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學讀書會】水圳空間調查與保存策略經驗分享0123

本次讀書會講座邀請彭揚凱老師將以空間調查的觀點介分享後村圳的歷史人文與調查經驗,以及水圳保存之策略經驗,帶領我們與地方團體之間進行對話討論,精采可期。在此,誠摯邀請大家共襄盛舉!

成功大學的標竿計畫所屬的台灣文化的流變與創新,將於12/21星期一下午2~5點於成功大學舉辦讀書會講座,過去讀書會分別由社會學、人文地理學、人類學、文化產業、社會運動、維基、社區營造、民俗學、都市計劃、社區文化資產以及環境生態的觀點來探討地方社會與地方知識的形成。

本次讀書會講座邀請彭揚凱老師將以空間調查的觀點介分享後村圳的歷史人文與調查經驗,以及水圳保存之策略經驗,帶領我們與地方團體之間進行對話討論,精采可期。在此,誠摯邀請大家共襄盛舉!

讀書會資訊如下

◆主辦單位:國立成功大學
◆時間: 2010年1月18日(一) 14:00-17:00
◆地點:成功大學建國校區醫學院四樓餐廳第二研討室
◆報名費用:免費參加

◆報名方式:事先與聯絡人報名或 當天直接入場
◆主持人: 黃申在 老師(屏東科技大學資管系副教授)
與談人: 彭揚凱(Ours中華民國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
◆進行方式:由與談人以 60-90分鐘簡介,之後開放與會者討論。
◆交通資訊:http://www.ncku.edu.tw/ver2006/ch/ncku/map/howto.htm
◆聯絡人:周揚珊(0912681970、imagin92@gmail.com

參考資料

【臺北縣大漢溪左岸後村圳及其支線景觀資源調查研究】總結報告書(如附檔)

【地方學讀書會】台灣空間意識0928

台灣文化起自海洋之流,由海岸-海陸介面為起點,一波波的移民的流動與越界意識,所產生空間形式、制度的演化,自然環境、物質、材料、技術、觀念、制度與意識,所導致的作用力與形式的轉變,台灣社會的空間意識在上述的作用下,如何延異? ..

 讀書會講座:台灣空間意識結構-

原始社會漂流, 洞穴, 寮三論, 傳統社會天論界論與土地公三論

成功大學的標竿計畫所屬的台灣文化的流變與創新,將於9/28星期一下午2~5點於成功大學舉辦讀書會講座,過去讀書會分別由社會學、人文地理學、人類學、文化產業、社會運動、維基、社區營造、民俗學、都市計劃、社區文化資產以及環境生態的觀點來探討地方社會與地方知識的形成。

台灣文化起自海洋之流,由海岸-海陸介面為起點,一波波的移民的流動與越界意識,所產生空間形式、制度的演化,自然環境、物質、材料、技術、觀念、制度與意識,所導致的作用力與形式的轉變,台灣社會的空間意識在上述的作用下,如何延異?

台灣,自原始、傳統,到現代社會的空間意識變遷,此原是台灣研究的重要基本命題過去相關論述與研究大半集中在「單一、固定性的建築或聚落空間」上,作者從歷史之流及由下而上的田野實踐中,思維研究此一命題,目前已至少發展出一些面向論述與思考。

因此,此次讀書會講座邀請屏東教育大學的鄭水萍老師,帶我們歷史、田野的角度來探討台灣的空間存在意識,並與地方團體之間進行對話討論,精采可期。
在此,竭誠邀請大家參與!

讀書會資訊如下:
◆主辦單位:國立成功大學
◆時間: 2009年9月28日(一) 14:00-17:00
◆地點:成功大學建國校區醫學院四樓餐廳第二研討室
◆報名費用:免費參加

◆報名方式:事先與聯絡人報名或 當天直接入場
◆主持人:黃申在(臺灣地方學研究發展學會 理事長 )
與談人:鄭水萍(屏東教育大學 助理教授)
◆進行方式:由與談人以 60-90分鐘簡介,之後開放與會者討論。
◆交通資訊:http://www.ncku.edu.tw/ver2006/ch/ncku/map/howto.htm

◆建議可事先閱讀資料

附件1 老師經歷(請點選這裡下載閱讀)

附件2 演講內容摘要(請點選這裡下載閱讀)

◆聯絡人:周揚珊(0912681970、imagin92@gmail.com

【演講】生態民主與地方知識:談災後重建 0904

在88水災之後,社會力的展現大家有目共睹,此次演講也將就災後重建部份切入討論,談論災後的社會力等相關議題。此次講座邀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李丁讚所長,帶我們從生態民主與地方知識角度,為我們談論災後重建…

 980920-2009-9-4-fri-400.jpg
與談人:李丁讚(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主持人:林朝成(成功大學中文系教授、台南社區大學校長)
時間: 2009年9月4日(五)14:00-17:00
地點:成功大學建國校區醫學院四樓餐廳第二研討室

我們在〈社會力的文化根源〉一文中,藉由考察台灣民眾對環境問題感受的三個變化歷程,分別名之為受苦、受害與不可侵犯的身體等三個變化階段,其中,我們認為到了八零年代初期民眾之所以敢在戒嚴時期,採取暴力、圍堵等身體性激烈行動,其實背後隱含著一種新的社會情感與環境認知。

我們在該文中指出,並非被動的結構瓦解、政治機會出現等因素,而是經由各種歷史結構條件偶合後出現的主動權利感受才是促成這股社會力出現的根源(李丁讚與林文源,2000)。~李丁讚

在88水災之後,社會力的展現大家有目共睹,此次演講也將就災後重建部份切入討論,談論災後的社會力等相關議題。此次講座邀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李丁讚所長,帶我們從生態民主與地方知識角度,為我們談論災後重建,並與地方團體之間進行對話討論,精采可期。竭誠邀請大家參與!

主辦單位:成功大學文學院 林朝成教授  台灣文化的流變與創新研究室
http://blog.roodo.com/taiwanculture

成功大學中文系
林朝成老師研究助理 陳又嘉
(06)2757575 #52113  0921402117
z9712007@email.ncku.edu.tw
mariversa@gmail.com
http://zhncku.med.ncku.edu.tw/religion/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