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居民飲水小史

自來水可以算是「乾淨」的水嗎?這得看「乾淨」的定義為何。根據以研究污染聞名的英國人類學家瑪莉.道格拉斯的看法,清潔,是靠排除不潔而維持的。如她研究《聖經舊約.利未記》中記載著可食與不可食……

去年剛搬來高雄時,我從台南帶來的行李中,包括一只德國BRITA濾水器。不過過了幾天,這只濾水器被我鎖進不見天日的櫥櫃,取而代之的,是去五金百貨行買的20公升大水桶,從此,我也加入高雄市民「買水一族」了。記得十多年前,大一暑假第一次到高雄同學家作客,最深刻的便是旋開水龍頭,水沖激在洗手檯時沖揚而上的濃厚「自來水味」。所謂的自來水味,根據常識,是消毒過程中添加的「氯」在作祟。

加水,是因為我的經驗以及感官告訴我,加氯不好,但是氯安不安全,自來水公司沒告訴我。另一方面,我雖然加了街角加水站的水,但他是否真的是「山泉水」?我也無從查考,我只是看著上頭「RO水」、「泰山泉水」、「來自大武山」的字樣,「覺得心安」,就如此日復一日地買了。

根據報載,截至2008年,高雄的加水站數量總共有八百家之譜,這個現象背後的意義,其實不過除了口感,還繫乎深植人們腦子裡的「安全」與「潔淨」的觀念。而這安全與衛生的觀念,得拉回到約百年前的日本殖民政府在台設置水道的故事說起。

高雄水道水的起源

1895年,清廷割讓台灣予日本,來台的日本政府,面對的是一塊全然陌生的殖民地,在他們眼中,台灣的髒亂前所未見,於是,日本殖民政府聘請來自英國蘇格蘭愛丁堡的工程師W. K. Burton規畫水道,由北而南,從基隆到台南,依次築成。至於高雄,成立時間較晚。昭和十年(1935)所出版的《高雄市水道概要》記載著高雄水道的源起、興築及設施的明細:

高雄水道的設置,始於日治時期為供應高雄港築港工事的用水而起,明治43年6月,開始進行水源的勘查。當時,曾考慮高雄本地取水,北邊為壽山山麓的龍目井;南方為高雄港港口北方湧泉,但水質因富含石灰成份,硬度太高,兩個地點都遭到否決。後來,選址於距離高雄20公里的表流水。

明治44年(1911)3月,開始興工建造,於今高雄縣大樹鄉九曲堂竹子寮設取水站,取下淡水溪(今高屏溪)之表流水;在距淨水場1,708公尺的壽山設置配水池,大正二年(1913)完工。其後有增設過濾池、輸水管、水錶等增設工程。

昭和13年(1938),為因應戰時需求及配合高雄的工業發展,於距高雄10公里的大寮鄉翁公園闢建第二水源地,取用地下伏流水。

至今,這兩個水源供應了高雄市的民生用水及工業用水。

高雄市的用水隨著人口漸多、市區擴張而漸次普及,但偏遠地區狀況則較為坎坷,其中最為不便的是港外沙洲—旗津。旗津的用水,原為哨船頭到旗後的水管所配送,二戰時被炸毀。戰後,來台接收的省府派員勘查,於民國35年1月修理,5月通水。38年10月,這海底水管又被港務局清港船撞斷,供水又告停止。隔年12月修復,40年三月通水。不料,41年1月,這根水管又再次被清港船撞斷,所幸受損程度較輕,3月即修復,恢復通水。(德玉 1955:15-17)

整體來說,市區的自來水鋪設普及,比較晚鋪設自來水的地區有旗津中洲、左營、楠梓及偏僻郊區。如今,在高雄市區,旋開水龍頭、取用自來水(台語稱「水道水」)已然成為生活中再自然不過的事,因為太過方便,以至於忘了它的存在,只有在停水時,才體會得到水的可貴。

不知何故,高雄的水質在進入民國70、80年代時遭受民眾嫌棄,當民眾旋開水龍頭時,聞到的應該就是筆者82年初次來高雄時,印象極為深刻的「高雄自來水」,消毒味強,口感極差。那時,從邀我來高雄玩的同學口中得知,高雄人都去加水站買水來喝,至於洗澡、拖地的水,才會使用自來水。

加水站的誕生

高雄人買水的準確歷史點,目前無法加以確認,但根據訪談同事及其親友的說法,大約起於15年前,一開始,是某些高雄民眾赴臨近的高雄縣、屏東縣山區處取山泉水,其後,加油站紛紛設置,冠以「泰山泉水」之名,後來,更進一步號稱引入R.O逆滲透設備。

自來水的水質口感不佳、消毒味濃,成為市議員頻頻炮轟高市政府的重點,針對水的質詢案頻繁,甚至選舉時,也成為批評對手施政政績的重要標的(註一)。與此同時,政府部門也開始針對改善飲水口感,如省自來水公司(今歸自來水公司第七區管理處)於民國8年啟用「高級淨水處理廠」,水廠所在高雄縣長號稱經過處理的水「口感良好」。但民眾心存疑慮仍是事實,街頭加水站未見減少,而且花招百變。

971231-water-360.jpg
充滿類科學辭彙以說服買水民眾的高雄街角加水站說明

加水站從一開始的定點設置,到近期的加水車,有須多都標榜「泉水」、,但是根據高雄市政府公布數據,市內的八百多自來水站,所供應的有三分之二為地下水,三分之一甚至為自來水。自來水的充滿化學味,以及民眾對於加水站用水的不放心,也促成了家戶濾水器市場的勃興。但是,這些名目繁多的濾水器,濾過的是雜質,還是人們心裡的不安?

到底,自來水可以算是「乾淨」的水嗎?這得看「乾淨」的定義為何。根據以研究污染聞名的英國人類學家瑪莉.道格拉斯的看法,清潔,是靠排除不潔而維持的。如她研究《聖經舊約.利未記》中記載著可食與不可食的區辨,潔淨是一重要的判準。至於裡頭提到水的文句如下:「泉源或是聚水的池子仍為潔淨──因為這裡是活的,而且是流通生命的所在,能隨時將污穢帶走。」流動的活水是潔淨的,這和一般人的觀念相同。但如果有「異物」進入水中呢?

聖經存在的時代,可能還沒有化學消毒這種科技產品,無從區辨消毒過的水,到底能不能算得上是「乾淨」的?現實的狀況是「潔淨的各自表述」—從自來水、泉水到加水站的水,統統有人取用。不過,也可以說是我們都生活在巨大的風險世界中,取「風險最小」的作法以為之。

山泉水卡安心?

在幾種飲用水當中,有趣的是仍有少數人取用泉水飲用,如大樹鄉龍目井仍有不少高屏地區遠赴該處取水。高雄縣政府為了避免當地取用到被污染的水,想裝設自來水設備,被當地人群起反對,最後不了了之。此外,根據筆者對內惟地區居民的訪問,二三十年前,當地仍有居民會汲取龍目井的水飲用,至於洗衣服用的則是附近幾口泉水,但兩者水質是不相同的。

帶的居民曾取用龍目井湧泉為飲用水
鼓山區內惟一帶的居民曾取用龍目井湧泉為飲用水,但在自來水引進後,取水的居民便減少了。

聖經裡提到「要把潔淨的,和不潔淨的…都分別出來」只是,爭論著何為潔淨,喝那種水安全,以及人的口感,恐怕是個無法有結論的大哉問。百年前,自來水原本是為了安全及衛生而設,百年後的今天,眾人為了安全與口感而不飲用自來水。想必當時的衛生官員及自來水道工程師看到也會啞口無言吧!?

註一:中央通訊社,2008/2/29,記者陳慧真報導。

餐考文獻

德玉

1955 高雄市自來水。高市文物,1(2):15-26。

高雄市役所

1935 高雄市水道概要。高雄:高雄市役所。

在〈高雄居民飲水小史〉中有 1 則留言

  1. 自動引用通知: 高雄市政府 - 龍的耳朵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