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筍─雨季裡微酸的家常菜

芋筍是一道在雨季時,經常在飯桌上出現的一道菜餚。一方面拜雨季時蔬菜少產之賜,另方面則是,芋頭在雨季時,發芽衍生得特別厲害。種在自家後院,想吃的時候連著芋頭…

美濃人關於「芋」有三種說法:(一)地面以下的,即俗稱的芋頭叫「芋仔」;(二)地面以上,連梗帶葉稱為「芋荷」;(三)還有一種說法,同時包含了地面上下的部分,叫做「芋筍」,但芋筍說的卻是小株的,由母株衍生而來的子株,以有別於前面二種對於正常株不同部位的稱呼。美濃人又說,「正月芋,二月薑」,意思是,一月種下芋頭,到七月半的時候就可以採收製作芋粄祭祖。客家人的三節除了春節和端午節外,另一個是七月半,而非中秋節,說的是三個要祭祖的日子。

靜英在舊曆過年前,就在屋後的一小畦田地上,種了一排芋頭,一株挨著一株。施了一點肥,等到三、四月,雨季來臨時,每一株母株周圍都衍生了許多短細的小芋株,如同雨後春筍,也就是美濃人所說的「芋筍」。這些如同春筍般的小芋株,在接下來的幾個月,會進入美濃人的飲食生活中。

971123-taro1-360.jpg
長在芋頭旁的芋筍

芋筍是一道在雨季時,經常在飯桌上出現的一道菜餚。一方面拜雨季時蔬菜少產之賜,另方面則是,芋頭在雨季時,發芽衍生得特別厲害。種在自家後院,想吃的時候,連著芋頭挖出來,削去小芋葉,清洗過後斜切下鍋,大火快炒後燜煮,加上些許豆瓣醬,美濃的作法會再加上一點白醋,上桌後就是一道下飯菜。問過福佬朋友,他們也吃芋筍,尤其是老一輩,但是料理時卻不加醋。在蔬菜供應較匱乏的季節,有時後,這是飯桌上唯一的一道蔬菜;那樣平常,卻也那樣令人回味。「芋筍」是一種道地的雨季替代蔬菜,雨水不僅讓「芋筍」勃發,而且讓「芋筍」清脆;缺乏雨水時長出的「芋筍」,反而由於稍韌而不利咀嚼,口感較差。

削小芋葉
銷小芋筍

洗好的芋筍
削好的芋筍

這是一道存在記憶深處的菜餚,自有記憶以來,「芋筍」沒有在任何一年雨季的飯桌上缺席過。小時候特別喜歡吃「芋筍」中,切成一片片燜煮後,浸在微酸的湯汁中的「小芋頭」。家裡最常見的芋頭料理,除了做成甜鹹兩類芋粄外,還有加上豆豉和七層塔(即「九層塔」)一起煮的芋頭排骨湯,小小的山芋一般是水煮抹鹽,但是沒有一種芋頭料理,如同芋筍,會和酸味形成一種巧妙的結合。於是只要煮好的「芋筍」一上桌,便理所當然地,伸出小手將盤子移到面前,大剌剌地將所有的芋頭片往碗裡夾。

煮好的芋筍
芋筍做成的風味菜餚

如今,在夏季時已經有老婦洗好了芋筍,疏落地挑到大路邊來販售,一把二、三十元,半野菜也許將來會成為一種大規模種植的蔬菜,不過,家常菜的本色是不會改變的。不知從何時開始,那獨特的美濃式芋筍煮法所具有的酸味,竟然成了我對美濃雨季的記憶之一。

(作者為高雄縣旗美社大主任)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