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西路藏印尼

越過車水馬龍的中山北路,過氣的新光三越前襯橘頂屋瓦藍霓字樣台北車站。地基突然下凹幾公尺自行圍合成一方空間國度。印尼炒飯、正宗印尼燒烤、印尼海鮮料理…,屋簷下聚集三三兩兩來回味家鄉美食的印籍勞工…

越過車水馬龍的中山北路,我循著友人所指引的方向前進,過氣的新光三越前襯橘頂屋瓦藍霓字樣台北車站。地基突然下凹幾公尺自行圍合成一方空間國度。這裡是臺北市北平西路,所擁有的是不規則下凹基地與二、三十公尺的狹小巷弄,範圍感覺不大,小小區域恰好合適思鄉聚會與哈拉聊天。聞香而下,印尼炒飯、正宗印尼燒烤、印尼海鮮料理…,屋簷下聚集三三兩兩來回味家鄉美食的印籍勞工,彼此交換著同樣語言的溫度,在這裡能夠找到的不只是家鄉美食,人與人間的接觸、交換訊息、訴苦抱怨、甚或是歡祝狂歡…,這裡有來自同一國度的熟悉,告訴彼次在異國打拚的生存規則。

更多的是各式能夠帶走的印尼零食、泡麵、飲料與小食,讓疲累的軀體在食感間再度蓄積活力。三兩家的印尼商店,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包吃包喝包娛樂包閱讀包裝點!販賣國際電話卡牽繫兩地相思、有越夜越美麗的二樓卡拉OK,飲酒作樂與歡聲歌唱繞樑在繁華市中心的心臟地帶,以來自外地的移工姿態攻佔市區,族裔地景生成在此。

image009

image015-1

image011image013

當我走進此區,彷彿自己是誤闖禁地的外來者,干擾了辛勞一週的同質聚會,引來好奇與陌生眼光關注。的確根據友人行前提醒,北平西路印尼籍移工的聚會場所是較具排外性與地域性的。這座台北城,透過各籍移工的雙手與汗水打造光鮮亮麗便捷舒適的交通系統、華樓高宇。僅僅留存這一方喘息空間供週末時聚眾取暖,城市內不同族群的空間場所,代表的是城市成員的多樣化與關注需求,我們欣賞城市空間的流轉變化,而不只是實體城市高低起伏,簇生土地上的族群是學習友善城市、友善生活的第一步。

如果有那麼一天我不再因為自己的狹隘而對擠身滿車菲律賓籍移民感到恐懼、有一天對來自各地的移民群聚不再以異樣眼光或者新鮮好奇的心態看待、有一天各色各語人種自然且平實地存在既有社會生活之中;族裔地景空間各是其在外家園的場所,毫不做作與自在地在其間上演尋常生活。多元文化族群的空間不是請求命令他者適應與順從,從心開始尊重,族裔空間將不會是這樣晦暗難以見人的躲藏。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