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 [未走之路] 謝英俊建築師專訪

當多數人視災難為摧毀時,謝英俊視其為重生。「建築在很久以前,就像人和一件非常貼身的衣服那樣密合」,謝英俊坐在工地建材上,緩緩傾訴:「可惜人在之後賦予建築太多『七情六慾』,我們就和它距離遙遠。」

編按:

本文為作者進行之莫拉克災後系列報導,本文專訪正在台東嘉蘭與族人一起興建中繼屋的謝英俊建築師。更多災後系列報導,請移駕至「我們甚至失去了黃昏」部落格閱讀。
980924-futureimg8770-1-360.jpg

戴著帽子、T恤短褲、腳踩球鞋,一身輕便平凡帶點塵土的建築師謝英俊,「又」到災區裡工作了。10年前的921大地震,讓謝英俊重回多數建築師「未走之路(the road not taken)」。歷經921重建、川震重建,謝英俊現在在台東太麻里,和嘉蘭村民一起蓋房子。他說:「我想讓建築,回到人的生活。」

921大地震後,謝英俊在邵族人請託下,進入當時被重創的日月潭德化社,開啟自力造屋的實驗。但與其以「實驗」形容當時謝英俊在做的事,「學習」二字或許更為恰當。

一場地震,讓曾經蓋出豪宅的謝英俊「學習」突破主流建築思維,回歸初心;也讓習慣水泥磚造的普通人,「學習」房屋與生活的意義。問及謝英俊從事建築多久?他細長的眼一瞇,鈍鈍地說:「很久。」細算之下,是1977年至今。「太久囉,建築對我來說就是生活、生命,分不開了。」

分不開。因而當多數人視災難為摧毀時,謝英俊視其為重生。「建築在很久以前,就像人和一件非常貼身的衣服那樣密合」,謝英俊坐在工地建材上,緩緩傾訴:「可惜人在之後賦予建築太多『七情六慾』,我們就和它距離遙遠。」

遙遠的距離正是購屋的價格。要華麗、要美觀,「買房子不再為了安棲,而是為了面子。」謝英俊以壓迫形容現今人與建築的關係,進而語鋒銳利地說:「災難後,需要立刻安身立命,不再『有能力滿足(面子)』,就會實事求是。」

於是他帶著實事求是的思維進入災區。因921震後不少部落重創,需留存文化,加上災民急需經濟來源等考量,謝英俊開啟「以工代賑」及「自力造屋」的建築模式,將技術工法降到最簡單卻安全無虞的層次,教導災民如何蓋自己的房屋,並藉著建造自己房屋的薪水,獲得生活重建的基金。

image

面面俱到的想法是謝英俊在大陸川震發生後,被邀請前往協助重建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今年莫拉克颱風重創台灣,政府在重建方面卻忘記參考謝英俊藉建築重建生活的典範。

88 風災過後,「組合屋」首先進到政府的腦袋裡,但因大陸贈送的組合屋難以組裝、有空氣品質不良疑慮,又誘發統/獨爭議,組合屋不到2周就被判出局;在輿論壓力下,政府對於重建步調要求快速,因而幾乎完全跳過「中繼屋」階段,結合企業與慈善團體推出「永久屋」,但卻涉及複雜遷村議題。

風災重創的多為原民部落,其文化對於土地與居住的思維都與漢人大相逕庭。就以排灣與泰雅族為例,都是以世族為社會核心的族群,就連工作都以姓氏做為區分,族人並不習慣漢人隨意安置的模式。

謝英俊直指:「遷村等同生活領域跟生活方式的巨大改變。」他以一位成年人要改變生活習慣都很困難做為比喻,「遷村若不經適應,可行嗎?」謝英俊以川震為例,震後需要遷村的數目驚人,「生態移民的狀況是很慘烈的!」

「恢復生態需要上百年,但人的生活周期只約20年」,謝英俊認為,遷村涉及人類生活經濟模式,保育與人類生存應可拿捏輕重急緩,「要遷村,但要有時間讓災民慢慢遷、緩緩轉移生活方式。」

沒有討論空間,正是慈濟基金會在高雄山區推動「永久屋」遭原住民激烈反應的原因;但一般人不知道的是,在年底選舉壓力下,台東縣政府原有意在台東直接推動永久屋、由慈濟承包。幸虧企業家嚴長壽向總統府建言,謝英俊才有機會推銷他的建築理念,促成第一批中繼屋。

只是不同於921重建,謝英俊進行首批中繼屋的施工前,其實也沒有機會和部落詳談。訪問當天工地比平常多出許多工人,謝英俊透露,這是台東縣政府另聘的工人,「因為總統要來視察。政府希望住在帳篷的災民趕快住進中繼屋。」時程壓力不言自喻。

目前開工的基地約65戶,謝英俊採用輕鋼架、木板等綠建築建材,擋土牆也採生態工法,用大礫石取代水泥牆讓水有路可走;整片中繼屋除整地用到的混凝土外,在部落找到永久屋土地後,都可全部搬走、不會浪費。

工地班長、嘉蘭村民吳道義說,取用傳統建材較能反映文化特色,但因中繼屋只是暫住,謝英俊提供的建築工法環保且可變化,居民對一時無法反應文化特色沒有抱怨。

「文化來自所有人的生活、來自對土地跟環境的認同,更明確地說是要有自信、對自己的東西有信心,文化才能保存。」謝英俊直指:「如果房子樣貌可由部落參與想像,由居民親自蓋房子,等建築成形後,就已建立最起碼的自信。」目前嘉蘭村民有30位在謝英俊的團隊,適用88臨工方案,世展會另外補助7百元,讓居民生活獲得基本保障。

此外,謝英俊在設計上重視部落的天然環境與傳統,包括風向跟日照的考量、建築依原部落排列方式設計、4棟為1戶(以家族為單位)、設計閣樓方便放置東西,甚至考量到颱風總從太麻里登陸,因而設計天頂為尖頂,降低受風可能;重要的是,還預留部落習慣形塑社會關係的前陽台約7.5坪。

謝英俊說,慈濟至今沒有提出很詳細的永久屋方案,他不便評論;但建議慈濟以人頭做為分配永久屋坪數的條件需要調整。「既然要永久居住,至少要能夠允許一個家庭的基本功能。要考慮這戶人家的孩子可能會結婚甚至領養小孩。」

值得一提的是,謝英俊的中繼屋在永久地找到後幾乎可完全移植成為永久屋,解決921震後曾發生,而88水災之後將面臨的大問題。

921 震後,資源進駐災區,災民手中握有不少錢,因受創又住在臨時地,這些錢很容易被花掉;等到1、2年後,永久居住用地取得了,災民手上卻沒錢。當時重建基金會提供災民低利貸款,因建築思維沒有改變,居民多半蓋鋼筋水泥的房子,之後卻繳不出來錢,房子被法拍,再度流離失所。

謝英俊表示,在資源弱勢的原民部落裡不該推動「過度消費」,可惜台灣的重建思維一直是「獎勵過度消費」。以低利貸款為例,弱勢無法貸款,就無法享用優惠,但因低利貸款只做利息補貼,稍有能力的人借貸後就成為過度消費,「這是沒有弱勢者的基本人權思維。」

對謝英俊來說,建築是專業,但專業在於設計,施工的部分被工業化、商業化後,變成封閉體系,「這一行的人為保護『我的』工作權,讓房子變商品、只考慮值不值錢,好不好賣…都讓建築的價值扭曲。」

因此,重建對他來說是讓建築人「做有限的事」,提供架構,內容則由居住其中的人填充。謝英俊望著工地,語帶可惜地說,首批中繼屋尚且無法做到,但他已開始勤跑其他災區溝通,未來瑪家等地將與此不同。

話語甫落,世展會的工作人員對他說:「馬英九不來了。」謝英俊瀟灑一笑,語帶雙關地說:「那很好,回復正常步調!」他站起身走入細雨,沒有拂落身上灰塵、步入工地。謝英俊,和部落族人,正站在一起。
image
(本文轉載自「我們甚至失去了黃昏」部落格)

【招募】謝英俊第三建築招募志工

水災災情比想像中還嚴重,重建工作龐大。重建工作分佈各區(嘉義、高雄、屏東、台東等部落),比921範圍廣,許多地方需要幫助。緊接而來的災後重建亟需建築志工協助,需要建築設計背景大學志工以雙手參與災區重建。

謝英俊建築師事務所/世界展望會 八八水災 災區安置屋社區規劃

Ÿ 每戶主體建築面積:31.4坪

前後涼棚:7.5坪

謝英俊建築師自921地震始,開始以協力造屋方式進行災後家屋重建工作。

考量當地社會條件、災民災後的經濟條件,同時使用自然、可重複使用的建材以兼顧環保課題,讓居民參與協力造屋,為災後適切的解決方案。這套操作方式不僅曾用於921災後重建、風災後遷村案,在去年四川512大地震後的農房重建也是以類似模式進行。

這次八八水災後的災區安置社區重建方案,延續過去兼顧經濟、社會、環保議題的考量,房屋可由災民協力自建,所有材料皆可拆卸組裝,重複使用,並重新組合為永久性的居所,不會造成浪費與環境負擔。

房屋的規劃設計,不僅僅限於安置用途。由於彈性的設計、材料可重複使用,以及內部空間可滿足生活機能,更可做為長期居住使用。

而透過共同協作打造的社區,尤能強化部落/社區主體意識,以及維繫傳統互相提攜的精神。

88水災重建工作 — 謝英俊建築師與第三建築工作室招募志工

『水災災情比想像中還嚴重,重建工作龐大。』重建工作分佈各區(嘉義、高雄、屏東、台東等部落),比921範圍廣,許多地方需要幫助。緊接而來的災後重建亟需建築志工協助,需要建築設計背景大學志工以雙手參與災區重建。

請參加過謝英俊建築師 與 第三建築工作室所辦的工作營,熟悉工作模式,能投入第一線工作,帶災民協力建房的同學,朋友與謝英俊建築師 與 第三建築工作室聯繫!
需要志工伙伴:

(1)參與過第三建築工作營,熟悉這套工作模式,能投入第一線工作,帶災民協力建房的同學。

第三建築工作室直接聯繫電話:(049) 2850343  或email kkyuchin@gmail.com

謝英俊建築師 第三建築工作室 學歷

淡江大學建築系學士, 1977

經歷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設計展 (Detours: tactical approaches to urbanization in China), 2006
威尼斯建築藝術雙年展, 2006
深圳城市/建築雙年展, 2005
台北當代藝術館”黏菌城市”展, 2003
河北省定州市翟城村晏陽初鄉村建設學院鄉村建築工作主持, 2005
參與台灣921地震災區重建, 1999-2006
逢甲大學建築系兼任講師, 2002
樹德科技大學大學建古系兼任講師, 2001
中原大學建築系兼任講師, 1998
遊歷中國大陸從事民居及戲劇考察, 1987, 1989, 1995
謝英俊建築師事務所主持, 1984
陳其寬建築師事務所工程師, 1979
陸軍建築工程官, 1977

獲獎

台灣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競圖首獎, 2006
深圳城市╲建築雙年展組委會特別獎, 2006
侯金堆文教基金會環境保護傑出榮譽獎, 2006
聯合國最佳人居環境獎 (UN-HABITAT’s Best Practice) 決選入圍, 2004
台灣921重建委員會重建貢獻獎
台灣建築獎社會服務貢獻獎, 2003
第三屆遠東傑出建築設計佳作獎, 2001
第二屆遠東傑出建築設計獎決選入圍, 2000
第一屆遠東傑出建築設計獎決選入圍, 1999
新竹科學工業園區標準廠房公共工程品質評鑑優等
美濃客家文物館競圖首獎, 1998
台灣建築師雜誌獎(台灣建築獎), 1997
台灣省政府優良建築師獎, 1996
台灣公共工程品質特優獎, 1996
新竹縣文化中心競圖首獎, 1995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