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生物最自然的家–草堂花譜

這之中,朱老草堂花譜佔地1600坪,內有水生植物一百多種、香草及觀花植物五十種以上、蝴蝶食草及蜜源植物三十種以上,蜻蜓、蝴蝶、豆娘、昆蟲更是隨處可見,這是園主朱清煌老師花了三年多時間用心經營的成果………

很難想像在寬闊的關渡平原裡,會有這樣一個復育多樣水生植物的地方,在筆直的貴子坑溪堤岸道路旁,兩旁多是耕地或廢耕的空地,草堂花譜便位在其中。初次到訪時,因為內縮的玄關加上路邊茂盛的雜草,園區並不太容易被人發現,但走入園區後卻有令人為之驚艷的感覺,簡單的建築、舒適的步道與造景、充滿綠意的草坪與生態池,這就是「草堂花譜」,一個富含休閒與教育功能的秘密花園。

flower.jpg

草堂花譜入口處。

照片五

草堂花譜一隅。

廢耕地變成生態天堂

這之中,朱老草堂花譜佔地1600坪,內有水生植物一百多種、香草及觀花植物五十種以上、蝴蝶食草及蜜源植物三十種以上,蜻蜓、蝴蝶、豆娘、昆蟲更是隨處可見,這是園 主朱清煌老師花了三年多時間用心經營的成果,將一塊廢耕的土地改造成現今復含生態資源的園區。園主朱老師是花房設備公司的經營者,在92年時因為看到荒野 陳德鴻老師搶救水生植物報導而深受感動,因此開始加入荒野的課程,認識水生植物,在師也體會到濕地之美與重要性,且這些水生植物不僅是童年美麗的記憶,更是基層生態體系的供給者,所以,自2003年起便在關渡平原租下了這塊廢耕土地,希望能給溼地生物一個最自然的家,同時也營造兒時的秘密花園。

整個園區共劃分為幾個區域,包括室內解說區、香草園區、物種培育區、香草茶區、生態教育區等等,且園區並非全區開放,有一部分的區域是作為生態復育之用,透過水生植物的培育及生態島的營造,希望能讓適於濕地生存的生物,在這裡重現蹤跡並棲息。而園區開放的空間裡則主要作為教育及休閒之用,在朱老師的解說帶領之下,沿著步道及生態池走一圈,便有認識不完的植物,其中台灣萍蓬草更是瀕臨絕跡的物種,也在此成功復育。此外,園區內也以水族箱陳列水生植物,讓民眾更清楚水生植物在水下的面貌;在解說課程當中,朱老師也會先帶大家認識水生植物的種類,透過輕鬆的互動及生活化的例子,加深聽眾的印象。

照片二

照片三
認識水生植物。

夢想的秘密花園

每每到訪草堂花譜,總愛聽朱老師唱起孤戀花「風微微,風微微,孤單悶悶在池邊 水蓮花滿滿是,靜靜等待露水滴…」, 老師總喜歡用歌詞中的水蓮花介紹台灣萍蓬草,也帶出早期台灣萍蓬草蓬勃生長的景現,學員聽了之後總是恍然大悟,原來水蓮花就是台灣萍蓬草,而在老師的歌聲當中,總能感受到老師對這片土地的情感,每聽一次就要感動一次。

老師也常提到,其實很多水生植物在早期的生活中都很常見,但隨著環境的改變卻逐漸消失,這也是老師願意投入溼地復育行列的原因之一,希望能找回兒時的秘密花園。

草堂花譜營造至今,已成功復育多種水生植物,並且陸續有許多鳥類及生物前來棲息,「蜻飛.蝶舞.草香.花艷山清.水綠.鳥語.蛙鳴」是寫在草堂花譜文宣上的主題,也是園區的最佳寫照,有空歡迎到草堂花譜走走,體驗自然之美。

如何到草堂花譜

草堂花譜位在貴子坑溪堤岸道路旁,且鄰近捷運復興崗站,交通極為方便,從中央北路二段257巷的車行地下道進入後,過了土地公廟即達,天氣好時,騎乘腳踏車到訪也是不錯的選擇喔!園區每週一休園,入園需購買門票,可抵消費,園區供應下午茶及餐點,若需導覽解說記得提前預約喲。

clip_image010

地址:台北市北投區中央北路2段257巷內

電話:0920118197韓小姐、(02)2823-3931(夜)

網址:http://www.aquatic.com.tw

交通:

1. 開車:北投區中央北路2段257巷車行地下道進入,400公尺 右邊。

2. 開車:大業路捷運線前左轉約800公尺,舊北投交通隊貴子坑圳左轉300公尺對面。

3. 捷運:復興崗捷運站出口往右走人行步道底,再往右人行地下道直走400公尺右邊。

開園時間:

週六~週日 早上10:00~晚上9:00

週二~週五請先來電預約

週一休園

(本文作者為北投社大主任祕書)

最後的台北老眷村:華光社區

居民之所以走上抗議陳情之路不是沒有原因,迫遷的心理與財務壓力接踵而至,拒絕搬離的民眾也陸續接到訴狀,在心靈上更是折磨。民眾的房舍直接被標售作為未來打造台北華爾街的「金融管理園區」……

華光社區位於熱鬧繁華的台北市區,週邊全是重要的政府機關及佔地廣闊之民主紀念館。車水馬龍的同時,這區平均樓高2層樓左右的老眷村,房屋形式除了黑色雨淋板架起與水泥磚牆外,老舊眷村過去必須因應一家多口的需求,而造成現狀眷村內部早已開始有了非正式的營造,小巷弄搭起各式棚架與衣架,超迷你的巷弄空間卻很能利用地停滿了腳踏車、機車,甚至還在邊間塞了台洗衣機、在突出的矮屋簷上種花花草草,巷弄間藏匿著市井小民清晨醒來天未發亮的謀生幹活兒;這家專事山東大饅頭包仔的生意、那家做的是修玻璃窗鐵打器具維生、對面每到中午就大排長龍回味無窮的牛肉麵,還有更多更多因應眷村所在而落地生根的北方小食,在與旁物量體不成比例的矮平房內,人聲鼎沸鑽動編織成對華光社區的既有印象之一。

clip_image020 clip_image022
(左) 尚有人煙自行搭建的眷村小巷(右)華光社區荒無沒落的小巷

如今,住在眷村內的人士漸漸遷離,吃食攤位大概是堅守最後崗位的一群;三五層樓高的傳統眷村公寓,紅漆鐵門生鏽道出無人往來的孤單,在密密麻麻麻的公寓樓房內卻聽不見人聲交談與平民生活的蹤跡。社區發展協會的公佈欄前記錄著六月份該進行的事項,「繳交陳情書」、「赴府陳情」…等字樣,社區民眾也開始對相機、記者媒體有了戒心,社區內隨處可見白抵黑字抗議政府都市更新的草率;這群社會生活底層的小民,在簡陋瓦屋下靠著做做小生意、撿拾廢紙資源回收維生,如今政府欲將此區化作「台北華爾街」的金庫計畫,迫使在此長居幾十載的民眾們必須另尋住處,但在寸金寸土的北市加以老民們如何能再立即尋得一安身立命之所?

clip_image014
華光社區每天平價供給新鮮蔬果的小攤

clip_image016
社區人士抗議搬遷布條

clip_image018
社區人士抗議搬遷布條

居民們之所以走上抗議陳情之路不是沒有原因,迫遷的心理與財務壓力接踵而至,拒絕搬離的民眾也陸續接到訴狀,在心靈上更是一種折磨。民眾的房舍直接被標售作為未來打造台北華爾街的「金融管理園區」、「數位科技園區」與「國際觀光旅館特區」…等資本導向考量之都市更新計畫。人去樓空的華光社區,僅存少數人家繼續居住,住民們何去何從與還有多少心力處理官司…等,都是一個大問號。

座落在台北的老眷村,似乎就要這樣一座一座地消逝了!眷村‧倦村,晴空艷陽下灰撲撲的眷村,好像只是城市曾經存在的裝飾壁紙,隨著城市發展而蒸發不見!

clip_image012
華光社區位置圖(資料來源經濟日報、東森新聞網)

北平西路藏印尼

越過車水馬龍的中山北路,過氣的新光三越前襯橘頂屋瓦藍霓字樣台北車站。地基突然下凹幾公尺自行圍合成一方空間國度。印尼炒飯、正宗印尼燒烤、印尼海鮮料理…,屋簷下聚集三三兩兩來回味家鄉美食的印籍勞工…

越過車水馬龍的中山北路,我循著友人所指引的方向前進,過氣的新光三越前襯橘頂屋瓦藍霓字樣台北車站。地基突然下凹幾公尺自行圍合成一方空間國度。這裡是臺北市北平西路,所擁有的是不規則下凹基地與二、三十公尺的狹小巷弄,範圍感覺不大,小小區域恰好合適思鄉聚會與哈拉聊天。聞香而下,印尼炒飯、正宗印尼燒烤、印尼海鮮料理…,屋簷下聚集三三兩兩來回味家鄉美食的印籍勞工,彼此交換著同樣語言的溫度,在這裡能夠找到的不只是家鄉美食,人與人間的接觸、交換訊息、訴苦抱怨、甚或是歡祝狂歡…,這裡有來自同一國度的熟悉,告訴彼次在異國打拚的生存規則。

更多的是各式能夠帶走的印尼零食、泡麵、飲料與小食,讓疲累的軀體在食感間再度蓄積活力。三兩家的印尼商店,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包吃包喝包娛樂包閱讀包裝點!販賣國際電話卡牽繫兩地相思、有越夜越美麗的二樓卡拉OK,飲酒作樂與歡聲歌唱繞樑在繁華市中心的心臟地帶,以來自外地的移工姿態攻佔市區,族裔地景生成在此。

image009

image015-1

image011image013

當我走進此區,彷彿自己是誤闖禁地的外來者,干擾了辛勞一週的同質聚會,引來好奇與陌生眼光關注。的確根據友人行前提醒,北平西路印尼籍移工的聚會場所是較具排外性與地域性的。這座台北城,透過各籍移工的雙手與汗水打造光鮮亮麗便捷舒適的交通系統、華樓高宇。僅僅留存這一方喘息空間供週末時聚眾取暖,城市內不同族群的空間場所,代表的是城市成員的多樣化與關注需求,我們欣賞城市空間的流轉變化,而不只是實體城市高低起伏,簇生土地上的族群是學習友善城市、友善生活的第一步。

如果有那麼一天我不再因為自己的狹隘而對擠身滿車菲律賓籍移民感到恐懼、有一天對來自各地的移民群聚不再以異樣眼光或者新鮮好奇的心態看待、有一天各色各語人種自然且平實地存在既有社會生活之中;族裔地景空間各是其在外家園的場所,毫不做作與自在地在其間上演尋常生活。多元文化族群的空間不是請求命令他者適應與順從,從心開始尊重,族裔空間將不會是這樣晦暗難以見人的躲藏。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