續報導 (東海岸文教基金會)

http://space-east.blogspot.com/2009/11/blog-post_10.html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