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駁師傅摘茶妹

這堤防高度5公尺,底部寬9公尺,頂部寬1公尺多,堤防兩面的坡度大約60度;提防北邊是農田,南邊近溪,鄉親仍舊整地種菜,甚至養鴨。這堤防可散步騎車,遠觀尖石群峰,近賞稻禾翻浪,清晨黃昏或月夜,各有風情!

石駁—-在關西地區非常普遍,山林田間或是老屋旁,都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石頭,排列堆疊成一幅兼具厚重和樸拙的圖像。厲害的結駁師父,利用簡單的工具,不需水泥,做成的石駁可以百年不壞。

關西鎮仁安里的陳光逢里長,其令尊就是經驗豐富的結駁師傅,所以特地邀了攝影師徐美菊小姐同行拜訪。一行三人先驅車前往南山里的南山大橋

981201-jiebofae6fa4bb586b9.jpg
石駁,在關西地區非常普遍。(攝影/徐美菊)

陳里長說鳳山溪北岸的石駁(約五百公尺長),三分之二是父親的工作團隊做的。

這堤防高度5公尺,底部寬9公尺,頂部寬1公尺多,堤防兩面的坡度大約60度;提防北邊是農田,南邊近溪,鄉親仍舊整地種菜,甚至養鴨。這堤防可散步騎車,遠觀尖石群峰,近賞稻禾翻浪,清晨黃昏或月夜,各有風情!

這石駁已經做好二十多年了。陳里長強調:父親「目水盡好」~眼力佳判斷準;他施工時不太需要尺,目視就可以做出業主要求的高度和斜度。

看過老師傅的代表作品,然後我們到仁安里陳里長田間的家。

老師傅名陳鳳耀,綽號阿番牯,日大正2年(西元1913)出生,會剷草也做過茶,但是結石駁做最久,也留下名聲。

里長的三個叔叔也都會結駁。工人最多時有三十多人,分三班工作。師傅領的錢是一般工人的1.5倍,每個人的工資不盡相同,看你的經驗和技術;女性因為力氣較小,通常只能領到一般工人的八成或九成工資。里長又補充「都係汗珠錢」—-流汗付出勞力賺的錢。

老師傅近百歲,聽力退化了,溝通有困難。我們的焦點轉向身材嬌小笑瞇瞇的母親。日大正4年(1915年)出生的她,名彭綢妹。綢妹是個採茶高手,她9歲開始採茶,最高紀錄一天可以採100斤,我們想像身型瘦削的她摘茶,在茶園裡兩手翻飛景象,不得不佩服!前年社區辦手工採茶比賽,她是最高齡的參賽者!

陳里長透露母親健康的小秘密:小時候大清早採茶,衣裳總被路旁的露水沾濕,尤其走在第一個的人,綢妹年紀小,都是走在最前頭的,衣服經常是濕的;她回到家也乾脆用冷水洗澡,一年四季都如此,久了身體反而健康,很少感冒。這兩年在子女的請求下,冬天才洗溫水。

現在沒有茶園可以採茶了,可以忙的農事也不多,園裡改種青草(藥草),讓老人家有事做;勞勞碌碌一輩子,閒不下來呀!

院子一堆「雷公根」正在曝曬,七八斤草菁曬得一斤青草乾,一斤賣三百多元,錢不多……

「老人家歡喜就好!」孝順的陳里長微笑地說。近午了,我們為這一對可敬可愛的長者拍照留念。

陳鳳耀賢伉儷跟兒�合影
陳鳳耀賢伉儷跟兒子合影。(攝影/徐美菊)

他們都是平凡人:辛勤的勞動,甘之如飴,一輩子跟土地為伍,守護土地和家園…..正是傳統客家鄉親生命的寫照!

且祝福二位老人家—平安健康福壽綿長。

(新竹縣關西社大公民新聞寫作班)

關西的石駁

散步或騎車時,經過這些石駁,我總是會多瞧一眼:看看它石頭的排列組合,想像一百多年前,拓墾的先民如何以簡單的工具和眾人之力,挖掘、搬移、堆疊,在沒有黏著劑的時代,如何讓這些頑石乖乖的排著梅花隊形…

石駁—在關西地區山林田間非常普遍。

DPP_0013-1
石駁(攝影/徐榮慶)

竹苗地區丘陵地,多屬礫石的地質,這樣的地質根本無法耕種,所以拓墾時,第一步就要撿拾礫石,撿下來的礫石該怎麼處置呢?

聰明的先人把它拿來堆疊:一方面造田護土,另方面也可作為分界,並解決了礫石無用的問題。堆疊石頭若只是隨意隨興,那麼地震大雨來臨,勢必坍塌,並造成田泥的流失。所以如何堆砌石頭,就變成開山造田或山林築屋一門重要的生活技藝。

厲害的結駁師父,利用簡單的工具,不需水泥,做成的石駁百年不壞。看到這些山間田邊的石頭,通常大小差不多;數一數—-一個石頭的四周幾乎都是六個石頭圍繞,它們簡單規律的堆疊排列,其中仍有大學問,更有先人流下的汗水。

關西是典型的客家庄,地質也多屬礫石層,所以石駁在本鎮是平常的田園山林景觀。離開街區,往鄉下田園走去,石駁隨處可見。

我最熟悉的竹16道路,往坪林的路上,右邊崁下緩坡梯田、柏油路旁的圳溝,或長或短或高或矮的石駁,搭配著遠處的藍天和青山,就是一幅美麗的畫面!

從水汴頭進入竹18和竹18之1道路,有幾處梯田。長長的石駁,一段接著一段,橫的縱的,好不壯觀;可惜這幾年部分已經變成水泥了,美麗樸拙的景觀不再!

散步在仁安里竹27-1道路,也有許多石駁可以欣賞,而且就在馬路旁。這一條路最適合清晨散步,有大樹遮蔭而且車子不多

若論規模最大者當屬鳳山溪沿岸的堤防 –石駁堤防。我最喜歡的一段是在南山里,沿著鳳山溪北岸,長度有400多公尺;可以從南山大橋這端走到渡船頭那一端,因為是防溪水氾濫的堤防,所以堤防呈60度,這段路可散步也可騎單車。清晨看著農田的作物,在和煦的陽光下緩緩甦醒;夜晚看著明月從遠方的鳥嘴山悄悄探出頭來,這裡是我在小鎮賞月的私密景點。

南山里鳳山溪石駁
南山里鳳山溪石駁(攝影/徐美菊)

除了這四處地方,其他當然還不少,篇幅關係就不一一介紹了。

散步或騎車時,經過這些石駁,我總是會多瞧一眼:看看它石頭的排列組合,想像一百多年前,拓墾的先民如何以簡單的工具和眾人之力,挖掘、搬移、堆疊,在沒有黏著劑的時代,如何讓這些頑石乖乖的排著梅花隊形,固土護園;歷經大風吹襲,暴雨沖刷,承受百年風霜,依然屹立!

對我們的鄉親來說,石駁隨處可見,太平常了,平常得—-忽略了它的美麗以及它所堆疊的先民拓墾土地的故事!築水溝、修馬路、鋪水泥田埂,怪手一分鐘輕易毀掉百年文化景觀!

關西的石駁,如同客庄的傳統文化都在快速流失中!我想告訴親愛的客家鄉親:「石駁」是我們的祖先留下來的珍貴文化資產,要盡量保存啊!

(關西社大公民新聞寫作班)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