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真理大學現場0818

在打字的現在鼻子裡聞到的還是死魚味,今天在學校整理環境的時候,在真理堂1樓就救了1條吳郭魚5隻泥鰍1隻鰻魚4隻黑眶蟾蜍和1隻澤蛙,另外學校附近雨傘節最近大逃竄,有的跑到附近店家早餐店的…

各位先進、朋友大家好

在打字的現在鼻子裡聞到的還是死魚味

今天在學校整理環境的時候

在真理堂1樓就救了1條吳郭魚5隻泥鰍1隻鰻魚4隻黑眶蟾蜍和1隻澤蛙

另外學校附近雨傘節最近大逃竄

有的跑到附近店家早餐店的蛋籃

有一隻再災後第三天竟想跟我的學生一起爬上救生艇的引擎準備逃難

運氣好的被學生撿到送來我這還可放他們一條生路

但大部分都被它們突然驚嚇到的民眾隨手斃了

你們就知道我們學校除了校園完了

附近的生物也慘了(原諒本記者的職業病)

980818modou-360.jpg

(上)司令台還在,操場不見了。(下)你沒看錯,這是體育館,不是游泳池

980818-2-modou-360.jpg

980818-3-modou-3601.jpg

(上)在教室外徘徊的草花蛇(下)真理大學的災情

真理麻豆風災0805-5真理麻豆風災0805-4

還好現在水抽的差不多了

原本還有鴨子悠遊的體育場現在已可看到全貌

清理校園的動作不斷持續著

今天看到許多國軍弟兄的身影

還有這幾天放假特地南下協助的義工朋友們

許多校友也特地請假回來幫忙

儘管大家滿身的泥漿、腥臭和消毒水

但不論來自何方,也不管是否認識

這份不分彼此的互助精神

讓人感到人間的溫暖

也在身心俱疲的此刻

還可以感到台灣還有希望

這次雖然本校區受到嚴重的創傷

沒人敢預估多久會好(一定要能開學)

不過感謝上帝與天公讓我們麻豆校區在經歷無數次考驗

每次颱風都得膽顫心驚之餘

(四年前的海棠颱風麻豆校區的災情也差不多是這樣)

但都仍有一絲希望

更衷心期盼眾多受災的民眾

都能早日脫離困境

重新建立家園與生活(不管身在何方)

天佑台灣

台灣加油

(作者為真理大學自然資源應用系講師)

阿銘的加輦邦有機野蓮

阿銘以純有機的方式種植野蓮,不僅對環境沒有傷害,而且帶來的生態非常豐富,蜻蜓、細蟌、還有自己放的大肚魚、田螺和鴨母螺,或許除了買賣的利益以外,一種教育的意義也儼然從無形中出現。

因學生做農民調查的關係,我認識了一位在學校附近栽種野蓮的青年農民。他名叫曾昭銘,住在台南縣麻豆鎮,是一位在職進修的農民。目前大概擁有二分地,除了夜間進修二技課業以外,種植有機野蓮是他現在的工作。

在還未種植有機野蓮之前,他是一位南科的工程師,每天面對冷冷的機械,加上工作時間過長及不固定,於是放棄了這個高薪的工作。此時身為農民子弟的血液在身體裡蠢蠢欲動,他開始重新思索著從事農業的可能性與未來。

阿銘一直以來都很注意及關心水生植物,深深著眷戀台灣萍蓬草。也因為這樣的因緣,轉而走向種植有機野蓮。野蓮,學名又名龍骨瓣莕菜。決定種植有機野蓮時,大家並不看好,在麻豆這個地方,並沒有人種值過這種植物,甚至不知道這是可以食用的。他說服父親將休耕的農地交給他來耕作,並且到美濃取經,找到了種值野蓮的鍾華振伯伯,認真的學習種植的方法,做筆記及拍照記錄。離開美濃時要了幾株的苗,回到了麻豆開始讓夢想這在塊土地上實現。

其實,他除了家人不看好之外,連美濃的鍾伯伯也奉勸他放棄。種植野蓮是一份辛苦的工作,尤其在冬中,泡在水裡採收時,凍到身體都沒知覺,也無法戴手套工作,因為需要靠雙手的觸感來採收,才不至於將整株的根都給割斷了。阿銘的野蓮種植完全不使用任何的農藥,只用生態方法防制。家族世代務農,他的爺爺亦是農藥的受害者。且因累積的藥劑量而身患肝癌,雖然每天趴趴走,一樣下田工作,但仍然可以看出那肝功能異常帶來的疲憊。更種要的,是他拾不得任何的生命,不管是人與生態,他均深深的疼惜著。

clip_image002
冬天在泡在水裡採收野蓮,冷到全身發紫。

阿銘以純有機的方式種植野蓮,不僅對環境沒有傷害,而且帶來的生態非常豐富,蜻蜓、細蟌、還有自己放的大肚魚、田螺和鴨母螺,或許除了買賣的利益以外,一種教育的意義也儼然從無形中出現。他並不是沒有生活上的壓力,已娶妻的他育有一子。要給小孩什麼樣的生活,是經濟上無憂還是一個永續的生態,他選擇了後者。

clip_image002[8]
阿銘的野蓮池,留著一區種他最愛台灣萍蓬草,及其它的水生植物,裡面並養著大肚魚、田螺和鴨母螺等各種生物。

clip_image002[6]
沒錢印名片,只好自己用手一張一張的寫。

他的有機種植,是沒有經過認證的,因為,花不起那個錢。自認有機種植,全憑良心與身為農夫的最後一份尊嚴與保證。有機的農作既費時又費力,但阿銘覺得這是台灣農業的契機,由於台灣農業人口老化,耕作的人以六七十歲的老年人為主,農業的觀念遲遲不能改變,他認為只要觀念改變,台灣農業就能化危機為轉機。他是這麼深信著。

阿銘前些天打電話給我,他說:「姐啊」!(他都這麼稱呼我),我快活不下去了,銷售一直不穩定,一包四十元,大家都覺得貴,有時,客戶訂購一包,騎摩托車送過去,油錢都不夠。但是,為了推廣大家食用,再辛苦,都要忍。他請我幫忙,可以在學校發起團購嗎?

這個忙,我當然是幫,我們一通一通的打電話,將他的理念解釋給同事了解,鼓勵大家統一訂購,並且請同事不要殺價。上星期訂購了十包,量並不多,但是阿銘很開心。這星期我問大家,這菜,吃的還習慣嗎?令人欣慰的,大家反應良好,而且詢問下一次訂購的時間。我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幫上忙,至少,阿銘是開心的。

clip_image002[14]
阿銘帶著自己設計的置物箱,到社大來送貨。

青年回鄉,我們是否準備好了給他們的環境與位置呢?政府必需要有更多的配套措施,讓青年留下來,並且可以組織自己的家庭,讓青年的夢想,可以實踐於這塊土地上。僅以此篇文章,向努力不懈的阿銘至敬,感謝你以對這塊土地友善的方式耕種,並且堅持著當初信守的承認。阿銘!加油!

clip_image002[10]
阿銘會做農民筆記,記錄發現的各種生態及每日耕田時的變化。

這是阿銘的農業日記,大家可以參考,給予他鼓勵

http://tw.myblog.yahoo.com/jw!S6__mEKGAhYagZTFpYgWDHxA/

(本文作者為曾文社區大學工作者)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