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圍─五結 : 冬日的自轉車小旅

從大福開始,一路往南。宜蘭的海邊小地名還殘存早時清國時期漢人聚墾街庄的地名:壯五壯六壯一壯二、四結三結二結五結、一百甲和五十二甲、大坑罟和無尾港。如果夠細心,夾雜在壯結城圍…

971211-tour-360.jpg

壯圍濱海自行車道(圖/鄒飛逯)

從大福開始,一路往南。宜蘭的海邊小地名還殘存早時清國時期漢人聚墾街庄的地名:壯五壯六壯一壯二、四結三結二結五結、一百甲和五十二甲、大坑罟和無尾港……。如果夠細心,夾雜在壯結城圍等漢人村落中間的,還有更多叫人摸不著頭緒的怪地名:壯圍的社頭社尾、番社和奇立板、婆羅辛那罕和貓里霧罕,到五結的清水新社、流流檙橄、加禮宛或婆羅辛子宛、掃芴還有利澤簡,或再南,到蘇澳的猴猴或向山的武荖坑,這些就算是噶瑪蘭人的地盤了。找冬晴一日,試以單車代步,從東港蘭陽溪口出發,往蘇澳無尾港,緩行在這種清閑寂寥的歷史況味中。

clip_image002

廢棄魚塭與向晚芒花(圖/鄒飛逯)

不似墾丁白沙耀目,也不樣花蓮懸崕濤浪孤決凜然。宜蘭的海濱,天低雲垂。遠方的龜山島,山腰總矇著一片霧。大多時候,自行車穿梭在防風林間,除了沙沙的風聲,兩旁的芒花雜林比身高,山雲海什麼也看不著,只有前方窄窄長長的小徑,帶你一路往前……

突然間一個拐彎——

clip_image003

捕鰻苗人的小屋(圖/鄒飛逯)

荒漠般的美景!

clip_image004

海釣(圖/鄒飛逯)

Tips:大福海濱遊憩區-壯圍過嶺村的集安宮-永鎮濱海公園(賞鳥區)-東港濱海公園(蘭陽溪出海口),這段自行車道修建完整,全長約6.5公里,坡度平緩,老幼皆可勝任。如行有餘力,可再往南延伸至五結新店和流流社,一路不停來到蘇澳無尾港或南方澳漁港。

路線圖可參考:

http://life.e-land.net.tw/show/showPic.shtml?/go/zhuangwei/coast-of-cysleway/map.gif

盪袋子的回憶

如果說我的心中有一個屬於小地方的典型,那麼東港村就是其中一個,村中戶數不多,約莫數十戶,小村的住宅多半面朝蘭陽溪而建,每一戶住宅前方都有一個不大不小的庭院,供作曬魚貨、醃菜果…….

我得知東港榕樹河堤這個小地方,來自於一本1995年完成的碩士論文,題目叫做「去榕仔腳盪袋子—一個關於宜蘭東港榕樹河堤的研究」,題目已經有十足的親切感,再看看它所用到的關鍵字,像是 “sense of place ” , “ Place attachment ”(地方感、地方依賴),感覺上倒像是一篇小品,而不是硬梆梆的碩論了。

1997年暑假我與伙伴到宜蘭做寺廟田野調查,就住在壯圍,離東港社區只有咫尺之遙,午後日頭蒸騰,作田的老人家們大多回家午睡,找不到受訪者的我們也多了一整個下午的悠閒時間到處晃悠,東港榕樹下便成了我們偷懶避暑的好去處。

照片_020

如果說我的心中有一個屬於小地方的典型,那麼東港村就是其中一個,村中戶數不多,約莫數十戶,小村的住宅多半面朝蘭陽溪而建,每一戶住宅前方都有一個不大不小的庭院,供作曬魚貨、醃菜果、晾被單之用,家戶周圍點綴著鄉下尋常可見的植物,我們或許不能誇口這是一幅美麗的風景,但是走一遍這樣的小村,心中必定洋溢親切可愛的喜悅感。順著河流的方向,往小村主要道路的盡頭走去,爬上河堤,就可以看到當年年輕的碩士生的田野地點。

先是蘭陽溪的出海景象,長年生長在都市的我,第一次見到這麼純粹的河流出海,就是在蘭陽溪出海口。滿溢的河水、河邊的叢生水草、漫漫無際的大海,以及閃亮灼熱,沒有一片雲的天空。天氣熱,鳥兒躲在水草叢裡休息,早上下了網的小漁船,現在也停在堤岸邊,只有大河,不斷溢出、溢出,平穩的向大海移動。

照片_014

堤岸上,有一間萬善祠,前方十幾棵老榕樹交疊掩映出灼熱午後的一大片陰涼。每一株樹與樹交錯之處,就有一個漁網做成的吊床,靜靜地躺在那裡。這就是東港老人午後「盪袋子」午睡的地方。雖未明言,但是村民對於每一個吊床的所屬都有默契,對於外地客、鳥人和陌生人偶一為之的「借用」也多採包容態度,大方地將自己的袋子讓給他們使用。萬善堂後方的廁所,不像多數的公共廁所,讓人掩鼻而過,民自發打理得乾乾淨淨。

也許因為蘭陽溪出海口名氣漸開,也許因為居民從旅人眼中發現本地的可愛,進而發展出一種「可圖謀」、「有發展」的意識,最近這一兩年,榕子腳河堤形成了幾個令人無言的小型產業—-沿著階梯上去,我們會看到幾攤烤香腸的攤子,以及三個用樹枝為架、帆布為棚的卡拉OK歡唱啤酒攤,就在這比鄰蘭陽平原重點賞鳥區,不到百公尺長的提岸上。這幾回再到這裡,總待不了幾分鐘就想離開,數十張吊床空蕩蕩地靜置在那裡,午睡的人沒了,下棋看棋閒聊抬槓的人也少了。我想居民們為了「發展」,犧牲掉的應不只是那短暫珍貴的午後時光。

我想像,如果當年的年輕碩士回到他的田野地,對於這樣的在地意識,又會有什麼樣的感觸?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