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為何想要從事農事?

個人就是被這句話深刻吸引,並一個人串聯一個人,如今有了一群人在嘉義從事這樣的農業工作,我們一起進行「慢慢糾正違背自然的生活」之運動,我們幾乎都是兼差,有點所謂的「半農」,可是我們一起透過1甲4分……..

從事秀明自然農法水稻栽培的工作已經近滿兩年,很多人會好奇我為什麼會想要從事農事?我幾乎都是用自己的動機來分享,例如眼看農業蕭條、農村邊緣化、農藥及肥料量增多、農業文化褪色、與家人的關係等,有林林總總的理由,可是卻少以秀明自然農法實施綱要的定義與理念來分享;其實,縱使個人受農業、農村、農民等面向的問題而興起一股從事農事之實踐行動的衝動,可是倘若不是機緣巧遇從事秀明自然農法的人並認同其實施綱要的要義,我想我應該還處於空有想法、閱讀的階段吧!

秀明自然農法實施綱要的理念中載示:「要培育尊自然的心、慢慢糾正違背自然的生活、試圖增進身心健康、為維護下個世代的生活環境而努力」。

個人就是被這句話深刻吸引,並一個人串聯一個人,如今有了一群人在嘉義從事這樣的農業工作,我們一起進行「慢慢糾正違背自然的生活」之運動,我們幾乎都是兼差,有點所謂的「半農」,可是我們一起透過1甲4分地進行著「要培育尊自然的心、慢慢糾正違背自然的生活、試圖 增進身心健康、為維護下個世代的生活環境而努力」的理念實踐工作。

在這將邁入滿二年、第四期的時候,回想著這過程,雖然艱辛(尤其是人的溝通、地主及鄰田的溝通、協調),可是也充滿許多喜悅與成果!

如今,回想這段來的不容易的行動與聚會,為了讓更多人明瞭與接觸、為了讓我們自己也更進步與深入認識,我們正式繼續開啟閱讀的習慣,2008年8月19日星期二晚上七點半起,我們要繼續來閱讀秀明自然農法的水稻實施辦法,這一次我們將從”生育的調查”開始來閱讀,如下圖所示,這章節剛好符合目前2008年第二期水稻生長的情況,一面實務勞作、一面來閱讀及討論,應該可以精進理論與實作的經驗,邀請所有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來閱讀!每周二記得來洪雅書房報到吧!

P1150007

秀明自然農法水稻栽培辦法中的水稻葉觀察方式,頁數與耐寒及病害有關!

目前秧苗已成長的高度

目前秧苗已成長的高度

仍然會被福壽螺啃蝕

仍然會被福壽螺啃蝕

整區被福壽螺啃光

整區被福壽螺啃光

嘉義秀明自然農法水稻栽培的部落格 http://www.wretch.cc/blog/naturalagri 最近有更新喔!

欲參加星期二晚上七點半的讀書會者(非會員)需繳50元影印每週的閱讀資料(日文)詳細可洽 05-2776540 下午2點後 !

務農:一個老人家抵過十位年輕人

一群自稱有創意、想務農的新農夫,在嘉義進行「秀明自然農法」的實踐工作,如今即將收割;回想這段歷經三期的稻作過程,個人有著深深的感觸與感慨,那就是「務農:一個老人家抵過十位年輕人!」

一群自稱有創意、想務農的新農夫,在嘉義進行「秀明自然農法」的實踐工作,2008年的第一期在1月27日進行插秧,如今即將收割;回想這段歷經三期的稻作過程,個人有著深深的感觸與感慨,那就是「務農:一個老人家抵過十位年輕人!」相片_770

勞工人力雖可觀卻不敵一位務農家

相片_783

勞動後卻嚴重曬傷!

不論是務農的經驗、常識,亦或體力(如腰力、耐旱、耐曬),年輕人終究輸給老人家「慘慘」;但是在此書寫這個「輸」並非是自責、洩氣、唱衰;而是有兩個含意,其一:此刻在普遍為老人務農的鄉村,個人看到農業的人力仍然可以暫時渡過短缺、暫撐過人力短缺的危機,因為「務農:一個老人家抵過十位年輕人!」。

其二是,意謂著年輕人更該來磨練、承擔與學習,當年輕人知道自己務農經驗與常識的不足,又加上體力嚴重不比老人家來的耐操,這時候年輕人該把年長者當成學習的模範,同時勇於下田勞務並善用青年觀念上有較大的可塑性等特長,青年們將有機可趁!

其實在鄉村裡,老人家擁有地緣、勞力、經驗、勤奮、節儉、倫理觀等,這是當下年輕人最欠缺的,可是老人家往往較無創意,也較不容易接受新觀念;然而,相對的,年輕人在鄉村裡可以補足這一個部分,年輕人的創意與熱情可以為鄉村點燃生氣。

如果說:「勞力、勤奮度,一個老人家抵過十位年輕人」,如果說:「創意、夢想,一位年輕人抵過十位老人家」,那麼這意謂著一個鄉村只要幾個年輕人就可以搞的有聲有色了!當然不可或缺的前題是老人家願意支持、勞力相挺。

因此,當老人家或學者們對鄉村人口外流而為農業感到悲觀時,個人認為就上述的人力結構與對比的情勢發展來看,農村、農業的發展仍然是樂觀的!

嘉義秀明農法(2)土壤的承載量

試問如果讓您來進行稻穀的「自家採種」或所謂的「採種」工作 ,您會怎樣來進行,是不是也會一樣『就直接從集中到廟埕晒的穀子,選擇一袋作為日後 「 鹽水選」的種子來源。』這樣的過程您有發現什麼瑕疵嗎?答案是既然要留種….

嘉義地區一群年輕人及退休教師,以日本秀明自然農法種稻(不施肥、不噴灑農藥、自家採種、自己育苗),如今進入第三期,面積也從 6.8 分地擴張到近一點四公頃的規模。
「嘉義秀明自然農法水稻田」位於嘉義市玉山路底的左側圍牆路底前左側工寮,平時以洪雅書房為探討據點,2008年的一期(台語稱:早冬)稻作,除繼續以自家採種的台梗九號稻種為主要插秧苗源,而且,種植面積首次擴增到近一點四公頃的規模!因此,在自家採種的育苗工作上面臨嚴苛的挑戰!

這是嘉義秀明自然農法家戶手工育的苗,每株苗4-5片葉才下田插秧。

jiayi42--P1100490

下圖為一般農家叫的秧苗,苗為機械插秧而進行高密度的播種且2-3片小葉即進行插秧!難怪沒有農藥與肥料是不行的!

jiayi42--P1230480

由於歷經2007年的兩期育苗經驗,這群新農夫的育苗結果並非完全成功,今年第一期的育苗雖然從2007年12月23日至今的苗埕上的苗之培育過程,幾乎都有按照叮嚀事項來進行,可是,仍然許多的苗發育不是很健康或甚至多數枯死!

於是在台北淡水大屯溪實施多年秀明自然農法的陳惠雯、黎旭瀛夫婦及日本滋賀縣的秀明自然農法老師中村先生等人,群聚洪雅書房的空間來進行座談,並一一比對育苗程序,試圖找出病因與問題所在。

會中有了幾項程序上的要求調整,其一是將鹽水選後的種子進行攝氏55度的溫水消毒5分鐘更改為攝氏60度持續進行七分鐘的調整。如此的繁複工作是為了要將種子的外殼及周邊寄生的有害病菌殺死。相較之下,外面育苗場是如何來殺菌呢?多數仍以農藥來取代這繁複的工作!

其二是「苗埕」需確實打平,以利進水與排水,更重要的是要讓穴盤每一處都平均接觸水份,穴盤土壤不再進行炒土(為了將穴盤中土壤裡有害病菌殺死), 由於,將種子置入穴盤的人力施行過程,是場人力大戰,需要大量手工人力!因此,會中建議可以購買特殊機械方式,以進行節省大量時間與人力。

最後,還有一項是這群新農夫們把一個「理所當然」要會進行的常識竟然做錯了!而且這步驟竟連「長者」與所有參與的伙伴們也都忽略、忘記,這件事就是「自家採種」的步驟。

試問如果讓您來進行稻穀的「自家採種」或所謂的「採種」工作 ,您會怎樣來進行,是不是也會一樣『就直接從集中到廟埕晒的穀子,選擇一袋作為日後 「 鹽水選」的種子來源。』

這樣的過程您有發現什麼瑕疵嗎?答案是既然要留種,當然要每一期都選擇最優良(完整、健康)的種子來留種,如此歷經一期期下來,種子才會越來越健康;這樣的道理講了許多次,可是真正在落實的時候,卻不知不覺被忽略掉,因為忘記:「水稻的每一穗中並非每一穗種子都是最健康的,有的受寒害、有的是風害、雨水、生病… 」,於是如果可以比割稻機提早一天用人工去選擇最漂亮、健康的稻穗把它割下來,額外分出來晒與裝,最後再透過鹽水選(除去重量輕者)來進行淘汰的工作,這才是完成「自家採種」的目的與使命。

當講完這些後,許多人(尤其老人家)才直呼應:「對!對!對!以前自家選種、採種、留種、育苗,就是這樣!」

這是我們喪失的工法,這工法是水稻種植智慧與文化的傳承,可惜,如今的稻農真正還會或仍有在進行自己育苗者有多少呢?當大家都依附秧苗場提供的苗時,當這已變成理所當然的交易與配給的時候,我們是否已忽略苗與這塊土地的關係!

當一味改採農藥與肥來相輔進行插秧時,當我們都不知道每一珠秧苗是幾片葉子、每一叢我們是插了多少珠苗的時候,每一叢之間的間距是否太小了!難怪我們一點都不關切土壤的承載量,更不會去想怎樣進行可持續性發展的農業是什麼?更重要的是「自家採種」的差別 、「苗 」的差別都變的沒有差別與沒有意識的時候,這難道不是件可怕的事嗎?

嘉義秀明農法(1)手感稻作的開始

就這樣從2007年的2月14日開始,幾個人從書本、書房到下田去當起新農夫;而洪雅的老闆自己也從媒介者變成書店農夫,由於他們完全的採用「秀明自然農法」的觀念與方式來種植水稻,比起一般農事或有機耕作方式….

歷經舉辦多場的有關探討有機農業、自然農法、環境生態等講座後,洪雅書房發覺讀友群中有群來自農村的都市人、也有夢想當農夫的女子、有衝著農業的轉型來推動環保生活的,嘉義市也有秀明自然農法的人欲在嘉義有塊水稻田的試作;於是,在參與日本京都的自然農法踏查之旅後,洪雅書房的房主積極促成洪雅書房的讀友羅足坪老師遊說其父親羅金龍提供6.8分的土地讓這群人進行新農夫的夢想實踐。

就這樣從2007年的2月14日開始,幾個人從書本、書房到下田去當起新農夫;而洪雅的老闆自己也從媒介者變成書店農夫,由於他們完全的採用「秀明自然農法」的觀念與方式來種植水稻,比起一般農事或有機耕作方式多出幾道手續,如「留種」、「育苗」、「灌溉水的處理」、「連有機認可的藥物或有機堆肥都一律不施行」,於是變得很需要「人力」的幫忙,又加上這群是「新」農夫,許多經驗不足、對這塊田地的「個性」不清楚,因此,洪雅書房在調度人力的工作上就非常重與吃緊,再加上缺乏真正「農夫勞動力」的支援;因此,洪雅老闆連自己家人(雙親)也調度來幫忙、加入~

P1230551
秀明自然農法要求不追求量,每一叢苗的株數不能太多、間隔距離不能太密。

歷經2007年第一期(早冬)稻作、第二期(晚冬)稻作後,我們熟識這附近的田邊老人家、體悟要和大家一起同時插秧的道理(一起分擔鳥的糧食),還有調整育種的方式,更發覺到雖然一樣是水稻栽種,可是每個地方的耕作時間、習慣、方式、氣候、土壤都會有大大的不同…

尤其在第二期(晚冬)稻作的育種模式與今年2008的第一期稻作(早冬)的氣候條件完全不一樣;因此,必需開始找回水稻傳統「自家採種」的文化,一個被漠視、被看不見、將消失的技術!

在一邊浸泡種子的過程中,反省著農夫們都已習慣秧苗場提供的苗而沒有能力再自己育苗時,那代表農夫們失去一種拒絕的權力,因為不能說不!因此,當依賴性越強,又失去「自家採種」的文化與技術的時候!那麼屆時,秧苗場是提供基因改良的秧苗時,我們還有辦法說不嗎?

2008第一期稻作(早冬)的育苗工作在洪雅書房門前進行第一步程序:「種子鹽水選」,也就是桶子內的水加鹽並攪拌至雞蛋放入會浮起的鹽分比例,然後再放入稻穀攪拌,浮起水面的穀子即被淘汰;然後立即將入選為稻種的穀子浸入清水中,然後再進行攝氏55度的溫水進行稻穀消毒的工作,最後浸完清水後放置讓種子悶著,這就樣一上午都與種子在接觸,是這群新農夫們一生中與稻穀手感最多的時刻!

最後將種子悶著等待發芽的過程,就是要讓種子甦醒,有人說冬天種子不易甦醒,需要6-8天,洪雅老闆的父親說要4-5天,結果種子第二天傍晚就已經看到胚芽,第三天早上已經冒出芽,有點讓大家措手不及,於是趕緊再臨調動人手,準備移師至田邊工寮進行種子放入穴盤的工作! 所以,可以體會到農事的工作中計畫與規劃總是趕不上變化!

P1220127
近消失的水稻家戶育苗技術,是需要大量人手的協力!控管每一個穴盤的穴中只有三粒種子。

或許這是家戶手工育苗最妙與最具「手感」的感動時刻,家戶手工育種、育苗除了是文化的、環境的、農業的核心行動外,也是當前一種手感經濟的具體表現!相較於機械的、農藥的、大量的、快速的、沒有感情的育苗場的種苗,家戶手工育種、育苗是有情感、溫度、觸覺、人味的產生方式,這樣的種苗是該被珍惜與看重的。

(本文作者特別註明,他雖然試圖以旁觀角度來寫,其實本身是成員)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