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三鶯部落平民尾牙宴!0130

三鶯部落,一個大台北區域開發過程中被遺落30年的社區,雖然沒能跟上經濟成長的曲線、更從未被任何文化政策給妥善照顧,卻在去年走上抗爭路後,獲得社會各界最溫暖的支持。三鶯部落自救會除了深表謝意,也相信我們今日的存在,正是台灣社會力量的真實體現。

歡迎光臨,【我們的】平民尾牙宴!三鶯部落第二屆抗爭尾牙

沒有龍蝦鮑魚、沒有天王天后、更沒有郭董的千萬紅包打賞。可是,沒錢沒勢的三鶯部落還是要竭誠邀請你來參加,屬於我們大家的抗爭尾牙!這裡有族人親手烹煮的菜餚、熱情的歌謠舞蹈、情義相挺的樂團表演,還有部落手工製作以及各界樂捐的摸彩禮物!

三鶯部落,一個大台北區域開發過程中被遺落30年的社區,雖然沒能跟上經濟成長的曲線、更從未被任何文化政策給妥善照顧,卻在去年走上抗爭路後,獲得社會各界最溫暖的支持。三鶯部落自救會除了深表謝意,也相信我們今日的存在,正是台灣社會力量的真實體現。

雖然我們都是弱勢、都是平/貧民,但誰也剝奪不了我們爭取生存、擁有歡笑的權利;更重要的是,這一路以來伴隨三鶯部落自救會的人士,許多都是跟我們處境相近的平凡小人物,你我都是這場反迫遷運動裡的無名英雄。

為了答謝、慰勞大家這1年來的辛勞,三鶯部落的族人正密集地籌備本屆抗爭尾牙。當天下午有靜態展示區的文物陳列、影片播放,以及2次的部落導覽,讓各位能更加認識這個社區;下午3點半,動態活動正式開始,將由河岸部落守護家園聯盟成員(三鶯部落、崁津部落、撒烏瓦知部落)輪流登台;晚餐過後,聲援三鶯部落自救會的獨立樂團則將接續上場,保證要給大家最熱血的演出,而在各項表演中間還會穿插名人物品競拍,以及摸彩競賽遊戲。

所有的準備,都是要大家在這個不景氣、不公義的年代,也能過個興高彩烈的尾牙宴。總而言之,2010年1月30日,三鶯部落歡迎你,光臨屬於我們大家的平民尾牙宴!

◎2010/1/30三鶯部落抗爭尾牙流程表

13:00 ~ 15:30 靜態展示區+導覽(13:30、14:30各1次)

15:30 ~ 16:00 開場活動
16:00 ~ 16:20 三鶯部落表演
16:20 ~ 16:30 摸彩
16:30 ~ 16:50 聯合自救會表演(1)
16:50 ~ 17:10 聯合自救會表演(2)
17:10 ~ 17:20 拍賣
17:30 ~ 18:00 晚餐
18:00 ~ 18:30 拷秋勤+三鶯部落致詞
18:30 ~ 19:00 Suming+拍賣+摸彩
19:00 ~ 19:30 黑手那卡西+摸彩
19:30 ~ 20:00 薄荷葉+摸彩+拍賣
20:00 ~ 20:30 三鶯部落表演+拍賣
20:30 ~ 21:00 農村武裝青年+謝幕

註:隨著過年的腳步接近,我們將會公佈更詳盡的活動介紹。

感謝以下

贊助團體、個人(截至2009/12/31為止):
黑手那卡西、農村武裝青年、拷秋勤、薄荷葉、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公園生活果菱派客來、紀錄片職業工會、蘆荻社大、台灣立報、輔大黑水溝社……
吳志寧、Suming姜聖民、陳威任、鄭凱同、許婉鈴、徐子凡、黃敬鴻、鄭敦哲、韓君岳、未具名善心人士2名……

(本文轉載自「苦勞網」)

Ka Lipaha kan Ta mapulong (II) 撒烏瓦知重建落成同歡會

這裡,我們的部落–撒烏瓦知,從很早的以前,我們從原鄉到都市打拼漂流,直到在這裡靠岸、開墾、打造出我們的家園。那天,2009年2月20日早上,政府帶著警察以及拆除大隊,就在我們的眼前,毀了我們經營三十年…

這裡,我們的部落–撒烏瓦知,從很早的以前,我們從原鄉到都市打拼漂流,直到在這裡靠岸、開墾、打造出我們的家園(關於「撒烏瓦知」部落的背景訊息,請點選這裡閱讀)

那天,2009年2月20日早上,政府帶著警察以及拆除大隊,就在我們的眼前,毀了我們經營三十年的部落家園,心痛流淚中,也凝聚了我們部落集體的意志!在三鶯、崁津部落族人及社會各界人士協助及聲援下,我們展開一連串抗爭行動,控訴政府的無情粗暴,也為捍衛我們的生存權而戰。

「原地重建、抗爭到底」的堅定決心,看似讓我們有了初步的成果,但家園重建了,並不表示我們從此可以在此落戶安居。直到現在,我們仍在捍衛生存權的氛圍裡繼續努力著。

重建好的家園,是我們現在所擁有的,我們還擁有的是,共同愛護部落的心、捍衛部落的歷史記憶,我們有Pangcah祖先流傳下來那種自我療傷的特質,而你們的力量使我們的心堅若磐石。

上帝的愛,給予我們智慧,也教導我們學會珍惜,感謝在重建的路上協助和陪伴我們的朋友,走在重建後開展經營部落的道路上,在我們的身邊,還必須有你們的相挺及陪伴!

6/20是撒烏瓦知重建落成同歡的日子,誠摯邀請大家來部落作客!

980615-kalipa-360.jpgimage003
image005image007

主辦單位:

撒烏瓦知部落、河岸家園聯合自救會(三鶯、撒烏瓦知、崁津)

協辦單位:

都市原住民後援會、人民火大行動聯盟、牧人教會、中原大學景觀系、民歌學校

時間:2009年6月20日(六)下午3:00-6:00

地點:撒烏瓦知部落(靜態展)

河濱公園舞台(歌舞表演)

活動內容及流程:

靜態展(3:00-6:00):部落拆除/抗爭、重建過程及中原學生創意部落藍圖展

舞台表演:

3:00-5:30 舞台表演(阿美民歌演唱、傳統舞蹈、生活戲劇等)

5:30-6:00 享用族人親自採集料理的山珍海味野菜

6:00—— 部落串門子

活動連絡人:

金木(聯合自救會副總幹事/撒烏瓦知部落總幹事):0981-380372

阿忠(聯合自救會總幹事):0936-067844

鳳琴(聯合自救會執行長):0922-004969

—————————————————————————————–

交通導覽:

開車:國道三號大溪交流道下,左轉112號縣道,再左轉3號省道,至盡頭右轉4號省道(介壽路), 直行下坡後十字路口(注意路標前為崁津橋方向,左為武嶺橋方向)直走10公尺於迴轉道迴轉往鶯歌方向接三鶯路,30公尺後右轉往大溪河濱公園方向,沿河堤到底。

搭火車/客運:

◎ 於桃園火車站搭乘桃園客運往大溪,在「武嶺橋頭站」下車,走路約五分鐘即可到達河濱公園。

◎ 在台北公館基隆路四段,台電營業處斜對面(靠近台大城鄉所)搭乘中壢客運,於大溪「南興里站」下車後,再轉乘計程車至瑞興國宅旁的河濱公園。(由於此站計程車很少經過,需事先叫車。車行電話:(03)360-0033,375-3322)

地圖參考:

(詳細Map請見http://www.coolloud.org.tw/node/41722?date=2009/06/14

20090615001

【部落】河岸家園部落同歡會0418

三鶯部落, 撒烏瓦知,崁津部落的重建、保存、拆遷危機, 從去年延燒到現在。因為三個部落的聯合抗爭, 初步獲得了暫時的成果:三鶯部落緩拆, 撒烏瓦知部落原地重建, 崁津部落也得到消息暫時不會拆遷。這期間…

各位朋友:

大漢溪河岸住了許多的阿美族人,三四十年的居住歷史,保存了母語與傳統依水的農耕文化,已發展出有別於花東原鄉的特殊大漢溪的阿美群落文化。面對政府的強硬拆除,河岸家園聯合自救會將舉辦一系列的活動,首先登場的是完整而美麗的崁津部落(三鶯、撒烏瓦知已被拆,正辛苦重建中),邀請您來聆聽他們歌唱,訴說他們遷移流徙的故事。

民歌學校系列活動  Ka Lipaha Kan Ta mapulong  河岸家園部落同歡會

時間:4/18(六)下午2:00-5:00
地點:桃園縣大溪鎮崁津部落

主辦單位:崁津部落, 河岸家園聯合自救會(三鶯部落, 撒烏瓦知部落, 崁津部落)
協辦單位:台灣民歌學校,人民火大行動聯盟, 黑手那卡西-工人樂隊, 中原大學景觀系, 都市原住民後援會

2529658619_9d42cdea28

崁津部落是很好的地方,從70年陸陸續續來到這地方定居,打這塊地,作自己一輩子的居所。因為這塊前面對著大漢溪,所以每當工作休息或部落節慶,不管老人中年人,就會帶著魚網來到溪邊捕魚回來,供部落的人一同分享今天所獲得的成果,這就是崁津部落的人值得高興的一面 。──引自陳春讚整理之『崁津部落之歌』故事說明

隱伏在旋律之後, 唱歌的人們的生命的樣貌, 到底是什麼呢?

三鶯部落, 撒烏瓦知,崁津部落的重建 .保存. 拆遷危機, 從去年延燒到現在。因為三個部落的聯合抗爭, 初步獲得了暫時的成果:三鶯部落緩拆, 撒烏瓦知部落原地重建, 崁津部落也得到消息暫時不會拆遷。 這期間許多朋友的共同幫忙, 讓這幾個部落的危機與現況, 逐漸被社會所看見。民歌學校也在這個時候, 參與了部份的行動。

就在和部落人們接觸的過程中,  我們向部落族人提出了建議:『何不唱部落的歌, 講述部落的流動的勞動歷史, 讓外人更加看到都市邊緣原住民部落的真實狀態?』

崁津部落很爽快地答應了, 而且很認真的聚集了族人, 練習唱著歌曲。有些歌, 年輕一輩的聽過但不會唱, 有些歌, 老一輩的族人還得邊唱邊討論, 修正那些忘記許久的歌詞。這個民歌學校講座的邀約, 讓部落裡的大大小小在歌唱這件事中活絡了起來, 而在三個部落合組的『河岸家園聯合自救會』中, 部落也決定, 三個部落輪流主辦。

某次聯合會議中, 大家談著, 這不應該叫做『民歌學校』, 而應該叫『lipahak mapulong』–聚在一起歡唱!我們很高興地邀請所有願意與河岸家園部落族人站在一起的朋友,  一起來參與這個歡樂的合唱。

活動流程:

1:00-2:00  崁津部落導覽(由部落耆老及中原景觀系盧建銘老師導覽)

2:00-4:40 同歡會(內容有崁津部落的歌曲及 三鶯部落, 撒烏瓦知部落的表演)

4:40-5:00 搗糯米。

5:00-7:00 原住民美食。

交通導覽:

國道三號大溪交流道下, 左轉112號縣道, 再左轉3號省道, 至盡頭右轉4號省道(介壽路), 直行往崁津大橋方向, 路之左側會有一巨大的土雞城招牌, 左轉進入小徑, 沿著自行車道, 順著部落方向指示即可到達。

搭車者可搭乘客運至大溪, 再由大溪前往部落。但建議可以幾個人一起邀集有開車的朋友一同前往。

地圖參考:

2533000321_3ee22016e1_o

(地圖製作:苦勞網記者楊宗興)

連絡人

鍾仁嫻 0920034674 (阿喊)

黃惠偵 0926604670

李宜霖 0928197396

陳柏偉 0933889902

關於沙瓦烏知部落 http://www.coolloud.org.tw/node/35553

關於崁津部落 http://www.coolloud.org.tw/node/21367

以大漢溪河岸阿美群的文化發展,為撒烏瓦知部落請命

偉大城市與偉大國家的價值,在於能夠看到弱勢者的文化力量,和我們能不能夠從照顧弱勢來展現人道的精神。這裡的長老用哭泣的聲音說:「我們不是同一個國家嗎? 我們不是應該要互相照顧嗎? 為什麼要拆我的房子? 為什麼……

2月20日在新聞上看到撒烏瓦知部落(Sa’owac niyaro’)被縣政府搗毀的消息時,雖然不感到驚訝,卻令人心痛。以這個部落農耕採集生活為主題的展覽,去年十二月才剛在澳洲墨爾本的皇家植物園展出,澳洲人正還在敬佩臺灣強軔的文化力之際,我們的社會竟然用法令、警察和怪手來面對這樣的文化。

這個反抗運動裡涵蓋許多現階段世界性的議題,但是目前只有原視新聞雜誌「天還未亮」和部落集體燃狼煙的報導,跳脫了事件的表面,指出了原住民長老為主體的話語和國家資本體制之間,最根本的衝突矛盾;透過原視的報導,國外的友人開始關切撒烏瓦知的處境,因為全球遭遇經濟和環境問題的城市,都以探尋原住民永續性的自然文化,來反省當代社會,尋求新的出路。

20090309-tribetaipei-360.jpg
照片引用自「生活,就是抗爭」部落格

從大溪出發,沿著大漢溪的左岸的自行車道去勘察,發現怪手沿路鏟平河岸邊的灌木林,將所有的植被推光,有好幾段就直接將沙石和破碎的樹幹推到河床裡和農業溝渠裡;許多的阿美族的小部落被拆掉,這些自然部落有的後退到灌木林裡重建,將自己隱藏在森林裡,沒有腹地的就遷往更危險的河岸地,阿美族嘹亮的歌聲還是隱隱約約的從森林裡傳出來;這是我們社會一直都不願意承認的「大漢溪河岸阿美群」。

沿著河岸重新認識我們的歷史和自然環境,本來就是一件美事,但是粗暴的行政和工程,玷污了這樣的河岸想像。沿路開始有自行車隊通過,不小心聽到他們的對話,一起討論儀表上所顯示的里程數和時數,也有人提到了自己的心跳指數。騎著破舊淑女車的騎士們,反而好奇的停在部落前觀看阿美族的小板橋、菜園和農寮。

去年為了想要瞭解大漢溪的自然環境,認識了撒烏瓦知部落的阿美長老們,這半年來持續到部落裡請教阿美長老們,漸漸體會和瞭解阿美族獨特的河川永續經營文化。

長老們從20年來半工半農的經營模式,逐漸轉變成自足農耕採集的濕地經營方式,將移自花東的阿美族生活共生植物,如麵包樹、大葉山欖、樹豆、樹薯、輪胎茄和各種採集植物,與河床上本來的臺灣水柳、苦楝、構樹和烏桕等原生植物,加上吵雜的動物聲,形成了生態系統細緻豐富的自然景觀。阿美族的母語也透過這樣的農耕經營技術,在家族和部落生活領域中建造了活的母語語言情境,有時甚至一整天都用不到漢語。

每週我將這些寶貴的經驗和智慧,直接移轉給學校裡的學生、同學及老師,也轉述給有志於社區農園的社區伙伴。原因在於這樣的自足永續的經營方式,恰好也是全球化經濟破滅時代中,當代社會最需要的生產文化及技術。

去年颱風水患時,撒烏瓦知部落的農耕濕地反而成為大漢溪河床上最有效的滯洪池,水患只會讓農耕濕地的水芋和筊白筍獲得更多的養份;反而自行車道單調的草地,只會將水量快速送往下游,造成下游的水患壓力。從高堤往河岸上看,水利單位的景觀單調生態錯亂的經營方式,和阿美人的共生環境相比,我覺得將河川的經營從阿美族人轉移至河川管理單位,反而更令人擔憂。

這次的自行車道工程,生態和文化的破壞十分嚴重,很慚愧的,連我自己都只是冷眼旁觀,提醒我們的卻是撒烏瓦知部落十幾個阿美長老的反抗運動。

由於採訪過長老,我才瞭解大多數的長老們,在二、三十歲以前都在花東過著和祖先一樣的農耕採集生活。移往都市的二十年,憑藉著自己勤勞的勞動力,和對都市生活的美好想像,來到西部做工和建立家庭,每個人大約都有四到八個小孩。再之後的二十年,才在臺灣的勞力市場轉移下,以半工半農的方式找到依附在都市邊緣河川地的生存方式;這二十年的開墾,和不斷的被驅趕,最後才找到人生生命後段的新樂園。

二、三十年的努力,撒烏瓦知部落的長老們形成了和祖先精神一致的河川經營方式,當去年將這樣的島內移民文化介紹到國外時,他們都讚嘆這種文化的前瞻性;也同情臺灣的原住民,在經歷了四、五十年的生命之後,才在將快到祖先來時之處,找回傳統精神。

這十幾位長老每個人的生命都像是台灣神話的詩史,最大的差別在於一開始他們就學會了祖先傳下來的生活習慣,花了四、五十年之後,最終還是必須從都市逃離出來,才有辦法以祖先般快樂的方式渡過人生的晚年,而不是以養老院的方式。而且以他們的身體狀況,已經沒有辦法和壯年時一樣開墾了。

因為這樣,所以撒烏瓦知部落成為這一次河岸工程中,唯一站出來反抗的團體,他們以體弱多病的身體,最大的年紀,最小的人口,每天住在帳蓬裡,也常常從工程主辦單位的電話裡收到威脅和羞辱;靠著晚上集體向耶穌基督禱告和身上的傳統部落精神在支撐著。他們只覺得自己在維護自己的基本生存權,我卻認為他們在幫當代社會和阿美族的精神背十字架。

偉大城市與偉大國家的價值,並不是在一些經濟奇蹟,或是偉大的建設,或是偉大的人物;而是在於能夠看到弱勢者的文化力量,和我們能不能夠從照顧弱勢來展現人道的精神。他們是被社會拋棄的勞工,是被歧視的弱勢民族,是無住屋的人民,用法令、政權、警察來趕走他們太容易了,但是我必須站在撒烏瓦知這一邊。

這裡的長老用哭泣的聲音說:「我們不是同一個國家嗎? 我們不是應該要互相照顧嗎? 為什麼要拆我的房子? 為什麼要讓我這麼難過? 為什麼要讓我哭呢 ?」,我們要用行動來回答她的問題!

(作者為中原大學設計學院博士候選人 ,中原大學景觀系兼任講師)

本文轉載自「溪洲部落後援會」http://shijou.blogspot.com/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