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緬味道在尋常巷弄

這裡是中和市華新街,85度C招牌佇立後是滇緬移工的天堂。空氣中浮盪辛香酸辣與汗水勞動揉合而成的獨特,舉目可見各式滇緬食物店號,一條街景左右兩側幾為飲食小店,一日之晨正是各地滇緬移民由四方聚集….

週末午後,我車行穿越人潮洶湧的南勢角黃昏市場,陣陣逆流的人潮,彷彿提示我逆行過後的目的地,也是叛逆於所謂本土在地的根植;來自異國的族群,落腳、生根與適應或不適應,錯錯落落一傳十、十傳百,鄉愁與鄉愁的牽繫構築異鄉空間生成…。這裡是中和市華新街,85度C招牌佇立後是滇緬移工的天堂。空氣中浮盪辛香酸辣與汗水勞動揉合而成的獨特,舉目可見各式滇緬食物店號,一條街景左右兩側幾為飲食小店,根據友人轉述,一日之晨正是各地滇緬移民由四方聚集於此飽足一餐準備為一日上工展開起點的第一站,而那樣的熱鬧盛況與交談是獨屬於那樣的族群與家鄉味,店家大膽地書上家鄉文字菜單,舉凡租屋、移工活動、移工學習識字班…等食衣住行育樂新聞都轉化為家鄉文字被重新解讀與注入外籍移工的生活。

image001
富有緬國風情的餐飲招牌。

騎樓街頭下販賣來台緬甸人士必備的語言學習第一課。

image003
因英國殖民尚保有的早午茶習慣,讓街頭隨處可見喝茶吃餅。

華新街,看在外人眼中,它或許只是一個嘗試異國美食的尋常巷弄、是一處體驗異國新鮮的場所空間。這裡保有英式殖民風情生活慣習,有早茶午茶的補充活力與悠哉閑談、有舊式樓宇打出騎樓,再放上幾張桌椅,一盅茶、一塊餅、幾個人、便可泡上一陣。我看著陌生文字綠黃相間、鮮豔而又濃烈映入眼簾、穿心越嶺領我去幻想遙遠國度的一切,轉換地域空間來到台灣求生讀書的滇緬子民,是家鄉的氣味匯聚各路人馬落腳此處,我們開店販售挾帶海洋氣息而來的一切。這張唱片與那套緬式風情月曆、那本緬華字典與日日新鮮的緬文日報,串聯起生活圈與故鄉情報的交換。連路口的牙醫診所,都還是緬甸華僑開設。除開食衣,精神組織與緬甸移工的關係更是不可分,在華新街區還是保有緬甸移民之宗教組織與空間,透過固有的精神組織連結起家鄉在異地的想像。

image005
專售緬甸食品貨物及思鄉必備國際電話卡的雜貨店。

image007
緬甸華僑所開設之診所。

身在異地的滇緬移民,特殊族群在此區的政治選票與利益,也讓這群領有身分證的子民成為政治選舉中不可忽視的一群。也因為如此,每逢選舉此處反而成了兵家必爭之地,並且戰況猛烈,各方拉峙勢力不容小覷。只是聽聞縣府有意將此區一律統一化為異國風情之觀光商圈,一來經由滇緬異國情調創設特性,二來看到的是抹滅有機生長的秩序,反倒為了乾淨整齊的市場化而捨棄這些蓬勃有力因應在地而生的看板與生活模式。或許取代的是一格一格的店租小間、具有特殊圖騰的整齊路燈、一致統一的招牌模式、觀光與商業需求的入口意象….。或許…或許…滇緬移民唯一思鄉的場所,又再度被公共性給入侵統馭、這唯一的唯一,似乎…也開始失風去味….。

在〈滇緬味道在尋常巷弄〉中有 2 則留言

  1. 語芳:
    我會把你的留言轉給作者,讓他知道您的訊息的。

  2. 在網路上拜讀了您的作品

    《紅樓春曉:情慾流動的台北市同志地景》

    因為對於同志這個部份 要打算做出可以規模化的論文

    您在發表裡面部份的文字 可以作為引述(一定會註記出處)

    在個人以後的論述中嗎?

    koviva800@hotmail.com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