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子厝、「華雅居」及吳家故事

我所居住的市街區並不是鹽水鎮的全部,雖然是最為一般遊客所熟知,但其實僅佔全鎮面積的一小部份,其他更廣闊的區域,是由典型傳統的農村聚落、以及一片片一望無際的農田所組成的。若以省道台19線接172縣道…..

我所居住的市街區並不是鹽水鎮的全部,雖然是最為一般遊客所熟知,但其實僅佔全鎮面積的一小部份,其他更廣闊的區域,是由典型傳統的農村聚落、以及一片片一望無際的農田所組成的。若以省道台19線接172縣道做為界線,大約可將全鎮二十五個里區分成南北兩區,北鹽水(約市街區及井水港等地),富商業機能;而南鹽水,則多屬農村地帶,地貌與市街區迥然不同,這些村里如田寮(著名的「台灣詩路」位於此)、下中、後宅、舊營、飯店、竹埔、孫厝及歡雅等等…。而由於距市街區甚遠(車程約需10~20分不等),因此若說以往我對鹽水港街的了解不深,那麼,對於這些有如邊垂以外的村庄們則更是感到非常陌生。對它們的粗淺認識來自就讀鹽水國中時,有好幾位同學每天必須一大早就起床,因為要趕搭客運車,分別從某幾處偏遠地點來到學校上課,這使我對那些地區一直有一種「好遙遠」的印象。因此,近來除了市街區的發現之旅外,偶有機會我也會開著車慢行到這些庄頭去晃一晃、看一看,去了解鹽水的另一種面貌,那些我所不知道的種種…,於是最近就在離市街區較近的歡雅里,遇見了一處美麗的小角落──「華雅居」。

alice5-1

華雅居入口處。

歡雅的舊地名叫做「番子厝」,據鎮志的記載,地名的來由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日治時期日軍曾駐紮於當地永安宮公厝內,所以本地人稱日本兵住的地方叫「番子厝」;另一種說法是認為於開墾之初,原有平埔族人聚居於此。我認為比較有可能的是後者,因台灣許多地區也常見「番子厝」這樣的舊地名。不過不論地名由來為何,下午時分我來到此處,幾位居民在庄廟前的大樹下乘涼閒聊,一旁還有烤香腸的小攤販,一縷白煙輕飄而上,這是在傳統閩南人的聚落中常會見到的人文景致,而「華雅居」就在庄廟附近的三合院巷弄內。

在農會或其他單位於歡雅里推動社區營造之前,七十幾歲的居民吳海瑞就已經開始在自家三合院前的院埕做居家綠美化的工作。他和子女們利用周末假日一點一滴營造出溫馨小天地,目前已設有一座涼亭、搭配竹綠籬,還擺著廢棄老牛車,周邊陳列小盆栽,地面則鋪上草皮,並取名為「華雅居」。

alice5-4

吳海瑞先生。

吳海瑞說,這些植栽都是他們自己購買的,目前所見到的景觀都是自家人一起營造出來的。他說,主要是兩個兒子有興趣,他們現在一位住在永康市,一位住台南市,兄弟倆常利用假日返家,一起構想做設計,也一起動手建造,庭院裡的一草一木,每個小角落,都是兄弟倆與老父親合力陸陸續續完成的。最後還請某位台南市書法家幫忙寫上牌匾「華雅居」三字,整個營造過程很自主,並沒有申請社造相關經費補助。其中比較特別的是,在營造之前,約三十幾年前,吳海瑞先生就很敬紙惜字,在庭院門旁建有一個簡單造型的「惜字爐」,不敢隨便糟蹋文字與紙張,因此廢紙都拿到惜字爐中來焚燒…。

alice5-5

簡單造型的惜字爐。

因為歡雅里本地人多姓趙,所以和吳海瑞先生聊起他們家族的故事,他說吳家祖先原居住在嘉義「車站」(近嘉義市火車站的一個地名),因曾祖父當時被聘來歡雅趙姓人家的私塾中教書,之後受趙家招贅,所以就此定居下來,至今已約四五代了。至於吳海瑞則原來在新營糖廠任職,約八十三年退休,曾和八角樓後代、銀鋒冰果店主葉爾修是同事,育有兩男三女。

吳海瑞目前仍居於三合院旁,平日下午常忙於整理花園,為花圃及草皮澆水,而子女們則喜歡在假日返家來聚在涼亭內烤肉、唱卡拉、談天說笑,另外,空間仍持續在局部改造中,例如涼亭本來沒有遮雨篷,後來大家使用後覺得有需要,就再加裝上去,使其更符合需求;或為方便烤肉,便加設洗手台等,簡單便利的設施,連社區裡的居民或團體,也喜歡來借他家的場地舉辦活動…。看到這個例子,讓我們知道只要有心,社造非難事,人人都有能力讓社區環境更美好。

alice5-2

涼亭。

alice5-3

居家綠美化。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