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地方感─高雄旗山

我的老家在旗山,那時爺爺住的房子還是日治時代所留下的房子,我還沒上小學時,爸媽常帶我回旗山探望爺爺,房子不大,採光也不充足,從外觀來看,的確一點也不起眼,但一走進屋子內,卻會給人一種安穩又舒服的自在感覺。

爺爺家的龍眼樹

我還記得那一年,我坐在龍眼樹下的鞦韆盪呀盪,嘴裡和心裡,都是那顆顆龍眼甜蜜的滋味。

我的老家在旗山,那時爺爺住的房子還是日治時代所留下的房子,我還沒上小學時,爸媽常帶我回旗山探望爺爺,房子不大,採光也不充足,從外觀來看,的確一點也不起眼,但一走進屋子內,卻會給人一種安穩又舒服的自在感覺。此外,房子內的擺設屬於簡單的日式風格,對那時的我來說,所有關於屋子的一切真是新鮮又有趣極了!

以前我最喜歡躺在那軟軟的榻榻米上滾來滾去,夏日午後的榻榻米涼涼的,還有一股特殊的淡淡香味,在上頭小迄一番真是舒服。爺爺的電話還是最原始的撥號盤式電話,因為和家裡的按鍵式電話大不相同,我總愛拿起話筒在撥號盤上不停轉阿轉,電話就會發出咖啦咖啦的轉動聲,姊姊還會在一旁仔細的看著,怕我一不小心把爺爺的電話弄壞了呢。

屋後有一塊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院子,種了兩棵好大好高的龍眼樹,在太陽的照射下,茂密的葉間透著細細的光絲,雖然蚊子很多,但我們還是喜歡在樹下乘涼。爸爸用木板和麻繩做了兩個鞦韆,各綁在兩棵樹上,那時的我若要玩鞦韆,還要稍微踮踮腳尖,才能坐到鞦韆的木板上。

我最喜歡和姊姊兩個人比賽誰盪的比較高,輸的人要幫另一個人推鞦韆,腳短的我,當然次次都輸給姊姊,不過每次玩到最後,大概是怕我太累吧,姊姊都會故意輸給我。依稀還記得,姊姊暖暖的手在我背後推著,在鞦韆盪到最高的那一點時,閉上眼睛,就有一種飛在空中的感覺呢!

每年7~9月,是龍眼樹果實成熟的季節,親戚們也都會一起回老家幫忙採龍眼,只見大人們搬著梯子、拿著一個一個大袋子,爬上爬下的採著龍眼,忙得不亦樂乎,尤其是爸爸敏捷的身手真是讓我大開眼界,我和姊姊都在一旁笑說爸爸那麼會爬樹,生肖又屬猴,一定是猴子投胎轉世的,母女三人就在樹下笑成一團。

這時爸爸就會不甘示弱的回答說:「如果他是猴子,那我和姊姊就是兩隻小猴子!」在忙碌的採龍眼後,龍眼一袋袋的排在地上,沒想到才區區兩棵龍眼樹,竟可以採下如此多的數量。

當然,小孩子們最喜歡的時間是吃龍眼,第一次吃到家裡的龍眼,第一個印象是:好甜!而每次吃龍眼時,我總是特別小心,因為要是一不小心將果汁滴在地上,不到幾分鐘,一下子就會有一群群大黒螞蟻進攻呢。

小心翼翼的龍眼剝開後,裡頭剔透的白色果肉,映著陽光,似乎像是一顆會發亮的玻璃珠般。輕輕咬下一口,飽滿的果肉滑進舌間,那甜滋滋的香味不但溶入口中,更沁入心中,即使到今天,我仍然可以驕傲的說,全世界最好吃的龍眼,就種在我家的後院。

在我小學二年級左右,因為需要重新規劃和建設老家附近地區的房子,除了爺爺的家外,附近和爺爺一樣屬於日式建築的房子也都拆除了,不到幾年,當我再踏入旗山時,印象中那小小的房子已經被大樓所取代。

重新踏入屬於我們〝家〞的剎那,只覺得從前的小房子不見了,房子變得好新好新吶,我興奮的在一個個房間裡穿梭,從陽台上望去,還可以看到遠處的風景,視野好棒呢!看著新裝潢,其實還蠻喜歡這個新家的,只是從那天開始,對我來說,龍眼好像突然變成是一種很普通的水果,而那兩棵龍眼樹的樣子,也似乎漸漸模糊掉了……。

旗山國小的新家

之後,只要回旗山,爸媽會帶著我和姊姊到附近走走,我也開始熟悉大樓附近的地點。首先是只和家裡隔一條街的鼓山國小,我們晚飯過後全家人偶爾會在校園裡散步,爸爸會說小時候在鼓山國小讀書的趣聞給我們聽,晚上的學校雖然黑漆漆的,但一點也不可怕,因為有我最喜歡的家人在身邊。

鼓山國小附近還有旗山國小,當初還很納悶為什麼那麼短的距離內會有兩間學校呢?聽了大人的說明,才知道旗山國小是保存許多老建築的百年老校,但對當時的我來說,比較吸引我的是學校內許多的遊樂器才,即使是不用上學的假日,學校內仍是很熱鬧,好多和我年齡相仿的小朋友們也都會來學校打球或運動,我和姊姊常常不知不覺就玩了一整個下午,玩累了就坐在草地上在休息,等媽媽來帶我們回家。

旗山國小的旁邊有一家枝仔冰城,當時只要回旗山老家,全家人都會到枝仔冰城吃頓飯,尤其是枝仔冰城獨家麵茶的香味,是嚐一口就讓人永遠忘不了的味道,而在炎炎夏日來碗特製的紅豆香蕉冰,一湯匙挖上一大口冰吞下肚,真是消暑又沁涼。

我們最喜歡坐在窗邊的位置,因為可以從透明的玻璃窗欣賞整個街景。白天時,十字路口上行人車潮熙熙攘攘,熱鬧極了!晚上昏黃的街燈映著街上的磚頭,朦朧光輝與街景刻畫出如畫般恬靜的美感,真捨不得將目光移開窗外呢。

旗山的老街風光

還有美麗的旗山老街,還留著仿巴洛克式的洋樓建築,西式的建築在旗山街頭上不但不突兀,反而有一種和諧的美感。最近翻閱了「香蕉遊─旗山護照」上面詳細介紹了我從來不知道的老街歷史──

「……建於1925-1930年間,配合當時實施市街改正建造。此風格建築實為歐人在十九世紀,於東南亞殖民地以仿巴洛克風格洋樓樣式,經由日本遊學歐洲的建築師發展出來的「台灣牌樓厝」,其內部大都仍為閩南的木構建築。

街屋之立面常以鋼筋混凝土結搆,並以清水磚、磨石子、磁磚裝飾,特別強調柱子、門窗、窗台樣式,更注重其「山頭」繁複的裝飾圖案,表現當時工匠們的巧思及手藝。山頭紋飾常見有花草紋,還有藉由文字(中文、羅馬文)顯示家族姓氏。「山頭頂」常以鳥獸、貝殼狀等圖騰飾物來表現各家特色。

由於整條街屋十六戶人家相連建造,構成統一、典雅、壯觀的畫面,是旗山建築發展史上重要一環,所以吸引不少研究台灣歷史建築學者經常來此探研,曾獲選文建會全國歷史百景第二十四名…..」

老街上的廟口旁有許多攤販,晚上依然熱鬧,香噴噴的鴨肉冬粉是爸爸最喜歡的宵夜,暖呼呼的紅豆湯圓、冷熱混雜、口味多樣的豆花、夾著泡菜的臭豆腐、料多味美的蚵仔煎,樣樣都讓我從小吃到大,一吃再吃也不會膩。老街走到底是停止使用的旗山火車站(號稱全國最小最可愛的火車站呢),雖然火車站的外貌已稍稍殘破,但仍是一座令人懷舊的古蹟建築。

離旗山老街車程約10分鐘的旗尾山也是從前常去的地方,聽說台灣府志曾把它列為台陽八景之一,所謂「旗尾秋蒐」即是指此,全家人以前常到旗尾山爬山、踏青,滿是落葉的林道,凡踏過都會有清脆的聲音,風大時,吹過竹林還會有颯颯的回音,但我總覺得那聲音,比較像是快壞掉的門打不開的聲音。

踏青過程中,偶爾貪食的台灣獼猴還會偷跑出來探頭探腦,鬼鬼祟祟的可愛的模樣總惹得我們呵呵大笑。爬到終點後,可以眺望整個旗山的美景,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感覺壓力也似乎瞬間都不見了呢。

變化中的旗山和自己

上了高中後,忙碌的課業使得我回旗山的次數越來越少,進了大學後,回高雄的時間已不多,回旗山的數目更是屈指可數。每一次回旗山,旗山的街道都變得很不一樣,美髮店、便利商店、服飾店、麥當勞,店家一家一家開,越來越現代化也越來越繁華,生活機能的確比以往便利許多,但許多以往我熟悉的角落卻已不在,唯一沒變的,大概就是原鼓山國小內那一棵大大的椰子樹吧。

近幾年鼓山國小又變成旗山生活文化園區,偶爾會有表演或展覽可以觀賞,濃濃的人文氣息和悠閒的氣氛,的確提供了旗山居民一個可以放鬆壓力的好去處。

假日旗山老街上滿滿的觀光客,許多人拿起相機記錄著老街特殊的巴洛克式建築,手上提著一袋袋枝仔冰和香蕉冰,成群的攤販熱鬧的叫賣著,攤攤生意都很好,而枝仔冰城裡也坐無虛席,甚至排起長長的人龍。

都忘了自己多久沒有玩盪鞦韆了呢?我想我對旗山這個地方的依戀,應該是從我第一次踏入這塊土地就開始了吧,即使我在旗山生活的時間,和在高雄市區內比起來實在是少之又少,但只要一回到旗山,我就能清楚的感覺到這裡也是我的家、一個我可以依賴的地方。

爺爺的日式老家雖然已經不在了,那兩棵大大的龍眼樹也被砍掉了,但我仍偶爾會憶起,過去的那幾個夏天,我和姊姊坐在鞦韆上開心的搖阿搖,還有口中那龍眼的懷念滋味。

(本文作者為成大學生,參與「農村社會與文化」課程後撰寫之「我的地方感」期末作業,經同意收錄於本專題中。閱讀更多專題內容請點選「我的地方感」專題)

我的地方感─高雄路竹

早期的路竹是台灣南部重要的農業鄉鎮,曾經以蔬菜及雞蛋的產量創出傲人的成績。有人說路竹四寶為蕃茄、花椰菜、雞蛋、虱目魚,路竹的農業特產有番茄、花椰菜和雞蛋,花椰菜種植面積達150公頃以上,每日供貨量近100公噸…

路竹對我來說是個有特殊情感的地方—因為我出生的地方就在這裡,而且十餘年從未離開。

路竹的歷史

路竹鄉早期稱為「半路竹」而後改為「路竹」,地名說法有二,伊是本地竹林茂密可供行旅歇息,故有此名,二是認為「半」為「絆」的諧音,因本地竹林茂盛而礙於通行,故稱「絆」路竹。

位於高雄縣界的西南方,南接岡山鎮、永安鄉、東鄰阿蓮鄉、西連湖內鄉是位於台南市與高雄市之間,鄉內轄甲北、甲南、竹園、下坑、社西、社中、社南、社東、竹東、竹西、竹南、鴨寮、三爺、文北、文南、竹滬、頂寮、新達、後鄉、北領,共計二十村。

路竹地區早期在荷據時期是馬卡道族大傑顛社民活動的領域,主要暫居現金鄉內社東、社中、社西三村,三村舊名大社庄,現在仍以此稱呼。在明鄭時期,因應糧食不足,大肆開墾農田,路竹也在當時開墾的重心之一,產生許多墾拓聚落,當時路竹境內已聚集大量漢人。

清領時期,地方官員為了經營地方,對於冒險來台開墾的漢人均大力招徠,當時路竹的竹東、竹西一代,以發展成鳳山縣治下3大市街之一—半路竹街為高雄縣開發最盛的地區也是唯一的市街。

日治時期,殖民政府對高雄縣的聚落發展並無太大干涉,整體聚落數目並無太大變化,但規模上因為人口的增加而不斷擴張,尤其是具行政軍事機能者,是台灣南路的守備要地;不過也有少數聚落因為流行性傳染病導致滅庄。

光復之後因為聚落規模擴大造成合併的現象,土地使用的情形有逐漸形成一體的趨勢,隨著戰後村落規模的重新劃定,始現目前的規模。

重要的農業鄉鎮

早期的路竹是台灣南部重要的農業鄉鎮,曾經以蔬菜及雞蛋的產量創出傲人的成績。有人說路竹四寶為蕃茄、花椰菜、雞蛋、虱目魚,路竹的農業特產有番茄、花椰菜和雞蛋,花椰菜種植面積達150公頃以上,每日供貨量近100公噸,居全國之冠,過去還曾銷往日本、香港,賺取不少外匯。

路竹生產的雞蛋,在50年代曾為國內最大宗,全國蛋價當時均以路竹蛋價為參考,雖然生蛋雞養殖業陸續外移,但產量仍相當可觀,且外銷到許多國家。

蕃茄是路竹鄉最熱門的農作物之一,也是嘉南平原以南最大的蕃茄產地,種植面積超過百公頃,品種多達數10種,較多者為盛蜜、嬌女、秀女、朱麗、金玉、金艷,因新園等品種,尤其是下坑地區地勢低窪,土壤地質鹽份高,黏稠性高,經果農研發特殊栽植,推出的聖女小蕃茄口味特殊,20多年前就有全國知名度,行銷全國。

去年的12月二十七、八號有舉辦路竹鄉蕃茄文化節「蕃喜來路竹」活動,以蕃茄為主角,活動內容多采多姿,有蕃茄評鑑、蕃茄盆栽DIY、蕃茄造型陶藝、蕃茄盃兒童寫生比賽、蕃茄盃書法比賽、社區園遊會,表演活動等,吸引許多民眾到場親近蕃茄,也成功的向外推銷路竹番茄全新的形象。

蕃茄文化節最受歡迎的是蕃茄盆栽DIY區,雖然採現場報名方式,依然吸引民眾大排長龍,體驗親手種植蕃茄與培養成長的喜悅,現場每人發給香槿幼苗3株,並由專人解說栽種方式,既可享受田園之樂,更對蕃茄的營養和價值留下深刻印象。

蕃茄親子造型陶藝活動區也是熱鬧滾滾,親子一起捏陶弄土樂陶陶,還有兒童寫生比賽與書法比賽,兒童專注的創造,家長在旁陪伴加油打氣,讓番茄文化節充滿親子同樂的氣氛。以前不知道原來路竹的番茄這麼有名,還舉辦蕃茄文化節,家鄉已經發展出一項自己的特色,值得我們保存。

記憶中的生活場景

小時候搬過一次家,舊家那邊是住宅區,可是有豐富的商圈,離市場、學校、商店、賣場、麥當勞都很近,走幾步路就到了,上小學可以用走路的,中學騎個腳踏車一下就到,生活機能非常好。

小時候也常常走路去逛夜市、買文具,路竹的夜市以前也蠻有名的,整條路上兩邊都是小攤販,賣很多吃的、穿的,好不豐富,還記得自己喜歡吃滷雞腳、燒酒螺、小上海炸雞、薯條、熱狗。但現在因為擴路,所以另闢空地作夜市地點,反而攤販變比較少,覺得很可惜,以前那種熱鬧的場景,整條路滿滿的人潮,現在看不到了,剩下新型的管理場地,那種親切感快消失了,看著時代變遷,也有一種無奈感。

現在的家在郊區,購買東西變得不方便,最近的只有一間全家,賣吃的很也少,學校也比較遠,感覺完全不一樣。隔壁是鐵蛋工廠,每年過節固定都會送禮品,一直是我很期待的事。

附近有一間廟,「天后宮」,恭奉媽祖,還有二媽、三媽、土地公、註生娘娘…等,是我們路竹區的大廟兼活動中心,每天早晨5點和下午5點都會撞鐘,廟前有很大的廣場,籃球場上每天都可以看到小孩子鬥牛,小時候也常到廣場練習騎腳踏車、打羽毛球,廟的後面還有溜滑梯和盪鞦韆,小時後都會到這裡玩,很快樂的時光。

每年媽祖生日都非常熱鬧,可以看到拜拜、祈福,布袋戲、歌仔戲是必有的慶祝活動,不過小時候都看不懂在演什麼,也有好多小攤販來擺攤,以前最愛吃雞蛋冰了,真是超級美味的,不過現在的冰感覺沒以前的好吃,味道怪怪的,有點失望。

元宵節也都會在這裡舉辦猜謎和節目,還有「喀龜」(不知道國語的說法),爺爺幾年會突然來一次,就帶個小烏龜回來吃,吃起來脆脆甜甜的麵粉製品,很好吃,最近幾年沒吃到覺得很懷念;猜謎活動我們幾乎每年都有參加,不過有時題目好難,猜不到就會離開,而太簡單也不行,一下子禮物就被拿光了,有一年出台語題目,奶奶很厲害,猜對好多題,連主持人都說你們拿走好多獎品,我們小孩子還要輪流抱獎品回家放,那時候真的很高興、很開心。

家附近還有養雞、豬、羊、稻田、菜田…等,家對面就是養羊的,每天都會聽到羊咩咩的叫聲,半夜也會聽到像人哭的聲音,不過沒深究羊是怎麼了,已經習以為常;養豬的、養雞的都在附近不遠處,奶奶常去養雞場直接買剛下的雞蛋,也比較便宜,不過因為這些養殖場的原因,每當南風吹來時,總是有一股濃厚的味道,剛搬家時很不能接受,都要掩鼻關窗戶,現在已經麻痺了,沒有什麼感覺,不過姑姑、姑丈來時,還是說味道很重,可是我們都沒聞到。

鄉土田野調查,發現故鄉的人事

剛升大一的暑假,因緣際會,看到有傳單說明鄉公所想徵募志工蒐集一些鄉土的知名人物事蹟,做鄉土田野調查,就跟著國中同學一起加入志工行列。

為期兩個月中,我們每天到鄉公所報到後,即出發去採訪、探找鄉土資源,到處去拜訪知名人物的後代,向他們訪問一些長輩的生平事蹟,也訪問一些老人家他們小時候的重大事件或時代的變遷,借舊物、舊照片,那時候還蠻專注在這件事,也發覺原來我們家鄉有這麼多知名人物是我所沒聽說過的,有好多地方我也不曾探索,很新鮮也有興趣。

知名人物如憨孝港,一負盛名的大力勇士,傳說是石頭神投胎;還有日治時期家大業大的紳章受領者—洪宗沛(洪仔派),是當時路竹地區的有錢人家,所住的是當時罕見的洋樓,且因任職於製糖會社,累積大量的財富,也當過路竹庄長(相當於現在的鄉長),據老一輩的說:家中不乖的小孩聽到「洪仔派」三個字,便不敢在胡鬧亂哭,當時連警察也都必須禮讓他們三分,可見當時先生的權勢與地位。

當然洪仔派也有他的傳奇故事,非常有趣味,訪問問老一輩的人,他們到現在都記憶猶新。其中也訪問自己的爺爺、奶奶一些以前的事,還有古地名,也挖出很多舊照片,刊登在我們調查團隊努力後出刊的三本小本子裡,現在回想起來整個調查的過程其實很有趣,還能會心一笑。這過程讓我學到訪問的困難處、資料的收集是不容易的一件事,也讓我重新回想、重新認識自己家鄉的歷史和文化,是很寶貴的經驗。

過往的故事,老一輩的長者或許還能娓娓道來,可是年輕的一代在當今的學校教育下,對自己家鄉的事物卻一無所知。過往的事蹟終究會被淡忘,但是每一份記憶和經驗都是很寶貴的、很重要的,寫這樣一份作業讓我回顧過去的點點滴滴,打這些字句時,也能感受到一種融合著在地情感的溫暖,使我對家鄉文化更加認同,更積極認識自己的家鄉。

(本文作者為成大學生,參與「農村社會與文化」課程後撰寫之「我的地方感」期末作業,經同意收錄於本專題中。閱讀更多專題內容請點選「我的地方感」專題)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