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樹鄉大庄村的福佬客宗族文化

大庄的家戶都不清楚開墾的歷史,且語言的使用上皆為閩南語及中文,沒有留下祖譜等記載的資料,只有透過詢問各類婚喪喜慶的禮俗,才發現有與客家禮俗相關的文化。大家對於自己是否為「客家人」並不覺得太在意了…..

筆者近日針對客家人所信仰的三山國王進行訪查,位於大樹鄉檨腳村大庄巷裡一座武山廟,主祀三山國王,副祀媽祖、觀音、太子爺、土地公、註生娘娘,主神由廣東潮州府所帶來,於道光三年建廟奉祀,至咸豐七年遭受大風吹壞才重修。民國六十七年重建,至民國七十年落成,才成現在風貌。所在地以前稱為大庄,據地方廟方及地方耆老表示,以前這裡算是一個繁榮的村莊,武山廟位於當時大庄村落的中心點位置,因東界高屏溪與屏東九如相接,以前常有九如的客家人會過渡高屏溪來至大庄武山廟進香,早些年前庄內村民也會募集資金去大陸進香,後來因沒資金,所以沒辦法在去大陸進香。

西元1959年的八七水災,造成大庄受到洪水大舉掩沒,庄頭受到大水衝垮,造成人員傷亡慘重,導致大部分人家大舉遷出,也根據耆老的聽先前長輩的說法,大庄以前的風水很好,當時台灣出現了很多風水師,常常會到各地破壞風水,有一位風水師在武山廟前打入兩隻釘,造成大庄的風水破壞,使得不會淹水的大庄,在八七水災那次遭受沖毀庄頭,只剩下庄中武山廟和庄尾,演變成現今大庄巷的地理環境。

庄內的語言使用皆以閩南語和中文,詢問是否知道此處有相關客家人的歷史,經走訪過後,皆說不知道,對客家的印象都是稱呼六堆地區的居民為客家人,庄內村民大多數都以不清楚大庄的歷史以及開墾的由來,而在詢問是否有存留祖譜,大多數已經不知道開墾的由來,過往的歷史也只有經口述方式得知,但大多數已去世的長輩也鮮少告知後輩,而庄內的年輕一輩都已經不清楚開墾歷史。

我們訪問當地耆老蘇金水中表示,庄內的家戶大都沒有存有祖譜,原因是當時長輩也都沒有傳承祖譜,而能寫祖譜的家戶,需當時任有官職的人才會編寫祖譜。對於祖先祭祀方面,耆老說這裡祭祀的方式是以清明節為祭祀祖先的時節,因大家分家或遷出,很少聯絡且祭祀時,由各自掃自家祖先的墳墓,所以祭祀祖先的時候,並無像客家傳統的祭祀習俗,在農曆二月進行掃墓,且需同姓宗族制訂日期一起來掃墓,但在客家人的祭祀習俗中,客家人在每年三大節日(除夕、端午節、中元節)之中都有準備牲禮祭祀祖先的習俗,在這我們也訪問到大庄的村民,也有與客家傳統的祭祀習俗一樣,他們皆會在三大節日中祭祀祖先。

大庄的家戶都不清楚開墾的歷史,且語言的使用上皆為閩南語及中文,沒有留下祖譜等記載的資料,只有透過詢問各類婚喪喜慶的禮俗,才發現有與客家禮俗相關的文化。大家對於自己是否為「客家人」並不覺得太在意了,而是對於經濟現況或是產業發展更值得關心,從這次的田間訪查從常民瑣事上的生活習俗以及宗教信仰和建築空間上的蛛絲馬跡才能察覺到此地曾為客家人停留的痕跡臺灣族群的豐富生活文化即是在這種與其他族群混合而居相互學習產生的族群文化中展現有趣的歷史文化展演。

god-360.jpg

P1210543

大樹鄉祭祀的三山國王廟,內主祀巾山國王、明山國王、獨山國王是客家人因原鄉情結信仰的神祉。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