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春客運車站

關鍵的恆春轉運站,裡面也有我們屏南的寫手。不知道是命中注定,還是偶然巧合,搭車者與售票者,編輯與寫手,讀者與作者,教授者與學習者,鼓勵者與被鼓勵者,困惑者與解惑者,在這關鍵的恆春車站相遇,這2小時………..

邀請小地方台灣社區新聞網主編前來屏南講授公民新聞寫作題材、寫手與地方感的關係。包括幾個意義,其一是藉由主編的現身說法(本人出現,可不是網路上的相遇)及鼓勵,屏南的寫手可以再接再厲,寫出更動人的故事;其二是透過主編與寫手的碰面,讓讀者與作者,第一線工作者與第二線工作者,藉由面對面的討論,而讓對方印象深刻。

這件事其實是令人興奮,也充滿期待,但又好像通信許久的筆友要見面,會有一點緊張。第一個考驗是天氣,目前是恆春半島好發生颱風的季節,夜間在社大上課,當然須考慮天候,好幾個課都被颱風打亂了。第二個考驗則是高雄到恆春這段公路(一百六十五分鐘),所花費的時間要比台中到高雄(六十分鐘)還要久。不計算南投中寮到台中高鐵車站所花的時間,從台中到恆春來回必須花費6個半小時的交通時間,然後只為了2個小時課堂上的相遇。

這也足以說明這門課在屏南可以開成,是多麼的難得。

ticket-260.jpg
從高鐵左營站搭上客運公車,大約2小時45分就會到恆春。

關鍵的恆春轉運站,裡面也有我們屏南的寫手。於是不知道是命中注定,還是偶然巧合,搭車者與售票者,編輯與寫手,讀者與作者,教授者與學習者,鼓勵者與被鼓勵者,困惑者與解惑者,在這關鍵的恆春車站相遇,這2小時之外的20分鐘,更是令人感到驚奇與字字珠璣或者也可以說是以秒計費,而句句千金。

不知道恆春的媳婦,寫手,售票者是否因這短暫相遇而功力大增,但中寮的農村工作者,編輯,搭車者,卻在這段旅程-沿途山連(黏)著海,擠出的公路則是連接著故鄉與遊子的臍帶-深深體會恆春遊子歸鄉及離鄉的心境。

上次課程時間較長,我們把員林社大的創校校長林雙不作家前輩留了三天,然後促成地方文學與自然文學(杜虹)的對話,並啟動三個晚上的論壇。也是在車站與林老師碰面,並利用對面的春成書局附設咖啡館強力邀約林老師與杜老師而成。

作為促成者,倡議者,聯繫者,觀察者,首位閱讀者及文字增修者,能得到這樣的協助非常重要,那可能是持續可以反覆鼓舞寫手的愉悅及難得的記憶,「還記不記得,主編從中部來,花了6個半小時,談到車站的主題,母與子、青年人等等各式的題材…。」

車站的對話

在〈恆春客運車站〉中有 2 則留言

  1. 感謝許許多多人的協助
    屏南社大才可以在好像連續
    在地學員其實覺得並不連續的斷斷續續1加0.6個學期
    開設公民新聞寫作班
    目前我們的課程已結束
    新的課程尚屬未知
    但學員的學習需求仍然熱烈

    因此我們約定每個月的第3週的同一時間聚會
    聊聊最近寫的東西
    寫完了一篇也好
    沒寫完也好
    總是聚在一齊
    也可互相打氣
    交換著屏南公民社會建構的各種意涵

    誠心感謝不遠千里而來的好朋友
    小非宣竹ㄓㄣˋㄏㄨㄚˊ, 還有處長及率領的團隊
    你們的到來與交流
    對屏南意義重大
    也證明島嶼極南方
    值得凝視她的北方他者或者生活其中的人們
    好好珍惜 細細觀察 深刻書寫

  2. 搭高鐵從高雄站出來後,詢問往恆春的車班以及時間,聽到司機說要將近180分鐘時,忽然覺得好像天方夜譚般的不可思議。從台中搭高鐵到高雄還不到一個小時,從台中搭飛機到香港也不過90分鐘,從高雄到恆春竟然要180分鐘…….,那種高中要讀三年才能畢業的漫長感,忽然又回來了。

    一路回想敏州老師說的,透過這個路程可以體會恆春人回家之路的感覺,的確,一個恆春人必須常常這樣顛簸在客運班車,當別人從高雄來回台中一趟的時候,恆春人還沒晃到高雄車頭,這是什麼感覺?

    隔絕是壞嗎?或者是保存特色之好?我無法輕易回答,但是當我下車來到屏南社大,聽到觀察員們談論他們住在恆春的理由,以及他們對自己是「哪裡人」的認定之原因時,知道自己心中湧起了很多的羨慕,羨慕這些朋友有一個清楚的地方─恆春,讓他們覺得可以依靠,可以付出,可以認同,也可以為之在車班上顛簸往返。

    對於生活在每個特定「地方」的人來說,必然都有一些理由,有些是隨機落腳,也可以隨意離去,也有些人,如屏南的朋友,經過思索,或不經思索的情感呼喚,選擇了恆春作為認同之處。每個人認同「地方」的原因、機緣與方式都不同,但是有了這份認同,就讓生命多了一條定位軸,有座標可以參考。

    那天回來的路上,我想要開啟一個共同的專欄,請大家一起來聊聊,為什麼選擇你現在所落腳的地方,那個地方對你的意義是什麼?後來因事情忙,就擱著沒作,敏州老師的信提醒了我的這個想法。我們將準備一個留言處,請大家一起來共筆,寫下你對所生活之地方的看法,那裡帶給你的意義,希望我們可以一起來感受,地方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的角色。

    感謝敏州老師和屏南社大所有學員的熱誠分享,在這旅程後,我更珍惜作為編輯的工作,能有機會分享這麼多不同的故事,來自台灣這小而豐富的島嶼,從北至極南方。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