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賣籮筐的籮筐會

那籮筐會真的就是交換籮跟筐嗎?非也。籮筐會,是早期岡山地區居民以物易物的市集,每年定期舉辦三次(註)。交換的物品以農產品、農具居多,交換的物品早期以竹製品居多,其後加入農產品,演變至今…

4月19日,岡山籮筐會的最後一天,終於從高雄騎機車去到岡山參與盛會。岡山,於我並不陌生,只是痛不欲生—因為我下部隊的營區就是在小崗山山腳,不過說實在,當兵時放假只想趕快搭車回到台北,跟岡山可是疏離得很,除了營區每月加菜時所吃到的羊肉爐,我一年兩個月的部隊生活與岡山的連結可說是零。以前總聽連上的岡山兵講說「LAN-A-KAN-HUEI」,那便是我生平第一次聽到「籮筐會」。

那籮筐會真的就是交換籮跟筐嗎?非也。籮筐會,是早期岡山地區居民以物易物的市集,每年定期舉辦三次(註)。交換的物品以農產品、農具居多,交換的物品早期以竹製品居多,包括有竹梯、竹椅、竹籠等,其後加入農產品,一直演變至今,演變成商展、花市、青草藥、籮筐和農具的綜合型市集。越變越大,甚至有「接駁車」這款東西。

980502-tool-360.jpg
籮筐會入口處的接駁車時間表。

圖2
今日的籮筐會有點喧賓奪主,商展成了主角。

籮筐會的形成,和岡山的地理位置有高度關聯。從地理學角度來看,籮筐會是「中地理論」的具體體現—岡山位於高雄燕巢、阿蓮、田寮和梓官、彌陀諸鄉鎮的中心,因此形成物資交換的市集,除了籮筐會外,還曾有牛墟,不過後者已隨著農業機械化而消失,倒是交換日常生活用品的籮筐會仍留存。

籮筐會的地點,幾度更易,最早位於岡山開元街,其後遷到中山公園,目前是在岡山農工旁邊的河華路上。

農具博物館

會場的前半段,基本上和一般市集無異,有賣衣服、撈魚、射擊、吃食小攤,正當走到不耐煩,覺得這夜市也太大了吧的時候,眼前,突現恍如戰後初年的農村市集景象啊——那是一區純粹以竹編籮筐的攤位,清一色舒服的淺褐、米色系,耳邊不再有喧擾的叫賣聲、臭豆腐和烤灌腸的氣味,重點是,人也變少了。

竹製品區後,緊接著是農具區,看見了熟悉的鐮刀、鋤頭、耙子,嗯,另外是許多沒見過的農具,如果說此處是「農具博物館」,大概也不會有人反對吧?除此之外,還有青草藥攤和花市,都是清清爽爽,宜於閒逛的攤位。

圖3   都市佬不�的農具
都市佬八成不識的農具。

圖4   終於看到認�的農具--鋤�
終於看到認識的農具—鋤頭。

圖5  跟我一樣不解的顧客問老闆
跟我一樣不識農具的女士和老闆開講著。

圖6  也有青草藥攤�
農具攤對面,有各色神奇青草藥攤。

圖7  多功能籐條
圖多功能籐具,還好老闆沒寫「打小孩」。

圖8   竹製生活用具
色澤溫雅的竹製農具,也讓人懷想起彼昔台灣社會情境。

目前的蘿筐會已「百貨公司化」,派有專車接送,像我這種遠從高雄市而去的遊客也在公所近年的大力推廣下逐漸增多。雖然看到一長排的攤位有點失望與驚訝。不過,看到後段在外地罕見的農具與竹具攤位,仍是相當值得!下一次的籮筐會將在中秋節前夕舉行,錯過了這場,別忘了下次喔!

註:籮筐會每年舉辦時間:農曆3月23日媽祖生、8月14日中秋節前夕、9月15日義民爺生日。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