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再公聽會─高雄0421現場報導

以上關於土地活化利用問題,會後記者希望採訪水保局台南分局長李鎮洋關於農再條例是否能夠達到民眾的需求?李分局長表示這必須請教經建會,並表示相關土地使用的規定,必須等農再條例母法通過,在子法中訂立細節…

(0422編輯補記:作者於本文刊登後,於4月22日增補現場記錄照片,僅將昨日配圖撤下,改置現場記錄,僅此說明。)

—————————————————————————————————

2009年4月21日,農再條例公聽會高雄場於下午兩點在高雄縣政府多媒體室舉行,這次農委會除了發送政府文宣,也印製了農再條例的草案內容給參與民眾,但卻沒有準備充足給現場一百六十多位的參與者,導致於現場仍有民眾表示無法拿到條文內容,根本官方沒有誠意讓跟大家討論農再條例的問題。

2009-04-21-dm1.jpg
現場準備的政府資料中,包含聯合報記者對大進社區的報導。

公聽會的舉辦方式仍是官方一致模式,由水保局專員政策宣導演講開場,配合兩個社區案例分享後,再進入公聽會程序。官方仍然沒有將社會各界質疑農村再生條例的問題,清楚整理給民眾參考。許多民眾雖然表達支持農村再生的理念,但是資訊仍在公聽會場合被壟斷。

公聽會部份,有屏東琉球鄉建設課課長前來表示,目前琉球鄉土地皆為都市計畫用地,不適用農村再生條例第三條所規定之非都市用地的標準,希望政府能放寬准用條例的農村標準。這樣的聲音也同樣有兩位發言者表達過同樣意見。

關於面對土地活化問題,屏東縣里港鄉土庫村信國社區代表沐連生先生提出社區內有國有財產局的乙種建地,未來如何適用於農在條例?該代表建議是否可將土地撥用給地方單位鄉鎮公所來處理以達到活化土地的需求。

以上關於土地活化利用問題,會後記者希望採訪水保局台南分局長李鎮洋關於農再條例是否能夠達到民眾的需求?李分局長表示這必須請教經建會,並表示相關土地使用的規定,必須等農再條例母法通過,在子法中訂立細節部分,才有辦法回答民眾問題。

關於土地利用的問題也有農民表達農村最重要的就是建地,該農民以自己為例說明,自己早年將論及婚嫁的女友帶來自己家中,因為家中住三合院,差點讓他無法取到老婆,該農民建議應該放寬農發條例18條,讓農村有更多建地,這樣才能蓋出更多房子留住年輕人。

針對農委會希望透過農再條例建設富麗農村,並且吸引年輕人回到農村的構想,橋頭地區有年約二十多歲的代表以發言表達青年意見,認為農村再生條例就算通過也無法吸引向他這樣的年輕人回到農村。

2009-04-21-ligang.jpg 2009-04-21-qiaoto.jpg
(左)屏東縣里港鄉土庫村信國社區代表沐連生。(右)橋仔頭文史協會執行長何政億

屏東縣牡丹鄉高士社區發展協會負責人張美惠以原住民立場發言,說明過去看到政府在社區中請來的委外的工程單位,沒有考慮社區狀況,建設出不符合原住民想像的外來物,他對於政府未來需要如何掌控工程單位的狀況感到憂心。

美濃代表鍾怡婷認真研讀條例後,認為公聽會的政策宣傳簡報中,口口聲聲提到農再條例有產業活化的補助項目,但鍾怡婷也在公聽會上表示目前此項目已遭立法委員刪除,目前農再草案中根本沒有產業活化的項目,他不知道未來若有農村以產業活化項目申請經費時該如何申請?

2009-04-21-mudan.jpg 2009-04-21-yiting1.jpg
(左)屏東縣牡丹鄉高士社區發展協會負責人張美惠。(右)美濃代表鐘怡婷。

公聽會要結束時官方找來的漁村代表坐在座位席上因無法發言在現場抗議。漁村代表表示,他不知道為何找他來?在案例中沒有看到任何漁村的案例,並且連一分鐘發言都被主席阻止。美濃民眾林英清先生也舉手表達希望開放更多時間讓民眾表達建議,但李分局長以時間已到,請民眾填寫書面意見回應現場民眾要求。

美濃林英清先生也表達公聽會並沒有達到政府資訊真正公開,他是自己上網下載條例看了五遍,認為條例中有許多問題,但是也無法在公聽會中表達意見。

2009-04-21-fish.jpg2009-04-21-meinug.jpg
(左)漁村代表表示,不知農再條例與漁村的關連。(右)美濃林英清先生遺憾無法在會中表達意見。

最後,李分局長似乎沒有聽到這些質疑的聲音,說出「今天民眾全都是支持農再條例」的結論準備總結高雄場公聽會,但台下馬上有民眾回應「哪裡有!」,但這樣的聲音可能還是會被官方刻意忽略。

(本文作者為公民記者)

後記:

本文刊載之後,陸續有當日出席公聽會的參與者,寫下現場記錄或感想。這些感想因篇幅較長,除了可在留言版上直接閱讀,讀者也可於此下載檔案,同時作為0421公聽會之記錄,後續若有其他相關文章或留言,也將陸續增補。

(1)我不是反對政府照顧農業(文/阿吉)

(2)舊農村可再生,卻不再救農業?(文/莊程洋)

有關水保局11場公聽會之各媒體現場報導整理,請點選此處閱讀。

【公共參與】水保局農村再生公聽會場次表

農委會水保局於四月份中旬在各地舉辦「農村再生公聽會」場次表,歡迎所有關心農村再生條例的朋友一起參與。地點包含:宜蘭、新竹、苗栗、南投、彰化、花蓮、台東…

以下是農委會水保局舉辦的「農村再生公聽會」場次表,歡迎所有關心農村再生條例的朋友一起參與。

日期/時間 地點 聯絡人 聯絡電話
4月21日(上午10時) 宜蘭縣社會福利館六樓第三會議室 張課長 02-22125285#1400
4月22日(上午10時) 新竹縣政府第二會議室 張課長 02-22125285#1400
4月20日(下午2時) 苗栗縣政府中山堂 曾課長 04-25261165#2400
4月21日(上午10時) 台中縣政府大禮堂 曾課長 04-25261165#2400
4月20日(上午9時) 彰化縣政府大禮堂 莊課長 049-2231169#3313
4月21日(上午9時) 南投縣政府大禮堂 莊課長 049-2231169#3313
4月22日(上午9時) 雲林縣農會會議室(斗南) 莊課長 049-2231169#3313
4月17日(上午10時) 台南縣白河鎮老人文康中心 蔡課長 06-2684367#4300
4月21日(下午2時) 高雄縣政府多媒體簡報室 蔡課長 06-2684367#4300
4月18日(上午10時) 台東縣政府一樓大禮堂 蔡課長 089-323057#5400
4月22日(上午10時) 花蓮縣瑞穗鄉公所三樓 余課長 038-22114#6301

980414-940405_9666-400.jpg
4月荔枝花開,水保局公聽會也開了,請多多留意。

農再條例0326公聽會及媒體之外(4)

這是我回來最急著做的一段,很了不起的農友:白河薛弘明先生。他清晨4點從台南騎腳踏車到嘉義坐阿囉哈北上,卻不能進公聽會發言…我完全沒有下標喔,一來是他說的東西很生動,一氣呵成,不忍剪斷,很有意思的…

以下為延續「農再條例公聽會及媒體之外(3)」的影音記錄,作者更多的影音記錄,請點選這裡

感謝關魚協助將內容整理成文字檔,請點選以下兩個連結──

(1)當你有錢也買不到糧食(農再公聽會文字記錄一)

(2)當農村再生不顧農民死活(農再公聽會文字記錄二)

以下為當日影音紀錄:

(1)這是我回來最急著做的一段,很了不起的農友:白河薛弘明先生。

他清晨4點從台南騎腳踏車到嘉義坐阿囉哈北上,卻不能進公聽會發言…我完全沒有下標喔,!(以此向薛大哥致敬),一來是他說的東西很生動,一氣呵成,不忍剪斷(也不需要);二來是太多重要有意思的東西….真的,別聽我廢話,趕快看就對了!

(2)女神農謝美麗小姐。

她徹夜未眠,不吐不快,”農委會不做農業,去和文建會搶做社區,和觀光局搶做休閒觀光,到底再幹嘛?!”她建議,如果農委會真的要把休閒農業當業績,就好好連結兩者,不要只有休閒,沒有農業.

(3)接續場內的公聽會:廖大砲本全老師.

繼313公聽會無與倫比的譬喻後(—請密切注意即將發布的”手的比喻”),又一次直指官員的傲慢態度:不回應,不做政策辯護,是因為法案一定會過.立法院的公聽會只是程序上的規定,接下來就要2讀,3讀,逕行通過了嗎?請各位看官一定要盯緊呀!

980107-beauty-360.jpg
得過神農奬的女農謝美麗,在石岡栽種有機芭樂

另有苦勞網的朋友,剪輯了當日影像紀錄,請點選這裡

農再條例0326公聽會及媒體之外(3)

326公聽會後,韻如將現場精彩發言整理成影音檔案,關魚則協助將內容整理成文字檔,本篇文章是其中的一部份,還有作者更多的影音記錄,請點選這裡。以下即是幾位農陣代表的發言:(1)徐世榮教授最真情的演出…

編按:

326公聽會後,韻如將現場精彩發言整理成影音檔案,本篇文章是其中的一部份,還有作者更多的影音記錄,請點選這裡。

感謝關魚協助將內容整理成文字檔,請點選以下兩個連結──

(1)當你有錢也買不到糧食(農再公聽會文字記錄一)

(2)當農村再生不顧農民死活(農再公聽會文字記錄二)

以下即是幾位農陣代表的發言:

(1)徐世榮教授最激情(也是最真情)的演出,從行政法學的角度大聲疾呼:”農村再生條例草案”有非常嚴重的立法疏失,以及對農村的歧視.全篇法律濃縮為兩條:1.我給你2000億;2.由中央主管機關定

(2)彭明輝教授開宗明義”20年後我們吃什麼?”未來由於全球人口持續爆增,能源短缺,糧食不足的危機勢不可擋.台灣農業因為機械化程度較低,相對的是有競爭優勢的.農委會的”農村發展條例”大開方便之門讓農地變成建地,是嚴重失職

(3)嘉萍哽咽發言,”農業再生”卻不補助產業,是在給農民”裝肖ㄟ”農村希望自己的子弟可以不用在外流浪,可以回到農村工作活下去.農村普遍借貸維生,政府不如把錢直接無息貸款農民

980329-326-protest-360.jpg
0326公聽會外,來自各地農民用海報表達心聲(照片引用自「台灣農村陣線」網站)

p.s.當天為了進入會場,與立法院的警衛起了嚴重的爭執

就像美麗姊所說的:”農再條例的公聽會,我是農民不讓我進去;好不容易進去了,又不能說話!氣死人!”

我們沒有媒體證,記者證,也是不讓進去.好不容易偷渡機器進去了.

看見掩護我們的那些掛著證件的記者小姐,攝影大哥不停聊天哈啦,最後果然亂報一通!!真是氣呀!!!

另有苦勞網的朋友,剪輯了當日影像紀錄,請點選這裡

農再條例0326公聽會及媒體之外(2)

當我們努力的,一次又一次的向執政黨立委諸公解釋法案,換來一句:”優先法案,不管如何, 一定要過.”如此的僵化,如此的強硬,這是一場邁向公理與正義,點點滴滴的累積,這只是中途的一站,朋友們…

謝謝音寧的分享 情真意切 讓悶了二天的我,也想講一些話。

媒體的報導,坦白講,比我想得還更糟糕,雖然早在潘孟安委員林淑芬委員十九日召開公聽會的第二天,就從在聯合報編輯檯工作的朋友口中得知,記者寫了報導,但沒登出.,甚至於26日公聽會的前一天,都還有主流媒體記者打電話來聊了許久,要我們提供照片,但是,仍然未登出,

即使如此

還是私心盼望著,立法院公聽會如此雙方交鋒,總該有一些版面了吧,但是,仍然沒有,

這二天我也一直在想,究竟是什麼社會氣氛與媒體不公,逼得我們得去”嗆聲”。這個舉動,無論如何,不是我們過去養成教育所熟悉的

尤其是當我看到群組中有人寄來的中天電視的新聞片段,看到自己衝撞的身影,以及激憤的表情,坦白講,我有一些羞赧,不只一些,是很強烈的感覺,真希望這一天趕快過去,不要再有人跟我提起這件事。

但是,我也在想,究竟什麼形式的抗爭才是正當的,而什麼形式的抗爭才是有效的,

坦白講,當我們以此而換取媒體版面時,我的內心非常焦慮,若是我們一直以來認為自己應該理直而氣和,那麼,何以我們也只能選擇了嗆聲這一步?,或者,為什麼被認為這些舉動是嗆聲呢?

這是經過算計的嗎?這是什麼樣的過程才導致的呢?

我想把它講的更清楚些,也透過文字,釐清我內在的軟弱與情緒

那天下午,當我們決定去國土規劃會議時,坦白講,一行人並沒有什麼準備與想像,甚至於到了國際會議中心的大廳,在大批憲警人員虎視耽耽的情況下,我們一行還小聲的交換意見,討論著該如何做,

因此,當我們得知有機會以正當的管道進入會場時,大伙討論先行進行會場,子淩建議爭取正式發言,再於散場時嗆聲的策略。(不可否認的,大伙不是沒想過禮貌的問題,我們希望有禮貌)

進場的過程,就是一小齣諜對諜,由於要驗關與檢查包包,思穎的抗議步條就被蒐出來,拿掉了,妙的是,我包包中的大海報,居然過關了。

接著,如同音寧所言,真是的進到大人國,行禮如儀的簡報,彼此互相矛頓的內容,我不相信在場的大人們聽不出來,當時,我腦海中一直浮現”國王的新衣”這則童話故事,怎麼,就沒有一個孩子來揭穿這一切,

總算,熬過了各部會的報告,來到了綜合討論的時間,拜登記發言的人不多之賜,開放現場發言,我把手舉得老高,坐在前幾排的我,眼神直視劉院長,他真的是不好意思不叫我吧,當我陳述農再條例不當,以及萬人連署的訴求之後,劉院長要我們寫發言單,還記得寫發言單的我,手在顫抖,

同時,我低聲的問思穎”我已經發言了,是不是不應該再嗆聲啊”,(這個時候,我還顧著禮貌)

過不久,音寧,增芝也輪番說起農再條例的不當,

會場的氣氛從行禮如儀的沉悶,被大伙擾得有些騷動,過不久,劉揆起身,我們大伙站起來,喊出”行政院正面回應農民的訴求”

,在我們還來不及把海報攤開,隨扈已經來到眼前,我那時想,大概要被轟出去了,

妙就妙在,馬總統進場,司儀一片歡迎總統的鼓掌聲中,隨扈也退了回去,我們居然還可原地安座.

馬進到現場,一開口,就提到他在門口被嗆聲的事,他以一貫輕浮的口氣,笑談在門口被嗆聲,絲毫不覺得應該嚴肅的面對人民的聲音,這個態度,稱得上傲慢吧,

(勇敢的怡婷與安慈,她們二人是在八、九個憲警隨扈監視下,發出聲音來”做好國土規劃,再談農村再生”)

隨著馬的發言,音寧先發難,我也在馬提到農再的好處時,回了一句”農再條例,是滅農條款”,馬此時或許已被激怒,丟下一句,”先讓我講完”.坦白講,此時,我也感到自己不太禮貌,那就讓你講完好了,講完,再遞上我們的連署書.

沒想到,馬一講完,行禮如儀的掌聲都還沒有停歇,他就走了,

嘿,馬說”先讓我講完”,那”後”是什麼呢?怎麼會直接走人呢?  (不可否認,我太天真!)

當時,我沒多想,就想著得把我們的連署書及相關文件遞給他,

但是,隨扈團團圍住,不讓我上前,我只好往後走,試圖從另一個方向去,當然,更多隨扈攔住我

這個過程’大概不到一分鐘,或者連30秒都不到吧,

就在我們大伙喊著”傾聽農民的聲音之際”,馬已經快步離去,

(說來也妙,居然也沒人來收下我們的文件,這不太符合總統府的SOP吧!)

錯鄂的我們,只好揹起書包,回家去囉,

從頭到尾,我不覺得我們嗆了什麼聲?

不過是一群散兵遊勇試圖讓當權者理解公民的訴求.

一個小小的簡單的公民意見的表達

事實上,我在想,我們很願意禮貌,我們也習慣禮貌(不然,不會感到強烈的羞赧)

但是,

當權者以一貫的傲慢,無視人民的聲音

我們如何能禮貌,還能怎樣有禮貌

當我們努力的,一次又一次的向執政黨立委諸公解釋法案

換來一句:”優先法案,不管如何, 一定要過.”

如此的僵化,如此的強硬,我們又該如何

抗爭真的不是禮貌的問題,

這是一場邁向公理與正義,點點滴滴的累積

如何音寧所言,這只是中途的一站

朋友們

即使媒體上曝光不多,或者曝光的形式,非我們所願,

我們還是會努力的,平和的,以小眾,分眾的形式,進行一場又一場的抵抗

廟當不會是我們的戰場,想來我們的主戰場在於田野,在於校園,在於公民

加油,一起向前走

閱讀農再條例公聽會及媒體之外(1) ,請點選這裡

980329-flower-450.jpg
大自然的力量,在田野(攝影/許文煙)。

農再條例0326公聽會及媒體之外(1)

護農村、護農業,還要對抗謊言、偽善,對抗金錢收買與威脅的長路上,我們不無感到疲憊、無力、卻又不甘心而仍然懷抱希望的走著。3/26日只是路途中的一天,每天每天,我們都要爭取一點點、努力一點點…

伙伴們:

我想與你們分享3/26立法院經濟委員會舉辦「農村再生條例草案」公聽會那天發生的一些些事,因為,從主流媒體上完全看不見那天真實發生過的情況。

3/26的早晨八點多,我抵達立法院。前一晚,臨睡前我有些緊張,想著今天要當抗議活動的「主持人」,掌麥克風,該怎麼臨機應變?因為之前已得知,農委會水保局有動員那些領經費補助的社區成員,同時對其他社區恐嚇:若反對農再,小心拿不到錢……。

因此,我們(台灣農村陣線)的工作人員,一而再、再而三的相互提醒,當天切莫發生衝突,若有人挑釁,也要冷靜,不能被形塑成民間兩邊,對政府的政策,「自己」意見不一;甚至是農村「自己」意見不一。

但事實證明,有些事,不是我們的態度如何就能展現,而是媒體與行政部門,早就已經「喬好」要怎麼「報導」這件事,不管我們的態度、意見如何。不過那天早晨,我還沒意識到這些,我只是有點緊張。

立法院內外,陸續來了識與不識的伙伴們,將近百人。本全老師說到,他昨夜睡不好,還念了經;我想我們的伙伴們,都把公聽會慎重的當一回事,當成重要的戰役之一,要透過發言、透過行動,傳遞出我們的心聲與理念,傳遞出我們的不滿與憂心。

可行政官員和媒體公司早已大致安排好「新聞」劇情了!我們還是慎重的一早起床,準備去迎戰。

一場不被報導、甚至被扭曲的戰役,朋友們,我要說,那還是場重要的戰役,真實發生過的戰役。

回到3/26號的早上,更早之前,清晨三、四點多,住在白河的農民薛弘明就騎腳踏車出門了,他必須騎腳踏車到車站,再搭車到台北。而從美濃來的正揚、啟尚哥等人,也透早就出門。從東勢與石岡出發的謝美麗等人,從蜿蜒的山路下山(我曾去過謝美麗主辦的農再說明會,才第一次到那「偏僻」的山村)。

台北的立法院,對很多人來說很近,但是對農民來說,那路程,何其迢遙,且遙遙的不只是地理上的距離、不只是公共交通工具的匱乏,更是政經與文化地位的大落差。

儘管很遠,農民們還是暫時放下田地,進入台北城,慎重的想要去表達心聲。畢竟,這是農再條例進入二讀前,立法院決議,必須舉辦的一場公聽會;第一場「正式」的公聽會。

「公」聽會?

名為公聽會,但那天,當各地的伙伴來到,想要進入公聽會場旁聽時,立法院的警衛出面攔阻了。其中一個警衛根本搞不清楚狀況,還很兇的說:「這不是公聽會啦,這是委員會」。

「這是公聽會!」

「這不是公聽會!」

「這是公聽會!」、「這不是公聽會」爭辯著。如今想來真是有點荒謬。明明是農村再生條例第一場正式的公聽會,而且依據當天公聽會的主席,彰化縣立委林滄敏的說詞聽來,可能是唯一一場、最後一場立法院的公聽會,竟然是這種情形,真讓人對行政與立法機關可以何等失職,大表「驚嘆」。

一場不對農民開放的、號稱要再生農村的公聽會。

透過民進黨立委的協助(公聽會竟然必須透過立委的協助,才能入場旁聽),一些伙伴們登記入場。在場外,我看見謝美麗從公聽會場內走出來,無奈的表示到,縱使進去了,也不能發言啊,有什麼用?

不准農民表達心聲的「公聽會」,而且可能是「官辦」的唯一一場。這算什麼「公聽會」?

於是那天早上,伙伴們舉牌呼口號後,「退回」立委潘孟安租借的會議室看公聽會轉播;時而噓聲,時而鼓掌。就我聽到的,連那些傾官方的學者,都不敢說農再條例是完備的好的草案,而是原則上大方向贊成,然後模糊的提及,該修也要修之類。可是,當天主流媒體的新聞報導,根本不是這樣。

是記者太笨嗎?聽不懂嗎?我看著那些濃妝豔抹、穿高跟鞋的女孩們,手拿麥克風,匆匆走過,身邊是扛著攝影機的男子。或者,是媒體老闆的力量太大?我想起在公聽會的前一天,看電視新聞(說實在話,我已經很少看電視新聞了,太多主持人的主持方式,以及報導內容,讓我幾乎不能忍受。)。偶爾看一下新聞,就看到農委會的置入性行銷。而且這不是我偶爾的頻率中,第一次看到的「行銷新聞」。這幾個月來,有好幾次,我都在民視新聞台裡,看到這類的新聞,我猜,三立電視台也不乏這種「新聞」!

「新聞」報導了某社區(我忘了名字),做社造多年了(因此,是從民進黨時代開始接受文建會補助的社區囉),把農村社區弄得美美的,新聞畫面中出現,微笑的人、一小塊被特寫的綠地等,然後—-重點來了—-社區的總幹事出來說話,說他們需要經費。

總幹事沒有直接說出口的,是農村再生條例(不管這法律怎麼爛、怎麼粗糙、怎麼後患無窮、怎麼空白授權給予行政官員無限擴權的權力),一定要過,盡快過,因為農委會水保局說,法條過了才能動用那舉債來的2000億,才能有更多錢下到地方去,而社區「很需要」、「很想要」經費。

但重點—-如曾旭正老師提到—-不需要通過農再條例,社區不是已經在做社造了?經費不是也一樣在撥了?有什麼建設、什麼美化、什麼工程發包,是非得農再條例通過才能做得嗎?

追根究底,只有兩樣,一就是2000億,二就是空白授權給縣市主管機關,強制徵收、重劃、重新分配與整備農村社區(沒有範圍規範)的土地。而開發土地也不是現今任一社區發展協會做得來的事啊,到時候法案做為一種武器,是握在縣府及農委會手中。

但有多少社區,或說,有多少民進黨時代開始領補助的社區工作者,抗拒得了誘惑?因此而噤聲?

甚至,縱使領補助也沒關係,反對惡法與社區營造,本來就是不同面向的兩件事,不必然衝突的,但是農委會卻搬出社區工作者來與反對條例的人「對抗」,這是統治者何等邪惡卻擁有長久歷史的分化伎倆啊。

回到領補助的社區工作者被動員、社區總幹事(公聽會裡發言的那位是退休老師)在新聞媒體上,被報導為來自農村的聲音,而真正的農民不能進入會場旁聽的那天,早上公聽會即將結束之際,伙伴們拿著小標語,以及從新竹尖石鄉運到台北的有機高麗菜(要感謝惠雯)等,走向公聽會門口,送菜給官員們,並呼口號,要他們重視農業,不要只是搞工程發包,搞大而無當的「建設」。

媒體的相機喀擦喀擦,但隔天,聯合報沒有報導,中國時報有一張幾乎佔四分之一版面的照片,但是沒有內文報導,只有一行圖說,被下標為「正反意見兩極」。彷彿這樣就是「中立」?

公聽會後,我們隨即召開記者會,但「剩」下來的記者已經很少了。不過,留下來的,我想都是真正想要理解的記者,譬如立報的記者胡慕情,以及我不認識的自由時報的記者陳曉宜等(請大家可以去閱讀他們的報導)。

我們的記者會,一點都不投主流媒體所好,不僅缺乏爆點,農民及學者們,發言還「過長」(據說立法院的記者會,發言最好都不要超過3分鐘之類),但我聽得很感動,甚至哽咽。我聽見我不知道的事,譬如白河蓮子的情形,譬如啟尚哥說到農地上蓋豪宅,農地的失地率超過百分之百,因為還會污染到臨田等。這一點一滴的小事,都牽涉到大環境與大結構,但是多麼可惜,也多麼令人擔心的是,台灣的記者們「沒空聽」。我更聽到很重要的觀念,譬如謝美麗說,為什麼工人有基本工資,農人沒有?

為什麼工人有基本工資而農人沒有?回家後我還在想,為什麼替資本家工作的人,才有基本工資的保障,而為人類生產糧食、不隸屬任何一間公司的小農,卻沒有基本的保障?

「過長」的記者會結束後,大多數伙伴們散去,很多人還要回去工作。美濃的朋友回美濃,台中的朋友回台中,嘉義的朋友回嘉義等。不過下午還有一場行動。那天,官方舉辦了國土規劃的會議,據說馬英九會到場致詞,我們決定殺過去抗議。

從立法院紅樓101室、群賢樓101室,轉戰到國際會議廳101室。

幾個人(大多是女人喔),搭計程車出征了。標語藏在袋子裡,抵達國際會議中心,在一大群整整齊齊、高高級級的西裝套裝裡,伙伴們假裝不動聲色的各自進入會場。

一踏入那個門,我的感覺是,喔,我進入了「大人國」。

台上是一排穿西裝的大人,台下也是一大群「正經八百」的大人們。坐中間的那個大人,被歡迎著入場後,坐下,請各部會官員報告他們的國土規劃之計畫。經建會、環保署、內政部……全台的權力中心,當權者。這些當權者講話很斯文,完全像催眠曲,他們照本宣科,按照發給予會者講義上的鉛字,再念一遍。

什麼保育啦、環保、保護優良農地啦……我確信,他們壓根、打心底,不相信他們自己講的那些冠冕堂皇的假話、廢話、虛偽至極的報告。不過整個會場,全場的教授學者們,倒還是行禮如儀的鼓掌。

我沒辦法聽下去,只好趴在桌子上睡覺。邊睡邊等待,不像我身旁的人,嘿,他也閉起眼了,只不過是坐著;我想他可能有成為官員的潛質,因為官員不都是坐著打盹嗎……。

言歸正傳,這「大人國遊記」的前半段,我睡了好一會兒,好不容易,等到官員報告完了,開始自由發言。培慧很快的舉起手。她高舉著手,劉兆玄大概不好意思不點她,所以由培慧率先發難,陳述反對農村再生條例的事,接著我和增芝等人也都陸續發言反農再。

讓我偷偷的講一下,那天,讓我自己最感到高興的,是我報身份時,說我是作家吳音寧。聽來也許沒什麼,可是對我來說,是歷經多番掙扎才得以說出口的。

好啦,再回到下午的國土規劃會議,劉兆玄面對伙伴們的發言,沒有回應,而我們在劉兆玄走出會場時,拉了標語,喊了口號,被稍微制止,不過沒被抬出去—-咦,竟然沒被抬出去耶!在事前的推想中,我們應該是被抬出去的—-然後,國土規劃會議的工作人員搬動台上的桌椅,換馬英九被簇擁著(劉兆玄跟在他身後)進場了。

馬英九上台致詞,一開始就說,他剛進來時被嗆了。嘿,是怡婷和思穎「嗆」他。當時我和培慧等人入場內,怡婷和安慈負責「外場」。馬英九說,他被嗆說,要做好國土規劃,再談農村再生。坐在台下正對著他的我順勢說,暫緩通過農村再生條例。他回說:這樣會來不及。我說:不會來不及。他說,你聽我說完嘛,我就靜靜的聽他說了。然後他說到哪裡時,培慧冒了一句:農村再生條例是滅農法案。總之,我認為我們極其溫和,根本談不上「嗆」。

最後,馬英九終於講完他的場面話、空話(天啊,身為官員,一天要講多少空話),而在我們大喊「傾聽農民心聲」時,斯斯文文的走了。

在上位者,不需要吶喊,不需要冒著被抬被抓的風險大喊,他們斯斯文文的在隨扈的護送中,斯斯文文的走了。

而美濃、石岡、白河、東勢、我們彰化溪州、雲林、嘉義、宜蘭、台東、花蓮……各地的農民,他們縱使扯破喉嚨大喊,這些位於國際會議中心的西裝套裝人,聽得見嗎?

我們再次拿出標語時,馬上被制止。有一個女警(或者只是工作人員),強力壓制住我的手腕,很生氣的說,妳怎麼這麼沒有禮貌!我說,這不是禮不禮貌的問題。她說,這當然是沒有禮貌。而我的手被她抓得發痛,不想跟她爭辯,反正馬英九也走了。就這樣,我步出會場,伙伴們也陸續步出會場。

當晚我坐車南下,沒有看到新聞是否有報導、怎麼報?不過已輾轉知悉,一些很誇張的「報導」。我在電話中對一位搞運動的妹妹說,以前參與學運時,反正消息一定會被主流媒體封鎖,感覺還比較單純,現在面對這種,拿錢做新聞、以老闆的立場為立場的媒體,唉,實在不知道怎麼辦?

因此,回到家,我寫了這封信。我感到,這是一條長路啊!

護農村、護農業,還要對抗謊言、偽善,對抗金錢收買與威脅的長路上,我們不無感到疲憊、無力、卻又不甘心而仍然懷抱希望的走著。3/26日只是路途中的一天,「每天每天」套句台灣農村陣線「不要說再見—-守護台灣農村」連署聲明中的句子,每天每天,我們都要爭取一點點、努力一點點,因為,我們真的不想和農村說再見。

0329-longantree-50.jpg
仍有許多依農為生的人們,在鄉村勤勞工作,對他們來說,土地不是資產,是伙伴(攝影/許文煙)。

農再條例0326立院公聽會

農村再生條例第二場公聽會今在立法院舉行,會前台灣農村陣線舉行記者會,要求退回條例,以一年時間廣徵民意後重擬。會中學者砲聲隆隆,指農再條例「假再生之名,行土地炒作之實」,堅決反對。但即使引發社會巨大爭議…

農村再生條例第二場公聽會今在立法院舉行,會前台灣農村陣線舉行記者會,要求退回條例,以一年時間廣徵民意後重擬。會中學者砲聲隆隆,指農再條例「假再生之名,行土地炒作之實」,堅決反對。但即使引發社會巨大爭議,預料農再條例將很快過關,台灣農村的未來即將面臨另一波未知的命運。

農委會水保局長吳輝龍表示,十年內以兩千億推動四千個農村社區活化再生,改善農村環境。他強調,農再條例只著眼於促進農村社區活化再生,至於農業生產、農業政策、農民福利、農業推廣,則交給農業發展條例處理。但這種所謂「法律分工」的切割方式遭到痛批,學者主張,農再條例應涵蓋農村、產業、農民,不應分割。

台北大學副教授廖本全表示,「這草案我每看一條都要嘆氣」,整個條例的本質就是「錢與建設」,何謂「再生」?內涵不清楚,工具與方法變成條例的重心,這種「建設決定論」,以為建設可以解決農村問題的建設思維,倒不如改名為「農村化粧條例」。

廖本全指出,水保局聲稱未來執行從下而上,但他質疑這條例是從中央到地方的發錢機制。而且所謂環境生態系統不應被簡化成綠美化,他要求立法院應撤回這部劣質的農再條例,以一年時間重新檢討,提出真正符合台灣環境的農村再生條例。

中山大學教授郭瑞坤呼應水保局的說法,指農再條例提供農村一個機會,且政策有分工,不可能同時解決農民收入、青年回鄉、農民照顧等問題。他強調,水保局也不必急著十年內一定要完成四千個農村社區,而且執行上應先解決水土保持等保障生命財產安全的設施。

政大地政系教授徐世榮表示,要檢視農再條例,應從土地規劃系統、行政法學的角度。他質疑水保局始終避談條例中第三章「農村土地活化」,事實上這一章嚴重違反法律上授權明確原則。

徐世榮說,廿三條關於區段徵收、土地重劃,應以法律上明文訂下來,但條文卻授權「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如這樣,「那農再條例可簡化成兩條就好,一是給你兩千億,二是由中央主管機關訂之」。

徐世榮表示,土地計畫的程序要明確,都市計劃法有八十多個條文,但農再條例有關「農村再生發展區計畫」卻只有一條,這是嚴重歧視 農村,「難道都市土地比較高級嗎?」由於這樣的規劃已衝擊土地規劃系統,他要求立法機關要負起責任,釐清爭議。

農委會副主委胡興華表示,各界對農再條例有許多不同意見,還會繼 續在中南部舉辦公聽會。未來實施後也會定期檢討修法。

(本文轉載自「環境報導」部落格,閱讀更多專業環境報導,請點選這裡)

農再條例0312公聽會,現場報導

台大農推所博士候選人蔡培慧引用日前農陣到地方做說明會時,一位農民的話說,「農村已經『黑乾瘦』,你們只是幫它擦脂抹粉」,這耗資2千億的脂粉脫落了之後,農村依然「黑乾瘦」,農委會把自己振興農業的本業丟下來…

3 月12日,由民間團體推動、立法委員潘孟安主辦的《農村再生條例》公聽會在立法院舉行。《農再條例》在上個會期一讀完成之後,引起各地農民、社區組織工作者、學者的注意,展開串聯,組成了「台灣農村陣線」。

農陣主要的批判在《農再條例》挾2千億的鉅資,以「再生」之名,卻不處理最急迫的農業支援體系問題,只看到「景觀」的改造;去年在草案中橫插入第三章「土地活化」的條文,繞過內政部主管的《區域計劃法》的體系,並將農地產權問題交由從沒有處理經驗的農委會水土保持局負責;其手段又是透過多數「整合」少數,產生侵奪小農土地的疑慮。

公聽會中,對於《農再條例》語焉不詳的規定,砲聲隆隆,水保局主任秘書簡俊發在回應《農再條例》不處理農業問題質疑時說,《農再條例》的確不處理農業問題,因為把農業問題放進來會「太複雜」;而對於條例中重要的概念,如「整合型農地整備計劃」、「再生區」的規模,以及這個繞過了既有法律體系的過程到底是什麼,水保局局長吳輝龍又拒絕說明,只是表示,將在細則裡面規範。

980313-img_4605.jpg
農村中有各種色彩多姿的作物,並不是只有修建美麗的房舍,才是讓農村再生的方式。

內政部「配合修法」,農委會「空白授權」

核心的問題不處理,枝節的問題又不說明,《農再條例》留下一大片的空白,讓行政部門填空、也讓民間團體的人擔憂。

台北大學不動產及城鄉研究所教授廖本全說,這就好像我們在談整個人,你卻拿出一隻手,說那就是人,談整個人太龐大了,就用手代表人好了;那如果談「手」,問你說手指頭有幾隻,你又說,那太細了,到細則再談;在這種狀況下,到底《農再條例》所勾勒出的景象是什麼?會不會與現有的體制產生扞格?出席公聽會的內政部地政司、營建署,和文建會的官員異口同聲地表示會「全力配合」,但卻又似語帶玄機。

內政部地政司司長羅光宗說,現行《農地重劃條例》對零散的水路、農路沒有規劃,而《農再條例》處理了這樣的問題,將來對於「農村社區土地重劃」與「整合型農地整備」的工作,在完成立法之後,內政部會配合修改《區域計畫法》,同樣來自內政部的營建署代表土地重劃工程處綜合計劃組副組長林秉勳說,《農再條例》裡的再生發展區,屬於「功能性分區」,如果涉及變更使用分區的問題,還是要依《區域計畫法》的規定辦理,所以沒有扞格的問題;但如果是這樣的話,羅光宗所說的「配合修法」所指的意思又是什麼呢?

幫「黑乾瘦」的農村擦脂抹粉?

問題出在《農再條例》第24條,先規定了「所需土地,得依法辦理使用分區或使用地變更」,之後又說「範圍內之土地容許使用項目、用地變更原則、認定基準…由中央主管機關(農委會)定之」這個相互矛盾的條文,農村作家吳音寧質疑,這個「依法」依的是什麼法?所謂「少部份彈性使用」、「功能性分區」指的是什麼、依循的標準在哪裡?

立委林淑芬質疑羅光宗「法律看到行政命令還可以說『配合』」,這已經是將大法官對涉及人民財產處分的規定必須「不厭其詳」的解釋置之不顧,將法律透過《區域計畫法》體系保障人民財產權的任務,交給農委會的官員任意決定。

《農再條例》只在處理「景觀」等硬體的問題,這一點,連農委會的官員也不再有爭議;林淑芬質疑農委會說要建設新農村,卻不先處理產業問題,如果說「錢要花在刀口上」,那為什麼農委會認為的「刀口」就是「建設」和「整備」?

台大農推所博士候選人蔡培慧引用日前農陣到地方做說明會時,一位農民的話說,「農村已經『黑乾瘦』,你們只是幫它擦脂抹粉」,這耗資2千億的脂粉脫落了之後,農村依然「黑乾瘦」,農委會把自己振興農業的本業丟下來不做,卻花大錢搞硬體建設,廖本全批評這是「規劃和建設的決定論,缺乏對於人的討論。」

就連林秉勳都說,在行政院內部討論《農再條例》的時候,是有碰觸到農業發展的整體方針的,但是後來卻被拿掉了;在土地重劃工程處的位置上,他提出必須在國土總體規劃的角度來看農地的總量問題,在農業分級、生產維護這些前提沒有一個結果前,法案審議的過程中,疑慮不會消除。

戰場在立法院外

整場公聽會,只見農委會官員對於民間提出的各項質疑,幾乎都沒有回應,只是說會「好好做筆記、帶回去研究。」因為《農再條例》已經好好地躺在立法院裡等待通過,農委會實在也沒什麼必要再跟這些刁蠻的民間團體說明些什麼,一切等到條例通過,他們的底牌才會一張張地現出來,除非有更大的社會力量、對立法院產生足夠的壓力,《農再條例》通過的態勢才有可能逆轉。

倒是一路惟惟諾諾,滿口不離「全力配合」的羅光宗,公聽會最後,冒出一句「農委會的『整合型農地整備』,大概有其特別的用意吧!」語驚四座。

《農再條例》將在這個會期續審,12號的公聽會只是一個暖場,依據一讀會的決議,二讀協商前將召開由經濟委員會舉辦的公聽會,不過更重要的戰場,應該在立法院之外…

(本文作者為苦勞網特約記者)

(本文轉載自「苦勞網」)

農再條例0312首場公聽會–環團:應退回

立法院上會期初審通過農再條例,部分條文引發學者、農民質疑,今天潘孟安、林淑芬、田秋堇等民進黨立委,邀學者專家及官員舉行公聽會,會後建議此條例應緩辦,廣徵民意並修正爭議條文。主要爭議,在於環保…

農委會編列兩千億預算的「農村再生條例」引發巨大爭議。民進黨立委全力反對、學者專家也質疑此條例淪為炒地皮的「農村往生」條例,今天要求農委會應退回重訂。

立法院上會期初審通過農再條例,部分條文引發學者、農民質疑,今天潘孟安、林淑芬、田秋堇等民進黨立委,邀學者專家及官員舉行公聽會,會後建議此條例應緩辦,廣徵民意並修正爭議條文。主要爭議,在於環保團體主張農再條例應涵蓋農村、農民、產業等全面性思考,但農委會卻主張切割問題,農再只處理農村,至於農民及產業再用其他法令規範,例如小地主大佃農、農發條例等。

另外,環保團體認為,農再條例第三章關於農村土地重劃部分在法令上有疑慮,與營建署主管的區域計畫法有衝突。立委翁金珠說,農村、農業、農民三者是不可分的,「土地應交給內行人去處理」。水保局、營建署官員則一再強調不衝突,各單位將協調。

台北大學副教授廖本全表示,「農村再生」是所有人的共識,但整本農再條例只看到開發、建設,而忽略對人的討論、農民以及其社會關係。他表示,只靠建設無法解決農村的困境。水保局應再釐清農再條例究竟要解決什麼問題?再生的內涵又是什麼?

農委會副主委胡興華表示,這兩千億元雖然不能說是農村的救命丸,「但卻是農村的機會」。農委會水保局長吳輝龍說,農再條例主要是農村建設部分,至於農業、農民則不在規劃之內。

台大農推所博士候選人蔡培慧表示,只要以「再生」之名就不能迴避產業與農民,她建議第三章關於農村土地活化部分應拿掉。另外訂定「農業再生創新」專章,納入青年返鄉、知識入鄉、以及社區型支持經濟,例如農產結合當地學校營養午餐。另外,第、六、八、十四條等與產業活化有關條文初審時被拿掉,應考慮恢復。

林淑芬質疑,她彰化老家附近都是敗壞的房子,村裏年輕人都離開破落的村莊,她想回去修還被鄰居笑,「你修房子做什麼,修好你就會回來住嗎?」她表示,不是把農村「抹粉點胭脂」變美了,農村的問題就能解決,政府要先深入了解農村究竟發生了什麼問題。

農再條例規定,整合型農地整備選定的範圍,私有土地所有權人超過五分之三以上,或其占有土地面積三分之二同意,即使不同意的人也要被迫參加。田秋堇批,大家表決把你的房子納入整建,你被迫同意還得出錢,「這簡直是暴政。」她表示,宜蘭沒有農再條例、也沒花很多錢照樣把地貌改變,這法案如何做要再想一想。

只可惜三個小時的公聽會雙方流於各自表述,並未進入實質對話,甚至連問題對焦都談不上。環保團體提出的訴求,水保局、營建署、文建會等官員並未正面回覆,只是再次提出例行性的政策說明。潘孟安表示,未來將陸續在中南部舉行公聽會。

(本文轉載自「環境報導」部落格,閱讀更多專業環境報導,請點選這裡)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