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長,您聽到了嗎?

到底什麼是家,只有一棟房子算是家嗎?在大家應該準備團圓的春節前夕,一群純樸的農民,為了自己可能流離的命運,在徹骨的寒風中、在淒淒的冬雨裡,選擇站出街頭怒吼。『家不是建築物』,陳太太大聲的哭喊著…

編按:

本文文章為「土地換矽晶,良心在那裡」的後續報導,在「竹南科學園區」風光動工的背後,有一群世代居住於斯的農民,將被強制徵收家園。另有相關新聞影音,請點選這裡

家不是建築物

到底什麼是家,只有一棟房子算是家嗎?在大家應該準備團圓的春節前夕,一群純樸的農民,為了自己可能流離的命運,在徹骨的寒風中、在淒淒的冬雨裡,選擇站出街頭怒吼。

『家不是建築物』陳太太大聲的哭喊著,激動地想從隔絕的警察人牆中推擠出一個縫隙,想親口讓縣長知道一個道理,家,不只是個建築物。

990130-p1010849-450.jpg

風雨如晦,哀鳴不已

一位年近八旬住在忠義路的老嫗,在一月冷冽的風雨中,瑟縮著身軀哀求著縣長說『我八十幾歲,拜託他啦,不要徵收我的房子,留房子給我住啦』。

為了家園,在大雨中拿著『還我公道』的布條,遠遊在異鄉的學子也回來幫忙:『這就像用十塊錢買你很愛的東西。祖傳的土地用很低的價格買走,就是這樣我才要回來抗議』。

『我能說些什麼呢?』一位自救會的爸爸很氣憤的說到『我們從開始到現在,跟他講的事情,他都沒有正面跟我們回復,再過幾個月我們就沒有房子可以住,這是最重要也是我們關心的主要議題。但是劉縣長身為地方的父母官,沒有好好照顧縣民,一味的就是要爭收土地,目的是做什麼呢?我想這個可想而知啦』

『這次選舉的時候這附近投給他的票數就很低,劉縣長還不能感受到我們的不滿嗎!』一位媽媽抱著年紀大概五六歲的小孩,也參與這次的抗議,非常生氣的說:『今天你讓這些廠商近來,他們也是要賺錢呀!你今天這些廠商需要這些土地,你也要讓我們這些人可以過呀!不能犧牲我們這些百姓呀!』

『該徵收還是該徵收啦!為了地方好也對啦』,戴著斗笠的老先生臉上帶了點無奈說。『不過這樣的賠償,有點低啦,感覺百姓辛苦一輩子的錢全泡湯了,這樣可以嗎!老一輩的人,在當時大埔水庫成立的時候,被強迫要繳交一半的工程費,一年兩期總共繳交十年,只要一期不繳交的話,就會被水利會送進法院來查封。現在水庫不用交錢了,這幾年也好不容易存到一點錢,你今天給我們這樣搞,我們損失很大,這也是大家為什麼今天會在這邊的原因。』

講到這邊忍不住嘆了口氣:『內政部都沒通過的時候,你就一直強迫我們,也不跟我們溝通,我們不是想阻止地方發展或是計畫,但現在是民主的時代,你應該要聽取我們被徵收地主的聲音。例如說你現在徵收,你今天把我們的農田徵收走,那我們這些種田的該怎麼辦,生活要怎麼過下去,這些都是問題!政府今天沒有開過討論會,清清楚楚的討論這些問題,你要我們怎麼放心的將自己的財產交出去呢!』

也許是講到了激動處,老先生話語停頓了一下,眼神似乎停在前方熱熱鬧鬧的動土典禮會場,從額頭上的皺紋話的雨水停留在眼角、無聲的滴落在地面。『過沒多久房子就要拆,他一個月補助八千元,現在你一間兩個人住的套房就要差不多五千多元了,假設是一個家要住勢必要租一整層的公寓,那絕對超過八千元,那你要叫我們怎麼辦?』

P1010878

我都聽懂了

雖然現場冬雨一直下,也許是良辰吉時吧,在帳篷的遮蔽下,動土典禮還是照常舉行。地面上鋪了一大片紅地毯,親民技術學院來支援的接待小姐穿紅色的修改式旗袍,顯得十分動人可愛,而劉縣長以及到場的許多議員也紛紛穿上紅色的夾克,動土的喜氣充滿了整個會場。

臉上帶著喜悅笑容的劉縣長說:

『我想我們竹南科學園區在民國八十六年由行政院核定,那麼因為廠商進駐非常的多,而且有沒有現在都已經飽和了!從九十一年我們就開始啟動,竹南科學園區的第四期我們就開始啟動。我們將忠義路周邊這邊,大概一百六十三公頃的土地,來向營建署來申請,那在去年的十二月我們完成了法定的程序。那一百六十三公頃的土地至少有二十三公頃會作為建廠房的工業用地,這樣的話將近五千億的廠商投資會到這個地方,能夠增加八千個就業員工。我想這是我們苗栗縣一直在期待的!』

因為關心自救會而下來採訪的『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楊鵑如記者,此時問了縣長問題『那關於徵收土地部分?』縣長趕緊說到『我想徵收土地這是按照政府法律規定,不會有什麼問題,一切按照法律規定。我是公務人員,我所有的行為都是依法行政。』楊鵑如記者這時候趕緊再補問說『那你會跟人民對話嗎?』縣長回答『我想人民的話我都聽懂了,我都聽到了!』

P1010896

自遠方來的朋友

雖然一直下著寒冷的冬雨,但還是澆不滅大家相挺的熱情,遠在台北土城的劉老師,一收到動土典禮的消息,就立刻動身南下參與這次的抗爭。風雨中,身材矮小的劉老師穿著黃色塑膠雨衣,不畏懼警察所築起的高大人牆,在最前面跟著自救會的大家推擠著,希望能幫忙這些無助的開一條路,讓他們的聲音可以被縣長所聽見。

在花蓮幫忙蕭美琴競選的楊長鎮先生,因為心繫苗栗的鄉親,特別來到現場關心現場的情況,試圖幫自救會的人跟縣長陳情,雖然順利的進到會場內,但是也一樣被警察阻擋無法靠近縣長,他說:

『人民的土地,政府要徵收要基於公共利益。像〈群創〉,郭台銘的財團,他指定要就要,縣政府就權力配合他來徵收。那你徵收,縣長在內政部的都計審查委員會有承諾過,要從優從寬來徵收,不然都計委員不答應。因為有他這項承諾,都市計畫委員會後來通過了,而且把縣長的承諾列為條件。

縣長的講法是在法律的範圍內從優從寬來補償,結果怎樣的從優呢?公告地價加上百分之一叫做從優從寬呀!稍微了解的人都知道,一般政府土地的徵收都是公告地價加上四成,有的案例加到七成,這個情況就像是個山寨大王看到你家的女兒很漂亮他看中意了,要取回家,怕人家說他搶婚不好聽,一百塊丟下來說這是聘禮就不是搶親了,苗栗縣政府的作為就是這個樣子。』

全身濕透的楊長鎮先生只能大聲呼喊,喊出這些縣民的心聲,希冀縣長跟與會的來賓,能聽到這些場外自救會的呼求,也希望能讓在場的媒體或是員警,能夠了解這些場外自救會人的辛酸──

『這些鄉親,世世代代在這邊耕種,住在自己的家裡,現在被迫要離開自己的家園,當然他們在心情上無法承受!政府徵收土地本來就是個非常強制的侵害人民權益的行為,用這樣的作法,沒有人能夠信服!』

P1010963

狀告城隍

也許早就知道縣長不會接受陳情了,最後只能在被大馬路上設起香案,上呈疏文給城隍爺公,希望城隍爺能夠主持正義。畢竟在現實惡法依法的侷限下,只能寄託予渺渺的陰司。在茫茫細雨裡中,希望隨著香火所燃起的煙裊裊而上,也許他們的聲音城隍爺真的能夠聽見。

但劉縣長,你聽到了嗎?

相關新聞影音,請點選這裡http://www.civilmedia.tw/archives/3591

農業與暖化─哥本哈根的COP15

一般在討論溫室氣體來源時,多以工業為優先考量;然而,越來越多人開始注意到農業體系與暖化的關係。不僅是因為暖化將影響農業生產狀況,衝擊人類的糧食供給,也在於食物的生產、加工、運輸、土地使用變遷…

12 月7日至18日的「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第15次締約國大會」(UNFCCC,COP15)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舉行。經過了12天漫長的條文討論,最終各國在如何制定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到期,即2012年開始的「後京都時期」的相關減量、調適、技術轉移政策仍沒有共識。

農業生產作為重要的溫室氣體排放源,亦在會談中沒能被具體的指出,及決定出強力的因應措施;我們必須期待明年在墨西哥市舉辦的COP16會議有好的機制引領各國減緩與調適氣候變遷。

農業與暖化的關係

一般在討論溫室氣體來源時,多以工業為優先考量;然而,越來越多人開始注意到農業體系與暖化的關係。不僅是因為暖化將影響農業生產狀況,衝擊人類的糧食供給,也在於食物的生產、加工、運輸、土地使用變遷(雨林或森林變農地、草地變農地等等)、廢棄物處理(廚餘是否轉化為有機肥)皆佔不小的溫室氣體排放源比例。

而農業目前成為重要的能源(農業燃料,Agrofuel),其生命週期(生產、使用)是否能有效取代化石燃料,或與化石燃料相比有顯著的低碳效果,是另外一項考慮暖化與農業的議題。

當然,主流的工業化農業方式為人詬病,但若我們可以改變此農業為遵循自然探循環的農業(如減少化學肥料或農藥使用,甚至採用有機農耕),不僅可以看到減碳的效果,更會發現在極端氣候將驅於常態的危機下,生產損失的減少,與適應各種逆境的能力。

1-4296511237_cbba5da259
糧食體系應改變,不要氣候變遷(攝影/陳思穎)。

在哥本哈根會談中有關農業「減緩」(mitigation)暖化的討論

在這次哥本哈根會談中,有關農業議題的討論,未將重點放在如何實質減少農業生命週期中各階段的排放,反而討論的多為非耕犁、基改技術、農業燃料等;其中態度較重要的分別是美國、巴西、紐西蘭、丹麥、聯合國糧農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分述如下:

美國主要提議的重點是Roundup Ready(抗年年春除草劑)的基改作物,搭配「非耕犁」(No-till)農法,以獲得「碳權」(Carbon credits)認可;此提議受到極大的爭議,因為推動基改作物實際上將增加除草劑使用。

巴西由於是農業燃料(Agrofuel)的主要生產和出口大國,不免在會議中大力提倡農業燃料在取代石油能源的前瞻性,並希望可以甘蔗的農業燃料作為主要的減碳項目。

紐西蘭由於在國內有近50%的溫室氣體排放來自農業,因此希望能在農業中獲得減碳的認可;然而紐西蘭作為農業出口大國,亦希望能推動出口。丹麥為肉製品重要的生產、出口及加工國,在農業議題上亦希望能推動貿易。

聯合國糧農組織提議REDD(減少開發中國家毀林及森林退化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Reducing Emissions from Deforestation and Forest Degrad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關鍵議題1:REDD、LULUCF:可否有效管制農業,拯救森林?

農業相關因素引發的溫室氣體排放中,不能忽視的是土地使用變遷;如同「雨林變漢堡」一說;雨林遭受砍伐的原因,除了伐木業、都市開發,即是農業、畜牧業的生產。 REDD的用意在於減少開發中國家因伐林或森林退化所產生的溫室氣體。

該機制在2007年於巴里島舉行的COP13會談首度端上檯面,而在2008年的 COP14會談中,東非國家提議將該機制納入農業、林業、土地使用變遷相關的固碳項目,即REDD-AFOLU;不過因為機制過於複雜,會後仍舊無法獲得共識。

另外,REDD+(即納入農業、土壤、生質碳(Biochar)),也是重要的討論項目。儘管REDD在COP15最後決議的「哥本哈根協議」(Copenhagen Accord)有所提及,但可否管制農業部分沒有進展。 而LULUCF意指「土地使用、土地使用改變、林業」(Land Use, Land Use Change and Forestry),亦包括農業的部份;同樣因為機制複雜,少有國家進行檢測並運用。

關鍵議題2:漂綠的生質碳(Biochar)、農業燃料(Agrofuel)

農業相關的固碳項目中,新興的「碳貯存與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或「地球工程」(Geo-engineering)中「生質碳」的運用,可說是會場的熱門焦點。

生質碳即是將木炭置入土壤中,過去亞馬遜雨林的原住民長期使用類似的方式,被科學家發現其固碳效果相當顯著,故大力推廣;其最大的爭議在於亞馬遜雨林是因其特殊的高濕度和封閉的環境,才能有此成效,而目前生質碳最大的實驗地點卻在乾燥的非洲大地。

另外,就算生質碳置入土壤中,一旦經過空氣燃燒,其釋放出的黑炭將成為製造溫室效應的兇手,且其長期固碳的能力受到質疑,因為可能無法長期穩定留在土壤中。

農業燃料的討論同樣持續延燒;在暖化議題成為各家相爭解決之道的潮流下,各國再度擴張其種植面積與產值。主要作物除了過去已大幅發展的大豆、玉米、甘蔗、棕櫚樹外,還包括最近當紅的痲瘋樹、尤佳利樹等。

農業燃料究竟是否較為環保?巴西和印尼同樣是重要的雨林地區,農業燃料的生產加劇伐林狀況早已是不爭的事實,無論是過去大家熟知的大豆、玉米、棕櫚樹,或是過去宣稱不與雨林搶地的巴西甘蔗、新興的痲瘋樹等。而諸多科學家已經提出證據,表示由於改變土地使用方式,及集約式生產等原因,實際上農業燃料比傳統化石燃料所釋放的溫室氣體多出17到420倍,卻一再獲得乾淨能源的美名。

2-4297258394_affc2b73d6
印尼小農說明,印尼的農業燃料發展如何加劇雨林砍伐(攝影/陳思穎)。

農業「減緩」暖化:應重視的項目

實際上,我們可以不需要前述的「減緩」方式,而發展依循自然原則的農耕,以達到減量效果。如「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Organic Agriculture Movements),和美國知名的農業政策研究單位──「農業與貿易政策中心」(Institute for Agriculture and Trade Policy)皆指出了效果顯著的減量方式:

包括不使用化肥和除草劑、利用有機質與土壤微生物培育土壤肥力與碳、適當植被避免土壤直接暴露於空氣、適當的耕犁、多運用多年生和一年生作物的配合耕作、好的堆肥方式、良好管理草地等,皆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或固碳上有非常好的成績。

農業「調適」極端氣候

另外,有關於因應極端氣候的「調適」(Adaptation)部分,這次的哥本哈根會談仍舊沒能認可有機農業或小農農耕的重要性與前瞻性。儘管工業化的農業成為重要的溫室氣體排放源,但若可以改變耕作方式,實際上農業不僅在固碳,也在調適極端氣候的效果非常顯著。

「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Organic Agriculture Movements)即指出為何有機農業能調適極端氣候的原因;包括能防止土壤流失及復育土地、耐乾旱及洪水,並有效利用水資源、培育有抵抗與復原能力的作物、作物的基因多樣性、多作物的混作、建構在地農民的知識。

減緩機制衍伸的問題:搶地搶糧的REDD、農業燃料、生質碳

REDD、農業燃料、生質碳不僅是場內官方會談的重點議題;更因為其驅趕小農、可能引發糧荒,成為場外小農團體反對的焦點。其中最令人憂心的即是農業燃料。2008年4月爆發的全球性糧食危機,其中一項原因即是農業燃料的發展,引發糧價飆升;儘管如此,隨後仍沒有受到有效的管控與治理,反而更加擴張。

巴西、印尼和非洲各國是最重要的農業燃料生產地;無論是在哪個國家,推動農業燃料後非常明顯的後果是,小農無法擁有原本自家生產糧食的穩定性,土地遭到大型的農業燃料企業奪取;甚至在非洲的狀況是,企業不斷宣稱其種植在「不毛之地」,搾取土地資源,產量卻極低;所謂「不毛之地」常常是當地居民賴以維生,進行農耕或放牧的土地。不僅許多農民因此而失業,儘管少數能進入農業燃料體系成為農工,都遇到薪水或賣出農產品的收入大幅下滑,被迫到市場上購買價格上漲的食物。

而REDD和生質碳在非洲的推動也面臨類似的問題,尤其是生質碳若要達到顯著的固碳效果,已有科學家估計,需要在非洲使用10億公頃的土地造林才足夠;儘管生質碳仍缺乏研究證實,已在近幾年大量使用非洲的土地作為實驗場域,驅趕在地的農民。

3-4297258652_b467d12081
農業燃料是錯誤的解決氣候變遷的方式(攝影/陳思穎)。

對COP16的期待與關注

哥本哈根會談最終以破局收場,條文中提及了後京都的各項政策必須在明年年底舉辦的COP16完成。農業與無論是在加劇暖化,或減緩暖化、調適暖化上,都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角色。

上述被NGO、小農團體譽為「錯誤的解決之道」的各種方式,無疑地仍會成為官方協商中優先認可與施行的項目;而所謂回歸自然碳循環以減量、固碳、調適的「正確解決之道」,我們希望能在協商中原處於被忽略的地位,逐漸獲得重視。

另外,無論是我們希望如何農業如何因應之,皆應該顧及保障人人獲取足夠糧食的「糧食安全」(Food Security),甚至面臨飢荒的最弱勢族群,如何找回自我掌握糧食生產與獲得食物的「糧食主權」(Food Sovereignty);這次在哥本哈根會談中不見相關討論,我們也期待在COP16,能在這些議題上有具體的進展。

(作者為「綠色陣線協會」工作者)(本文轉載自「環境資訊協會」原文刊於2010年1、2月號《有機誌》)

土地換矽晶,良心在哪裡?

在2009年即將結束的時候,正當我一如往常逛著PTT八卦版,突然「求救」兩個字引起了我的注意,讓我進去看了這篇特別被從黑特轉來的文章,原來是一位住在竹南的網友阿旗,因為家跟田產即將被苗栗縣政府徵收…

一切都是PTT

在2009年即將結束的時候,正當我一如往常逛著PTT八卦版,突然「求救」兩個字引起了我的注意,讓我進去看了這篇特別被從黑特轉來的文章,原來是一位住在竹南的網友阿旗,因為家跟田產即將被苗栗縣政府徵收,為的是要擴建竹南科學園區,而阿旗的家人也為了這件事非常的擔憂,一個無力的高中生再沒有管道之下,只能依靠著網路來尋求支援。

在跟阿旗深談後,就約個時間見面,想更進一步瞭解這個村莊與地方。

我是阿旗

阿旗:「我是阿旗,耶~其實我也不知道要說什麼。」阿旗,現在就讀苗栗於苗栗高商,臉上還帶著青澀,很靦腆的接受我的訪問。他抓了抓頭,繼續的說道「其實就是想替家人分擔的憂愁吧!看到爸爸、大伯跟全家族的人為了這件事全都緊鎖著眉頭,心裡就有種說不出來的難過。」

目前阿旗他們家四口與大伯家住在一起,尤其大伯跟女兒、孫子們三代住在一起,超過十五人的兩個家庭,居住在兩棟緊鄰的房子裡。

「這兩棟房子是大概二十年前我們自己蓋的,土地也是我們自己的」,葉大伯啜飲了一口茶,繼續說。「來到這邊大約是我阿公的時候,大概六十到七十年了,以前還沒有這一棟,當時我們是住在隔壁的三合院,就是你一進來緊鄰在隔壁的那一間」。

980105zhunankep1015-400.jpg
阿旗的家

土地與水

古早古早的古早以前
世世代代的祖先 就在這片
長不出榮華富貴 長不出奇蹟的土地上
揮灑鹹鹹的汗水 繁衍認命的子孫

—吳晟

葉大伯對空橫揮著手臂,語氣中帶著一點點驕傲的說:

「你看到這一大片,都是這幾十年來經過長時間的整頓,才有這麼平的的稻田,以前這邊可不是這樣的呢!還記得小時候這邊都是丘陵地,全部都是種甘蔗,那時候這邊人還非常的少。後來農民配合國民政府的計畫,集資蓋大埔水庫,這裡才有足夠的水讓這邊的農田開始耕作水稻,這裡慢慢人開始才變多。」

講到這裡葉大伯停頓了一下說:「幫助建造水庫的費用我們一年需要繳交兩期,前後繳交了快二十年,說大埔水庫是農民建的也不為過。」

「大埔水庫,大埔坝在新竹峨眉鄉十二寮村之峨眉溪上,溪水自坝下流入西河水庫,而西河水庫坝低、容量不大、致水溢出者甚多,殊以未盡其用為惜,倘能於十二寮村附近建一水坝以蓄其溢餘之水,增高水位,鑿隧道築幹渠,引以灌溉香山寶山竹南頭份等四鄉鎮之一千三百四十三公頃土地,則此後水旱無憂變瘠土為沃壤矣…總工程費之半數由竹南水利會向中國農村聯合復興委員會借貸,於工程完成後分十年由受益農民攤還本息,餘半數由省庫補助」──行政院農委會

「但是這水庫裡的水,現在已經不流向農地了。」葉大伯帶點無奈的說道。「現在大埔水庫的水大多都直接流向竹南科學園區了」。一直坐在對面的沙發,小旗爸爸這時候氣憤的說:「以前水溝裡面滿滿的都是水,現在呢?哪裡有水,水都跑到科學園區裡面!我們只能休耕、休耕再休耕,你不休耕也不行,因為水也不夠讓你種稻,科學園區來了以後稻作的產量就下降了,跟以前比差多了!」

小旗家門前就是好幾十公頃的農田,許多農田上還殘留著收割後留下來的稻梗,短短刺刺的,讓整片稻田感覺很像是個浴室常用的草皮防滑墊,只是是黃褐色的。可是在這一整片的收割中,卻添了些荒廢和突兀。

有些農田荒廢了一段時間,上面充滿著蘆葦和超過腰部的雜草;有些農田則是被填上水泥,蓋上很不搭嘎的鐵皮屋;有些農田則是種著另一種經濟作物「一堆木頭」,因為被徵收的時候是算地面物,木頭只看直徑大小,不管樹種植在哪裡或是樹種類是不是合理。

P1010530
竹南科學園區與周圍農地

被強奪的家,流離的家

「我們陳情了好多次,但苗栗縣政府就是不理我們」葉大伯激動的說道,「這就是鴨霸!從一開始的公聽會,哪是公聽會呢?也沒來函給地主,只有把公告貼在鄉公所。而且公聽會本身根本就是政策宣導,根本沒有跟地主討論。」

「我們不是反對科學園區,反對經濟發展,當然能守著祖產是最好的,可是縣政府有心發展地方,我們也不會硬是去阻攔。但是今天實在太可惡了,原本徵收的計畫其實是不會影響到住家,只是田產的增收。但今天苗栗縣政府為了滿足群創公司公司的用地需求,就立刻變更計畫將原本未徵收的地方納為徵收的地方,可是這邊大多都是住家,使得的我們的住戶突然間可能會流離失所。」

葉爸爸非常生氣的繼續說道:「群創需要土地那也是97年的事情,可是現在群創合併了統寶光電,廠房早已擴大,擴大土地的需求早已沒有,但苗栗縣政府卻還是一直強推園區擴大方案,完全聽不進我們的要求,也不照顧我們這些縣民。」

「房子被徵收了,土地也被拿走了,但是卻只用市價四成的公告價給我們,可是像南科、中科…等徵收的時候是公告價加上四成到六成。別的地方不說,就都是竹南科學園區,科學路那邊徵收是公告價值加七成,但我們只有公告價,等於是土地以不到半價賤賣給縣政府,買得到房子嗎?買不到房子我們要住哪?拿這些錢真是叫我們情何以堪!」

葉大伯看著我,語重心長地說:「當然能夠原地原配是最好的。其次就是希望能夠暫緩,內政部的都市計畫委員會重新評估這個已經沒有擴大需求的擴大方案,並監督苗栗縣政府不要讓縣政府欺負我們可憐的老百姓,最差就是至少要比照其他地方辦理,讓我們至少拿到合理的價格,可以重新的安置生活。」

葉爸爸往後倒在沙發裡,嘆了一口氣。「台灣現在農產品都是進口,進口便宜,但是哪天戰爭還是不夠吃怎麼辦,應該要保留農地,對農民好一點才是。」

P1010539-1
縣政府徵收信

(相關新聞,請點選這裡閱讀

(作者為高雄醫學大學阿米巴詩社成員)

『家』在相思寮

我是相思寮的第三代,我不在相思寮長大,但每當被問到是哪裡人時,我總是下意識的回答:「彰化二林的相思寮。」我的父母年輕時離開故鄉,就像許多當時台灣的年輕人,到台北打拼工作,然後成家立業,即便人在異地…

編按:

小真是在台北長大的相思寮第三代,透過網路跟相思寮後援會取得聯繫,後援會成員鼓勵她把對相思寮的深厚情感寫出來。原文沒有標題,「『家』在相思寮」由相思寮後援會加註,寄望能指出相思寮不只是一個在中科配置圖上需要被抹去的斑點,而是承載相思寮三四代人生計、生活、情感的家園。

980104-xiangsliao8d-450.jpg
(photo by Chengintong)

我是相思寮第三代

「小真!今年過年初三我們要去台中玩,你那時候人在彰化吧?要不要一起來?」

「好阿!從我阿公家去還滿快的。」面對老家在台中的大學友人的邀約,答應的同時,想起被迫拆遷的故鄉,我或許再沒有機會這麼回答了。

我是相思寮的第三代,我不在相思寮長大,但每當被問到是哪裡人時,我總是下意識的回答:「彰化二林的相思寮。」

我的父母年輕時離開故鄉,就像許多當時台灣的年輕人,到台北打拼工作,然後成家立業,即便人在異地,他們從不曾忘記故鄉,更不曾忘記告訴他們的孩子,我們的真正的家在哪裡。

還記得小時候懂事起第一次回相思寮,我曾經這樣問父親:「這裡是哪裡?」父親帶著驕傲的神情告訴我:「迦丟是阮诶厝啦」(這裡就是我們的家),那時候的我還不知道它有個美麗的名字叫相思寮。

小學畢業前,我以為每個同學的故鄉都像我的故鄉一樣美。每次回鄉,坐在父親的車裡,看著前面的車輛一台又一台呼嘯而過,我總猜想會有誰注意到只要在這裡稍微停下、轉彎,轉彎後就是一片世外桃源?

我以為大家的故鄉都會有個三合院,三合院裡什麼都不缺,紅磚瓦、竹子林要比台北的水泥叢林還可靠;三合院裡有雞有牛也有鴨,台北的同學要到動物園才體會得到的樂趣,對我來說卻是在自然不過;三合院的每個人善良熱情,有台北人所沒有的溫暖。

我吃阿公種的稻米長大,因為看過太陽底下阿公彎腰插秧的背影,我知道為什麼粒粒皆辛苦,颱風過後菜價飆漲的時候,我卻有吃不完的蔥蒜、高麗菜、菠菜、小白菜、絲瓜……。

小時候只要聽到要回鄉下就好開心,鄉下有小朋友陪我玩,我可以騎腳踏車滿世界跑,整個相思寮就是我的遊樂場。過年尤其熱鬧,我沒有台北過年節的經驗,我的過年就是在阿公的鞭炮聲裡起床、跟著阿公貼春聯、到神明廳跟祖先問安,再跑到廚房試著自己起灶,卻弄個灰頭土臉只好摸摸鼻子溜到後院看阿嬤宰雞…….,年年復年年,我從沒想過習以為常的這一切會有消失的一天。

原本該安享安穩晚年的阿公阿嬤,卻要舉起白布條

沒有便利商店、沒有百貨公司、沒有計程車、沒有公車,生活的一切全靠自給自足,沒有噪音、沒有廢水、沒有污染,生活愜意自在。在相思寮這片小小的土地上,承載的不只是我的童年、我的回憶,它擁有的是我們祖孫三代人共同的感情。眼看著這片土地即將被掛著以發展為名的洪水猛獸所吞噬,大環境竟不能容許這小小一方天地過著屬於他們的太平日子。

原本可以安穩渡過晚年的阿公阿嬤,想到當他們老邁的雙手舉起抗爭的白布條,大喊口號時,是怎樣無奈的心情,看了讓人好心疼。我不知道這場抗爭要花多少時間,但我的阿公阿嬤人生的時間已所剩不多,在你們為了無謂的發展殺紅了眼的同時,是否還能有一點點良知聽聽他們的訴求呢?

3-DSC_7809
(photo by Chengintong)

(本文作者為相思寮第三代子弟)

(本文轉載自「反中科熱血青年聯盟」)

聽‧見 / 相思寮

當晚有的,除了音樂表演之外,就是來自各地的高科技受害者,將他們的經驗與故事分享出來,而阿公阿嬤則是靜靜地「聽」。對我來說,這是很特別的經驗,因此一豪那句「學會觀照他人,才懂得觀照自己」,又冒上我的心頭。

1230補記:緊急徵求相思寮徵收普查志工

相思寮目前已進入行政訴訟程序,因人手不足,急需朋友幫忙作徵收普查的工作!
至少停留2日留宿相思寮。有意願協助普查的朋友請聯絡 許同學 0986-611914  感謝!

前言:

中科四期在各方爭議下強勢開工,12日前(26日)舉辦動土典禮。因中科開發涉及強制徵收相思寮居民土地,由關心人士組成的「相思寮後援會」在前一天舉辦「平安在哪裡?全國高科技受難者祈福晚會」,串連包括竹科、RCA、霄裡溪、中科三期等高科技受害者,表達反對徵收與強力監督的決心。

本文為當日活動參與者寫下的觀察與心情,更多當日報導,請閱讀:

中科三期殷鑑不遠 四期續動工 高科技產業受難者再添一筆

中科動土 相思寮痛苦

中科二林園區動土,抗議群眾遭擋

中科彰化基地動土,馬英九主持動土

981229-shengxyu86054-4501.jpg

我是彰化溪洲人,今年30歲了,從來也沒去過二林。2009年12月25日,我和朋友特地驅車由台北南下前往二林相思寮,但不是去開聖誕節Party,而是去參加由相思寮所舉辦的「全國高科技受難者祈福晚會」。

史瑞克說的很有道理:「洋蔥是有層次的,妖怪也是。」我認為相思寮的故事,也有非常多的層次,所以請容我在這邊叉題,回憶一件往事,然後我們再回過頭來討論相思寮的祈福晚會。

我記得以前參加管樂團與合唱團時,指揮常常告訴我們,不能只顧著演奏/唱自己的樂句,還要時時將耳朵打開,聆聽其他聲部的樂句,這樣整體的演出才會協調,觀眾才會聽得開心。大學畢業後,我不再參與樂團演出,其後誤打誤撞地投入樂生保留運動,經常忙著和朋友討論樂生議題,在網路或報紙上書寫相關的文章,或是在街頭大聲呼喊「保留樂生」的口號。

前陣子我去參加TIWA主辦的國際移工「還沒休假」大遊行,赫然發現三鶯部落竟然也到場聲援,於是我利用會後短暫的時間和三鶯自救會的江一豪聊了一下。

「怎麼最近三鶯很常聲援其他人的活動?前陣子秋鬥我還能理解,這次竟然連移工大遊行都來了?」

「三鶯會來有2個原因。第1個原因,是我們很感謝各界長期的聲援,所以只要別人也需要我們的力量,我們也都會盡量回報。

第2個原因比較複雜;沒錯,移工和原住民通常都是社會勞動力的底層,會互相搶飯碗,所以在就業市場中存在競爭關係…今天移工走上街頭,原住民也因為種種原因走上街頭,這之間存在必然,也有偶然。然而無論原因是什麼,如果弱勢者之間都無法傾聽彼此,團結的話,有什麼道理要那些主流的人聽我們個別的訴求,甚至還要聽懂呢?

所以我認為,學會觀照他人,才懂得觀照自己,弱勢者之間就是要互相聆聽學習、聲援,才能更讓主流價值聽見自己的訴求。」

其實,「聽」的道理我過去在樂團中就懂得了,只是我一直沒想過這道理在弱勢發聲中也是一樣。一豪所言「觀照他人,才能觀照自己」,實在太有道理,也讓我開始檢討自己過去是否說得太多,而聽得太少。

image

三鶯、撒烏瓦知、崁津部落於秋鬥中的遊行隊伍

image

三鶯部落於移工大遊行中的聲援隊伍

image

最近剛因為年初三鶯總統府「落髮行動」,違反集遊法,被判拘役10天的江一豪

好了,本文好不容易要回題

事實上,那天相思寮的活動名稱是「全國高科技受難者祈福晚會」,但說是晚會,其實活動從下午就開始了。下午的活動,主要是由相思寮後援會的博任、小八,還有相思寮村民帶領我們這群外來者進行導覽,瞭解相思寮的基本背景,還有與中科四期徵地的爭議何在。

晚上的活動,則是由樂團演出以及「其他資深高科技受害者」的經驗分享穿插組成;換句話說,這場晚會的主軸,是讓相思寮各位阿公阿嬤,瞭解其他地方抵抗「高科技暴政」的經驗。

包括RCA受難者、工殤協會、反中科三期的后里鄉農業與環境保護協會、關心霄里溪污染的新埔愛鄉協進會,都有代表來到相思寮,為這些過去根本沒想過會走上街頭,和科技財團還有政府對抗的農民加油打氣,也分享自己的經驗,提供相思寮日後抗爭參考。

當晚,這些遠道而來的朋友們分享了很多寶貴的經驗,然而這不是本文重點,所以在此就不多加著墨。(苦勞網的陳寧寫了很優秀的報導,這麼熱門的文章我如果抄襲一定會被發現,所以還請大家移駕到這裡閱讀當晚活動內容)

本文的重點,其實和上面寫的那麼多話息息相關。事實上,12月26號,也就是晚會的隔天,就是中科四期的動土典禮;屆時總統馬英九、行政院長吳敦義、副院長朱立倫等,都會來到現場參加破土儀式。(當日報導請見胡慕情:中科動土,相思寮痛苦

照理說,我以為相思寮後援會應該會大規模動員關心群眾,在前一晚舉行熱情慷慨的晚會,然後就是所有來幫忙的群眾協助阿公阿嬤製作抗議布條等道具,後援會進行明日行動沙盤推演,接著就是所有人「誓死保衛相思寮」之類的守夜活動。

可是這一切都沒有發生。

當晚有的,除了音樂表演之外,就是來自各地的高科技受害者,將他們的經驗與故事分享出來,而阿公阿嬤則是靜靜地「聽」。對我來說,這是很特別的經驗,因此一豪那句「學會觀照他人,才懂得觀照自己」,又冒上我的心頭。

我必須很坦白地說,其實相思寮阿公阿嬤講了一下午,對於我瞭解相思寮與中科四期爭議的始末,幫助非常有限。當然,我並不是說阿公阿嬤純樸熱情的聊天解說不好,也絲毫沒有看輕的意味,或認為弱勢抗爭就是非得要滔滔不絕講個不停才是好。

只是,相對於我這幾年四處採訪的經驗,經常遇到口若懸河的受訪者,相思寮阿公阿嬤生澀的解說,則在可愛純樸中,流露出抗爭才正要起步的氣息。

說起來,我真的覺得相思寮的抗爭條件,其實非常地不好。首先他們不是少數疾病患者、不是原住民、沒有特殊的被隔離經驗、所處地理條件對於主流媒體來說,遠到好幾個不行,而且也沒有一堆藝術家在這邊駐村,更沒有發展觀光或是有機農業。

說穿了,相思寮沒有什麼特別之處,他們就只是一群再普通、純樸不過,只想安穩走完人生的老農民,而他們的對手,不單是高科技污染廠商、為財團服務的政府、醉心於「發展」與「高科技」迷思的多數島民,還有冷漠的群眾。

因此,在此刻,對相思寮的阿公阿嬤來說,先用心聆聽其他弱勢、苦難者的聲音,會比起忙碌地說個不停,會更有幫助。

為相思寮祈福,也願這塊土地上所有的人,都能體切阿公阿嬤平凡而卑微的心願。

「學會觀照他人,才懂得觀照自己。」

image

距離相思寮老遠外,就能在路上陸續看見中科四期動土典禮的指示標誌

image

動土典禮前日下午,現場正在進行採排。

image

恐怕是高科技金鏟子

image

工人忙著貼字,紅底金字,好不喜氣洋洋

image

動土典禮現場的LOHAHAS看板

image

中科四期園區規劃模型,特別為不知道會不會來的友達留了塊地,政府真是超NICE的

image

回頭看看距離動土典禮約一公里外的相思寮,在斗苑路上拉起了長長地抗議布條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進入相思寮的路上,搭起了帆布棚

image

秋鬥的時候,這布條還很乾淨

image

如今上面已寫滿祝福、聲援的簽名!

image

別哭,相思寮。

image

image

image

平日,相思寮阿公阿嬤就這樣坐在三合院晒穀場中閒聊

image

image

很認真地在閱讀新聞稿內容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村中景致,說實在和我老家沒什麼不同。

image

天黑後,雨棚不知何時掛上了「告別式」的布條

image

但晚會開始了,來參與的樂團有主音、農村武裝青年、老林家,還有莫名其妙上台的黑手吉他手楊YO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新埔愛鄉協進會的陳金進大哥,恐怕是在場最資深的環境鬥士

image

前RCA員工,因為喝下公司宿舍有毒飲用水,導致罹患乳癌的大姊(抱歉我忘記名字)

image

當晚也安排了守護燭光儀式,為所有高科技受難者祈福

image

平常夜裡應該都很寧靜的相思寮,那天夜裡顯得特別熱鬧

image

特地從外地趕來相思寮聲援的民眾、學生,雖然不多,但很叫人感動。

image

image

image

相思寮的阿公阿嬤們,未來抗爭的路絕不可能好走,祝福你們,我以後會常去二林看你們的!

(本文轉載自作者部落格)

中科動土 相思寮痛苦

相思寮居民表示,在一周前左右,彰化第四分局便一直與居民協調,希望居民不要抗議,但可以安排10位居民陳情。居民答應,決定不強硬抗議,只在參加典禮必經道路、相思寮入口處佈置靈堂、棺木,讓往來的人知道…

編按:
本文包含兩部分,第一部份為立報記者胡慕情針對中科動土當日所做現場報導,文末附上「相思寮後援會」針對當日情形發出之新聞稿,請讀者一併參照。

981227zhugkeerlin96-400.jpg

中科四期強渡關山,26日舉辦動土典禮。但因中科開發涉及強制徵收相思寮居民土地,相思寮後援會在前一天舉辦「平安在哪裡?全國高科技受難者祈福晚會」,串連包括竹科、RCA、霄裡溪、中科三期等高科技受害者,表達反對徵收與強力監督的決心。

「平安在哪裡?全國高科技受難者祈福晚會」消息傳出後,吸引不少年青學子南下相挺,相思寮後援會成員小八帶領關心中科四期案的民眾前往動土會場時表示,中科原有一塊平坦的預定動土區,但在這周卻忽然新填一塊地,把所有蔗田鏟平、鋪上水泥,當地居民氣得說:根本是在下馬威!

相思寮居民和關心的民眾在動土典禮場所觀看中科未來建廠完成模型時,不斷遭中科管理局以「綵排已經結束」為由驅趕,並在半小時內找來員警,在未有違法事實、集會遊行之虞下,進行不當蒐證與趨離的行為。當記者詢問警察執法依據,警察才不發一語離開。

當時居民表達想再多看一眼模型時,中科管理局表示「明天再來,我們動工歡迎所有民眾參加」,但事實卻非如此。

相思寮居民表示,在一周前左右,彰化第四分局便一直與居民協調,希望居民不要抗議,但可以安排10位居民陳情。居民答應,決定不強硬抗議,只在參加典禮必經道路、相思寮入口處佈置靈堂、棺木,讓往來的人知道「中科四期是彰化死期」;並連夜製作陳情書希望總統馬英九、行政院長吳敦義聽到她們的心聲。

但典禮當天,國安局與員警將典禮會場管控得相當嚴密,為防相思寮民眾表達不願被徵收的聲音,連蔗田都站滿了警察,並且完全不允許相思寮的居民踏進會場、約在典禮會場5百公尺外就不再放行;相反的,其他彰化居民卻都能進入。

彰化環保聯盟總幹事施月英和二林居民周明文帶領居民和聲援相思寮的民眾要前往會場時,除被警察趨離,甚至要脅居民與聲援相思寮的民眾出示證件以進行盤查,參加後援的民眾呂先生痛罵:「警察甚至威脅我們不肯被盤查就要帶回警局!」

經過施月英不斷溝通,維安人員才勉強放行10位相思寮長輩進入會場,但卻把她們安排在會場最後面的左方,並派來國安人員與員警「看守」相思寮長輩。 總統府警衛室則出面希望居民直接將陳情書交給他,「保證總統會聽到大家的聲音。」

但當施月英問:「轉陳情書不是最重點,重點是總統看到問題後肯不肯跟居民協調?」總統府警衛室卻答不出來,居民陳黃暖哭著說:「我們連房子土地都沒有、要活不下去,說要給我們陳情又騙人,我們不是來看熱鬧的耶!真的糟蹋人!」。

施月英在即將動土時,帶領相思寮居民拿出「徵收苦」、「相思寮反對徵收」等布條高舉,並喊:「我們要陳情、請聽聽相思寮的聲音」,卻立刻被大批國安人員擋住,並試圖搶走民眾的布條,但因媒體圍觀,改以所有員警將手高舉以擋住布條。而馬英九、吳敦義等政府官員則笑瞇瞇地動完土、供媒體拍照後,快速離開會場,連正眼都沒看過相思寮居民。

居民王錫溪說,土地徵收價格低得誇張,她們根本無法維生。他有5分多的土地加兩間房子、地上物等,中科卻只給7百萬左右,「7百萬可以有房子,但我要靠什麼維生?我養豬、養雞、種菜,去哪裡找這麼大的土地?」

中科管理局副局長郭坤明表示,徵收和補償都不是中科的事,而是彰化縣府要處理的,對民眾不肯搬的事中科會再溝通;但彰化縣政府地政處副處長蔡和昌則說縣府只是代發補償金,日前以公告徵收價格,明年1月底就會將補償金全數發完,至於安置措施則非他的業務。

居民說,中科徵收她們的房子與土地,自己卻興建旅館、住宅區,「為何不能讓我們也住在那邊?」而至今中科與縣府也僅提出相當不完善的安置措施,表示未來中科興建後會提供6間房間給相思寮居民短期租賃,「但我們百多人,是要怎麼住?」

相思寮後援會表示,從動土事件來看,中科和縣府根本沒有和居民好好溝通的誠意,居民將長期與政府抗戰,直到政府正視她們的心聲。

(本文轉載自「我們甚至失去了黃昏」部落格)

附錄─高科技滅村,抵制中科四期動工新聞稿

政府財團共謀草菅人命,二林相思寮即將滅村!!

今天(26日)早上中科四期二林園區舉行動工典禮,高官雲集風光動工背後是農民的血淚故事。他們數代祖先打拼得來的祖厝不當徵收在先,今天早上動工典禮又遭官僚欺騙與警方推擠的暴力對待。

中科四期計畫中最悲劇的受害者是二林萬合里相思寮的居民。他們的祖先在清朝末年從中部各地來到相思寮開墾,最早都是作糖業會社的佃農、蔗工,經過四、五代人用心計較,才打拼出這片美麗家園。

相思寮現在有20餘戶、100多人,是臨老辛勤勞動的老農的家園,也是壯年專業經營農的生產基地,更是遍布各地的相思寮遊子難以忘懷的故鄉,如今卻要被二林中科四期滅村,面臨無家可歸又失業的危機。

政府現在要強制徵收相思寮的田地、祖厝,但是公告地價加四成的補償金,已經不足以讓村民在因中科而地價飆漲的故鄉二林重新建立家園,農保也將在三年後失效。

但縣政府的安置方案目前居然只找到六間「房間」共183坪,適合相思寮居民重建的土地配售最快要等到民國102年才能讓居民去「競標」,農保權益的問題也仍然無解。徵收案已經在12月18日公告,相思寮即將被滅村,但縣政府卻完全沒告訴相思寮未來該何去何從?

來自土地的卑微訴求

在這個窮途末路的時刻,相思寮勞苦打拼的農民與農村子弟,要向政府提出最卑微的心聲,他們提出人民生存權利的最基本訴求:1、二林中科徵收民地不合法,請政府立即停止徵收程序。2、相思寮居民拒絕被滅村,請政府與居民協商替代方案。3、不得強制搬遷相思寮居民。

官警合力施暴,民眾不得陳情

開工典禮之前,居民聽聞馬總統將蒞臨動土,因而欲前往現場陳情,政府相關單位事前協調由十位相思寮居民代表入場陳情,其他陳情群眾可留在入口靜坐。但是動土典禮當天,陳情群眾於會場1公里外就被持警棍的警員擋下,無法接近會場。而進入會場的陳情代表,則被安排在最後不起眼處,陳情居民掩沒在被動員而來的鼓掌部隊群眾身後。

原先安排行政院副院長朱立倫來接見陳情民眾代表,也失信於民,僅由不具決策權力也不相關的人士出面處理,民眾想要在現場轉交陳情書給總統,馬總統近在咫尺,陳情的距離卻如此遙不可及,在居民試圖傳達訊息給馬總統時,手無寸鐵的老阿嬤甚至遭到維安人員的暴力推擠與阻攔,馬總統你為什麼躲在維安背後,怯於聽聽人民的聲音?你為什麼害怕這群為了生存尊嚴而努力的阿公阿嬤?

「相思寮後援會」質疑政府目中無人又荒謬至極的錯誤決策在先,又不給民眾陳情與表達意見的機會,未來將繼續與相思寮居民透過各種方法與行動,爭取反迫遷與紮根於土的基本權利。

新聞連絡人:林樂昕 0922-696075 許同學 0986-611914

二林中科動土相關新聞:
中科二林園區動土,抗議群眾遭擋
中科彰化基地動土,馬英九主持動土

1225平安在那裡─高科技產業受難祈福音樂會

從竹科以來,科技園區與綠色矽島似乎等於台灣經濟發展的發達之路。然而在經濟產值的背後,台灣已經付出嚴重的環境污染代價,更有許多勞工日夜暴露在科技業高毒害風險的勞動環境裡。高科技廠商的獲利…

從竹科以來,科技園區與綠色矽島似乎等於台灣經濟發展的發達之路。然而在經濟產值的背後,台灣已經付出嚴重的環境污染代價,更有許多勞工日夜暴露在科技業高毒害風險的勞動環境裡。高科技廠商的獲利,是以惡化的環境與罹癌的身體作為發展的血淚代價。

可是,我們的政府仍然沒有從血淚中學得教訓:二林中科四期在問題重重的環評與區委會裡強行過關,12/26上午十點即將霸王硬動工。

我們在動土前一天舉辦高科技產業受難者祈福音樂會,邀請第一代高科技業受害者RCA女工,竹科宵裡溪新埔愛鄉協進會、中科后里自救會、二林反中科自救會,在將被二林中科迫遷的相思寮聚落,分享受難與抗爭的經驗。面對政商壟斷的開發惡勢力,讓我們用音樂與歌聲彼此鼓勵與祈福!抗爭的漫漫長路,我們要一起走下去!

交通方式:

1.開車:中山高北斗/埤頭交流道下,左轉往埤頭方向,沿斗苑路(縣道150)開約6.5km,經過二林反中科自救會竹棚(二林鎮斗苑路一段790號)後第一個紅綠燈右轉萬原路/鄉道127,續行約3km碰到有清水祖師廟牌樓的路口右轉太平路(鄉道129),續行約1.5km左手邊就是相思寮聚落的晚會會場。

2.搭乘大眾運輸:

  • 搭乘台鐵至彰化火車站,再步行約300公尺至員林客運彰化站(中正路二段156號)轉乘彰化-二林、彰化-西港、彰化-王功線公車,到員林客運二林站下車(車程約1小時),即有接駁車往祈福晚會會場。
  • 搭乘台鐵至田中火車站,於田中火車站門口轉乘員林客運田中-王功、田中-二林線公車,到員林客運二林站下車(車程約50分鐘),即有接駁車往祈福晚會會場。
  • 二林站往祈福晚會接駁車時間為12/25下午4點半-6點,請洽博任0986-611914、小八0922-696075。
  • 欲搭乘員林客運的朋友,強烈建議出發前可打電話確認發車時間
    ,員林客運連絡電話:04-8320101。

彰化火車站時刻表http://service.tra.gov.tw/Changhua/StationTimeTable/index.aspx

田中火車站時刻表http://service.tra.gov.tw/Tianjhong/StationTimeTable/index.aspx

員林客運彰化站時刻表http://210.243.154.241/ie/p03_b01.htm

員林客運田中站時刻表http://210.243.154.241/ie/p03_m01.htm

1225e5b9b3e5ae89e59ca8e593a

沒種的國度

去年,因為栗子南瓜實在好吃,我想來種看看,剖開南瓜、留下了南瓜籽,跟小時候一樣,隨手埋入土中,幾天後,果然長出幾株南瓜,我到屋前樹林裡,砍了些細竹子、手作編了個小瓜棚,引了嫩芽往上攀爬,灑了些…

從小在鄉下長大的孩子一定記得,每次吃完水果或瓜類,

只要把不要的籽隨手丟在泥土地上,不消幾天,幾個比較健康的籽,

就會冒出小芽,像龍眼、芒果、芭樂、南瓜等等,

過了一年,小果樹長大了,又有新果子吃。

每個人家也大多會種些菜,採收最後會留下幾株長得最健壯的,

讓它開花結籽,曬乾取了種子繼續再種下。

以前,不管有意無意,一代傳一代,強的種子傳續好的物種,

這麼自然、如此容易,所以,鄉下沒看過甚麼種子店,不需要的。

981213-soybean-440-3601.jpg
黃豆的種子

去年,因為栗子南瓜實在好吃,我想來種看看,剖開南瓜、留下了南瓜籽,

跟小時候一樣,隨手埋入土中,幾天後,果然長出幾株南瓜,

我到屋前樹林裡,砍了些細竹子、手作編了個小瓜棚,

引了嫩芽往上攀爬,灑了些自己做的草葉堆肥,瓜苗長得快、莖部挺壯,

到田裡採菜的時候,我還得意的講,農家卻跟我說「應該沒法度啦」。

幾天後,幾株小苗死去,還好,一株開了花,還結了小果,

高興不過幾天,果子就掉落了,就這樣連番結了幾個小果,又掉落。

後來我才明白,農家說的不行,原來是「F1品種」的緣故。

種子,真是大自然的奇妙設計,它會記錄下適應在地生長環境的需要,

基因就這樣一代一代傳續下去,更適合在地環境,更適於在地食物鏈。

「F1種子」則是人類的巧妙設計,巧妙地利用了大自然的特性,

讓雜交之後的第一代種子非常適應在地環境,產量更高、品質更好,

但是開花結果後的第二代,不是發不出芽,就是長不大夭折,

有些開花卻不結果或結了小果後落果,正常長大收成的機會很少。

這種巧妙的設計,讓農家沒法留種了、只好花錢買新種子,

所以,鄉下便開始有了許多種子店了。

我們的夥伴「小涵」很會畫畫,特地畫了一張簡單的插圖,大家看了就會懂得。

F1品種來自於種子公司,那是一種很厲害的雜交技術,

利用種籽與天俱來的返祖天性,第二代有90%會像原來的父母,

那父母對台灣在地的環境適應不良,只有其中10%會更適應在地。

農夫哪知道怎麼取那10%的種子,留種的話,收成就會不好。

所以種子沒辦法留下來,作物的品質進化也到第一代就停止了。

1316493437-480.jpg

自然界的雜交,則是透過昆蟲或風來進行自然授粉,蜜蜂在花間採蜜,

讓花朵授粉結果,自然繁衍更好的下一代。蜜蜂會選擇健康的花朵採集,

因為健康的植株有更香濃的花蜜,我們要謝謝蜜蜂,幫健康的植物們牽紅線。

在地作物透過自然授粉,會有更美好的下一代,除了90%像父母適應在地,

更有10%更進化了。

不斷的留種,在地品種的產量與品質都會更好的,會有機會趕上F1品種的,

只是,F1品種第一代的產量與品質,一開始就高過在地品種,為了多賣些錢、

多一點收入, 如果不是特別有心,一般農家是不會留種的。

就這樣,為了生存,大部分農家的種子都是F1品種,被種子公司控制了,

不只是台灣,這是整個糧食生產體系的問題。很多國家都成了「沒種的國度!」

種子,它記錄了自身生存和食用者的健康需要,留種可以創造更好的食物,

現在,我們失去的,不只是種子而已。

我總是跟農家說「我們自己來留種吧!」,菜舖子會跟大家一起用「吃」來支持。

現在,我們的黃豆,是第四代了,黑豆與紅豆也都是留種多代的在地品種,

第四代的黃豆,比起第一代,種子更肥碩,更強健、生長力遠勝過雜草,

那天,我們去黃田裡採收,看見了留種的力量,我們要繼續這樣做。

下個月,我帶大家去迎接它們,寶貝的第四代。

(本文轉載自「大王菜舖子」)

【護地】抵制宏碁、友達排放廢水廢氣污染農田河川1213

中部地區的朋友們,期待你們能參與此次行動!12/13(日) 早上十點半,在台中資訊月-水湳機場展覽館 一號入口,[抵制宏碁、友達排放廢水廢氣污染農田河川] 記者會,我們要表達意見,頒發污染標章給友達、宏碁!

中部地區的朋友們,期待你們能參與此次行動!

時間12/13(日) 早上十點半
地點:台中資訊月-水湳機場展覽館 一號入口
[抵制宏碁、友達排放廢水廢氣污染農田河川] 記者會

延續12/3在台北資訊月的記者會,資訊月在台中,我們也要前往表達意見,再度頒發污染標章給友達、宏碁!

污染標章

現場備有彰化優質農特產: “二林蜜紅葡萄” 與 “芳苑優質鮮奶” 提供各位朋友現場試吃與募款,以及發放”相思榖“ ,

並上演及行動劇的表演,隨後進入廠內舉牌拒買毒害台灣農產品的友達、宏碁產品。

請支持在地優良農產品,一起參與抵制宏碁、友達排放廢水污染農田河川的行動,給在地農漁民一個生存的希望。

(身邊若有斗笠的話,請一起攜帶前往)

瞭解更多訊息請閱讀:http://antictsp.wordpress.com/2009/12/09/501/

12/3 台北 [環團有嘴說到沒口水,呼籲宏碁懸崖勒馬!]記者會新聞稿

守護大地與海洋

優質農特產--二林蜜紅葡萄

優質農特產--芳苑優質鮮奶

留住相思寮的微笑

我們為何離開農場,來到哥本哈根?

今晚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夜晚,我們「農民之路」的朋友,從世界各個角落而來,我們離開我們的農田、我們的牲畜、我們的森林、還有我們農村裏的家庭,來這裏與大家共聚一堂,想與你們分享一些關於哪些農業活動造成溫室…

前言:

本文為2009年12月7日,農民之路主席亨利.薩拉吉在哥本哈根氣候會議 Klimafroum 開幕式的演說。由謝洵怡翻譯,蘇毓婷校稿,發表在氣候正義部落格,原文請見農民之路網站

981210-gobenhagen-4c-450.jpg

【全球知名的Hockey stick溫度變遷圖,摘自網路。】,本圖與圖說摘自「漂浪。島嶼」部落格

演講正文:我們為何離開農場,來到哥本哈根?

今晚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夜晚,我們在此為了社會運動和公民社會在Klimaforum大會的開幕而聚集。我們國際農民運動「農民之路」的朋友,從世界各個角落而來,我們離開我們的農田、我們的牲畜、我們的森林、還有我們農村裏的家庭,來這裏與大家共聚一堂。

有什麼重要的事情讓我們跑到這麼遠的地方?有幾個原因。首先,我們想告訴你,氣候變化已經嚴重影響我們。它帶來洪水,乾旱和病蟲害的爆發,造成歉收。我必須指出,這些歉收並不是農民造成。相反的,它是排放溫室氣體的污染者破壞自然迴圈所造成的。

因此,我們小農戶來這裏所要表達的,不是要替他們的錯誤付帳,而是要求排放者面對自己的責任。

第二,我想與你們分享一些關於哪些農業活動造成溫室氣體排放的事實。新的資料已經清楚表明,工業化農業以及全球化的糧食體系必須為44至57%的全球溫室氣體排放負責。這項數位可細分如下:

(一)農業活動要擔負11至15%,

(二)開墾土地和砍伐森林導致額外的15至18%,

(三)食品加工,包裝和運輸造成15至20% ,

(四)分解有機廢物造成另外3至4%。

這意味著,我們目前的糧食體系是一個重大的污染。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是:當農業部門本身的製造了超過一半的溫室氣體總排放量時,我們如何解決氣候混亂、饑荒並確保更好的農民生計?

我們認為,工業化和農企業的農業模式才是問題的根源,我剛才提到的這些因砍伐森林、將天然林轉換成單一植林的排放百分比,都是農企業的運作所產生,而不是家庭農場。

而農業的大量甲烷排放,也是因為世界銀行所支持的綠色革命,鼓勵使用尿素作為化學肥料而造成。同時,自由貿易協定(FTA)和世界貿易組織(WTO)推動的農業貿易自由化,更助長糧食在全球加工和運輸過程中的溫室氣體排放。

如果我們真正想對抗氣候危機,我們的唯一要務就是制止工業化農業。農企業不僅促成氣候危機,它也殘害世界小農。

全世界有數以百萬計的男性和女性農民,從他們的土地上被驅離;另外每年還有數百萬人,在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的土地衝突中遭受暴力威脅。世界上十多億饑餓的人群中,小農和無地的農民占絕大多數。另一方面,由於自由貿易,南亞許多小農戶自殺。因此,制止工業化農業,是我們唯一可以走的路。

目前這個倚賴碳交易機制的氣候談判,會帶來氣候變遷的解決方案嗎?我們認為,碳交易機制,只會圖例製造污染的國家和公司,並帶給發展中國家小農戶和土著人民更多災難。

在 REDD 的倡議(減少排放的森林砍伐和退化),已經將許多原住民和小農戶驅離自己的土地。越來越多的農地轉變為植樹造林,以吸引碳排放的信用額度。

2007 年在巴里島的締約國第十三次會議,農民之路就已提出無地農民和小農民解決氣候變化的方案,那就是「永續的小規模農戶可替地球降溫」。今天在締約國第十五次會議,我們再次提出這項建議,並以資料證明它可減少一半以上的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這一資料來自:

(一)恢復、調解土壤的有機質,可以減少20至35%排放量。

(二)改變工廠的集中肉類生產及重整牲畜和農作物生產,可以減少5至9%的排放量。

(三)讓糧食體系回到以當地市場和生鮮食品為主,將進一步減少10至12%的排放量。

(四)停止開墾土地和砍伐森林將減少15至18%的排放量。總之,讓農業脫離大型農企業的掌握,並且放回小農的手中,這樣就可以減少一半的全球排放溫室氣體。這是我們提出的方案,我們稱之為糧食主權。

要做到這一點,我們需要社會運動一同努力,共同奮鬥,結束目前在氣候談判桌上錯誤的解決方案。這是必須的,否則我們將面對一個更大的世界性悲劇。作為社會運動,我們必須把自己的議程帶到談判桌上,因為我們是第一批氣候難民與受害者,因此,氣候正義在我們手中。

在1996年世界糧農組織(FAO)糧食高峰會議,各國政府承諾在2015年以前減少一半饑餓人口。但現實情況是,饑餓人口在最近急劇地增加。我們不希望同樣的事情發生的氣候談判-無論各國政府在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內談什麼,最後還是只看到排放量的增加。

我們邀請所有的社會運動都在哥本哈根聯合起來,將氣候正義帶到談判桌上。只有透過團結和社會正義,才能實現氣候正義。

本文原刊載於氣候正義部落格

網址:http://climatejustice2009.blogspot.com/。

原文請見農民之路網站

網址:http://www.viacampesina.org/main_en/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833&Itemid=1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