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台北老眷村:華光社區

居民之所以走上抗議陳情之路不是沒有原因,迫遷的心理與財務壓力接踵而至,拒絕搬離的民眾也陸續接到訴狀,在心靈上更是折磨。民眾的房舍直接被標售作為未來打造台北華爾街的「金融管理園區」……

華光社區位於熱鬧繁華的台北市區,週邊全是重要的政府機關及佔地廣闊之民主紀念館。車水馬龍的同時,這區平均樓高2層樓左右的老眷村,房屋形式除了黑色雨淋板架起與水泥磚牆外,老舊眷村過去必須因應一家多口的需求,而造成現狀眷村內部早已開始有了非正式的營造,小巷弄搭起各式棚架與衣架,超迷你的巷弄空間卻很能利用地停滿了腳踏車、機車,甚至還在邊間塞了台洗衣機、在突出的矮屋簷上種花花草草,巷弄間藏匿著市井小民清晨醒來天未發亮的謀生幹活兒;這家專事山東大饅頭包仔的生意、那家做的是修玻璃窗鐵打器具維生、對面每到中午就大排長龍回味無窮的牛肉麵,還有更多更多因應眷村所在而落地生根的北方小食,在與旁物量體不成比例的矮平房內,人聲鼎沸鑽動編織成對華光社區的既有印象之一。

clip_image020 clip_image022
(左) 尚有人煙自行搭建的眷村小巷(右)華光社區荒無沒落的小巷

如今,住在眷村內的人士漸漸遷離,吃食攤位大概是堅守最後崗位的一群;三五層樓高的傳統眷村公寓,紅漆鐵門生鏽道出無人往來的孤單,在密密麻麻麻的公寓樓房內卻聽不見人聲交談與平民生活的蹤跡。社區發展協會的公佈欄前記錄著六月份該進行的事項,「繳交陳情書」、「赴府陳情」…等字樣,社區民眾也開始對相機、記者媒體有了戒心,社區內隨處可見白抵黑字抗議政府都市更新的草率;這群社會生活底層的小民,在簡陋瓦屋下靠著做做小生意、撿拾廢紙資源回收維生,如今政府欲將此區化作「台北華爾街」的金庫計畫,迫使在此長居幾十載的民眾們必須另尋住處,但在寸金寸土的北市加以老民們如何能再立即尋得一安身立命之所?

clip_image014
華光社區每天平價供給新鮮蔬果的小攤

clip_image016
社區人士抗議搬遷布條

clip_image018
社區人士抗議搬遷布條

居民們之所以走上抗議陳情之路不是沒有原因,迫遷的心理與財務壓力接踵而至,拒絕搬離的民眾也陸續接到訴狀,在心靈上更是一種折磨。民眾的房舍直接被標售作為未來打造台北華爾街的「金融管理園區」、「數位科技園區」與「國際觀光旅館特區」…等資本導向考量之都市更新計畫。人去樓空的華光社區,僅存少數人家繼續居住,住民們何去何從與還有多少心力處理官司…等,都是一個大問號。

座落在台北的老眷村,似乎就要這樣一座一座地消逝了!眷村‧倦村,晴空艷陽下灰撲撲的眷村,好像只是城市曾經存在的裝飾壁紙,隨著城市發展而蒸發不見!

clip_image012
華光社區位置圖(資料來源經濟日報、東森新聞網)

在〈最後的台北老眷村:華光社區〉中有 6 則留言

  1. 自動引用通知: Seven 城氏攝影
  2. 自動引用通知: 台北市華光社區
  3. iemuhs:

    只要是非營利性質的使用,都很歡迎轉載引用,只要註明作者以及出處就好囉!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