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農業的未來-新莊社大農園工作隊分享(1)

第七屆農村願景會議為喚起國人對台灣糧食自給問題的重視,訂了「台灣糧食的未來」的主題,由北縣林口和新莊社大共同主辦,「都市農業的未來—在地案例分享」為座談分享與討論的文章分享…

第七屆農村願景會議為喚起國人對台灣糧食自給問題的重視,訂了「台灣糧食的未來」的主題,由北縣林口和新莊社大共同主辦,北市文山和北投社大、社造學會、全促會和旗美社大協辦,2/27(六)、2/28(日)兩日,於林口社大舉行。底下這一篇為《都市農業的未來—在地案例分享》座談分享與討論記錄。

紀錄人:李忠錫(台北縣新莊社大特助)

新莊社大主秘廖秀春:

新莊社大農園工作隊一開始是透過全促會生態志工列車短時間培育第一批志工,運作兩期後被所謂的天然因素所打敗,第一是沒有廁所,沒有水源,土很難挖,挖出來的石頭比泥巴還大,然後是芒草長得比人還高,比人還快,種的菜先被蟲吃完等等。剛開始的心情就是沒有錢,就慢慢做,中間有休息一段時間。

%以上的經費都是由社大支出,課程只收保證金。為了節省經費,購買二手的器材,人工是社大的工作者,並且盡量利用再生的資源,四處蒐集回收各種物品用具等等。而學員繳交的費用都回到農園隊上。

後來邀請林俊育老師來上課,開始規劃課程,從基礎到進階規劃一系列課程。本農園工作隊最大的特點就是要先上生態。接著申請社造點的經費,但經費只夠支付部份老師的鐘點費。大部分還是社區的資源,如老師會做導覽解說,甚至有老師將部份鐘點費回捐。農園工作隊真的是大家成就出來的,用到公部門的錢真的很少。還有時間,邀請林俊育老師跟大家分享。

林俊育老師:

我在新莊社大開課差不多3年。剛開始有點擔心學員一忙,芒草長起來,一切努力回歸荒野。花很多時間在整理農園。我們的經驗是,不必一次就把農園整理完,能做多少就做多少。另外以農園經營生態也是新的嘗試。

有人懷疑有機農業、自然農耕跟自然生態有什麼關係。我們也發現兩個在目的或經營方式上還是有些差異,我們一直不斷在摸索。如果你單從生態的角度,經營成生態園,你會發現對生態有興趣的人未必懂得農耕。而經營一個生態園,裡面的植栽,水系統,原生植物的系統,雜草,草本植物的經營,一樣要有耕作的經驗,耕作的技巧,才能進入生態池維護這一塊。

那同樣,我們都對生態具有熱忱,但農耕的經驗與農耕的技巧不足。所以我們從自然農耕的角度投入這一塊,大家還滿感興趣的。經過一陣實地耕作的體驗之後,生態園變得比較能夠入門。

感謝社大給我的支持。經營農園真的很花錢。我們重視的是,怎樣讓對生態有興趣的人可以開開心心的來這邊種田。而這種喜悅跟參加外面自然生態的觀察,自然步道的觀察是截然不同的。

與會者分享

新莊社大主秘:

這次會議最特別之處是參與者來自各式各樣的領域,我很好奇他們參加的動機,想邀請特別的與會者來發言。第一個就請昇陽社區志工隊長柯進益先生。

昇陽社區志工隊長柯進益先生:

會來參加這個會議,是因為我們有跟營建署申請做頂樓包層,以降低溫度,想法跟環保署一樣。這個案子提了五年,終於通過考驗,在頂樓種了香草園。為什麼會種香草,是因為香草全日照,鹼根性,不會影響樓底板的特性。

跟新莊社大一樣,我們是全志工在做,沒有跟公部門申請經費。營建署本來答應給二十萬塊補助,但後來又取消了,但我們不氣餒。靠志工自己營造到去年,文化局才給我們十萬塊的經費,請老師來教。對於都市農業的議題,我是想到昇陽在樓底板種香草,可不可能這種都會型的社區可以營造出有產業的社區,就是說可以組織志工,將我們的香草園建立為香草產業。希望跟各位先進學習,將都會型社區營造成能自給自足的都會型農業,謝謝大家。

貿易公司經理謝麗卿:

老實說我對什麼農村願景不是很清楚,是因為看到台灣糧食的未來,糧食短缺,所以想來聽聽看。早上老師說糧食的過程,糧食賣的過程我滿感興趣的,還有剛剛新莊社大的農園我也很感興趣,那是一個好的idea,就像剛剛昇陽社區做的工作會不會推廣成為一項事業。我覺得很有趣。謝謝大家。

慈心華德福學校的杜迪維先生:

我是從宜蘭來,也許這邊也有人認識華德福小學,是比較另類的小學。我們有榮幸能夠公辦民營,但是我們走的教育方式與營養午餐都是比較另類。昨天才收到e-mail,以前樸門的夥伴寄的。看到內容,覺得可以來看看。因為我剛承包學校的營養午餐不久,對於糧食跟農村的一些現象開始關心,所以希望能來這邊學習,謝謝。

竹東二重客家休閒專區范石銘先生:

我是來自新竹竹東二重埔,首先介紹一下二重埔的位置。二重埔旁邊就是工研院,工業技術研究院,離竹科交通車程二十分鐘左右。有幸參與,是因為跟綠色陣線吳東傑執行長跟我們是好朋友。

三年前,我們那個區域被劃定為竹科徵收的範圍,當時吳執行長在台北協助我們保留的農村。這次也是吳東傑執行長告訴我們有這麼好的會議,我們知道以後趕快來參加。

我們那個區域是一個保持得很好的農業區域,被畫定為竹科的預定建地就被禁建了二十七年,二十七年在各位聽起來是非常漫長的一段時間。那在早期,我父親跟我祖父的時候就一直抗爭到現在。我們想要抗爭不是因為不配合政府的政策,而是因為現在工廠廠房大量外移大陸,台灣也不是只有一個竹科,還有其他科學園區。

我們那邊除了地理位置之外,最重要的是有一個百年聚落在那邊,開發之後,百年聚落的文化與農村都會沒有了。大正時期就開鑿的竹東大圳,水源引入寶山水庫,寶山水庫不但早期對農業灌溉有貢獻,現在更是扶植竹科工業,跟民生用水的來源。可是開發案一成立,這些都沒有了。水圳也沒有了,農村也沒有了,百年聚落也沒有了。我們在地的居民覺醒到這個東西,跟政府去抗爭,到今年來講已經步入三十年了。

那特定區最後解除掉之後,政府還是沒有回歸百姓,還是劃定在特定區。那特定區就是政府哪天要用就可以徵收回去。所以我們繼續跟政府溝通協調,案子送到台北內政部的都委會去審查,最後都委會的審查委員了解了我們的想法,被我們的精神感動了。

因為他審這麼多案子,全國這麼多案子,幾乎都只有要離農,沒有要務農,只有我們這個案子還會堅持要務農,因此而感動,當時委員感動最大的起原點是當時我們把居民所種的稻子,還有蔬菜水果整個扛到都委會,給審查委員看,最後審查委員感動了,請新竹縣政府好好跟我們在地居民溝通,讓我們希望繼續爭取我們要的生活環境與生活空間。

我們要的生活環境與生活空間就是我們要保持原有的農村,那跟這次的農村願景會議慢慢有搭配到,就是說,我們可不可以讓農村好的部份繼續保存下去,不要為了經濟的發展而讓好的農村,好的農地都不見了,通通變成建地跟住宅區。最後劃定全國第一個有客家風味的客家休閒農業專區,農業建地從一般的10%放寬到20%,那當然還是屬於低度的開發,可以有簡餐跟咖啡廳,還有一些屬於休閒概念的方式在專業區中運作。

中間會有客委會的文化館進駐,也就是說每三個月或六個月會有比較持續性的文化活動跟客家有相關性的文化活動在裡面做相關推廣,另外還會有在地居民所發展出來的各具特色的一些農業產品,成立一個農業市集做推廣,這邊應該是整個全國第一個model。

有一點美中不足是我們本來要爭取五十到六十公頃大面積場域,因為縣政府不同意,最後只爭取到四公頃。但就算是只有四公頃我們仍然覺得高興,因為本來是沒有,現在爭取到最起碼有。希望新竹縣市好的案例能夠推廣到全國其他有雷同的案例,爭取農村保存的部份能夠發揚光大,繼續保存好的農村願景。這是我想分享的,謝謝。

在〈都市農業的未來-新莊社大農園工作隊分享(1)〉中有 2 則留言

  1. To 嘴炮一堆:

    台灣不需要農地???
    把台灣推向世界第一等???

    閣下的理論就好像”台灣不需要住家. 公園, 只需要工廠.辦公室” 同樣的滑稽

    瑞士是世界最為穩定的經濟體之一, 也是世界上最為富裕的國家之一, 但瑞士卻非常保護其農產業。高關稅和廣泛的國內外補助確保該國農業在很大程度上可自給自足。在農業方面,瑞士是60%左右自給自足。 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瑞士補助其農產業 70%以, 而歐盟 35%

    如果台灣不能在農業上自給自足, 食物必須大量依賴進口
    在國際局勢發生重大變動時, 台灣人民將會面臨極大的生存危機

    黃金雖美麗, 但在糧食短缺時, 比不上一碗米飯….

  2. 大家一起為農民請命…許一個願望…我們要求全面開放農地…不受任何的管制…許農地能開放自由買賣…許農地能蓋大家想蓋的建築物…許幸苦耕種的農民們…大半輩子買的農地…能像建地,能像都市裡的土地一樣..有其價值…讓我們能把我們幸苦大半輩..掙錢買來的農地..作最有效的使用或賣個好價錢…台灣不需要農地…更不需要農委會…我們只需要一個能許我們未來日子的好農地…祈求政府…放手讓農地自由貿易及使用吧…許農地一個願景…一個能創造台灣期蹟的希望…深信..台灣的農地全面開放使用…將能造就台灣經濟奇蹟…把台灣推向世界第一等。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