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者之旅】好樣綠台東鹿野行0123

這一季,我們特別安排到台東鹿野鄉,拜訪茶園、楊桃、釋迦、香蕉、柑橘的小農。讓農場的主人與甘甜美味的農產與大家對話,希望,這是一種信賴與認同的開始.朋友們!來台東享受冬陽的舒緩,體驗藍天綠地的飽滿,還有一份來自有心人對待土地的特別情感。

你知道你吃到肚子的農產品由誰生產?在哪裡生產?及生產過程嗎?

你知道生產的農產有沒有被戴奧辛、鉻、或者農藥汙染嗎?

綠農的家,今年為朋友舉辦了幾次綠農家族的產地之旅,都頗受好評。為了讓支持我們的綠色消費者,更進一步認識『友善環境、無毒管理』的生產模式,特別舉辦『當消費者碰上生產者__冬季參訪活動』。

這一季,我們特別安排到台東鹿野鄉,拜訪茶園、楊桃、釋迦、香蕉、柑橘的小農。讓農場的主人與甘甜美味的農產與大家對話,希望,這是一種信賴與認同的開始

朋友們!來台東享受冬陽的舒緩,體驗藍天綠地的飽滿,還有一份來自有心人對待土地的特別情感。

邀請您帶著一顆慢活的心,慰勞自己兩天,走入我們的農場,與守護土地的農夫交心……..

當生產者與上消費者,會蹦出什麼樣的火花,我們期待著……….

台東縣鹿野高台-滑草場。

一、活動說明:

1.介紹友善環境、無毒管理模式。
2.參訪農場主人並品嘗特產。(茶園、楊桃、釋迦、香蕉、柑橘)
3.乘自行車飽攬鹿野生態與田園景觀。
4.體驗民宿,與農民話家常。

二、活動時間:99年1月23.24日(週六、日)

三、名額:四十名(額滿就要等到明年春季囉)

四、費用:2300元/人(小六以下1800元/人)
(含食、宿、兩天交通、自行車租金與解說、參訪品嘗、保險費等)

【主 辦】:屏東環境保護聯盟&綠農的家

【日 期】:2010年01月23~24日(週六~日,兩天一夜)

【招生對象】:關心農村、農田、糧食的NGO工作者、社會大眾、教師、學生,名額:40人。

【收 費】
報名費2300元(小六以下1800元/人)。

【報 名】
1.      報名:請於2009年01月20日前填寫報名表,e-mail至lvt236@ms12.hinet.net或傳真:08-7378040(如三日內未收到報名確認回信,請向屏東環盟&綠農的家洽詢,電話:08-7370922 陳 先生)

2.      繳費:收到本會寄發之email錄取通知後,請務必於三日內完成匯款報名費手序,戶名:綠農的家,帳號:中國信託-屏東分行(822)207-54011039-2,請於匯款後來信或來電告知匯款帳號後五碼及大名。(逾期未繳費者,將取消報名,由候補之報名者遞補)

3.      退費:01月22日前(含當日)取消報名者,可來電辦理退費,本會將扣除行政手續費100元,其餘全數退還。01月23日後(含01/23日),恕不退費。

4.      報到:請記得攜帶健保卡、水壺、防寒衣物、雨具、帽子、碗、筷、湯匙、湯杯、個人醫藥用品、筆記本。

詳細報名資訊:綠農的家

新移民的鄉村社區營造體驗

也許這就如同社區營造,在鄉村到底最重要的是什麼? 經濟、文化、弱勢關懷、自然保育、社區凝聚、參與成員的成就感、美學、青壯年回流?這許多面向若都能改善,這鄉村社區就是完美的社區了,然而追求完美…………

前幾年在文建會的大力支持下,台灣都市或鄉村紛紛成立社區營造團體,結合一群地方熱心人士,為地方的新風貌與人文凝聚,建立了不少讓人眼睛一亮的成績;地方上的新樣貌配合週休二日的實施,也為國內的觀光旅遊開拓出另一條路線。 幾個用心營造的社區,在媒體普遍報導的推波助瀾下,更讓該社區成為觀光旅遊的熱門景點,但在明星光環背後,社區是否因此成為更適合居住的環境,居民因此更快樂、更有尊嚴的生活,還是只是少數居民得以因觀光旅遊而獲利,這是一個需要居民親身回答的問題。———————————————————————————-

我所移民的台東縣鹿野鄉龍田村很特別,曾經是日本人的移民村,仍有日據時代規劃出的棋盤狀筆直道路,少數保存下來的日據建築;加上花東縱谷管理處整理的一大片飛行傘降落草地;茶葉改良場的整齊實驗茶區與樹林景觀;數百公頃平坦農地種植多樣的農作物;這一切使龍田村具有特別的美與安定感。 龍田村有媒體報導的名號「蝴蝶村」,這是村裡龍田蝴蝶保育協會多年推動蝴蝶保育的成果。

龍田蝴蝶保育協會協會是以蝴蝶保育為宗旨,但實質上是想藉著蝴蝶保育的推動,重新營造全村的自然環境,讓全村環境能更自然、居民能更凝聚,並開展村內之人文生態新風貌。

協會的靈魂人物是退休高工生物老師李老師,30多年前台東仍是極偏遠之地時,就已勇敢移民來村裡。 數年前,李老師原本早已可以安心享受退休生活,在現為農民的昔日國中學生請求下,將他多年研究與復育蝴蝶的嗜好,拿出來指導村裡有興趣的居民,慢慢的,形成一個蝴蝶工作坊,再幾年,擴展成為龍田蝴蝶保育協會。

蝴蝶協會藉由教育居民瞭解蝴蝶而認識生態保育觀念,數年來成功說服村裡20多戶居民,將自家庭院改造成蝴蝶蜜源與食草為主的蝴蝶花園,也讓多種蝴蝶再次經常翩翩飛舞於全村。 數位青壯年農民的協會成員,也成為蝴蝶的解說專家,並且經常關心村裡的未來;協會也經常以出色的蝴蝶導覽,承接機關團體的活動或學校戶外教學; 協會成員之一的另一位退休老師也激發出使命,出任功能多年不彰的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由另一條路來幫助社區。 目前,兩個社區團體由不同方向來協助社區的發展。

李老師使命感很強,不希望蝴蝶協會變成只是欣賞蝴蝶的嗜好團體,找了城鄉規劃專家統整,經過協會與村裡其它團體多次討論,規劃了全村的未來藍圖,希望引導政府各單位要投資社區發展時,能依照此藍圖統整進行,而不是各作各的變成四不像,此藍圖著重的是軟體的建設與自然人文景觀的恢復,而不是大而不當的硬體建設。

身為龍田村的新移民,基於瞭解社區、幫忙社區的回饋心理,也對社區營造的成效有好感,也加入了村裡的龍田蝴蝶保育協會。 加入後才瞭解到蝴蝶協會近二年來的成果,比如將村裡十多年前荒廢的登山步道重新發掘整理;遊說村民讓出屋前空地種樹,讓環村的綠色樹木隧道逐漸成形;連署挽回即將被拆的日本區役所成為公告歷史建築,並發動義工將此建築內外全部大掃除;成立社區風味餐工作坊,希望由村裡的媽媽以副業形式招待蝴蝶導覽的團體,也可以用村裡的食材在地消化掉;舉行手工蝴蝶風箏製作教學並推展放風箏活動;舉行全村的趣味活動; 請專家指導村裡居民發展小型工藝作為導覽之選購禮品; 舉行蝴蝶生態與標放等之教育;訓練社區小學高年級生作導覽等。

food-360.jpg
社區媽媽的風味美食

加入協會,才慢慢發現社區營造真的是吃力的工作,因為全村的人熱心的不多,只有不到 10位經常參與,上述這些許多活動推動落在這些成員身上,這些事都是義務工作,各人又有各自的本業或農務要作,漸漸的有些成員有點消耗過度的無力感,或受到家庭的壓力,開始淡出協會活動,於是蝴蝶協會這一年又暫時回到只與蝴蝶相關的工作,讓成員暫時休養生息。

然而,僅管如此,蝴蝶協會依然持續作許多長期的工作,比如全村每個月一次的蝴蝶調查與遷移性蝴蝶標放;登山步道旁的植物調查;生態旅遊推廣訓練與觀摩;小學生兩天一夜的蝴蝶生態體驗營;全村已見的蝴蝶標本製作;為村裡兒童放映人文與國際觀點的電影等等。 李老師的使命感持續推動蝴蝶協會為龍田村作基礎工作,也持續拜訪遊說村裡的新移民或老居民,加入蝴蝶協會回饋村莊。

每月例行龍田村蝴蝶標放

村子裡定期舉行的蝴蝶活動。

兒童蝴蝶生態體驗營

然而,僅管這麼多的努力與成果,全村許多居民也曾經一起參與多次活動,部份人也受益於知名度提升造成的農地價格提高,甚至提升了居住於此地的尊嚴,然而參與社區事務的居民依然寥寥可數,也很少有村民主動給與讚美,身為成員之一,感覺彷彿在舞台上表演,沒有掌聲卻總是觀眾爆滿,到底觀眾是捧場或是不滿意,舞台上的演員實在不知道? 社區營造在許多社區都有類似的問題,居民生活與活力似乎都因此而得到改善,然而依然總是少數人參與,也經常招致或多或少的批評。

村裡的農作、人文與自然特色,與這些年的累積的蝴蝶村知名度,經由來自觀光業的新移民運用,數年創業經營下來,近年來,每年將近數萬名觀光客,到村裡以自行車進行人文生態導覽,這裡已成為新興的觀光熱門景點。 然而約不到1000人的居民,仍然大都是以農務為主業或副業,幾乎與觀光旅遊業無緣。 固定路線、專人導覽的觀光旅遊背後,居民的生活仍是另一個陌生的世界。

也許這就如同社區營造,在鄉村到底最重要的是什麼? 經濟、文化、弱勢關懷、自然保育、社區凝聚、參與成員的成就感、美學、青壯年回流? 這許多面向若都能改善,這鄉村社區就是完美的社區了,然而追求完美是無止盡的,只能當成目標,然後就只是去耕耘。從一個新移民身份親身參與的蝴蝶保育協會,我看到的就是一群傻子默默的作,朝著一個不可能達到的 ”完美” 目標前進,這不是龍田村的特例,而是全台灣各地都在上演的鄉下小故事。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