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ce: 呼叫 _load_textdomain_just_in_time 函式的方式不正確。Text Domain 為 twentysixteen 的語言套件載入過早觸發,這通常是由於外掛或佈景主題某些程式碼中的指示器過早執行所造成,而語言套件應該在 init 動作之後才載入。 請參閱〈WordPress 的偵錯功能〉以進一步了解相關資訊。 (這項訊息新增於 6.7.0 版) in /home/204091.cloudwaysapps.com/trdgcdbcqr/public_html/wp-includes/functions.php on line 6114
民族村 – 第 4 頁 – 小地方新聞網

那瑪夏心聲─讓我們在一起

達努巴克引述部落長老的話:「如果什麼都不能給我們,至少讓我們可以在一起」那瑪夏民族村的村民,希望現階段的臨時安置,能夠盡力讓全村的人聚集在同一地點。讓家人團員,守望相助,共同籌備未來重建的工作。

颱風過後的第八天(8/15),救災的工作仍然持續著,各地災民持續撤出。人救出來,雖然寬慰,但是只是第一步。生存,包括著更多後續包括安置、重建、生計、子女教育等無數問題要處理。

我們前往安置點之一的內門順賢宮訪問了「那瑪夏鄉自救會籌備會關懷組」的達努巴克(那瑪夏香自救會關懷組組長、順賢宮收容中心聯絡人),希望能夠反映第一線災民最真實的聲音。

980816-danubake-360.jpg
「那瑪夏鄉自救會籌備會關懷組」的達努巴克

災民被救出來後,就直接被送到八處不同的安置中心。許多家庭被迫分散,安置到不同的地方。達努巴克表示,災難發生已經造成直接傷害,救災緩慢成為二度傷害、好不容易獲救,卻不能團員,對災民更造成三度傷害。

達努巴克引述部落長老的話:「如果什麼都不能給我們,至少讓我們可以在一起」那瑪夏民族村的村民,希望現階段的臨時安置,能夠盡力讓全村的人聚集在同一地點。讓家人團員,守望相助,共同籌備未來重建的工作。

另外,針對目前在安置中心內的狀況,達努巴克觀察到,部落小孩都需要家長全天候的陪伴,導致家長無法再分心處理事務。因此他指出,臨時安置處需要有安親、托育的服務,使家長能夠確保兒女得到照護。因為唯有在下一代得到妥善安置的情形下,災民的善後、重建,乃至之後的生計,才有辦法繼續進行。

DSC00917
部落的孩子在這段其間需要陪伴與照顧

面對未來長期安置,政院希望遷村異地重建,達努巴克則轉述民族村部落長老張義治的意見,表示族人期待能共同重建部落,提出幾個地點。包括台糖在山林國中附近的土地,或是部落舊址的平台。平台同時也是這次土石流中許多鄉民保命之地。

族人期待政府能夠儘速進行環境安全評估,若該地確認安全,希望能夠在那裏重建部落,而非遷到陌生環境。

雙連堀,這個地方

雙連堀,雖然在旗美九鄉鎮快兩年,但是直到甲仙農業班開課後,有幾位來自雙連堀的學員之後,才第一次聽到這個地方。這個地名感覺到非常的有江湖味,好像在某一個山寨裡,一群馬賊聚集…

雙連堀,雖然在旗美九鄉鎮地區快兩年,但是是一直到甲仙農業班開課後,有幾位來自雙連堀的學員之後,才第一次聽到這個地方。這個地名在我聽來,就感覺到非常的有江湖味,好像在某一個山寨裡,一群馬賊聚集在那兒活動的意象,大概是被金庸的小說給影響到吧!結果在網路上搜尋一下這個名字,幾乎查不到關於這裡的歷史、背景等等。有的幾乎都是「錫安山」的歷史:

錫安山原名雙連堀,位於高雄縣甲仙鄉小林村,是一塊三不管地帶 的公有山坡地。一九六三年,洪以利亞(洪三期)、張約翰(張國勝)、朱約拿(朱棣華)等人離開台南聚會所,來到此地墾荒牧放。六五年 底,洪以利亞在台北遇見江端儀,並歸信新約教會,爾後就請新約教會 的「聖徒」們上山,協助開發經營。數十人披荊斬棘,投入上億元的奉獻,到了七九年,農、林、漁、牧均蔚然可觀,終於使大片荒野變成了 「伊甸園」。

直到翻閱甲仙地方文史工作者游永福先生,花了數年時間做的地方調查著作《甲仙文史記事—為式的平埔文化開出一條活路》後,才對這個地方有比較粗略的瞭解。

錫安山整座山及其後側的山區皆屬「雙連堀」的範圍,雙連堀得其名的雙連水堀是在後側山區;後側山區另有前堀(單堀)與後堀(單堀)兩個水堀,錫安山之錫安天池處亦有一堀水堀。這些水堀,早期都是在此存活的野牛泡浴消暑的好所在。為何野牛會在此存活呢?日治中期起,雙連堀地區也是製腦地,樟樹及熬腦用材砍伐後會有過火燒山之劫,所以其後林木無多,唯菅草生長茂盛,有了菅草與水堀乃吸引了野牛來此生活傳衍。(頁161~162)

不過現在雙連堀也不再是屬於甲仙鄉,行政劃分上是屬於那瑪夏鄉的尼沙魯(原稱三民鄉民族村)。而我們現在拜訪的雙連堀,應該就是屬於錫安山的後側山區那一片,尚未進入那瑪夏鄉尼沙魯聚落聚集區,而是在進入尼沙魯之前的右側山上。一路綿延,從這座山到那座山,從山坡到山頂,每戶之間的距離可遠的哩!

從雙連堀山上遠眺尼沙魯村
從雙連堀遠眺尼沙魯村

而經過一些訪問瞭解之後,也知道在這片山裡討生活的大多是漢人移民,多數是從嘉義山區(竹崎、梅山、番路、大埔等地)搬遷而來。雖然在地理知識上,嘉義跟高雄之間還隔了台南縣這個行政區,不過那瑪夏鄉可是緊鄰著嘉義呢!討山過生活的人從一片山區,翻山越嶺到另一片山區討生活的故事,就這樣換個地方繼續上演。

雙連堀山區二十多戶交通道路上不甚便利
雙連堀山區二十多戶,交通道路不甚便利。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