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餐桌看見地方

餐桌上的食譜,世代之間可以有不同的創意發想,地方性不代表一成不變,就如阿柳的涼拌絲瓜;但地方性也應該包含土地倫理在其中…

旗美社大主辦的第九屆社區教育與農村發展工作坊,主題是『看見,在地知識』,其中一場概念專題為【食物與地方性】,分享人是《島嶼的餐桌》作者陳淑華,與談人是阿蘭妹(洪馨蘭)。

食物原本就是很具地方性的產物,透過各種不同的加工、料理方式,以及種種諸如宗教、健康、禁忌、社會階級、文化傳統、個人喜好等因素的摻雜融合,讓每一個家庭的餐桌都是一個獨特的小地方。

就如陳淑華分享她為什麼動筆寫這本書的緣起,源自於她發現某些菜跟某些人的生命歷程結合在一起,進而去追尋每道菜的身世,也因而從自家的餐桌,看見了廣袤的田野。

P1330828
在農村工作坊享受滿滿一桌豐盛的農家晚餐

出發參加工作坊的前一晚,我跟兩位高中同學阿柳跟大個兒聚會,並在阿柳家中用晚餐。餐桌上都是蔬食,讓我覺得特別的,是一道加上黑色葡萄乾及紅色枸杞的涼拌絲瓜,飯是我種的『日頭米』,阿柳還要她的三位小孩跟我說謝謝。

晚上住在大個兒家,隔天的早餐有:丹麥麵包,用美國帶回來的羊油炒的蛋加上醬油膏,一杯咖啡,還有半杯對我而言甜到不行的奶茶,讓我不得不說抱歉。

大個兒是高樹的客家人,我想她以前在家鄉吃的早餐,應該不是這樣。與談時,在台北長大的阿蘭妹也提到,嫁作客家媳婦,她很難接受的一點是早餐是吃飯,甚至還配牛肉,她充滿不解且表情生動的一句:『早餐幹嘛吃得那麼生猛?』引來滿堂笑聲。

為什麼吃這個/這樣吃?為什麼不吃那個/不那樣吃?差異的背後總是有著故事。

阿柳的姊姊因病去世,讓她開始吃素;大個兒在美國求學、工作、結婚,身處文化的大熔爐,讓她有機會認識來自四面八方的人,也學會了許多國家的地方特色餐點;早餐吃飯,則是農家因應一日勞動所需,保留下來的習慣。

交通革命帶來食物國際化及飲食工業化的發達,讓我能在早餐吃到美國的羊油跟丹麥麵包,配上台灣的醬油膏,不過,也正因為全球化的影響,讓『地方性』遭受衝擊。

飲食的獨特地方性若該被維持,該由誰來擔負這個責任呢?

在工作坊『農家一日體驗』的行程中,我來到內門鄉的養蜂人家月存敬家中,他與妻子力玉香都是土生土長的內門人。我問大嫂,母親煮的哪道菜最讓她回味?隨遇而安的她表示,她跟母親同心,只要母親說好吃的她就覺得好吃,所以沒有特別的印象。

而月大哥的父親是內門有名的總舖師,據說他的兒子們也都有著一手好廚藝,不過在月大哥家中,維持著女性掌廚的傳統,遇有節慶及客人來時,男主人才親自下廚。我又問道,父親大人的哪道菜他們最喜歡?大嫂毫不遲疑地說是『芹菜魷魚湯』,月大哥也一致認同。然而,當我問月大哥的孩子喜不喜歡阿公這道好湯時,他竟然表示從沒吃過,也不知道家裡的餐桌有這道食譜。

我們的農家晚餐有煎土托魚、牛肉炒青椒、炸秋葵(他們稱作『uì-豆』)、竹筍排骨湯、白蒜炒秀珍菇、三杯雞肉,以及他們從山上摘的野菜,叫做牛蒿(gû-o),剛好是這個季節才有的。

第二天的早餐,有土司麵包、鮮奶、荔枝蜜跟蛋餅,除了後者,主人表示這就是他們平日的早餐,我問他們何時開始這樣吃?大嫂忘了確切的時間,只說今年就都這樣吃了。

餐桌既然能讓我們看見地方,換個角度,我們理所當然可以從餐桌看見台灣的農村。

P1330785-1 P1330807
(左)當晚負責掌廚的月存敬大哥,正在切牛肉(右)從山上摘的野菜:牛蒿

P1330836
我們在養蜂人家的早餐,有鮮奶、土司麵包、荔枝蜜(抹醬)和蛋餅

在每日的餐桌上,我們吃了多少在地、當季的食物?

而國際化、工業化生產的味道,又在餐桌上佔了多少百分比?

你瞭解這些食物是如何被生產、處理或加工及運送的嗎?

你知道台灣的糧食自給率是多少嗎?當台灣的農家開始把麵包當主食,我今年都買不到台灣產的綠豆也不足為奇了。

餐桌上的食譜,世代之間可以有不同的創意發想,地方性不代表一成不變,就如阿柳的涼拌絲瓜;但地方性也應該包含土地倫理在其中,友善的耕作/畜養方式,適地適種,節能減碳的需要,食材選用的合理性等等。

你家的餐桌反映出的台灣農村是什麼樣子呢?關於『吃』,只用嘴巴是不夠的……

餐桌-亞洲孩子與父母相處的地方

David Seamon主張,我們可自外界的紛擾退回家中,對這個有限空間的有限事務,作有限的掌握。家,是你可以做自己的地方。就此意義而言,家通常充當地方的一種隱喻。亞洲人的鄉下家庭空間通常不大………….

David Seamon主張,我們可自外界的紛紛擾擾退回家中,對於這個有限空間的有限事務,作有限的掌握。家,是你可以做自己的地方。就此意義而言,家通常充當地方的一種隱喻。(David Seamon,1979)亞洲人的鄉下家庭空間通常不大,但往往是產生濃烈地方感的地方,就文化地理學的角度來說。

我們家並不大,供應孩子糧食的場域,在餐桌。供應孩子知識的場域,在餐桌。甚至孩子也在餐桌玩小型遊戲彈珠台。

game-360.jpg

不同於其他室內坪數不大的家庭,習慣在客廳用餐。在我們夫妻討論商量下的決定,我們家的規矩,是一定要在餐桌用晚餐,一方面與孩子討論今天學校發生有趣的事,一方面也讓孩子習慣於在餐桌這個場域,學習合宜的行為舉止。用餐,不只是餵飽肚子,也藉以評價每餐食物料理是否帶給全家人滿足與幸福感。從孩子用餐的速度、神情、剩餘的食物,就可回饋作為改善料理的參考。並不是說,只做孩子喜歡的料理,而是參考孩子的意見,運用巧思,改善孩子對於某幾類食物偏食的習慣。而透過料理方式的改變,我們夫妻可以從孩子的神情、言語、動作,感受到我們的努力的效果,這是其他在客廳邊看電視用餐的家庭體會不到的。如果在客廳用餐,你永遠不知道,孩子是為了電視節目有趣而笑,還是為了食物的美味而開心。

用餐

老子道德經第十一章提到:「三十幅,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所以我們用餐後,訓練孩子清理桌面,作為讀書寫字的地方。只要桌面足夠讓孩子用,家長陪著孩子,又怎會不好用。

寫�

讀完書寫完字,這個場域,又成為孩子玩遊戲台的地方。眼尖的您,應該會發現我們家的遊戲台是個廢棄紙箱手工做成的。而我們的餐桌也是接收朋友餐廳老氣不用的桌子,經過一番整理,便呈現新生命,而這也是我們想要教養孩子惜物敬天的核心價值觀,讓孩子能從小習慣於手感的事物,應該也是培養他們面對未來的能力之一,不是嗎?

(本文由王敏州老師指導)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