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上帝之處的窘態─旗後教會

當年辛苦建立的聖堂,在機械工具及教會人士親手的摧殘下,昔日美麗的禮拜堂,就處在這般逐漸被摧毀的窘境下,將要從歷史的洪流中消逝。教會創立於西元1865年,至今已有144年的宣教歷史,為台灣基督長老…

當年辛苦建立的聖堂,在機械工具及教會人士親手的摧殘下,昔日美麗的禮拜堂,就處在這般逐漸被摧毀的窘境下,將要從歷史的洪流中消逝。

image001

旗後教會的歷史意義

旗後教會創立於西元1865年,至今已有144年的宣教歷史,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第一間設立的禮拜堂,對於荷據時期以後基督教在台灣的發展史,有十分重大的歷史意義。

旗後教會共經過三次會址的遷移,現址為第三會址,現今所見之教會建築物為西元1935年(昭和十年)所改建之樣貌。教會由巴克禮牧師成立的「愛兒園」,是為高雄第一所幼稚園,不少旗津子弟的腦海中都有那麼一段愛兒園的記憶。

1935年改建後的禮拜堂為鋼筋混凝土造,牆面飾以褐黃色洗石子,外觀採用仿羅馬小教堂的元素,融合其他不同的建築語彙,構成禮拜堂獨特的建築風貌,立面突出門廊及高聳的鐘樓,為整座建築的焦點所在,兩層樓的建築中,二樓為禮拜空間,一樓原先功用為教友的聚會空間。

光復後,地震颱風等天災不斷的考驗著禮拜堂,1977年(民國66年)賽洛瑪颱風來襲,教會嚴重受損,屋頂由原來木構架瓦片頂改成鋼筋混凝土平頂,兩側牆面亦以鋼筋混凝土扶壁補強,後來外牆產生裂痕,以日本進口之石頭漆噴上處理。近年教會內部部分結構逐漸出現嚴重龜裂之現象。

image003

教會拆除重建的過程,文化與信仰不能雙贏嗎?

現任牧師考慮到日漸增多的教友、禮拜空間不足、建築物的安全性、宣揚福音及地方教育需求等因素,決定將教會拆除重建,原先長老及教友們不贊同禮拜堂的拆除,但由於建物結構安全的顧慮,遂放棄保存之念頭,開始也一起投入募款建新聖堂的行動。

起先筆者得知將拆除的消息時,旋即致電給教會人士,但是教會方面普遍對文化資產的概念相當缺乏,他們認定建築物未超過百年,且外觀或內部及一些構件做過更動,就不適合列入古蹟或者是歷史建築作保存,甚至說出「我們教會的存在目的是為了要傳教,並不是為了文化資產的保存」。

當時筆者即積極聯絡文化局及地方文史工作者,文化局的答覆為:本局曾偕同專家學者前往評估其保存價值,然建築主體因自然環境及人為維護情形不佳,其結構已產生相當不利保存之情形,教會基於安全考量,決定進行重建;

而地方文史工作者也覺得結構問題不可避免,甚至認為我們這些人太執著於有形文化資產的保存,更強調建物先前的整修添加的構件,並非完全為原貌,讓教會已經不具有文資保存的價值。當時處在大考繁忙前夕的筆者,不得不臣服於這般毫無資源協助的困境。

一直到前幾天想說去捕捉些教會的「遺照」,十分有機緣地遇到有心欲努力保存禮拜堂完整的人士,開始一連串的連繫及討論,尋求到成功大學傅朝卿老師的協助,還有文建會委員的關切,一同前往勘查,具有長年古蹟經驗的傅老師認為結構問題的解決是可行的,文化局也才開始注意教會情形。

信仰活動可涵括在無形文化資產的範疇內,透過禮拜堂這樣有形的文化資產產生一種特殊的場域精神,難道不能有這樣雙贏的局面出現嗎?在旗後教會這樣的案例中,是具有重重困難的。

除了前述牧師的幾點顧慮之外,教會曾經考慮過另覓土地建新聖堂,保留舊有的禮拜空間,但在旗津地區要尋找那麼大一片的空地是十分困難的,而且若要利用教會原地空間作新建物的增建,礙於土地法規(建蔽率),新建的空間大小就幾乎等於沒有蓋,種種的問題使得教會不得不拆除重建。

image005

《教會創立者馬雅各醫師銅像及禮拜堂立面》

無法阻擋的窘態終於發生了!

公部門外來的關切來了太遲!新建的招標計畫已完成,雖然教友捨不得,但皆已達成共識,也進行募款多時,對於地方政府遲來的關切十分的不滿,他們覺得拆除的消息已公布那麼久了,若政府有心幫助教會,為何會拖到這個時刻呢?

本來有機會坐下來好好談談的,然而他們的不滿,進而轉為憤慨,在一日之中動手拆除了禮拜堂立面的左側,甚至還不停的對外牆敲敲打打,文化局科長前往欲說服工程暫緩,但教友累積已久的情緒一發不可收拾,文化局方面也拿不出任何承諾,也尚未將此案送上文化資產審查程序,因而無強制力要求停工,拆除工程越演越烈。

隔日,屹立七十四個年頭的老鐘樓,化成了土石堆,從此消逝在世人的面前,昔日榮耀上帝的處所,就成了這般的窘態。

image007

《回望鐘樓的最後一面》

這樣的結果該怪罪於教會方面的暴力嗎?我想並不全然,政府文化部門的消極態度以及不願主動介入的心態,應是比較需要檢討的部分。為何早在年初接獲通知時不盡快介入處理,待到文建會委員的關切才出面?為何文化局緊急會議的召開及強制公文的制定等機動性會如此微弱,造成沒有強制效果下只能看見教會一步一步的走上消逝之路?…

我們的文化局僅僅是處理承辦業務的嗎?還是發自職員內心或責任想為這城市的文化做些甚麼?我想需要文化部門好好地省思。

最後關於旗後教會,禮拜堂僅存右側牆面還沒完全拆除,我們期待能努力將其保留,成為一個歷史的紀念碑,紀念教會,也紀念這個不幸的事件。

image011

(拆除影像紀錄者:張靜瑜 記錄日期:2009/11/19)

(作者為成功大學都計系一年級學生)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