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樹山的一杯茶

繞了大半圈,回到宣化堂,又遇見了清掃開基伯公的伯母。熱心地端上熱茶,問著今日的收穫,因為趕著五點敲鐘打鼓不能多談,又多倒了一次茶,熱氣上加熱,卻也透心涼。外頭架上曬著乾燥花瓣,是敬奉後的盤花,加上芙蓉菊…

從前的地名,多半是依照當地的環境特色來取名,例如竹子很多的地方,可能稱為竹圍、竹頭角,在這叢竹林的另外一邊,就稱為竹頭背。

上樹山呢?或許從前此地有很多很多的大樹,或者地形有點高度,因而稱為樹山。又或許發現了另一地同樣有著許多的大樹,兩地南北相互遙望,而有了上下之分,就分別名為上樹山、下樹山。如今樹山裡的樹,早已換成了一坵一坵的檳榔田(當然也有地方名為檳榔林)。

上樹山鄰近新東勢,離開新東勢尾往南前進,經過公墓區及檳榔園後,遇見滿畫大紅花的井字形路標,就進入村落。入村後先找尋土地伯公,似乎成了造訪聚落的第一站。開基伯公前有三棵高聳的大榕樹,樹下設立了榕樹福神,再過幾年,三棵榕樹就要合為一片頂蓋了吧。

聽說,樹旁的活動中心側邊有條小徑,沿著小徑邊的水圳能找到一座敬字亭。小徑走到盡頭,轉個彎,再轉個彎,遇見了在水圳轉彎處的細圳伯公,而敬字亭亦設立在旁。有趣的是細圳伯公的天公爐、香爐皆有個小香插,水圳流出的轉彎口又出現一個小香爐,是匿名的水口伯公嗎?

看著這條水圳流出口、流進檳榔園中灌溉?回到開基伯公前,清掃廟前落葉的伯母給了一個有趣的答案:原來在西邊有個伯公,因為大家過去祭拜路途有點遠,於是就擲爻問了祂是否願意搬遷過來,於是,就這樣居於細圳伯公旁,祭拜的方位還是朝著西方。嗯,不是入境隨俗,伯公也得適應人們的生活啊。

村子裡,其實已經少有傳統的紅瓦屋了,是一種建築的演變,同時存在著舊屋瓦與新樓房,禾埕空間漸漸出現許多邊線與稜角。或許因為生活環境空間改變,人的生活習慣隨之更動,為了保留從前農村社會,或說客家社會的面貌,村中大塊牆面出現了宣傳性的繪畫與文字。例如:客家人在客家庄請講客家話;繪著農耕、牛犁田的景象。然而,遇見祖孫的對話,阿公阿嬷仍舊操著濃重客家腔調的華語說著關心的言語。

980730-14d868507e7a-360.jpg
空白圍牆寫著提醒大家是客家人的標語及圖畫,還有二十四孝圖畫版本。

上樹山不大,卻可以說是伯公密集度高的地區。另又因為村中大信仰中心:宣化堂為鸞堂,供奉元帥爺,因此在村子四周設立了五營,據聞由祖師爺降旨設立。檢視多數客家庄極少設立五營,設立者多為靠海的村落,如佳冬地區。此處的鸞堂,或許也擔任了教化、教育的角色,廟裡亦有一座敬字亭。

不同於細圳伯公處的敬字亭,此座頂端處各面充滿剪黏,立體的玻璃花,線條有些現代,讓洗石子的外表活潑起來。據說許多建造伙房的匠師,皆選擇上樹村居住,不知是什麼原因呢。宣化堂敬字亭的剪黏風格亦傳自台南地區。

很多伯公
(左) 右邊為東方福德壇、左邊為東營祠,兩者皆供奉伯公。(中)東營祠牌匾。 (右)迷你伯公與迷你葫蘆香爐,就在家屋的屋後。

IMG_7871
遙望原來方位的超迷你伯公。

漫步其中,就是個簡單的生活環境,少用的空地,大家種種花,有空閒的老人澆澆水、種個菜,傍晚時分到菜園加個菜。沒有多餘的商店,僅兩家家庭理髮,分別因應學生及媽媽們有不同的髮型風格;「武雄商店」算是老時代的代表了,狹小空間擺了零食櫃、米酒櫃,冷藏庫還印著養樂多字樣,要買什麼還是告訴老闆幫你找比較快。牽著孫女的阿嬤,買了包小零嘴,暫時解了她的哭鬧。商店招牌還閃亮亮掛在門楣,霸氣地宣示自己曾存在的時光。

IMG_7902
經營了5、60年的雜貨店

繞了大半圈,回到宣化堂,又遇見了清掃開基伯公的伯母。熱心地端上熱茶,問著今日的收穫,因為趕著五點敲鐘打鼓不能多談,又多倒了一次茶,熱氣上加熱,卻也透心涼。外頭架上曬著乾燥花瓣,是敬奉後的盤花,加上芙蓉菊,驅邪且馨香。

拜訪村落的起始與結尾皆遇到同一個人,並以一杯熱茶作終,倒也親切。

IMG_7946
宣化堂乾燥盤花,準備作為淨身香包。

IMG_7904
黃家伙房柱頭上的瓷磚。歐洲風景與紋樣,細節的華美。

客家–亞洲的猶太人

張守慧老師說:「很多人都說客家人是亞洲的猶太人,你們知道為什麼嗎?」,大家一面搖頭並一臉疑惑的等待老師解說。對於意第緒語很有研究的老師開始解釋:「猶太人跟客家人有幾個很相似的地方。第一,這兩個民族…

因為一股好奇心的驅使,我在大三的這學年選了一堂很特別的通識課,這堂全校學生皆可跨部選修的課程名稱為「猶太文化入門:意第緒語(一)」。當初會選這堂課,純粹是因為對於猶太文化非常的感興趣,而對於什麼是意第緒語(註一)卻非常的陌生。

還記得在上第一堂意第緒語課時,老師突然問到:「班上有同學是客家人嗎?」,我緩緩的舉起手,過了一會突然發現,全班只有我一個客家人。

我的內心非常好奇,好奇的不是為何班上五十幾個同學卻只有我一個是客家人,而是為什麼在這堂算是古德語的選修課裡老師會問到這個問題。後來在課程之中,老師才開始解釋起「客家人」和「猶太人」之間的關係。

負責教授這堂課的張守慧老師(註二)說:「很多人都說客家人是亞洲的猶太人」,接著又問我們:「你們知道為什麼嗎?」,大家一面搖頭並且一臉疑惑的等待著老師解說。

對於意第緒語很有研究的張守慧老師開始解釋:「猶太人跟客家人有幾個很相似的地方。第一,這兩個民族都生活在不怎麼好生活的土地上,猶太人最早以前是生活在沙漠裡,而很久以前的客家人則是生活在山邊的丘林地上,兩個民族的生活環境都不是最好,也都經歷過一段遷徙的歷史,但是都能刻苦耐勞的一代傳著一代在嚴酷的生活環境中生存下來。第二,這兩個民族都很愛惜書本。」

這時後老師停了下來,看著我並且對我說:「那麼現在就請剛才舉手的這位同學向我們解釋一下,為何客家人會這麼愛惜書本吧!」臨時被叫起來,腦海中的思緒不停的飛舞,我吸了一口氣,接著開始訴說著腦海中長輩們曾經告訴過我,那關於“敬字亭“的故事。

980724-08101211-360.jpg

「敬字亭」亦可稱為「聖跡亭」,小時後映象很深刻的是,阿嬤常說不要用的字紙或是書本、雜誌甚至是舊報紙都要保留起來,而且不可以亂丟,因為字裡面都住著神明,所以等到家中積存到一定的量後,在統一拿到敬字亭化為恢燼,讓這些字回到天上去。

阿嬤還說在她小時後還有專門收這些字紙的人會挨家挨戶的回收大家不要的字紙,只要是上面有字的紙,全都要回收,這是客家人對文字的敬重。

客家人視文字為上天賜予的禮物,而且非常的敬重所有的字紙,那是因為文字擁有能傳遞迅息的力量。「知識就是力量」對於早期以務農為主的客家人來說很早就體認到了這一點,要讓子女們出人頭地而不需要跟著上一代一起辛苦務農的最快方法就是念書,所以無論生活在苦在難過也要讓子女念書,這是幾乎所有客家父母一概的信念,也是美濃之所以為「博士的故鄉」的來源。

因為有了這樣的傳統,在美濃這個純樸的客家小鎮裡,就有了為數眾多而且大小不一的敬字亭,常常在廟宇的前方會有兩個大爐子,一個是專門燒金紙的「金爐」,一個是寫有「字亭」的火爐,那就是專門焚燒字紙用的爐子也就是俗稱的敬字亭。而美濃鎮上最有名的四座敬字亭是經過縣政府核訂的縣定古蹟,所以,實際上美濃並不只是只有四座敬字亭而已哦!

0810121敬��-2
位於龍肚庄的敬字亭,亭中供奉的是至聖先師孔子

就在我說完關於”敬字亭“的故事後,老師也開始解釋起「為何猶太人和客家人一樣都這麼愛惜書本」的原因。那不同之處在於,客家人重視字紙是因為敬重文字的力量,而猶太人重視字紙則是因為宗教。

大家都知道猶太人是個非常重視信仰的民族,也因為重視宗教,猶太人對上帝非常的尊崇,會愛惜書本、不丟棄任何一本書也是因為怕對上帝不敬,猶太人認為只要書中有出現「GOD」這三個字,若有人把這本書丟棄的話,那麼就表示那個人對上帝不敬,對上帝不敬這個行為對虔誠的猶太人來說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所以猶太人從不丟書,但卻會把不會在看的書或是不需要的書往閣樓存放,這樣既不會對上帝不敬又可以找到一個存放書的好地方。

在聽完老師的解釋後,讓我對這堂課有了很不一樣的認識,對所謂猶太文化的認識也不在只拘限於二次世界大戰時慘絕人寰的猶太大屠殺事件。內心深處也覺得,就算是這樣兩個與眾不同的民族卻能有相同的傳統,一個是西方猶太人,一個是東方的客家人,兩個民族即使分別在地球的兩端卻能如此相似,這真是一種很奇妙的感覺,忍不住開始猜想,原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可以這麼近。

(註一)意第緒語:在德國沒有被同化的猶太人所使用的語言,也就是中歐及東歐猶太人日常生活中所用的語言及文字。意第緒語是以希伯來文字母所寫的語文並且與德文幾乎毫無差別,其本身由不同的語言元素混和組成,組成的成份分別為:德語93﹪,希伯來語5﹪以及斯拉夫語1.5%。

(資料來源http://www.dseas.ncnu.edu.tw/data/speech/langsurvey.htm)

(註二)張守慧老師現為文藻外語學院德文系助理教授。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