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鐵道,今日自行車道,明日?

想在這裡鋪上枕木,架上鐵軌的人,是否曾經親自走上一回,體驗這條處處充滿驚奇的小徑呢?就算真用上了復古味濃厚的蒸汽火車頭與舊車廂,車窗外會是什麼樣的景色呢?碼頭上堆置的大批砂石?還是不斷散發出濃濃……

「台鐵轉型發展觀光路線腳步越來越積極!未來北、中、南、東各地均將有舊鐵道復駛,已改闢為自行車道的花蓮臨港線,甚至將破天荒重新鋪軌復駛,台鐵還打算將花蓮舊站土地以BOT模式經營觀光旅館。」(自由時報,2009/03/11)

980324-trail-400.jpg
一條處處充滿驚奇的小徑,卻即將鋪上枕木,架上鐵軌。

看到這則新聞時,心頭一驚;因為那條將要重新鋪軌復駛的路線,就在我家附近。

開始頻繁地造訪這裡,不過是這一兩個月的事。無事的夜裡總會換上短褲,披件風衣,從花蓮港餐廳旁的小路轉個彎,就能走進這個奇妙的空間。晚上八、九點時,其實看不見什麼風景,但你知道墨黑一片的海就在左邊,而遠方大船的燈光總能給人一點溫暖的感受。

隨著氣溫漸漸上升,沿路的動物也慢慢活躍了起來。穿越較為昏暗的路段時,有時會遇見一隻提早羽化的黃緣螢,以慵懶的節奏閃動著綠光飄忽飛行;經過路旁的積水時,也可能不小心驚動了一隻覓食中的雙色澤蟹,便看牠高舉著一大一小的螯足,霸氣萬分地橫行過路面;也有些時候其實無須睜眼,光用聽的也能知道,水溝蓋下的哪裡和哪裡又發生了蛙族的搶親事件。

如果可以的話,最好還是選在有陽光的上午前來吧。草地裡隨處可見黃鵪菜的鮮黃小花隨風擺動;牽牛翠綠的爬藤攀滿土坡,緩緩旋開了藍藍的漏斗;幾根早熟的莿桐枝條似乎隱忍不住地,抽出了艷紅的花苞;而在上方馬路的邊緣,認不出是誰的高大禾本科植物也迎風張開了毛茸茸的花序。經過江口良三郎紀念公園的附近時,試著抬頭,就能看見苦楝在枝條間盛放的紫色煙霧,一團團細細碎碎的五瓣花,就是空氣裡粉粉甜香的源頭。

連接著花蓮港的景觀橋與北濱公園的曙光橋,這條自行車道早已經成為附近居民生活的一部分。從早到晚,許許多多的民眾會以散步、慢跑、或是騎自行車的方式往來穿梭;如果真要鋪上鐵軌,大家大概都很難接受吧。

看到這則新聞的當下,曾立即寫信到縣長信箱詢問,可惜至今仍未得到回應。而我非常地擔心,真的很擔心。

(本文可同時在黑潮電子報閱讀,請點選這裡

在〈昨日鐵道,今日自行車道,明日?〉中有 4 則留言

  1. 我們是公共電視客家頻道村民大會,村民大會是專門討論地方公共議題的論壇節目,瞭解台鐵要重新鋪軌復駛帶動花蓮觀光籍當地居民第想法後我們也相當關心,不知地方人士對此看法是否有引發熱烈討論?或許我們村民大會可去辦一場公民論壇會議.節目專線:0226302050范先生

  2. 恩,所以,這個意思是到底會做成鐵道還是自行車道呢?不過有看到回函,也還不錯。

  3. 收到縣政府的回信了,
    來函照登:

    黃先生您好:

    您的電子郵件敬悉。感謝您對地方發展的關心與建言。
    濱海自行車道,原以花蓮市南濱公園為路線起點,連接七星潭風景區,全長15.8公里,其中跨美崙溪曙光橋南端至花蓮港餐廳之間約2公里的一段,係利用東線鐵路花蓮港支線廢線路段之路基所闢設。近期,本府為了建構自行車道網絡系統,串連旅遊景點,提供更長活動距離、更多采多姿的自行車休閒旅遊環境,現正由觀光旅遊處規劃兩潭(七星潭、鯉魚潭) 自行車道連結計畫,路線包括您所關心的上述路段,如今臺鐵當局經營策略朝發展觀光轉型,擬營造復古風以帶動觀光,計畫將舊鐵道復駛,站在促進地方觀光休閒旅遊發展的立場,當然樂見其成。惟如何在鐵道復駛同時兼顧原來自行車道之功能,或兩者可共構,並行不悖或調整局部路線,甚至與花蓮港轉型發展的整合,本府將與有關單位研商兩全其美的方案,以便兩計畫皆能為地方的觀光旅遊發展加分。

    敬祝 安康

    花蓮縣縣長 謝深山 敬上
    2009/3/25 上午 09:30:0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