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舞動情緒的出口-屏東演出0501

精靈幻舞舞團在八八水災之後,感受到風雨無情的摧殘,使受災居民飽受驚嚇甚至無家可歸的心靈創傷。舞團將在5月1日在屏東榮家安置中心為災民演出。讓民眾藉由藝術及肢體的舞動找到情緒的出口,在藝術中找到重生的力量。

有形物質重建的複雜度,因為溝通不良使的其過程曲折難解。而更為艱巨的心靈重建卻又更極為複雜,影響的因素更多於有形物質-「永久屋」的溝通模式。

精靈幻舞舞團在八八水災之後,因感受到風雨無情的摧殘,使得受災居民飽受驚嚇甚至無家可歸的心靈創傷。舞團本著藝術撼動人心之力量及表演藝術團體的社會責任,因而計劃了此次活動,並將在5月1日在屏東榮家安置中心為災民演出。

期望透過藝術撫慰災民,用藝術重建心靈。讓民眾藉由藝術及肢體的舞動找到情緒的出口,在藝術中找到重生的力量。

image001 image003 image005
上圖為2008《回家》表演劇照,資料圖片來源:精靈幻舞舞團藝術陪伴計畫。一、活動時間

日期:2010年5月1號日(星期六)

時間:晚上7點30分

地點:屏東榮家中正堂二樓

二、演出舞碼

1. Sevillanas塞維亞納斯舞曲

2. Alegrias歡愉調

3. Alegrias de Cardiz卡地斯的歡愉調

4. Tangos de Granada格拉那達的探戈調

5. Bolero de barco停泊的波麗路

6. 《狂海三部曲》寧靜的海

7. 《狂海三部曲》內心的呼喚

8. 《狂海三部曲》期待愛情

9. 《狂海三部曲》喜悅的愛情海

10.《狂海三部曲》舞動生命之海

三、團隊介紹-精靈幻舞舞團 精靈幻舞舞團在2000年底由賀連華創辦,長期耕耘台灣表演藝術舞台上,屬於非主流的佛朗明哥創作領域,以編創演出屬於台灣的佛朗明哥為使命(Flamenco de Formosa),演出作品常融合芭蕾、現代舞、佛朗明哥和台灣本土創作音樂。除了舞蹈演出、教學、邀請西班牙舞蹈名師主持工作坊之外,近年更積極深入校園,進行舞蹈藝術欣賞的推廣紮根。

Namasia災後250天(2)南沙魯─在雨中等待救援,在雨中重建家園

八八水災當時,南沙魯村民在這裡等待救援,該地也是過去民族的舊部落位址,民族部落兩次遷移,後因政府政策搬至目前的位置,水災後,選在這塊祖先的土地重建,族人表示:「可能是上帝希望我們回到祖先的土地上」

4月24日上午十點,返鄉重建的南沙魯村民在民族平台上舉行立柱儀式(musaul),邀請高雄縣政府原住民處長谷縱.喀勒芳安、台灣原住民部落行動聯盟同時也是八八再造聯盟的總召理斷牧師、世界展望會南區辦事處區主任陳維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助理總幹事林芳仲牧師、那瑪夏鄉長伊斯坦大.呼頌參加破土立柱儀式,當天並由族人們共同準備一頭豬,在會後將豬肉和與會者一同分享,同時也由族人們共同準備午餐招待與會者(當日照片,請見文後附錄)。

立柱儀式當天,山區的雨勢忽大忽小,族人們清早就在平台上趕搭棚架,南沙魯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趙文彬表示,八八水災當時,南沙魯的村民在平台上等待救援,該地也是過去民族的舊部落位址,民族部落兩次遷移,後因政府政策搬至目前的位置,八八水災後,選在這塊祖先的土地重建,「可能是上帝的旨意希望我們回到祖先的土地上」。

DSC05460

DSC05309

南沙魯長老溪虎獻詩

由於高雄縣政府規定,避難屋的興建必須在兩個月內完成,初估基礎工程大約費時兩周,剩餘的一個半月則交由世界展望會進行屋舍的興建,但目前由民族部落前往民族平台的道路並沒有鋪設柏油或是拓寬,仍以碎石道路為主,大型機具無法上山,趙文彬也在活動中向那瑪夏鄉長提及此事,希望鄉長呼頌能夠多幫忙。

世展南區辦事處區主任陳維智在接受採訪時說,對於未來的避難屋興建工作,首先面對的問題即是大型機具無法上山,水泥預拌車也無法到預定地進行灌漿的工作,建材的運送也面臨相同處境。

對於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南沙魯村重建會會長李長榮在活動中特別對與會者表達感謝,「我們真的謝謝你們,我們跟政府鬥了六個月,哭了五個月,在旗山的時候,常常為了這些事情開會開到凌晨兩三點」,半年來,政府的立場搖擺不定,也對每一位村民造成傷害,李長榮說:「跟我們說下個禮拜就可以動工,大家高高興興地期待著下個禮拜我們要回家重建,結果不知道什麼人在後面打壓,又沒有結果」。

民族教會傳道溫宗義及太太Aping表示,南沙魯的村民一直都知道外界都關心南沙魯,族人們心中都充滿感謝,但最近常常看到有許多外來的遊客進入村莊後就開始拍照,詢問這些遊客時,多半聽到「你們不是遷村了嗎?」、「這裡不是死了五百多個人,還能住人喔」,更有遊客直言:「你們這裡很漂亮,我是看這個土石流的風景很漂亮所以停下來拍照」….

Aping說,這些話都讓他們聽了很難過,族人們留在這裡守顧家園,重複地聽到外界認為南沙魯已經遷村,對於返鄉重建的人而言,是一種很大的傷害,Aping表示,「當我們聽到這些話的時候,因為感覺很受傷,回話的口氣就會得罪人,希望外界諒解,但是,真的真的不要再說南沙魯已經遷村了」。

附錄─20100424南沙魯避難屋立柱儀式照片集錦

 

 

長治永久屋動土與聯合禮拜:魯凱自主重建的第一步

霧台鄉魯凱部落歷史上的大遷移,歷經曲折溝通,終於4月26日踏上重建第一步,族人為即將開工的長治分台永久屋,舉行聯合禮拜儀式,阿禮部落頭目包基成表示,「經過前面溝通的經驗,部落一定要有委任代表,未來才有窗口…

八八風災造成霧台鄉五個部落歷史上的大遷移,在歷經百般曲折的溝通後,終於在4月26日踏上重建的第一步。26日在中央廣播電臺長治分台的「屏東長治慈濟大愛園區動土奠基典禮」中,魯凱族人為這塊即將開工的基地,舉行部落所達成共識的聯合禮拜儀式獻上真心的祝福。

接下來魯凱族人要如何在自立自強的重建中,建立一個跟政府與慈濟平等的「溝通窗口」?阿禮部落頭目包基成表示,「經過前面溝通的經驗,部落一定要有委任代表,未來重建過程,有問題才有窗口可以解決」

990428alihinie-450.jpg

一、政府的祝福

在歷經許多溝通波折,長治分台在4月26日正式舉行動土儀式,當天行政院長吳敦義也前來祝福未來進住長治分台的族人能夠在這塊基地上「長治久安」。

而屏東縣長曹啟鴻更表示,在重建過程,可以理解族人的考量與遲疑。也說到雖然在處理長治分台,遭遇到很多的不諒解,不過,要怪就怪縣政府,沒做好中間的的溝通。

縣長表示,感謝各界的幫忙,讓一切事情能夠順利進行。也感謝慈濟林副總提到921的教訓,因為政府沒有釋放國有土地,才使得災民流離失所。如今災民能夠有地方可以安居樂業,也要特別感謝慈濟的幫忙。

而當天的動土儀式場地掛滿慈濟標語歡迎魯凱族人,也邀請入住高雄大愛園區「大愛合唱團」的布農族人來表演。

圖片三
4月26日的動土儀式,慈濟在會場也佈置了許多標語,歡迎未來入住到長治分台的族人。

、族人的擔憂

但是對於即將入住的魯凱族人,對於今年八月就要入住進來開始新的生活,又是帶著什麼樣的心情來期待未來的新生活?即將入住第一期的阿禮部落村民包明堂表示,當初的協調並不是這樣,對於這麼快速的狀況下感到無奈,有點感受到是勉強來配合這樣的。

尤其是對於當初政府答應遷村後,都可申請永久屋,並且以屋換屋的方式,但是阿禮部落申請89戶,目前卻只有49戶有資格入住,政府為了期效,勉強族人入住,阿禮部落當初配合政策遷下村,將近一半沒通過申請,而第二期的NGO誰要來蓋,又不敢保證。

包明堂表示,對於未來自己是即將入住的第一批居民應該是高興,卻又感受不到出安心跟開心。

、重建要自強

對於部落未來要到山下生活,部落該如何重建,阿禮部落頭目包基成也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說,今天大家一直在談感謝,不過,有時候我們也該想想,別人給我們不是應該的,八八風災的錢是社會大眾的捐款,但是如果慈濟沒有完成事情的能耐,大家也不會捐款給他們。

目前的遷村狀況,雖然過程中有很多問題所產生的不舒服,但是「你與其很難受,倒不如自立自強。而不是一直接受別人的救濟。

對於之前部落爭取的教會預留地,他也表示,為什麼部落要爭取要預留教會的空地?因為那是凝聚族人信仰力量的一個重要空間。而在另一個思維來看就是,部落的重建應該是身心靈合一,而基督宗教信仰就是部落族人靈的力量。三者合一,重建之路,才不會迷失。

而部落所提出的12間教會訴求,在前一陣子產生誤解與外界觀感的評論。但如果大家理解,教會在部落的立場,12間教會看起來好像是很多很多,但是把它拆解來看,未來入住這裡的住戶,教會也是在認養十幾個家庭。而十幾個家庭的背景又不同,但若在相同信仰中,無形中,教會扮演凝聚部落的一個力量,也是重建中很重要的角色。

也期望未來部落重建組織溝通的窗口,牧長們可以當作溝通的橋樑,因為長期跟部落族人互動的是牧師,他們也可以透過這樣的互動,來協助部落的需求以及減少重建過程的誤會。

四、自主重建之路如何繼續?

八八風災造成霧台鄉五個部落歷史上的大遷移,在歷經百般曲折的溝通後,終於在4月26日踏上重建的第一步。接下來魯凱族人要如何在自立自強的重建中建立一個跟政府與慈濟平等的「溝通窗口」?

針對「溝通窗口」包基成也表示之前在4月14日「共識會議」所提出的重建委員會,一定要繼續做。他說,「經過前面溝通的經驗,部落一定要有委任代表,未來重建過程,有問題才有窗口可以解決,否則累積過多問題,最會在社會大眾的觀感來看,反而變成是貪得無饜的災民,又變成是我們是麻煩製造者,其實這都是沒有溝通跟協調好才造成的情況。」

部落重建的「溝通窗口」,該如何組織建立?牧長們又會如何協助部落在重建中扮演溝通的角色?政府在4月23日也答應未來會持續不斷的與部落溝通,但會是以什麼樣的方式與部落溝通?而部落所要的具體溝通模式又是什麼樣的形式?記者將會持續觀察報導。

圖片二
當天的動土儀式,慈濟也特別邀請高雄「大愛合唱團」的布農族人前來表演。

青梅行情低迷,如何突破困境?

高雄地區今年梅子行情,開市即陷入低迷,一公斤6元的低價,讓梅子產量最大宗的桃源鄉受到迎面重擊。加上找不到人手採梅子,只好任其掉落腐爛。也有地方人士嘗試突破困境,找出一線生機,期盼政府正視青梅危機…

高雄地區今年的梅子行情,進入少見的低迷,採收季才剛開始,就傳出一公斤6元的低價,讓梅子產量最大宗的桃源鄉受到迎面重擊。農人說,請人採收一公斤人工還要4元,園主只能賺到兩塊錢,根本不敷成本。更有不少梅園在災後找不到人手採梅子,園主親自上陣,採不完只好任其掉落腐爛,農人唯有嘆息。

在艱難環境當中,仍有地方人士嘗試突破困境,希望找出一線生機,也期盼政府能正視今年的青梅危機,做出適當回應。

990427qigmeihioooohhoiho-45.jpg
青青的梅子在枝頭上結實纍纍。有採收的價格低迷,無法採收的,農民只好放棄,任其掉落成泥土。一開市就走低的青梅行情

桃源鄉的梅子,幾乎可說是台灣產梅子的最大宗。大面積粗放式種植,收成時就用竹竿打下來,不分大小品質等級,一律大包賣給盤商,送入工廠加工程各種蜜餞食品。這樣的產業結構,往年已經佔弱勢。

往年,甲仙農會照慣例會保證收購一部分梅子,一公斤10元,但數量有限。多數賣給盤商,從產季之初13、14元,到產季之末3、5元都有。而今年盤商一開盤就開出一公斤6元,實是少見的低價;農會保證收購價也跟著拉低為一公斤9元。照往年的慣例,價格隨著產季推移,只會開低不會開高。

對比台灣另一梅子之鄉南投信義鄉,農會大力推廣加工品,加工原料也都使用要求品質的「手採梅」(手工採摘梅子,可做較高級加工),一公斤在30~40元之間,之所以不像桃源鄉採取「竿採梅」(以竿子將梅子打落,只能做初級加工),原因就是竿採梅價格太低靡,必須與其他地區低價梅子競爭。

桃源鄉依附在甲仙農會之下, 一直缺乏完整農會系統、優良田間管理技術、暢通完整的銷售管道,長久以來的產業結構問題,八八風災讓這一切雪上加霜。


採下來的梅子,由農民運出農戶堆在村子的大馬路邊,待外面的盤商來收購。當日採多少盤商就收多少,價格開多少農民就賣多少。


交易後的梅子,一車一車運走。一包約70~80公斤的竿打青梅,一公斤只有6塊錢。

一公斤6元低價,有賣總比沒賣好

今年,農委會表示受大環境、氣候等影響,加工梅子行情本來普遍偏低。儘管桃源鄉受八八風災影響,園子有不少遭流失者、掩埋者,農民已有損失,但行情不升反降。桃源鄉的甲仙地區農會表示,這是因氣候變化,今年梅子結果多卻顆粒小、品質差,影響價格。

農民說,一公斤6元,人工還佔去4~4.5元,完全不敷成本,只是滿園的梅子,有收總比沒收好。

雖然甲仙農會有保證收購一定的梅子數量,但杯水車薪。以農會可吸收的數量,每戶人家只能登記三、五千斤不等,但每戶人家一季梅子產量都在兩萬斤上下,最後仍須仰賴盤商。

村民還安置在營區時,縣府就開放50戶名額登記,可由縣府發放最多500空瓶,將梅子加工製作梅精,由縣府協助推廣。但這並非保證數量,農民利潤仍需要由實際賣出數量決定。梅精製作耗時費工、程序繁瑣,一般農戶也缺乏人手和時間量產。

農委會祭出停採補助,鼓勵農民停止收成生產過量、價格低迷的竿採梅。但村民表示申請停採補助的農戶相當少,畢竟補助有限;如果採收,保守估計一甲地尚能賺進約五、六萬元。多數農民寧可採多少賣多少,不輕易放棄。


也有人嘗試製作成梅精。但沒有完整加工機制,都是小戶人家自行少量生產,多半賣給熟悉的老客戶。

欠缺人工,梅子落果滿園

今年不僅梅子價格太低,甚至還找不到人手採梅子,讓農友處境雪上加霜。勤和村長說:「沒有人採,只能讓它掉。」眼裡滿是心疼。

往年,桃源鄉在農忙時節,就盡量聘用鄉裡的青壯年協助採梅,尤其自己名下沒有耕作地的年輕人,就隨著四時農忙,在各園子裡打零工維生。 往年每座園子約需要7~8名人工,有時甚至找十幾人分兩班交替上工。

今年,受八八風災影響,部分人口因入住永久屋流失,留在原鄉的不少勞動人口,則選擇爭取八八零工的工作。農友說,找不到人手,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來「八八零工」。桃源鄉最近一批釋出的工作,約有兩百多名名額,鄉裡八個村爭搶。內容主要是打掃街道等雜務,一天可領八百元薪資。勞動配置常發生重複或太過寬鬆的情況,勞動的實際效益不大。

由於人力不足,很多園主親自上陣採收,但人手太少,仍然採不完。甚至傳出一家人父子各有梅園的,為了爭請工人而吵架。農友說,一般請工人,每人一天約支薪1200~1500元,其實比八八零工一天800元高,但採梅子實在是辛苦的工作,很多年輕人還是寧願選擇輕鬆一點的零工來做。

自己在桃源鄉有梅子加工廠的吳老闆表示,他曾建議鄉公所,不如把八八零工的人力調去梅子園,園主在零工既有薪水上再做補貼。既可讓人力發揮更大勞動效益,也減輕園主的經濟負擔,一舉兩得,不過鄉公所沒有回應。

汛期路斷威脅,影響陸續進入產季的農產

另外,今年的汛期,聯外道路是否斷絕,更是農民心頭沉重而無奈的隱憂。桃源鄉至今,復興-勤和、勤和-桃源一帶的聯外便道共八公里,仍走河床路。農民表示雖然擔心,但沒有辦法,只能聽天由命。

梅子產季之後,緊接著的紅肉李、芒果等作物,一季比一季更接近雨季,或完全與汛期重疊。如果不能入園採收,或採收了運不出去,一年心血只能泡湯。如同去年莫拉克發生後,留守村裡的人,採收了芒果卻運不出去一樣,「沒辦法,只能餵豬啊。」梅蘭村的三姐回憶著,不知今年是不是又會重演。

在困境中力求突破,盼政府協助配合

桃源鄉今年的梅子危機,反應往年一直就有的產業問題,以及八八水患後的雪上加霜。不過,仍有不少人在尋找突破的機會。或嘗試新的田間管理方式、或試著建立不同的銷售管道、或尋求道路的替代方案,企圖在大環境的困境裡,找出一線生機。

一、企圖建立新銷售管道的吳老闆

龍山農場的吳老闆,在山上有自己的梅子加工廠,也是桃源鄉一代唯一一家就地生產加工梅子之處。他說,今年雇請一批工人手採高品質的黃梅。梅子放到一定成熟度才採收,人工比一般手採青梅子價格高,品管要求也嚴格,要撿選大小、品質、一一去蒂。他將精緻的手採黃梅外銷到日本,價格能翻上數倍。他說,「外銷不是沒有機會,是看用什麼方式。」

目前他所需要的量已不小,表示若反應好、能力可及,能達到更大量的銷售,一定程度上就可稍稍平穩今年梅子的低迷價格。

他也擔任勤和、高中、建山村無毒農業課程的講師,提供自己的梅子加工技術,希望從基礎一步步著手,改善桃源鄉沒有自己的加工體系的產業問題,看是否能讓原鄉產業重現生機。

(日前至部落上課情形,請點選這裡閱讀)

二、跨出改善生產技術第一步的勤和村Tahai

勤和年輕人Tahai,自稱是勤和村唯一一家使用矮化方式種梅子、生產梅子的人。矮化過的梅子,不用擔負安全風險爬樹採收,又可減省人工,讓收成更有效率。Tahai也重視品質,不用竿採,只用手採。這些手採梅不賣給盤商加工成蜜餞,而是直接分類分級,賣給水果批發商進入市場當水果,一公斤約在30元左右。

他說,做這樣有品質的手採梅要剪枝,留下大顆水果,品質才會好,但是老人家常常捨不得。他替母親管理這片果園,提出這個新技術時,母親其實不能接受。「那時候在做(剪枝)的時候,她好像要打你一樣,我還是說服她啊。」

現今做出成果,母親覺得很滿意,也讓Tahai的梅子園,利潤更高更穩定,比較不受市場價格波動的影響。

三、尋求替代道路的新方案的梅山重建會

至於汛期路斷的問題,是勤和村以上各村最大隱憂。尤其最末端的梅山村,海拔高、產季晚,最容易與汛期重疊。梅山村重建會從三月初就提出了一項「替代道路」方案,積極申請會勘和建設,發揮本地人了解當地地情的優勢,規劃了一條或可替代河床便道的道路。

會長顏明哲表示,復興一帶的數條產業道路,可以拓寬並打通,相互串連成一條替代道路,可以解決復興-勤和一帶走河床路的問題。由於這條替代道路沿山間打通,不會如河床路一樣,遇雨就斷,可以應付汛期到來。但他多次向鄉公所申請,始終不見動靜。

4/22,原民會夏錦龍副主前來委訪視桃源鄉,顏會長已向夏副主委提出這一問題盼得到協助。夏副主委請陪同的鄉公所田技士表示,希望鄉公所協助,為這條替代方案啟動勘查。

Namasia的災後250天(1) 瑪雅村重建路

那瑪夏鄉瑪雅村過去的部落位置是在舊民權平台上,民國60年左右,配合政府開通台21線,村民集體遷至現址,莫拉克災後,瑪雅村被戡定安全堪虞,日前決定回舊平台進行「自力造屋」,援建的單位是紅十字會與台灣世界展望會。

那瑪夏鄉瑪雅村(民權村)過去的部落位置是在舊民權平台上,民國60年左右,配合政府開通台21線,瑪雅村民們集體遷至現在的位置,沿著台21線開始發展起生活圈。莫拉克風災後,瑪雅村被戡定安全堪虞,村民們成立了「瑪雅社區重建委員會」,著手進行重建的討論,日前決定依據「農村再造方案」的政策,在舊平台上進行「自力造屋」的工程,援建的單位是紅十字會與台灣世界展望會。

韃虎.伊斯瑪哈單.伊斯立端是瑪雅村重建會的重建委員,他表示為了避免受到永久屋的種種不合理限制,部落選擇以農村改造方案「自力造屋」,而非莫拉克重建特別條例。

他說,當時朝野政黨一直希望條文趕快通過,讓重建能有法源依據,但過急的立法過程反而對原鄉造成傷害,條例沒有考量到族群、文化問題,劃定特定區域的方式也和原住民的文化、思維產生嚴重的衝突。對於重建,韃虎說:「我們這些五、六年級的人,要有心理準備,未來二、三十年,重心都是要放在部落重建的工作上。」

目前已有族人提出申請在舊平台「自力造屋」,也有人仍持觀望態度,還要看世界展望會、紅十字會、政府的態度,目前的進度是由紅十字會負責整體規劃、設計草圖,再交到公部門送審。自力造屋的工期長達一年半,就韃虎的了解,屋舍的興建、公共基礎建設、道路還在由紅十字會與世展會協調中。

至於為何民權的自力造屋是由兩個團體合作援建,韃虎提到,因為世展在經費運用上有困難,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同時兼任行政院莫拉克颱風重建推動委員會主秘羅世雄協調,請紅十字會與台灣世界展望會共同合作援建。

990426-99minqyun-450.jpg
舊民權平台暫時成為居民自立造屋的選擇地,但昔日前往民權平台的道路已無法通行。

自立造屋方案形同遷村?

除了自力造屋之外,那瑪夏鄉公所會在公有地興建避難屋,一棟簡單的組合屋大概可以容納一兩百人,鄉公所也會調查族人的意願,居民可選擇在危險警戒時撤離至避難屋或是山下的仁美營區。

在預定自力造屋的平台上,有建地的戶數大約是100-110筆,有建地的族人對於自力造屋的意願相對的也較高,韃虎說瑪雅村重建會有規定:「凡是本人、直系親屬已登記申請大愛永久屋,就不能再申請自力造屋」避免浪費社會資源造成爭議。

18日中午,瑪雅村重建會在民權教會開會討論10日紅十字會到舊民權勘查的結論。「他講得很清楚啊,就是遷村啊!」,重建會成員林民傑在會後受訪時表示,會長孫榮貴在會議中表示在平台上自力造屋就是遷村。

提到當天的會議內容,林民傑說:「其實…我也很無奈啦!因為…當初我們要的只是要展望會來幫我們做避難屋,或者是…不管是什麼屋啦,反正就是能夠避難的,可以在那邊暫時性的居住。」林民傑認為,部分委員的想法是希望能夠比照永久屋的模式,屋內的設備也要一樣,所以才會有遷村的問題產生。

自力造屋在一開始並不是瑪雅村重建會討論的項目,而是針對避難屋的議題作討論,避難屋內部也只會有簡單的物資,在災難來臨時,讓撤離的村民能先應急,林民傑說:「一直都是講避難屋,然後空殼子,放點東西,一兩天或者是一個禮拜能有一個逃避的地方。」

林民傑表示,民權重建會長孫榮貴在與重建委員會副執行長陳振川見面後,接受陳振川的建議,建議改請紅十字會協助自力造屋的工程,由紅十字會來推動。林民傑並不清楚援建單位由世展轉為紅十字會的主要原因,「都是我們會長在接觸

,有些重點的部分他都不講」,林民傑說,目前許多族人也還不清楚有自力造屋的討論。

「但是我們上次有聽到我們會長有講過一句話,紅會的話,會有很多的錢進來協助我們村裡面的重建工作」,林民傑接著說:「那時候有登報過,因為那個善款,他們都沒有推動,就被很多人批嘛,捐款人也批他們沒有在做動作,可能這個部分,他們就找陳振川來協助,介入我們的重建工作。」

至於選擇自力造屋的模式,林民傑說,是會長自己與政府接觸,「他們現在給我們的一個是農村再造,一個就是自力造屋,但是農村再造,它的整個規劃可能……因為上次紅會上來,我也跟他們走過一段時間,但是我有先離開,他們有講,農村再造整個預期的工作可能還要一年半以上。」即自力造屋的房舍工期需長達一年半的時間才能完成,整體工程還包含道路、排水設施、擋土牆,這些都必須要規劃完成之後才能進行建造,基礎設施未完成之前,房舍也不可能先完成。

目前村民對於自力造屋的了解程度,林民傑說:「我們現在都不知道,那天開會的時候,就只有委員在那邊坐嘛,我們實際要蓋房子,就是要在那邊作避難屋的那些人都還不知道,可能4月30號會邀請紅會跟世展,讓所有的村民一起聽聽他們給我們的說明跟建議。」

林民傑坦言,當天開會時,對於討論的內容他並不是很高興,「我們當初成立這個自救會時,我們講過這麼一句話:『我們是了解,然後跟公部門接觸,所有的決策都一定要告訴我們所有的村民才做決定。』」自救會接受陳振川的提議,並沒有事先告知村民,林民傑自己也是到當天開會才知道自力造屋的具體內容,「所以,還滿遺憾的。」

「我那天就講了一句話,就是因為我們太貪了,才走到今天這個地步」林民傑轉重述自己在會議中的發言,同時他認為,援建工作由紅會規劃,應該先有「白紙黑字」的說明,「讓我們知道,這個遷村不影響我們現在原來的居住地、現在的社區,我那天也講啊,會長回應我,上面蓋房子,戶籍遷上去,不會影響啊!」

「從去年八八到現在,狀況就是,這個是逐步的欺騙,其實到最後,我們慢慢進入到陳振川,就是中央的圈套。」林民傑認為,不可能現有的房子跟自力造屋的房舍都能同時擁有,狀況就形同遷村,他表示,若確定是遷村,他將退出。

林民傑同時轉述其他與會者的發言:「他們有講說,再等啦!等看看如果說真的白紙黑字有提到永久屋就把我們現在的居住地收回的話,我們就不簽。」他則是認為,若未來上下都有一個社區,整體規劃跟資源也會分散,「可能就無法做更好的建設了。」

重建制度上,林民傑擔心在沒有看到正式的公文或者說明前,無法深入了解自力造屋的細節,他認為部落的重建委員會只是跟公部門溝通的窗口,不能為整個部落做決定,對於自力造屋,他持保留態度,「因為自力造屋,不是這麼單純啦!所謂的自力造屋就是,除非有善心人士給你這個材料幫你做,那個也算自力造屋,但是絕對不能動到善款(即世展、紅會的八八善款),動到善款就不叫『自力造屋』,準備材料自己作,那個叫自力造屋。」

林民傑同時提到,會議中曾討論自救會是否要立案,但當時的意見分歧,部分成員認為不需成為立案單位,只需以社區發展協會的名義收發文,執行與經費的部分都由自救會自行辦理,林民傑認為,若要以民權社區發展協會的名義,發展協會的成員應重新改選,或者是目前的自救會登記立案,獨立運作處理重建事宜。

在遷村自立造屋或避難屋的選擇未定,重建組織的立案及與社區內原立案組織的關係變動下,瑪雅村的重建遠景,還有待觀察釐清。

下為4月10日瑪雅重建會的會議概要:

4月10紅十字會到舊民權(民權平台)勘查結論如下:

1. 4月30日將由紅十字會提出總體規劃草圖及兩種房型以及道路形式供村民參考

2. 5月31日提出總體規劃設計圖,由紅十字會負責

3. 6月30日建屋執照申請完成,7月1日開始動工。建屋執照申請完成,就能開始進行發包,也表示這個案子確實成立。

4. 9月30日完成所有建屋方案,法源不依據莫拉克重建條例,而是採用一般法律條文,以政府推動的「農村再造」進行自力造屋的工程。

5. 目前建屋由紅十字會辦理,但是若申請自力造屋的村民希望房子是由世界展望會興建,仍可個別提出,依然可以委請世展。

房屋的坪數分為28坪、34坪,1-5人屋型為28坪,6-10人則為34坪,10人以上則是28坪+34坪,舉例而言,若一戶12人,則坪數共34坪+28坪,以此類推。

6. 總體歸紅十字會負責,農村再造方案由世界展望會負責。本會因未向政府申請合法立案,無法承接農村再造方案各項事務,目前已與社區發展協會協調,以他們的名義收發文,但執行、經費的部分都由瑪雅重建會自行辦理。

7. 討論瑪雅社區重建委員會是否重新立案以利後續各項計畫推動。

堅決原鄉重建,鄒族拒當「櫥窗民族」!

陳有福怒斥:「政府根本只把我們當成觀賞動物對待!嘉義縣政府一心想將轆仔腳永久屋打造成「樣版部落」,把鄒族人都關進去,就可以成立動物園,鄒族就會淪為「櫥窗民族」,我們絕不離開原鄉,被搬去平地當動物看!」

為反對原鄉永久屋預定地陸續遭到否決及杯葛,阿里山鄉鄒族八八風災重建自救會今(4/24)上午發起抗爭行動,除在樂野湖底「原」永久屋預定地舉行疊石立碑儀式,宣示原鄉重建決心外,也一度試圖封鎖阿里山公路。雖然鄒族在警力阻撓下,最後未能成功封路,但他們揚言,如果政府執意要將鄒族遷移至平地轆仔腳一帶永久屋,他們未來不但會再試圖封路,更會發起包圍嘉義縣政府、行政院等激烈抗爭手段。

鄒族文史工作者梁錦德表示,阿里山鄉鄒族申請永久屋的戶數計約237戶,而且還在陸續增加中,就算每戶只以4人計算,也有近千人將被遷離原鄉;換言之,阿里山鄉將有近1/4鄒族人被迫離鄉。「這已經不只是各部落的重建議題,而是關乎鄒族文化延續的存亡之爭!」梁錦德強調,鄒族是愛好和平的民族,若不是「刀被架到脖子上」了,也不會出來抗爭,他呼籲政府能夠重視鄒族想在原鄉重建的決心,未來在永久屋相關審查程序及決策上,也能有鄒族人的充分參與。

不安全的阿里山,台灣的觀光重點?

政府只會一直說山上不安全不能住人,卻又不斷鼓勵、宣傳阿里山觀光,豈不是自相矛盾?」一位今早參與行動的來吉村鄒族耆老表示,縣政府要求族人自己尋找屬意的永久屋預定地,最後卻只是不斷派出所謂的「專家學者」來否決族人提案,讓他覺得政府根本只是在耍原住民,最終目的還是想把原住民全部趕下山。

樂野八八新舍主任委員鄭春美則拿著「搶救阿里山,旅宿業者要纜車」的新聞簡報表示,漢人業者要什麼就有什麼,就算建議興建破壞水土的纜車,政府也沒有什麼反對意見,但原住民只是想要一塊安居之地,卻遭到重重阻撓,實在太不公平。鄭春美強調:「原住民在原鄉的權益本來就不斷退縮,如今政府甚至打算一勞永逸把眾多鄒族人遷往山下,簡直是欺人太甚!」

鄭春美說,如果未來山美選定的9號地、來吉選定的152林班地,都像樂野選定的湖底永久屋基地一樣遭到縣政府否決,那麼以後阿里山鄉的漢人就會比原住民還多。她擔心地說,一旦未來「原鄉漢人比原住民還多」,勢必會影響部落的發展,也會讓漢人財團加速擴張,導致原鄉發展變調。她怒斥:「搬到平地的族人要擔心成為『櫥窗民族』,留在山上部落的族人也會面臨衰亡命運,這樣的重建手段,說是『滅族政策』也不為過!」

990424-hsuiououimg_9196-450.jpg

鄭春美強調,政府口口聲聲說會保障原住民在傳統領域中的生存權力,但漢人違法開發、租地、破壞環境,政府都不管,原住民只是想在原鄉重建家園,政府卻百般阻撓,分明是歧視原住民。

「觀光部落」 or 「櫥窗民族」?

嘉義縣政府城鄉發展處副處長蔡鴻智日前參與樂野湖底基地現勘時透露,嘉義縣政府已和觀光局洽談合作計畫,未來如果原住民能夠順利入住,就會將番路鄉轆仔腳永久屋打造成「國際鄒族觀光部落」。蔡鴻智說,以後園區內不但會有適合鄒族唱歌表演的展演場地,也會興建具備鄒族傳統意象的男子聚會所(Cuba),以後觀光客就可以在上阿里山之前,先到觀光部落中參觀,門票收入可望讓入住原住民獲益。

蔡鴻智解釋,目前嘉義縣政府只是先向內政部營建署提報綜合開發計畫,因此上述規劃目標,都得等營建署核可後,才能進一步細部規劃;「一切都還只是概念規劃而已,如果縣政府真的要進行,一定會再找族人討論,不要擔心」,蔡鴻智強調。

部分鄒族族人向蔡鴻智反應,並非所有人都會唱歌跳舞,或者想要以表演為生,如果想要維持農耕(如麻竹筍)營生,未來搬到平地後該怎麼辦?對此,蔡鴻智則笑著表示,「不用擔心,我們以後也會在永久屋那邊蓋竹筍加工廠,你們在山上先做過初步處理後,帶回山下就可以加工」。鄒族族人聞後痛罵:「你們根本就已經計畫好了,現在就只等著要把所有原鄉永久屋都否定掉,要我們搬下去,你們就可以得逞!」蔡鴻智則回應,希望族人不要有預設立場,未來縣政府要推行所有計畫,也一定會和災民充分溝通,無須擔心。

來吉自救會副會長陳有福怒斥:「政府根本就只把我們當成觀賞動物對待!」陳有福認為,嘉義縣政府一心想將轆仔腳永久屋打造成「樣版部落」,把鄒族人都關進去後,就可以成立動物園,鄒族就會淪為「櫥窗民族」。「樂野湖底預定地偷偷摸摸被刪除,我們都是看報紙才知道,來吉152林班地、山美9號地很可能接著也被刪除…就算政府在山上完全都不蓋房子,我們也絕對不要離開原鄉,被搬去平地當動物看」,陳有福強調。

IMG_9122

陳有福表示,原住民一旦脫離原鄉環境,文化就會隨之死去,以後觀光客在觀光部落中所看到的,就像是動物園中的動物,鄒族人絕不能淪落到這種地步。

嘉義縣政府:抗爭由「具政治意圖的非災民」所煽動

據了解,今日上午鄒族抗爭行動結束後,嘉義縣長張花冠即親自召集緊急會議,研擬因應對策。蔡鴻智表示,近期在阿里山鄉煽動鄒族抗爭的幾位代表中,某些人具備特定「政治意圖」,有些人也不是真正的災民,因此對於他們的所有言論,嘉義縣政府都不予置評。

「公道自在人心,(政府的)辛苦災民都能看見!」蔡鴻智強調,希望媒體不要被這些有政治目的的人所煽動,隨之起舞,政府的努力大家都會看見,之後也會努力加強澄清不實言論。

鄒族封路抗爭影像紀錄:

IMG_9114 IMG_9116

IMG_9117 IMG_9127

上午9點左右,近150名鄒族人陸續在阿里山公路(台18線)66K附近的迷糊步道集結,隨即拉起「鄒族宣示土地主權」、「文化屠殺」等布條。

IMG_9119 IMG_9147

在場也有不少關心原住民權益的「非」鄒族人到場聲援。上圖左為高雄縣那瑪夏鄉南沙魯村的打亥,上圖右則為台灣原住民族行動聯盟秘書長歐蜜‧偉浪牧師。

(由於到場聲援人士眾多,在此無法一一介紹,請見諒)

IMG_9132

IMG_9148

IMG_9169

來自不同部落的鄒族受災戶,分別綁上「還我152」(來吉)、「還我湖底」(樂野)、「堅決到山美9號地」(山美)的頭帶。

IMG_9129

許多鄒族婦女及外來聲援者,在聆聽族人宣示捍衛原鄉生存權的演說時,激動地落下眼淚。

IMG_9136 IMG_9145

(左)約150名鄒族人在來吉村長石明雄牧師的指揮下,拉起布條,由迷糊步道一帶開始遊行,前往樂野「原」永久屋預定地湖底一帶。

(右)遊行途中,鄒族人一度想佔領阿里山公路,卻遭到警方攔阻,現場一度發生推擠衝突。一名婦女疑似因此血壓飆高,倒地求救,所幸送醫後並無大礙。

IMG_9191

IMG_9192

鄒族族人的遊行隊伍,在滂沱大雨中行進。

IMG_9140 IMG_9183

不僅青壯年鄒族族人選擇抗爭,就連小孩與高齡90的老人,也一起走上街頭抗議。

IMG_9163

IMG_9172

鄒族前在樂野湖底永久屋預定地一旁的空地上「埋石立碑」,強調要在原鄉重建的決心。

IMG_9175

由於並無任何政府官員,願意到場回應鄒族族人訴求,因此鄒族在樂野湖底基地一帶焚燒抗議訴求書後,便再度遊行返回原集合地點。此次抗爭最後以和平收場,但鄒族人揚言,如果政府再不尊重災民想在原鄉重建的訴求,未來會再發動抗爭,不排除包圍嘉義縣政府,甚至北上包圍行政院。

(本文與莫拉克新聞網共同刊登)

堅持原鄉重建!鄒族不要轆仔腳集中營!

阿里山鄉鄒族八八颱風重建自救會杜愷德表示:「鄒族人選定的原鄉重建土地,很可能全部被嘉義縣政府打回票,此將導致近千民鄒族人被遷往平地,不但傳統文化 難以延續,原鄉也將因戶籍大量遷出,導致原生部落走入衰亡命運!」

日前媒體報導,阿里山鄉鄒族樂野村永久屋預定地並未通過嘉義縣政府水土保持審查,鄉內盛傳來吉所屬意的152林班地,以及山美村選定的9號地,也可能與樂野湖底永久屋預定地,淪為同樣命運。阿里山鄉鄒族八八颱風重建自救會杜愷德表示:「鄒族人選定的原鄉重建土地,很可能全部被嘉義縣政府打回票,此將導致近千民鄒族人被遷往平地,不但傳統文化難以延續,原鄉也將因戶籍大量遷出,導致原生部落走入衰亡命運!

內政部營建署綜合組表示,嘉義縣政府在提出璋樹湖與樂野永久屋預定地,未通過水保審查的公文後,營建署即要求嘉義縣政府提出樂野村永久屋替代方案。據公文內文顯示(如下圖),嘉義縣政府所提出的樂野永久屋替代方案,即為番路鄉轆仔腳(觸口)永久屋二期基地。(發文日期為4/19)令人不解的是,4/21時,嘉義縣城鄉發展處副處長蔡鴻智還協同中興大學水土保持系教授段錦浩、應用地質協會地質技師李標勝等人,前往湖底基地進行「原」永久屋預定地勘查。記者詢問營建署負責官員,既然嘉義縣政府早就回回文提出替代方案,並明言所謂「樂野永久屋替代方案」就是番路鄉轆仔腳永久屋,為何還要找學者前往現場勘查?對此,營建署則表示:「不瞭解嘉義縣政府為何還要如此?」

未命名--2

鄒族文史工作者梁錦德表示:「嘉義縣政府說要找族人勘地,背地裡卻早已向營建署提報轆仔腳替代方案,證明所謂的勘地都只是在『做戲』!」他表示,日前負責勘查永久屋預定地的學者段錦浩不斷強調族人所提出的永久屋預定地都不安全,在族人質疑到底山上哪裡安全時,竟告訴族人「最安全的永久屋地點就是轆仔腳」,擺明就是已經預設立場,要將所有鄒族受災戶都搬到平地去,以後我們都會變成僅供觀光客觀賞的「櫥窗民族」!

目前阿里山鄉鄒族正在積極進行串連,並預定在今(4/24)上午10點於樂野湖底預定地進行抗爭行動。鄒族八八颱風重建會表示,必要時不排除封鎖阿里山公路,以明示鄒族要在原鄉重建的決心!

附錄:阿里山鄉鄒族八八颱風重建自救會訴求聲明

八八風災後至今近9個月,阿里山鄉來吉村152基地、樂野村湖底基地及山美村9號地的鄒族安遷戶全體災民,無不配合政府災後重建之規定、安排,災民深信政府災後重建之推動必定兼顧環境安全與尊重民意之原則辦理,並以人為本、以生活為重心,並尊重多元化特色並保障社區參與等原則。然而,8個月的時間過去了,部落的重建之路依然緩慢不確定,鄒族災民安遷戶所選擇的永久屋基地,雖然政府及學者專家都有會勘,但卻只是單方面的認定,也就是說會勘的學者專家中,都沒有原住民的學者專家參與;一群不了解原住民生活與思維的專家們,竟然要決定原住民族未來的生存權!?

據4月15日聯合報及自由時報報導,嘉義縣政府已片面決定不開發樂野村湖底永久屋基地,於4月19日嘉義縣政府也已刪除山美村9號地永久屋基地,來吉村152永久屋基地亦兇多吉少!我們認為這樣的決策過程缺乏鄒族族人的參與,資訊完全不公開;事關族人重大權益的重建決策,難道還得「看報紙才知道」?

據悉,嘉義縣政府積極籌劃在番路鄉觸口(阿里山公路起點)轆仔腳一帶,規劃『國際級觀光鄒族新村』,不負責任地要把1/3(近千人)的鄒族鄉親,趕到一個不適合原民延續文化暨產業重建的地點。在政府觀光化的重建思維下,所謂的「鄒族新村」,只為了讓越來越多的大陸觀光客更容易看到「阿里山姑娘」,在不確定的美麗政策糖衣下,我們的鄒族鄉親將變成「樣板部落」中,僅供觀賞的動物。這是一個撕裂族群、毀滅文化的卑劣決策!族人不安與憤怒的心,已被如此顢頇的政府激怒!身為鄒族的偉大鄉親們,我們應當思考如何捍衛我們自己的尊嚴!

我們發現政府漫長的重建協商過程,最後都只是誘騙族人下山的戲法,抗爭是爭取鄒族權益的最後手段!

我們堅決主張:

1、族人應有決策參與權,反對政府黑箱作業。

2、堅持原鄉重建、傳承鄒族文化。

3、尊重族人感受,不應威脅利誘或強迫接受。

4、政府相關單位即刻與部落受災族人召開說明會,提出具體勘驗證據及決策過程。

發起團體:嘉義縣阿里山鄉鄒族八八風災重建自救會、鄒族青年行動聯盟、來吉自救會、樂野自救會、山美自救會、特富野自救會、達邦自救會、里佳自救會、茶山自救會、新美自救會、鄒族文教藝術基金會、旅北鄒族聯誼會

聲援團體:台灣原住民族部落行動聯盟、八八原住民部落再造聯盟、南方部落重建聯盟、狼煙行動聯盟、魯凱青年行動小組、台灣原住民族政策協會、台灣原住民族學院促進會、台灣原住民族非政府組織聯盟、小米穗原住民文化基金會、國際特赦組織台灣總會、台灣人權促進會、青年樂生聯盟、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宣教基金會(鄒族重建站)…陸續增加中

(本文轉載自「莫拉克新聞網」)

民間專家學者探勘結果:寶山38甲公有地可為居民安遷地

38甲地的新勘查報告出爐,民間專家學者認為這塊地適合安居,為努力多時的寶山村帶來一線希望,尚須寶山重建委員會行文原民會,為村子啟動一連串的機會。村民們期待,這次的轉機,能讓他們看見原鄉重建的希望。

留在原鄉的寶山村民,為了爭取38甲地公有地做為避難安置地,一直不懈努力著。三月中旬,村民的努力引起一些民間專家學者的關注。「高雄市建築師公會」就自發組織了一批學者專家,來為38甲地勘查。

日前這份勘查報告已經出爐,與之前營建署、縣府勘察團隊的勘查結果「不建議做為避難安置地」大相庭徑。報告中指出38甲地的地質和周邊環境穩定,宜做為寶山村民的安置地。並且,在避免破壞環境的前提之下進行開發,80戶人家的避難安置屋,也只需要10,582.5坪 左右的空間,佔整個38甲地中不到11%,即沒有所謂腹地不足的問題。

第一次接獲肯定的勘查結果,對寶山村民是一劑強心針,感到原鄉重建的努力總算有了些進展。

對於這項消息,高雄縣重建會則表示尚未收到這份報告書,無法置評。而高縣原民處谷縱處長表示,在縣府方面,「安全性」仍是對於村民避難安置規劃的主要考量,在尚無進一步結果出來前,仍先按照縣府的原計畫,安排村民在寶山國小避難。而處長另已向原民會建議,可由原民會請行政院中央重建會出面,促成營建署、高雄縣政府、高雄市建築師公會三方學者專家,一起溝通討論這次的勘地結果。

P1010621
寶山村人口最集中的二集團部落

不一樣的勘查結果,38甲避難安置地出現轉機?

寶山村在災後一直為了原鄉重建做出努力。在村內幾個部落被評為「不安全」之後,村民達成共識,秉持「離災不離村」原則,就近尋找了一塊原住民保留地、也是布農族的傳統領域、祖先的公有獵場,做為村民汛期時的避難安置地,即所謂「38甲」地。

不過,在營建署、縣府組成的勘察團隊在勘察過38甲地後,都曾表示這裡「坡度不夠平緩,未來可能滑動」、「腹地不夠寬廣,不足以容納80戶有意遷居的人家」,結論傾向「不安全、不宜做為避難安置地」。

但寶山村民認為,專家的判斷似乎與部落耆老傳統山林知識不符。且不同一批專家對哪一塊地塊才安全,說法不一,有時甚至相反。勘察過程中,也只在邊坡上走過、未深入腹地就下結論。縣府也曾經有意將此地做為觀光纜車預定地,那時的勘查是認為此地宜做開發的。種種原因,讓村民對勘查結果不能心服,決定繼續爭取。

寶山重建委員會幾次向政府單位申請複勘,也曾找來了解族群掌故的耆老來宣示38甲地為布農人傳統領域taul-taul;或者發動村民一起砍草闢路,以便邀請來勘查的學者專家,深入腹地再進行判斷。

如今,這些努力總算取得初步成果。3/13,由民間自發前來為寶山勘地的「高雄市建築師工會」的專家學者,來為寶山38地做勘查。他們走入砍草後的竹林腹地、爬上可俯瞰地塊的周邊坡地,仔細進行現勘;並謹慎表示,須將現勘資料拿回去詳細研討、室內評估後才可做出判斷。

這份勘查報告,已於日前出爐,報告中表示,「經初步勘查結果,勘查範圍及周邊地層相對穩定區域,應可提供做為寶山村民的安置處所使用。」並建議在降低對環境影響的開發下,估算全寶山共83戶有意遷居此處的人家,所需用地佔38甲總面積的的一成:

「38甲地面積為101,655.13坪,以建蔽率20%及每戶興建二層樓34坪(依莫拉克風災政府安置標準)計算時,83戶須土地83×34/2/0.2=7,055坪,另再加上至少50%之公共空間,合計約7,055×1.5=10,582.5坪,安置開發所須土地面積僅佔38甲地面積之10.41%。」

由於之前的專家學者對38甲地的判斷為「地質不穩定可能滑動」、「只適合低度開發之下,腹地不足以容納80戶人家」,這份新鮮出爐的勘查報告,所持結論恰成相反。這樣的結果似乎點亮了寶山村民的希望,38甲地避難屋申請,是否將有新轉機呢?

P1010623
有杉木守護的寶山農路一景

原民會表示,願協助鑑界及重新勘查

就在這份勘查報告出爐不久,原民會夏錦龍副主委,於4/17率同政府單位行政人員,前往桃源鄉訪視桃源村民申請的各避難空間,包括勤和平台、樂樂段、寶山38甲地。寶山重建委員及村民,也對夏副主委提起這份報告,希望原民會可提供村民協助。

夏副主委與寶山重建委員互動溝通,主要得出幾項結果:

一、原民會可撥款協助38甲地的155-2地號重新鑑界。

38甲地在寶山村民的認知中,是傳統領域和共有獵場,對於這片土地在地籍圖上複雜的地塊劃分,其實不甚了然。在幾次申請勘查時,寶山重建會曾陸續提出過155、156、155-2等地號。而過去前來進行勘查的團隊,也未完全深入38甲地腹地。在砍草闢路之後,寶山村民發現適合做為避難安置的地塊應該是以155-2為主,佔38甲地之中約23.6公頃。高雄市建築師公會評估適宜做為村民安置處所的地域,也在此一範圍內。

但38甲地由多塊地塊組成,周邊又摻雜部分私人土地。155-2地塊,在對比空照圖、地籍圖後,都無法確認在實際土地上,其精確邊界到底在哪裡。為了使重新申請勘查的工作能順利、避免土地糾紛,夏副主委允諾,由原民會撥出一筆款項,協助村民重新測量地界,為155-2地塊重新鑑界。

初步估計,鑑界所需費用約在二十萬左右,由寶山重建會發文向原民會申請後,原民會撥款交由旗山地政事務所執行。夏副主委並告知鄉公所的隨行陪同人員,希望鄉公所也能給予必要協助。

二、鑑界之後,可由行政院重建會請高雄縣政府啟動複勘。

夏副主委表示,因為營建署、縣政府、高雄市建築師公會勘查結果不同,在確認155-2邊界後,希望可由行政院重建委員會出面,請三方學者專家進行勘查和協商。最好則是中央重建會,能以中立立場,請高雄縣政府進行複勘。複勘結果,若為不安全則再談;若為安全,夏副主委表示,可以不用蓋避難屋,直接建造永久屋。

三、寶山村申請的寶山各部落補強工程,希望鄉公所協助村民盡快進行。

寶山重建會一直爭取寶山村內各部落能進行必要的修復補強工程。縣府原民處已於3/17將工程所需款項撥至鄉公所,由鄉公所執行。但因還要勘查需要施工的地點、範圍,工程遲遲未進行。

村民表示,鄉公所曾派人到部落勘查過,但時值周末,多數村民並不知情、無法陪同。未與村民充分溝通之下,恐怕無法全面性的了解村子裡各處需修復的部分,希望原民會協助,請鄉公所與村民充分溝通後,盡速施工、因應汛期到來。夏副主委也請鄉公所人員配合協助。

38甲地的新勘查報告,為努力多時的寶山村帶來一線希望。這次夏副主委在寶山的訪視,村民也表示有感受到原民會釋出的善意。對於申請鑑界經費、以便鑑界後能重新複勘,尚須寶山重建委員會行文原民會,為村子啟動一連串的機會。村民們期待,這次的轉機,能讓他們看見原鄉重建的希望。

P1010601
留在山上的婦女採春茶,希望繼續在原鄉打拼。

跨文化服務之反思─談莫拉克受災鄉親自助互助的復原力

我提醒自己,原住民部落不同於主流社會的健康概念 : 能與家人、族人一起生活,一起工作,一起聊天,有能力笑,就是健康。 部落族人一起採集食物,一起狩獵,食物人人均分,不私藏,呼吸順暢、沒有痛感就是健康。

「成老師,你有時間聽我們的心聲嗎?」

在陸軍官校安置後期,兩位桃源鄉的婦女在一場永久屋說明會結束之後,走到我的面前,輕聲說道;我說:「有,請說。」

「老師,我們不是不想去住永久屋,只是我們離開家鄉會有許多擔心,我們擔心我們只能做清潔工、廚工、歐巴桑的工作,因為我們的年紀已經很難學電腦,我們小時候家裡沒有錢,我們只有小學畢業。我們在山上有地可以耕種,我們吃自己,用自己。」

「對呀!」另一位搶著說道:

老師,在山上,我們是董事長,是總經理。我們認真工作,天一亮,我們就到田裡工作,中午就在樹蔭下休息,晚上我們就圍在一起唱歌、喝酒、聊天,高興時就一起跳舞。我們在營區,圍在一起喝酒、聊天,就很不習慣,因為會感覺到你們好像看不起我們的眼光,雖然我們知道不一定是這樣,但我們就是會感到不舒服。

如果我們住進永久屋,我們一定會不快樂,會想回家。我們知道慈濟很有愛心,但我們希望世界展望會為我們蓋永久屋,因為他們已經幫助我們很久了,他們懂我們,他們的工作人員很多都是我們原住民。」

「可是世界展望會沒有足夠的捐款為所有受災的原親蓋永久屋。」我簡單回應。「可是我們聽說紅十字會和世界展望會合作,紅十字會願意為我們蓋永久屋。」「可是紅十字會過去都集中心力救災,他們應該也不會很懂你們。」我簡單提出我的疑惑。

「可是紅十字會他們不會拿靜思錄給我們看,不會告訴我們的孩子、孫子,靜思錄就和聖經一樣,他們不會說我們破壞山林,不懂環保,他們不會要我們住永久屋之後,就要放棄我們的土地,要我們把我們祖先留給我們的土地還給大自然。」

「對呀!」另一位又搶著說道:「老師,誰比我們更懂山林,更願意保護我們的家園?我們同意有些族人為了賺錢會做對山林不好的行為,但這次88風災,我們知道很多要用心保護我們祖靈地的事要做,我相信我們都會喜歡有老師來教我們怎樣做才更好。」「謝謝妳們願意和我分享妳們的心聲!我會放在心裡作為陪伴你們族人走返鄉重建路的重要工作原則。」

簡短的交談,讓我由衷感謝她們給予我信任的禮遇,同時也讓我回想起一些師長曾經給我印象深刻的教導:「不要「由本身的文化去評斷他族文化」(「自我參考準則」 Self – Reference Criterion, SRC)。」因為這是在異族群中,遭遇困難的主要原因。所以在原住民族中服務原住民,必須先拋開自己的文化,用心體驗他們的觀點。

990422shuiwojhb-450.jpg

每個部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與健康定義(攝影/鄭淳毅)

同時也再次提醒自己,原住民部落不同於主流社會的健康概念 :

• 能與家人、族人一起生活,一起工作,一起聊天,有能力笑,就是健康。

• 部落族人一起採集食物,一起狩獵,食物人人均分,不私藏,就是健康部落。

• 在部落裡人人相互關心,有人可以關心,也被人關心,就是健康。

• 遵守禁忌,隨時可在說母語及傳統儀式中得到心靈療傷,就是健康(尤其是長者) 。

• 能動能吃能參加部落活動,就是健康。

• 呼吸順暢、沒有痛感就是健康。

會引起原住民心理不健康的因素:

• 不能與家人、族人一起生活,一起工作,一起聊天。

• 不能快樂的笑。

• 不能一起採集食物,一起狩獵。

• 不能分享食物。

• 不能相互關心,沒有人可以關心,也沒被人關心。

• 不能參加部落活動(慶典及聖誕節) 。

• 不能遵守禁忌。

• 不能到教會。

• 不能隨時說母語。

一段真情信任的交流,帶給我生命靈裡的滿足,願與您分享!

(作者為中華溝通分析協會理事長,參與莫拉克災後安置與重建工作)

長治分台三方持續協調中,本周尚未確認舉行動土儀式

對於部落爭取的「參與」重建,目前只能參與「以工代賑」及「選擇『水平』或『垂直』配置」的部分,族人表示,要的是一起討論的「自主重建」,而非只是「協助幫忙」的鋪石磚。沒有討論的空間也談不上是參與。

魯凱族人4月14的「共識會議」與4月15日的「說明會」尚未達成三方共識,族人表示,為何急促著舉行動土儀式?

在這個星期一(4/19)所召開的協調會,會議中慈濟副執行長林碧玉表示,族人如果確認家屋配置為「水平配置」後,要加緊腳步並於這個周末舉行動土儀式。未參與此協調會的族人表示,4月15日之「說明會」,尚未達成「族人自主重建」的共識,為何急促在周末舉行動土儀式?

在今日截稿前,記者再次與縣政府確認,是否如當天慈濟副執行長林碧玉所表示,將於這個周末舉行動土儀式?縣府表示4月19日之協調會只是確認家屋配置的部分,縣府內還有其他的單位與工作需要再作協調,才會再進一步確定長治分台的動土儀式。

而部落族人在聽說就要這個周末即將舉行部落動土儀式。也表示,對於此事並不知情。而對於部落爭取的「參與」重建,目前只能參與「以工代賑」及「選擇『水平』或『垂直』配置」方式的參與,也表示族人要的是一起討論的「自主重建」,而非只是「協助幫忙」的鋪石磚。部落的需求沒有一起協商,如何一起調整在規劃設計內,沒有討論的空間也談不上是參與

之後部落基督宗教團體也表示,對於4月15日的三方「說明會」,認為並未達成共識,為何急促著舉行動土儀式?如果真的是選在星期六或日舉行動土儀式,部落的族人都在上教會,部落的族人也無法參與;

另外,長治分台的「遷村」基地,是族人未來長久發展的生活環境,不是臨時的「安置場所」。動工儀式要用魯凱族遷居的傳統儀式來舉行,而部落也尚未有足夠的時間,討論要用什麼樣的形式來舉行動土儀式,部落要「一起參與」的事情,很多都尚未準備好,如何舉行動土儀式?

牧師表示,關於參與重建的模式仍有必要繼續討論,爭取自主重建的心意仍未放棄。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