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陣系列故事(1) 話說從頭

宋江陣的組成若以梁山泊108條好漢為故事,則基本成員為108員,而108人之背景則來自道教中所謂的36天罡與72地煞併之。但因如此之龐大成員在農村系統中要組成確有難題,且尚須有鑼、鼓手及「頭旗」與「雙斧」…

在傳統的寺廟慶典中,藝陣的參與常會讓整個活動更增添熱鬧的氣氛。而這樣的多元藝陣源起於民間傳說為主,在結合宗教科儀、民眾信仰力量凝聚而成的演練中,也投入了最初最真實的民眾參與。

990622jisha7dc03bfe73a-400.jpg
參拜田都元帥(宋江陣的守護神)

而這樣的藝陣文化主要在嘉義以南的區域,尤其是台南、高雄縣更是風行,高雄縣內門鄉結合了紫竹寺慶典的宋江陣與其他文武陣頭之參與,近年來已成為北天燈、南蜂炮、東寒單、中大甲媽之外,全國馳名的宋江陣之鄉。

然而探究宋江陣之起源大致以二個版本為主,其一來自明末抗倭名將戚繼光訓練沿海民眾團練自衛之陣法;另一說法則來自歷史小說之梁山好漢,也就是南宋徽、高帝之時結草起義屯墾梁山泊的108條英雄好漢之故事。而這一說也是被大多數所認同與引用,至於真實性如何就留待有心人去探究。

�旗與雙斧
頭旗與雙斧

宋江陣的組成若以梁山泊108條好漢為故事,則基本成員為108員,而108人之背景則來自道教中所謂的36天罡與72地煞併之。但因如此之龐大成員在農村系統中要組成確有難題,且尚須有鑼、鼓手及「頭旗」與「雙斧」之替補人員皆需2-3名,故整體陣頭成員人數逾120人之數。所以在演化過程中就有了72、48、36、24等成員數之變化,但因以往傳說中108及72之隊伍常有意外迭生,故現有大抵以48員為最大隊伍,而36、24員為最常見之隊伍,而以20員為最小之數。(目前觀察之數據)

黃蜂結巢
黃蜂結巢

在宋江陣的表演中除了陣法變化之美外,參與成員之「打面」也是此陣中另一項值得注意的傳統,類似京劇臉譜的成員角色皆有其特別意義,陣中執雙斧之成員角色就是取自「黑旋風李逵」、執關刀的紅臉大漢是「關勝」,而「孫玉嬌」與「扈三娘」則由男扮女裝模式為之。而這樣的打面藝術宋江陣在台南縣的溪南、溪北各尚存數陣,而臉譜之造型也各自有所不同。只是細究其臉譜之角色個性代表則可以從主要顏色來看出端倪,此次暫不討論可於後續討論之。

打臉的黑旋風李逵
打黑臉的黑旋風李逵

紅臉關勝與盾牌的對打
紅臉關勝與盾牌的對打

男扮女裝的�玉嬌之對打
男扮女裝的孫玉嬌之對打

燕�李青與扈三娘(男伴女裝)
燕子李青與扈三娘(男伴女裝)

但是就如同俗諺說的: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傳統廟會慶典中鞭炮夾雜著哨聲,配上手持各種兵器的操練者,透過陣法的變化讓這在廟會活動中擔任先鋒的武陣之王搶盡了廟會慶典的鋒芒。由頭旗及雙斧配合鼓聲帶動陣式的變化,這是宋江陣陣法變化的控制方式,一開始由取兵器、跳火到打圈、巡城門…..到黃蜂結巢甚至到兵器對打,這所有陣法變化便是藉由鼓聲來引導,所以當你(妳)爾後再看到這樣的藝陣時,是否也可以用一份對傳統文化的尊重來看「宋江陣之美」。

如果時間允計,筆者還會就宋江陣的兵器及操練陣法與現有較具特色的宋江陣與大家分享,也希望能得到指教,因為傳統藝陣的存在不單只是文化傳承或是廟會活動,它更有凝聚在地民眾的力量!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