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寫作到運鏡的屏南地方學

建構公民社會的途徑,有許多方式。作為熱心的公民可以用自己較偏好的方式去實踐。作為成人高等教育一環的社區大學,作為一個非營利組織,其中一種實踐理念的方式,就是廣納各種符合公民………….

在屏南社大此次公民新聞寫作課,有一堂課是邀請公民新聞平台的資深公民記者sisal講師來談「用鏡頭說話」。

news-360.jpg
學習透過鏡頭說話

為什麼會設計這堂課,主要是在屏南社大辦理公民新聞寫作課程,均是以培養「文字記者」為主,這是要呼應小地方的供稿內容設定,另外一方面,則是期待文字對於農漁村等偏鄉地方的著墨,能夠提供較足夠的深刻訊息,以協助台灣另一端較少被知悉的一面被知悉。

然而,公廣集團推動的公民新聞平台,也是以類似的名稱,公民記者,作為另一種公民新聞呈現的模式,較接近「攝影記者」的模式,同樣以網路作為平台。二種都是為建構公民社會而努力,要準備的工具卻有不同。並不是所有開設公民新聞寫作的地方,都有這樣的辨析。不過,同時熟悉於小地方社區新聞網與peo-po公民新聞平台的屏南社大,希望透過一堂課的介紹,讓未來小地方寫手們,也理解另一種創作公民新聞的方式。

Sisal是南藝大的碩士,原來是拍攝紀錄片的專業,由於長期參與瓊麻園城鄉文教發展協會,對於恆春地方的視角與觀看,具有相當程度的地方性,因此po在peo-po上的報導,常被公廣集團引用,呈現於公視夜間新聞或是其他時段。因此,由sisal來現身說法,是最有說服力的。

sisal老師你看這個�題可以怎麼報導
sisal老師你看這個議題可以怎麼報導

屏南社大公民新聞寫作班的學員,不是科班出身,因此也不會計較「平面記者」與「電視記者」屬性的不同。不過,小地方社區新聞網的文章寫多了,卻也可以釐清二種架構於網路平台呈現內容的差異。相較於以文字描述農漁村社區小地方的細火慢燉,影片的剪輯,有如大火快炒,別有一番滋味。

記者與文�記者表現方法真的很不同
攝影記者與文字記者表現方法真的很不同

建構公民社會的途徑,有許多方式。作為熱心的公民,也可以用自己較偏好的方式去實踐。作為成人高等教育一環的社區大學,作為一個非營利組織,其中一種實踐理念的方式,就是廣納各種符合開展公民意識與知識解放的資源,供給社區居民養分。對於屏南社大公民寫作班的學員,在新學期尚未展開新課程的學習空檔,練習運鏡,用鏡頭去說話。或許學過紀錄片,再回過頭來寫文字,會有另一番的新意;另外一個層面則是,從文字到運鏡,擴大偏鄉與外界的接觸面,對於弱勢的農漁村,協助台灣另一端較少被知悉的一面被知悉,也會有很大的助益。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