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地方感─台中神岡

「神岡」對許多人來說是個陌生的地方,甚至還有人認為他是日本的某個地區,實際上是位於台中縣偏北的區域,是個農村很多稻田,衛星空照圖上為一片青綠,附近有國道四號和高鐵通過,這是神岡大概的樣子,也是我生長二十年的地方。

「神岡」對許多人來說是個陌生的地方,甚至還有人認為他是日本的某個地區,但實際上他是位於台中縣偏北的區域,是個農村擁有很多稻田,衛星空照圖上顯示為一片青綠,附近有國道四號和高鐵通過,這就是神岡大概的樣子,也就是我生長二十年的地方。

神岡的土地公廟

在神岡有一部分較熱鬧,那裡充滿商店、診所還有一座學校和菜市場,也有眾人信仰的皈依-土地公廟。

在神岡大大小小的事都常聚集在土地公廟發生,每逢初一、十五大夥總是準備好水果或是餅乾還感謝土地公這個月的幫忙,家裡有任何變故的鄉民乞求土地神能化解他們的困惑;然而家裡平平安安、很順勢的鄉民則感謝土地神的保祐。於是各個民眾不管好事還是有疑惑都會來土地公廟拜拜,久而久之大家就靠著土地公廟聯繫在一起。

我常常到土地公廟拜拜,不只求平安、求考過機車駕照、更求可以讓我考上國立高中、國立大學,但是每次看到土地公時心裡總會浮起一個疑問,可是在神明面前又不可以亂說話,於是回到家時我將我的疑問問了媽媽:「為什麼我總是看不到土地公的頭,只看得到他的黃色的袍?」

聽媽媽說之後才驚覺原來土地公廟還發生這麼有趣的事。在很久以前我們神岡鄉的土地公廟跟其他鄉鎮的土地公廟並無差別,都是一尊金身批上黃色的袍,也一直香火鼎盛,直到某天,有人聽說這土地公非常靈驗,在某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將土地公的金身偷走,徒留下外層的黃袍。

當時村民們都很緊張,因為人們心中的信仰被偷走,就像頓時少了一個可依靠的支柱,於是大家紛紛找尋遺失的土地公,但最後還是無功而返,可是廟裡也不能一日無主,只好將土地公上的黃袍拿來當成土地公繼續供奉。

事隔多年,至今土地公廟裡仍是供奉的土地公的黃袍,難道沒有人想幫土地公再造一座金身?當然有,但是想歸想,當村民們擲杯時土地公卻沒應杯,所以村民們尊重土地公本身的意思,一直以來都是供奉祂的黃袍,而土地公也是依舊靈驗如故,久而久之大家也都見怪不怪,所以至今去到神岡鄉的神岡村還可看到土地公廟沒有土地公像這種奇特的景象。

與土地的互動

說到我如何和神岡這片土地有所互動,我就想到兒時我總是喜歡看稻子收割。看著龐大的收割機緩緩駛入遍地金黃的稻田,然後收割機就開始鯨吞蠶食我們辛苦種植的稻米,等到他吃飽飽的時候再把它吐到圍著帆布的卡車上,一粒粒金黃的稻米就像是金沙般堆疊成一座小金山,之後收割機再繼續駛向尚未收割的水稻完成收割。

當稻子收割時,成群的麻雀總是跟在收割機後面,等候落下來的稻渣所剩餘的稻米,這種景象還蠻好玩的,只要收割機走一步,麻雀就會跟著走一步,好像收割機是麻雀的保姆似的;等到收割完後,農家總是會請工人吃飯,不過現在改成是吃冰、喝飲料,這時候我們小孩子最高興,因為爸媽不會只買工人的份,連我們只是坐在旁邊觀看也有的吃。

而收割完的稻田由於需要一段休耕期,無法馬上種植別種糧食作物,只好灑下油菜花種籽,當它長成麻油菜時會開鮮黃色的花,那又是另一種數大便是美的景物,當站在田中間,眼睛一睜開便環繞在黃色花海裡,還有許多的紋白蝶點綴其間,會頓人以為自己置身於童話世界裡。

實際上,農民種植這些油菜的目的並非要美化農田,而是因為油菜生長快速,可摘取來煮成一道菜,且可拿來製油;當下次耕期到時,可經由大型翻土機將其攪和到土中,當成下次種植稻米的養分,好處多多還可以利用油菜花海促銷觀光,使農村有多元的發展。

休耕的土地不是只可以拿來種油菜而已,還可以「控窯」,常常我和家人會利用休耕時期帶著土鏟跑到田裡開始「造窯」,首先要將土鏟深深地插入土裡,挖出大大的一塊土當成窯的基部,再挖一些小塊的土丸排列在上面,就像用磚塊疊成牆壁似的。

不過造窯是用土疊成一個小小土丘,中間為中空,等窯完成後便放入木塊開始燒窯,這燒窯的過程需要耗費數小時,等窯也夠熱之後就不要再加火,讓它慢慢熄滅,再把頂層土丸拿下,放入準備好的雞、番薯、筊白筍……等。再將土丸打掉舖平,利用剛剛燒窯的熱度,等候四到五小時就有香噴噴的土窯雞上桌了。

然而控窯也並非純粹只為了玩樂,在控窯時期會燒很多的木頭在窯裡,這些木灰會再被吸收進入土壤回歸大自然。這是一種先人傳承下來的知識,不只人們可以吃飽,也可以讓土地吸收到養分,算是對土地一種照顧。

休耕完的農田儲存足夠的養分便開始下一季的農事,稻田會由水溝引進河水灌滿整個農田,這樣做一來是因為之後稻苗需要在充滿水的土壤中種植,而且流進來河水也會將大甲溪上流所沖積下來的養分帶進田裡,二來淹滿水的農田加速分解休耕種植的油菜,使其趕快腐爛進入土壤,提供稻苗生長所需養分。

而這時因為田裡充滿流進的河水也順道流進許多蝌蚪,在經歷幾個禮拜之後田裡的蝌蚪漸漸發育成青蛙,成熟的青蛙為了求偶就在田裡成立一座交響樂團,每天晚上呱、呱叫個不停,形成一種特殊的音樂,當我聽到蛙聲時也會來到稻田邊,一起欣賞這動人的天籟,這對於每天都要面對的讀書壓力的紓解可是十分有用。

離開鄉下後的落差

直到就讀高中,我走出神岡,走向一座熱鬧的都市,一開始覺得很高興,每樣東西都是很科技,路上望過去到處都是店家,晚上肚子餓時走出去不到五十公尺就可以買到消夜,街道上燈火通明,人煙鼎沸完全沒有夜晚的寧靜,這樣的生活很便利、很流行我很喜歡;但人總是會回到最安靜的時刻,走回宿舍後一切又恢復平靜,坐在書桌前的我突然覺得好像失去什麼?可是卻又想不起來,原來我失去的是夜晚時陪我一起讀書的蟋蟀聲,一起伴我入睡的蛙鳴,它已經不知不覺融入到我生活中,失去蟲鳴的夜晚,我失眠了,這時我才發現原來我已經習慣有這些聲響存在。

對於神岡這塊土地,在我成長的這幾年中,我已深深地扎根在這裡,雖然他很鄉下、十分偏僻,大眾運輸工具只有公車可以送達,四周望過去除了田還是田,一望無際的綠,最高學府只到國中,這是很多從都市長大的孩子無法想像的世界,但這就是我所成長的地方,當別人問我從哪裡來時我可以很驕傲地說「我從神岡來!」。

住過都市才知道鄉村的美,它有都市一直渴望的寧靜,缺少看流星時的光害,鄉民中更有濃濃的人情味,最重要的是居住在這裡隨時隨地都可以接觸大自然;我總是覺得人類只是地球中的一種生物,他無法抵抗大自然最原始的力量,所以當人們要做任何事的時候應該是順應自然來做,不是做完後再去改變自然,而鄉村正是最順從大自然一種生活型態。

神岡的改變

在近幾年來神岡似乎有些許改變,國道四號完工並在神岡開一個交流道,神岡算是走出偏僻的陰霾,很多工廠投資人也紛紛到神岡設廠,對神岡來說算是一件好事,因為工作機會增加,不再只是一個小農村,但也因為如此附帶條件是田地減少、工業廢水增加、生活品質降低。

常常在想這樣到底對神岡這塊土地好或不好?很高興它能繁榮起來,卻又對於他所受到的工業傷害感到不捨;想起最近我家旁邊蓋起一間很廠房遼闊的工廠,看起來真是非常壯觀,在裡面上班的員工也有數百名,不過那塊水泥地的底下曾經一大片翠綠的樟樹園,我曾經到那片樟樹園抓過鍬型蟲,對我來說那裏就是一座小森林,從來沒想過有一天它會被改建成工廠,不過這一天卻來到了,心裡的情緒也是掙扎、難過、無奈……等情緒交雜翻滾著,可是我對於這改變我是只能選擇接受,只要神岡能進步就好。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白鷺鷥、燕子等這些生物並不會因為神岡有所改變就選擇離去,他們還是會在固定的季節回到這熟悉的環境,我所希望的是這些鳥類還能繼續在神岡生活下去,不要受到工業的影響,自然界還是能維持一定的平衡,我要的不只是我自己對神岡這塊土地有地方感,連這些生物也可以把神岡當成自己的歸屬。

(本文作者為成大學生,參與「農村社會與文化」課程後撰寫之「我的地方感」期末作業,經同意收錄於本專題中。閱讀更多專題內容請點選「我的地方感」專題)

我的地方感─彰化福興

因為粘這個姓氏很特殊,每次總有人問我是哪裡的人阿,小的時候我也不太知道,後來發現,我竟然是女真族的後代呢!因為這樣,有的同學都會戲稱我是格格,有時候跟他們鬧著玩,我也會說:「很好,平身。」…

在我生活了這麼多年的日子裡,我最喜歡的就是我的家,不只是我的父母和姐姐,還有附近的親朋好友,都讓我有種無法言喻的情感,我想,這就是我的地方感吧!

福興的黏家村

我的爸爸有七個哥哥,原本住在福興粘家村裡,後來他們再加上一些親戚一起搬到彰化居住,他們用自己的力量建了一棟房子,類似一條龍,然後有塊大空地可以當作停車場,大家比鄰而居,方便有個照應。

生活在一個大家庭,原本我還覺得事件很不好的事情,第一個原因是要記住的人很多,第二是長輩們都很注意小孩子的成績,我很討厭這種互相比較的感覺,第三,因為我爸爸是八兄弟裡最小的,而且又很晚才生下我,因此雖然我的輩分還算蠻大的,但我的年紀最小,跟同輩分的會有隔閡,跟我差不多年紀的,卻都要叫我姑姑、阿姨,甚至有的比我大好幾歲呢,把我都叫老了。

只是隨著年紀的增長,我發現我很喜歡這樣的生活,因為住的近,不僅可以聯絡彼此的感情,有困難時也可以互相幫忙照應。

小時後我是個很愛打扮的小女孩,而且剛好有位堂姐的婆家是在理髮的,每次她回來時除了會幫我剪頭髮以外,總是會送我口紅、指甲油,現在想想,我那時候怎麼會這麼花俏。

大家庭的節慶

因為親戚多,所以我參加婚禮的次數相當的頻繁,三不五時的,家裡便會收到喜帖,而且我們辦的喜宴都是傳統辦桌流水席的那種,如果是阿伯家的人辦的婚禮,便在房子前面的空地辦,如果是沒住在附近的親戚家的婚禮,就大夥一起開車去參加。

在婚禮這種時刻,總是可以看到很多沒見過的親戚,因為他們都沒有住附近我都認不太出來,而且因為人數真的很多,我們每次辦的喜宴規模都相當的浩大,少說也有二、三十桌。

我的家庭在我們生活的那個地方還蠻有名的,很多人都知道八兄弟,每年的大小節日,我們那邊總是相當的熱鬧。記得農曆有個日子,在我們這裡是晚上十一點多才開始拜拜,拜完之後還要放鞭炮。

到那一天的時候我都很晚睡,而且好笑的是,因為大家都同一個時間拜,所以放鞭炮的時間也差不多,一家放完換另一家,結果一放下來,鞭炮聲響了快五分鐘了吧。我都想說附近的鄰居不會覺得很吵嗎?不過都是認識的應該也不會計較這麼多吧!

當然過年時親戚們最重要的就是打麻將跟打牌啦,爸媽都會跑去跟親戚們打麻將,姐姐也去男朋友家打牌了,只有我,因為不會打牌也不會打麻將,只能在家看電視。而且大家還會组個進香團,包遊覽車,一起去拜拜。

元宵節的時候,伯母們都會自己搓湯圓,而且他們的方式是很傳統的,用一個很大而且圓形的東西,然後把湯圓放在裡面,手動一動,湯圓就越來越圓了,我也有去試試看,真的好好玩。我覺得她們很厲害,因為現在已經很少人會用古早的方法去搓湯圓了,不僅如此,他們還會自己做紅龜粿等等的粿。

另外有一次我看到他們不知道要做什麼,首先把豆子磨成豆漿,然後把豆漿裝到一個袋子裡,將它放在長椅上,然後用類似扁擔的東西壓住它,便會漸漸流出液體,然後袋子裡的豆漿就變成像固體那樣了,真是超神奇的,我一直疑問為什麼裡面的東西不會隨著液體流出去呢?是因為分子比較大過不去嗎?

端午節的時候,伯母們也都會做肉粽跟香包送我們這些小孩子。大部分的家庭中元節都是自己拜,但是我們卻是大家把桌子併成一個大桌後,各自把供品擺上去拜好兄弟,所以看起來超豐盛的,拜完之後大家也會一起燒金紙。

至於我最喜歡的節日便是中秋節了,在那天整個就是盛況空前阿,想想看,一百多人一起烤肉的景象,真是太熱鬧了!不知道為什麼,中秋節的時候,即使是堂姐們都會回來這邊一起烤肉,大人小孩齊聚一堂,我跟我的姪女孩很無聊的開始算起到底有幾個人呢!

我會這麼喜歡中秋節的原因還有另一個,因為我覺得在這個時候,許久不見的人都會回來一起團圓,大人們一邊烤肉、賞月、吃柚子,一邊話家常,聊著最近發生的事,小孩子便在空地放煙火,大家玩的都很開心、很熱鬧,讓我體會到大家庭的溫馨。

勤儉的大家庭

這個大家庭的人都很勤儉,阿伯們多從事沖床的工作,我爸原本跟二伯合開一家鐵工廠,後來便自己創業,跟我的媽媽一起打拼,我跟我姐也常常幫忙。

至於伯母們除了偶爾會到鐵工廠幫忙以外,偶爾會做做手工,而且他們還有自己養雞跟種田呢!只是我很不喜歡伯母把雞舍蓋在我家旁邊,因為讓我們家變的好臭喔,跟她講了很多次也沒用,也只能無奈的接受,也因為這樣,每天早晨都可以聽到雞啼聲,都不用設鬧鐘了。但有時候雞竟然會在深夜的時候啼叫,好吵!

不過我倒是很喜歡伯母種的菜,在我們家的對面有塊很大的田,很多伯母都在那田上種菜,只是後來被政府檢查出含有重金屬,就沒在種了,改成在家後面的一小塊田種,媽媽偶爾會去摘幾棵回來煮,頓時加了不少的菜呢!

想當初那片田還在的時候,我都會去摘桑椹來吃,不然就是去另外一塊水田抓蝌蚪,只是偶爾會有灰色的跟蝌蚪長很像的混在裡面,好像是蟾蜍的幼體,我現在覺得我那個時候怎麼這麼勇敢,如果叫我現在去抓,我應該沒有這個勇氣吧!

另外伯母也超喜歡種花的,空地的圍牆上都是她們的花盆,而且都開的很燦爛,不過我最喜歡蘆薈,因為我都會偷偷去剪一段拿來敷臉。

竟然是女真族的後裔

因為粘這個姓氏很特殊,每次總有人問我是哪裡的人阿,小的時候我也不太知道,後來發現,我竟然是女真族的後代呢!因為這樣,有的同學都會戲稱我是格格,有時候跟他們鬧著玩,我也會說:「很好,平身。」現在想想真的很幼稚。

高中時我才知道原來有粘氏宗親會,而且只要成績有達到標準還可以申請獎學金。每年的大年初四,便會舉辦粘氏宗親會的聚餐,主要是要拜粘氏的祖先,我真的有看到完顏阿骨打的名字出現在我們的宗廟裡面耶!看到歷史人物竟然是自己的祖先,真是很奇妙的感覺。

拜完祖先後,就是一連串的活動開始啦!中間會頒發獎學金,然後還會有卡拉OK給大家上台唱歌,也會介紹最近有什麼活動可以參加。我們家跟親戚們一群人浩浩蕩蕩的到了會場,還說要看到我上台領獎的樣子,主持人會把我的學校和名字都唸出來,然後才跑上去,親戚們還為我歡呼,他們似乎很高興八兄弟出了一個能夠領獎學金的人,覺得這是他們的光榮,能夠讓他們感到驕傲,我也覺得很高興。

近年來我們這附近的人都愛上了唱卡拉OK,我的五伯、六伯、七伯、還有另一個阿伯家中竟然都有卡拉OK耶!每個禮拜日,許多人都會到七伯家一起唱歌,切磋彼此的歌藝,七伯除了愛唱歌還很喜歡泡茶,所以去那裡的人都可以喝到他自己泡的茶。我們家的人也會去唱,一開始我去的時候,因為阿伯們都唱台語歌,我有些都不會唱,而且也聽不太懂,但是去了越多次,不僅我會唱的台語歌變多了,講的台語也變的比以前還要好。

家族的溫暖

前幾年我爸因為中風,鐵工廠被迫只好關閉,加上龐大的醫藥費,讓媽媽跟姐姐很累,好家在有親戚們的幫忙,不僅給我們金錢上的援助,也給我們心理上的關懷,因為這次的事件讓我們受到相當的打擊。在爸爸住院期間,親戚們都會去探望他,二伯更是每天都來幫爸爸按摩,讓我們很感動。七伯因為他自己也很忙,後來就很少來,但是我知道他一直都在關心我們。

後來我們把爸爸接回家自己照顧,於是我們把鐵工廠的地方改成客廳,放上爸爸的病床,因為病人不能太熱,連買冷氣的錢都是七伯付的。有他們的關心,讓我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很窩心,也讓我們撐過一開始那段難熬的日子。

今年是我第一次離家這麼遠還自己住,很捨不得,所以每到放假我就很開心,因為可以見到家人,有的時候因為考試而不能回家還會覺得很難過。

我覺得家是最溫暖的地方,遇到什麼不如意的事情,我的家人都是我最能依靠的避風港,在大學的生活雖然很新奇,但是課業的壓力也很重,每次我都好想回家,總覺得好像回到家就能夠忘掉煩惱,很輕鬆自在的感覺。隨著學期的結束,我終於可以回家好好的休息了。

(本文作者為成大學生,參與「農村社會與文化」課程後撰寫之「我的地方感」期末作業,經同意收錄於本專題中。閱讀更多專題內容請點選「我的地方感」專題)

民生里的迎客樟

這棵側彎的樟樹,遠遠的看像不像是民生里的迎客樟,彎著腰像在歡迎經過這裡的人,有太多的老樹是經由鬼神精怪而活存,吳里長希望透過公部門及社區居民一起努力,完成保護行車安全搶救側彎樟樹的使命。

當車行經花蓮市區明禮路轉入公正街時,映入眼簾的是一棵側彎橫亙馬路的樟樹,由於樹幹形如拱門,好像天然限高路障,提醒往來用路人注意行車安全。

樹齡應有40年了吧!貼近樟樹的身驅一看,發現佈滿各式車輛擦撞後多層次復原的傷痕,可是樟樹還能承受多少次的撞擊,真的很令人為它憂心,也為不小心撞上樹幹的用路人擔心。

980601-yingkezhang-400.jpg

不管是樹還是人都是我們在這塊土地共同生活所應關心的對象,我們實在不願看到駕駛撞到樟樹,讓樟樹因不斷車禍而離開公正街,繼續坐視不理,早晚會有用路人因人車損傷而申請國賠,到時想補救就太晚了。

人會生病樹也會生病,人生病可以住院看診,可以呼天搶地的大哭或者暗自垂淚呻吟,即便沒有家人親屬照顧的孤苦病患都會有醫護人員照顧、安慰或治療,尤其在現今醫療照護科技的進步的情況下,肢體側彎的人已經能在手術、輔具、復健的療程中改善康復。

從人生病所受到的待遇,再看看樹木在國人生活中的地位。

即便健康挺拔的林木,只要有人不喜歡或以有礙風水等等藉口,往往樹木的下場就是,環剝伺候繼而加以斧斤斷根,所以公正街這棵老樟樹能在車輛南來北往撞擊下,彎著腰挺到現在,既沒被車撞倒,也沒被人以妨礙交通砍除,就位在人來人往的綜合市場附近的馬路上,側彎樟樹的存在堪稱是一項奇蹟。

所以民生里吳里長計畫為老樟樹側彎的身軀加上支架,以免未來樹幹疏鬆症喀嚓一聲斷了。

期待將來能在老樹的南北兩側加上限高路障,保護樟樹不被貨卡車攔腰撞擊。

靠近樹木北向署立醫院車道改為行人徒步區,因此車輛在限高下僅能從明禮路轉公正街,至於三民街右轉公正街因車行易撞上樹幹則禁止駛入。如此一來,基本上可以保護老樹的生命,若經費許可,希望將接近樟樹一側路面改鋪透氣透水植草磚讓樹根可以排水透氣。

如果計畫能夠完成,吳里長親和的笑著,這棵側彎的樟樹,遠遠的看像不像是民生里的迎客樟,彎著腰像在歡迎經過這裡的人,有太多的老樹是經由鬼神精怪而活存,吳里長希望透過公部門及社區居民一起努力,完成保護行車安全搶救側彎樟樹的使命。

(作者為2009「花蓮公民新聞寫作課程」學員)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