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光是典型的鄉間農漁村社區,歷來居民以務農、漁撈為主要工作,民風甚為淳樸。這個社區鄰近後壁湖漁港與瓊麻工業展示館。在瓊麻工業正盛時,該社區因海岸線長,曾種植廣大一片瓊麻林;今雖沒落,沿海山坡仍有瓊麻。以前進入社區就會看到一顆大石頭,上面寫著:「歡迎蒞臨大光社區」。與其他社區相仿,其實無法傳達社區的自明性。
大光社區的入口大石頭。
事實上,大光社區除了以海產聞名於恆春半島,這裡也是音樂人陳達老先生的居住的地方。隨著思想起的傳唱,發展出具在地特色的民謠與月琴音樂文化,如果可以鏈結這樣的記憶,或許是地方認同的起點。
於是一場結合NGOs(大光社區發展協會、屏南社區大學)、在地居民(大光里民)與公部門(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學術專業團體(屏東商業技術學院與樹德科技大學)的社區營造行動規劃便從去年開始醞釀、凝聚,去型塑一個根源於地方印象的環境改造。
首先必須進行的是,發掘居民內心的想法,並試著將這個意念形象化。於是請社區發展協會召開多次居民會議,讓居民的將想像提出來,學術專業團體與協助者透過詢問與紀錄去描繪發展可能的各種形態模樣。
第二步則是將專業知識解放於社區,透過各種案例介紹,學術名詞的口語化,進行施工細節的解剖,拆解成一種可以共構的工法與結構,將社區居民籌組成一個個小施工團隊,練習自立營造的的各個步驟。
當所有準備工作都就緒了,就必須開始進入實體工程的施作。一方面要考慮在地材料的使用,一方面也考慮社區閒置人力或志工人力的運用。在這裡,不斷的溝通與加油打氣就很重要。這麼多人為了成就社區的形象,可不能為了缺那麼一點點意見溝通,而傷了社區的情感。
這樣的經驗,大光社區發展協會郭總幹事說,等了好久,終於感受到社區動了起來。或許是這樣成功經驗的激勵,大光社區後續也開始著手社區閒置空間(閒置的派出所)改造成社區生態解說站,也透過與高雄旗津同為漁村社區的互訪,為後續社區運用漂流木等在地素材尋求更多可能性,啟動了生態地區與環境共生共榮的營造新紀元。
(本文由王敏州及屏南社大公民新聞寫作班全體同學,共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