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過山林吧!萬惡水庫平溪起

興建平溪水庫的問題很大,但是更大的是興建水庫的心態。平溪水庫的興建,早在1990年即有調查規劃,但是在當時擔憂生態影響甚鉅,最後不了了之無人再提,但是讓人納悶,最近為何再度又被提出?

ert-450.jpg

平溪將建水庫!

看著黃老師提供的平溪水庫規劃書,實在無法理解,在舉世反思興建水壩,破壞原有河流生態的同時,唯獨台灣不斷找尋地點興建水壩,一試再試。

平溪水庫的位置,位於基隆河上游支流芊蓁林溪與東勢格溪流域,如果去過平溪國小東勢格分校看螢火蟲,大概就在這個附近,蜿延的紫東產業道路穿梭在山林中,靜靜的小溪伴隨路側,偶見一兩間燒柴炊煙的老房子,自然的山村風光,早已是山行者的尋幽山林,但是沒想到這裡會蓋水庫,整片山林與老屋會沈入水裡。

平溪水庫屬於離槽水庫的類型,就是在山裡找尋可以建水庫的地形位置,溪流水源不夠供應,再開挖引水渠道,將水源引入存放,要用時再輸送出去的水庫,集水面積19.28平方公里,總蓄水能量達5176萬立方公尺,滿水位淹沒的面積約有188公傾,蓄水高度約275公尺,水庫興建以滿足基隆地區用水需求為理由。

那麼,一樣的老問題又開始出現,為了水荒,猛找地方蓋水庫是否合宜?

平溪水庫集水區一帶,早在水源地管制,以及晚期坡地農業廢耕下,回復一個相當自然的生態,根據規畫書的生態補充調查,平溪附近的生態,植物種類高達三百多種,其中三十多種台灣特有種,還包含瀕臨滅絕的竹柏,以及知名的豔紅鹿子百合,動物種類一百多種,台灣特有種就有三十多種,其中黑鳶、烏鴉鳳蝶等物種的重要棲地。這個生態補充調查,只是援引舊資料,說明在平溪到石碇等北部山區中,物種豐富的多樣性,但是對於水庫建成對物種的影響,更精確的調查與評估,根本尚未進行。

另外,在地質景觀上,水庫下游的十分瀑布,以及偏佈的石穴地形,會不會因為水庫的建成,影響溪流水量,造成瀑布無水,石穴裸露,改變自然水力的作用,都是讓人擔心。縱使水利應用在現今已進入生態供水的思維,不敢像以往為了儲水,下游一滴水不放,造成乾死魚蛙,渴死走獸的人類惡性,但是人工的調節,是否能夠取代自然規律,又是另一個生態問題。

再來,有趣的是平溪水庫,成為水利單位認定地理環境適合建水庫的地方,但是集水區裡的舊煤礦坑道,更是水庫集水的一大考驗,散佈的坑道,就像鍋底裂縫,再大的水庫也受不了天天漏水,甚至高壓的水庫水體,會從那個坑道繃裂出去,更重要是一旦淹沒這些礦坑,開採後遺留的煤屑或其他有害物質,會不會溶入水中,隨著輸水管線進入城市,都讓人十分擔憂。水庫建設有封坑計畫,但是這些老礦坑,有是連業主都說不清層層交錯的路徑,要完全避開礦坑對水源污染,也是一大考驗。

最後就是居民權益,以及人民的算計,水庫壩體高搭一百公尺,淹沒的區域廣大,五十多戶的淹沒區居民,是不是像中國三峽大壩工程一般,居民必須背景離鄉遠走他方,離開自己的家園,一旦進行房屋與私有地淹沒區的徵收補償,將是一筆巨大的財政支出,對於納稅人民,也是賦稅支出。一旦水庫興建,開山挖石廢時曠日,工程車輛進進出出,對於走向觀光的平溪,究竟會有什麼影響?至今,少數的居民,面對巨大的開發,根本不知如何發聲。

興建平溪水庫的問題很大,但是更大的是興建水庫的心態。

平溪水庫的興建,早在1990年即有調查規劃,但是在當時擔憂生態影響甚鉅,最後不了了之無人再提,但是讓人納悶,最近為何再度又被提出?

水庫興建供應足基隆未來用水需求,但是基隆已有新山水庫供水,以及西勢水庫做為備用,並且兩座水庫為了擴大蓄水量,紛紛進行壩體加高工程,再加上八堵抽水站的擴建及新山淨水場的再擴建,都足以提高基隆供水能量,基隆缺水問題並沒那麼嚴重。平溪水庫的出現,其實還是應該透過下游輸水方案,將水源透過各抽水站連結,以及自來水管路連接,最後送進大台北地區,提供城市不斷消耗的水源。

其實水庫並沒有增加城市供水需求,近年來許多新水庫興建,只是解決舊水庫的問題,石門水庫淤塞,於是想建高台水庫,德基水庫土石流危害,於是有建民水庫規劃,甚至連水源短缺、蓄水不足的曾文水庫,都動起荖濃溪越域引水的腦筋,一座座新水庫的興建,只是說明山陡流急的台灣,建水庫就像建一座攔砂壩,幾十年後走向面臨淤塞,於是找新地點興建新水庫,一旦再淤塞、就再興建,讓山區溪流始終陷於開發之中。

至於用水需求增高,其實從人口增加漸緩,到城鄉流動降低,其實用水大增,並不是因為人口增加,而是大量的工業用水,以及城市中許許多多耗水設施的使用,於是城市缺水,就到山裡蓋水庫。但是水庫的興建,成為人類違反自然定律的連鎖開端,攔住水,下游生物無法活,河砂失去足夠水量沖積到海岸,補充沙灘,甚至形成河口平原,一旦河砂墊高河床,為了防洪築高堤坊,一場下在城市裡的夏日暴雨,就可能因為堤坊阻擋抽排積水不及,造成城市水災,人類以為聰明,設計人工系統改變自然,到現今才發現是自己把自己搞得夠狼狽。

水庫慢慢成為生態的大殺手,國際開始反思,紛紛放棄,轉而由節水,或是污水再利用及城市收集雨水,甚至海水淡化的方式,來提供水源,那種大地工程的時代終會過去,沒有人再有權力,為城市犧牲鄉野,甚至犧牲生態,到頭來自然一樣反噬。

百億的治水方案,其實在野溪整治、防沙壩高築,堤坊修長,以及水庫增建中,形成新一波的生態危害,但是為了救急,為了避災,人類可以犧牲一切,卻沒想過是否侵入不該傾入的地區,山中的崩塌地,河川的洪泛區,甚至海濱的浪濤地,以為修口科技的籠子,就可以安全的把自己關在裡面,或把災害擋在外面,大自然不會這麼乖,它們會要回屬於它們的,只要一次山崩、一場洪水或是一場暴雨,人類永遠是緲小的輸家。

萬惡水庫平溪起,其實穿梭在平溪山區,自然就在身邊,當茶田荒廢,生態恢復,何必又大動土石,讓山永無寧日。

放棄吧!不只是水庫建設,更該放棄那種築壩百尺的人類傲慢心靈。

(本文轉載自「漂浪。島嶼」部落格

(http://blog.yam.com/user/munch.html)

在〈饒過山林吧!萬惡水庫平溪起〉中有 2 則留言

  1. 有趣的是平溪水庫,成為水利單位認定地理環境適合建水庫的地方,但是集水區裡的舊煤礦坑道,更是水庫集水的一大考驗,散佈的坑道,就像鍋底裂縫是誘發地震的最佳成因要素之一

    地質學淺論 第七章:地震 紀文榮 2003/06/03
    http://www.bamboo.hc.edu.tw/~sts/course-2003/course/textbook/text05/ch07/index.html

    地震的成因與類型

    根據地震的形成原因,地震可分為構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誘發地震等四種類型。

    (四):誘發地震

    由人為因素所引起的地震稱為誘發地震。例如水水庫地震和人工爆破地震等。水庫地震為由水庫蓄水而引發的地震。因為水庫蓄水後,厚層水體的靜壓力作用改變了地下岩石的應力,加上水庫中的水沿著岩石裂隙、孔隙和空洞滲透到岩層中,形成潤滑劑的作用,最後導致岩層滑動或斷裂,並進而引起地震。此種地震的起因為水庫的壓力,但地震形式為屬於斷層地震。地下核爆炸時產生的短暫巨大壓力脈衝,也可誘發原有的斷層再度發生滑動因而造成地震。

    ~~~~~~~~~~~~~~~~~~~~~~~~~~~~~~~~~~

    2007/10/15
    *湖山水庫一定會誘發斗六地震
    http://blog.sina.com.tw/dd8dd8/article.php?pbgid=43688&entryid=574600

    許多網友擔心台灣會不會發生如921的大地震,個人認為除了興建水庫外,自然發生的機率並不大,因為台灣兩次大地震:白河大地震與921集集大地震都是人為造成的地震,這是全世界兩次災害最大的水庫誘發地震,很可惜,迄今並無專家學者就此進行研究,因為這兩次災害最大的誘發地震,其發生地點都在水庫興建處,而地震發生時間都是在水庫開始畜水的階段。
    興建水庫必然會誘發地震,這是毫無疑問的。只不過興建地點所造成地殼內向地心長出的岩柱、岩板如果是順著岩漿流動的方向,岩漿摩擦岩柱、岩板,只會造成小地震,如果長出的岩柱、岩板與岩漿流動的方向相交叉,那麼岩漿不只是摩擦岩柱、岩板,而是嚴重碰撞,造成大地震則是無可避免的,集集攔河堰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