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納黑米祭─找更多的路

失去了仰賴深重的溫泉資源,對多納部落固然是重大打擊,但當年社造所埋下的種子,在災難的考驗下,卻持續生長著,為產業重建帶來新的想像。

茂林鄉一向擁有好山好水與獨特人文風情,被列入國家風景區,發展觀光產業,鄉內萬山、茂林、多納三個村落,居民也多半也以此為生。八八災後,茂林聯外道路嚴重損毀,修復緩慢,重要景點之一多納溫泉也遭沖毀,觀光產業至今難以復甦;許多青壯年人口被迫外流,到外地打零工討生活,茂林國家風景管理處亦旋即撤站到美濃。

然而,留守家鄉的居民們從未放棄努力。11/20、11/21兩天,多納村按照往年入冬慣例,如期舉辦「黑米祭」慶典,邀請政府長官和遊客同樂。村中從老人家到孩子,都盛裝穿著傳統服飾出席,在外工作求學的青年男女也回鄉響應。

在主持人羅善頭目介紹之下,一一演繹勇士出獵、傳統婚俗的細節,與古老的小米、黑米文化環環相扣。族人傾力想把自己文化和傳說的特殊與美好,展示給所有與會者知曉;也想告訴遊客,除了溫泉之外,多納還有更多豐富的人文景觀值得探索。

maolin14

黑米祭慶典會場

黑米祭,為部落尋生「路」

八八災後,提供多納村不少工作機會的多納溫泉遭沖毀,「你想想,村子大概四百多人,溫泉業就可以養活大概30~50人,一個家庭可以有一個,那個比例,影響真的很大。」社區發展協會的前任理事長郁德芳,現在擔任協會專案助理,他表示,很多人因此得到外地做鐵工、板模工等臨時工作,不好找也不穩定;不少老人家離不開的,只能等待外地的孩子寄錢回家。

失去溫泉業雖是打擊,但道路才是讓觀光產業始終一蹶不振的關鍵。茂林鄉的聯外道路遭摧毀後,修復緩慢,位於鄉內最深處的多納部落,甚至有超過半年的時間只靠吊橋進出。在村子開咖啡屋的Mege說:「我的重點只有一句,就是路,給我們一條路啦!其他都以後再說。」用心經營石板屋咖啡館,專賣原鄉原產咖啡的Mege,一向靠口碑吸引不少回頭客登門再訪,但八八災後一年半,她說:「我的收入都歸零!」

今年九月中,修通不久的道路又遭凡那比颱風沖毀,近日因縣府經費補助的黑米祭將盛大舉行,才搶通了一條勘可使用的便道。郁德芳表示,舉辦黑米祭,除了向觀光客宣傳多納村,「也是邀請政府的長官來看看,讓他們知道說,我們真的很需要修一條路。」

代表高雄縣政府參加慶典的縣府重建會執行長吳裕文,也在致詞時向遊客說:「我們跟大家報告,我們修路的進度,都是可以的,都在進度之內,也希望在場的遊客,可以傳出去,說茂林的路通了,可以常常來。」顯見政府也完全知悉,一條可供觀光客行走的道路,是茂林鄉重建的關鍵。

Mege則認為:「我們並沒有想說要政府幾個月就修好,我們也知道那不可能。但是也不能讓大家等太久吧!」


搶通的便道。與河道幾乎等高,族人說,只要再沖毀,多納又得靠吊橋出入。

13
沒有便道時靠吊橋出入。圖為村中青年騎車出來補給生活用品。

多納,有故事的部落

產業重建,除了硬體建設的道路需仰賴政府協助,多納正運用自己的獨特的人文資產,以走在政府前面的腳步,努力做出各種嘗試。

茂林鄉三個村落,雖被外界歸類為「魯凱族」,但其實自稱「下三社群」,三村雖相鄰,但語言文化截然不同,各樹一幟。「我們有很多傳說,我們可以賣的是故事。」郁德芳娓娓談論社區工作的經驗,以及對原鄉產業的想像。

以「黑米祭」為例,郁德芳直言:「它就是一個創新的祭典。」結合傳統祭儀Tapakarhavae(稻米祭)和多納獨有的黑米文化,「黑米祭」展見了部落創造經營原鄉產業的活力。(更多的黑米故事,請點選這裡閱讀茂林鄉的黑米傳奇

「我們以前也推過皮雕,培訓20幾個人,只有2家存活下來。一方面是市場競爭的很多因素,一方面,皮雕是很多人都有的,不是多納特有的。」他拿起掛在頸項上的一串琉璃珠說:「像琉璃珠,是天神賜給我們的禮物,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八九十歲的老人家都知道。別的部落也有琉璃珠,但這個故事,只有多納才有。」他曾以此傳說為發想,辦活動時設計讓年輕人在高處將琉璃珠臨空灑落,引起遊客的騷動驚嘆,令人印象深刻。

郁德芳認為,多納有數不盡的文化和故事,可以和現代商業結合,成為族人日後可嘗試的出路。

「我之前去山上,發現我們真的有數不完的寶藏。有一種草,它會熱熱的,婦女生完孩子之後,都可以用它來洗澡。像這樣的東西,如果把它拿下來種,提煉精油什麼的,不是也可以?」郁德芳還有無數的想法和計畫,儘管,這些計畫要付諸實行可能得等上一段時間;眼前,部落還在用盡各種方式,掙扎著度過莫拉克帶來的生計衝擊。

9
(左)部落青年介紹多納特有的「黑米」。將黑米紮成束,是傳統婚俗中的信物,也出現在各種需表達情意和情誼的場合。(右)郁德芳以黑米祭為例,娓娓道出結合傳統與創新的想法。手中以小米紮束成的飾物,是多納文化中表達情義的信物,黑米祭改為用黑米紮束,現在也做成迷你版當做商品販賣。

社區營造的種子,持續萌芽

多納村是原鄉之中,相當早就開始進行社區營造的部落。走進多納村,沿途的石板屋、木雕石雕造景,各具特色的手作工坊,是社區發展協會過去致力推動社造留下的痕跡。不少是因應經營觀光產業而出現,卻並不顯得生造,與當地傳統文化融合並延伸,散發著恬靜自然的生活氣息。

失去了仰賴深重的溫泉資源固然是重大打擊,但當年社造所埋下的種子,在災難的考驗下,卻持續生長著,為多納的產業重建,帶來溫泉之外的更多想像。

開設石板咖啡屋的Mege,自己也經營溫泉民宿,是蒙受損失的「受災戶」。溫泉的復甦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她的眼光清楚而務實的放在當下剛要起步的咖啡產業上。Mege的咖啡屋,純用傳統的黑石板砌成,但加入了挑高等設計,讓小小的空間寬敞明亮,又是另一傳統結合現代的巧思。專賣的是產自德文、瑪家等部落的咖啡,甚至還有多納自己的咖啡。Mege認為,部落藉著海拔優勢生產咖啡,會比起種植其他作物,更具有與平地競爭的能力,希望今後也能一步步推廣原鄉咖啡。

Mege也提及,多納還有更多的特色值得遊客欣賞:「我們的客人,其實很多人只是要安靜就好,他們其實就是喜歡(多納的)環境。」除此之外,以往一直有不少客人也喜歡來趟「文化之旅」,由族人帶團認識當地的生活風情。咖啡屋也闢出一個小空間擺售手工藝品,一部分是Mege自己的作品,一部分則出自部落老人家之手。

「這都是我們平常用得到的生活用品,老人家也很喜歡做。我看反正他們花很多時間做,就想拿來賣一賣。這個很費工喔!」Mege拿起小竹器一一介紹。觀光與生活文化交融呈現,向遊客招展著獨樹一幟的風貌。

多納頭目羅善曾在受訪時表示:「真的不要依賴觀光,依賴觀光的話,就是死定了。」指出災後失去道路和溫泉,對族人生計的沉痛打擊。災後一年半,生計的擔子並沒有減輕,族人仍持續掙扎,想盡各種辦法度過眼前的危機。但同時,這次的失去也在努力掙扎中漸漸成為轉機,摸索著各種可能的出路,是八八重建過程中,「原鄉生命力」最佳詮釋。

3 4
男女老幼都盛裝出席,攜手邀請各部落族人進場。各部落也帶著豐收的禮物入場。

5 6
長老報訊、巫女祈福,族人盡力想呈現的,是傳統生活的種種環節。

11
Mege一一拿起小竹器說明。竹器外觀樸實而手工精細,是老人家自採竹子,剝取竹皮,再一一編織而成,雖是日常器物,卻也費時費工,展現多納文化重視生活細節的一面。

8
安靜的部落因這次慶典添了幾許熱鬧,小吃攤紛紛等著大展身手。

茂林鄉萬山村複勘觀察

茂林鄉的萬山村在第一波的安全評估中,被列為「不安全」,11月9日進行復勘後,專家學者認為,村內的崩塌地可以工程手段處理,因此萬山村不必遷村。但工程如何加入保育觀點,仍需要深入探討。

前情提要高雄縣茂林鄉萬山村於莫拉克颱風來襲之際,部落上方二年前整治才完工的野溪,發生了嚴重的土石坍塌現象,隨後九月經營建署相關單位的勘查,日前將萬山村列入在危險部落的名單上,由原民會負責列管追蹤(即莫拉克颱風災害部落原居地安全評估新、複勘)。

此外,針對該地災後的受損狀況,水保局也已提出6000萬元的整治方案,目前正在進行規劃設計。由於居民表示住慣了山上捨不得遷村,加上前次勘災的安全疑慮,原民會因此邀集相關學者、專家及單位,在今天(11月9日)進行了第二次的複勘。

今天出席複勘的單位與個人計有:原住民委員會、行政院重建委員會、高雄縣政府、茂林鄉公所、顧問公司及所委託之地質技師與水利專家,以及地方民意代表與居民數十人。

山塌恐壓頂、水蝕安息地

萬山村傍山而建,入口地勢由高而下,整村居民的住宅都依山勢而居,在這一次的88水災中,是茂林鄉災情較為嚴重的地區。

其中對部落家園安全最主要的威脅,正來自於部落正上方的土石坍塌以及正下方的河岸侵蝕。尤其是部落正上方、鄉道132線及野溪流經的邊坡地帶,嚴重的土石崩塌沖斷了連外道路,也加深了住家旁的坡崁高度,使得萬山村看起來岌岌可危,而村尾臨水邊的萬山公墓,也被爆漲的洪水沖蝕滅跡,讓祖靈安息之地寸土不留。

981113-maolinwanshan-400.jpg
村尾臨水邊的萬山公墓,也被爆漲的洪水沖蝕滅跡,讓祖靈安息之地寸土不留。

今日復勘結果─萬山不必遷村,坍塌以工程手段處理

複勘活動首先在村口坍塌地展開,由茂林鄉公所代理鄉長許正忠帶領經課等官員,陪同原民會陳成家主秘以及地質、水利專家在現場觀察與拍照。

根據茂林鄉公所建設課陳課長表示,災後九、十月期間,曾有水保局與營建署來進行勘查,當時的學者專家認定此部落居地有安全之虞,宜列入遷村考量。

但負責今天複勘技術的顧問公司代表,卻在會後的座談中表示,該處坍塌地可以用工程手段處理,因此萬山村不必遷村。

而在濁口溪萬山村段的護岸部分,由於河川局並未派員與會,在無法得知業務單位進度的情形下,許正忠代鄉長表示,等河川局來做太慢,鄉公所要自行先做蛇籠,不過這些措施都必須等到明確的河川區線或治理線劃定後才能動工。

最後,民意代表與居民則表達設立紀念公園、參與工程規劃、要

求儘速在雨季前動工,以及爭取溫泉水權等意願。

重建一個不同想像的工程

從各單位參與的複勘過程中,我們觀察到一項重建的盲點與矛盾,也就是在基礎設施、家園、產業,以及文化與生活的重建過程中,政府並沒有徹底思考,我們到底要檢討什麼問題?

除了大雨與地震等不可預測的天災因素之外,山塌路斷、水淹土石竄流所傳達出的訊息,不都正告訴我們,需要重建的是人與自然的關係,而工程則是兩者關係的兩面刃,特別是在氣候變遷的挑戰下,無效的工程已經嚴重傷害自我的專業。

既然政府都已經宣示了以國土保育為先的區域重建綱要計畫,在實際執行重建的過程中就不宜只找做工程,而不問保育取向的土地使用或國土規劃專家,而儘管重建條例有強制遷村的機制,但如果相關單位除了從工程硬體上著手之外,也能善用社經的制度手段,從文化及社區的專業出發,妥善與災民進行雙向的溝通,如此,才有可能凸顯硬體工程的必要性與適宜性。

否則,再多、再好、再強的工程,也會被水沖走、被土壓倒,形同成為下次災難來臨的淵藪。

image001
複勘後,官員、學者專家及居民齊聚村辦公處會議室,此舉用意良善但可惜卻只聽工程觀點的意見,不問保育取向的土地使用或國土規劃手段,讓勘後會議如同工程催生大會。

作者為旗美社大專案工作人員,本文與「旗美社區大學」部落格共同刊登

茂林拜訪筆記:讓魚住回濁口溪

相較於溪流生態資源的重大損失,茂林鄉人在這次的災難中也算得上是十分幸運的,境內茂林、萬山及多納等三村住民均無傷亡傳出,王理事長認為這是過去護溪護魚行動所奠定的生態意識,無形之中協助居民度過災難。

編按:

在莫拉克災後,高雄縣茂林無人傷亡,算是災情相對輕微的區域,在新聞人力不足的情形下,過去一直未有關於茂林的新聞。

旗美社大近日招募新血加入,針對災區作深入調查,感謝社大協助,將陸續提供災區的現場資料,以下為茂林的初步拜訪,文章共分成兩部分,第一篇為旗美社大的工作人員靜慧所寫,第二篇為即將參與工作的溫炳源(旗美社大專案人員)所寫的現場記錄。

1-1944456501
由於瑜珈班學員秀美姐(右一)的引見,我們與公所秘書施貴成(左一)訪談茂林災後的情形(攝影/文字邊際、換日線20091022)

一、旗美社大拜訪茂林的前輩們(文/邱靜慧)

22號是日,旗美社大的土豆、靜慧陪同新加入夥伴溫炳原拜訪其即將投入的災區調查區域:茂林;阿線同行拍攝。

茂林由於沒有人員傷亡算是受災相對較輕的鄉鎮,在學員李美秀的引介下,會見了公所秘書施貴成,土生土長茂林村人,是年56歲,他提及了以下情況:

‧文化局下週將派先遣部隊整路,方便專家學者至國家三級古蹟─萬山岩雕探勘是否受損。

‧舊茂林遺址未受損,僅因路損未能到達。

‧此次讓茂林吊橋全毀,僅存多納吊橋一座,為南台灣最高吊橋,亦為此次多納村民的求生之路。

‧萬山部落為三村中較為嚴重區域,公墓亦被沖毀。

‧魚類棲息地改變,深潭不見了。

施秘書由於與清潔隊的「淨山」會議旋即召開,帶回其致贈之一本今年剛出爐的「茂林鄉誌」後拜訪濁口溪保育協會理事長王順調。

2-1944456502
濁口溪保育協會王順調老師與我們談到木勝溪近年變化(攝影/文字邊際、換日線20091022)

濁口溪保育協會原以整條濁口溪保育為宗旨,但三年前海棠颱風後,許多魚類棲息之深潭不見了,改為重點復育木勝溪,由小慢慢做大。王老師表示:

八八水災後,整條濁口溪比高速公路更平坦;木勝溪底比道路更大條,深潭全消失。海生館韓僑權提議人工復育後再野放,目前河水濁度仍太高,且礙於軟硬體經費不足,暫無法施行。

居民近年投入護魚工作頗有成就感,希望回復:「站在橋上即可見魚的盛況。」

而王老師對這次風災茂林受損較輕的解讀為:「懶惰」救了茂林原住民。,他認為交通便捷後,通過國道10通往都市路途更便利,年輕人往外發展,留在山上的老人並沒有耕作,山林久而久之回復原始狀態,而其他區域,在超大風雨的襲擊之下,環境就相對較為脆弱。

但王老師認為林務局才是破壞山林的兇手,例如這次尾寮山降雨4000公釐,山的上游林務局經常在那裡偷砍樹,每每大水一來,下游就有「舉槍」的等著運漂流木賣,林務局的因素比個人更大。

毒魚、伐木,天災?人禍?

3-1944456499
最後回程前,我們到茂林村的烏巴克工作室看看,原來當民宿的特色石板屋地基已沖跨了一部份去了!(攝影/文字邊際、換日線20091022)

炳原認為以回覆原來面貌為目標,讓大家參與在重建過程中得到的感動更深刻!並以綠黨賣枋山無毒芒果的例子鼓勵80歲的王老師繼續努力。

二、災後茂林鄉社區重建的觀察(文/溫炳源)

今天是88水災後的第76天,我們拜會了高雄縣茂林鄉重災區內的濁口溪生態保育協會,在理事長王順調先生熱心的款待下,對於孕育茂林下三社魯凱文化的濁口溪,近年來的護魚護溪的保育成果、災後受創的情形,以及未來社區保育工作的推展,有了進一步的瞭解。

濁口溪全長59公里、流域面積占375平方公里,其發源於台東卑南主山的西坡,整條溪流幾乎貫穿茂林鄉境內。濁口溪生態保育協會成立之後,為這一條下三社的生命之河孕育了延續的能量。

尤其是在初期舉發坡地不當開發及由漢人引入毒電炸魚等破壞水源水質的行為、以及後續生態資源的調查、溪流保護、保育宣導及人才推廣上,不僅讓居民在茂林濁口溪找回童年戲水的兒時記憶,更讓原本適合觀光發展之濁口溪段的峽谷地形,塑立了順其原始風貌及溪流生態的開發原則。

然而,莫拉克颱風帶來的雨量及土石,也重創了過去綠水深淵、淺灘急瀨交互分佈的濁口溪,導致整條溪流溪水混濁不堪,而河床宛若平平的高速公路,嚴重破壞了復育有成的溪魚棲息與繁殖地,也使得居民引以為傲的保育成果付之水流,

但相較於溪流生態資源的重大損失,茂林鄉人在這次的災難中也算得上是十分幸運的,因為慶幸的是全鄉境內茂林、萬山及多納等三村住民均無傷亡傳出,王理事長認為這是過去護溪護魚行動所奠定的生態意識,無形之中協助居民度過災難。

看到過去胼手胝足戮力、一點一滴經營的護溪護魚成果,竟然轉眼間就隨濁水東流,不免讓人扼腕,同時也擔心讓協會受挫。所幸關心未來社區保育工作的人不止我們,早在颱風肆虐後不久,過去協會的長期戰友、任職海博館的韓橋權也去電關心,王理事長當時以「平平平、慘慘慘」來形容災後濁口溪的受創情形以及對協會相關工作的影響。

韓橋權先生是在就讀中山大學時,因研究所需「誤闖」了當時已如火如荼執行封溪護魚行動的禁地,兩方誤打誤撞之後,也共同為濁口溪生態保育結下歷久不衰的情誼,

怎麼辦!?連過去做為濁口溪復育基地的支流「木勝溪」都變成了「木勝大道」,而颱風過後都這麼久了!溪水的濁度仍然這樣混濁,今後要怎麼樣推展社區保育的工作呢?

理事長擔心過去在自然美景及珍貴魚類都還看得見的情況下,想要跟相關單位申請生態調查的資源都無疾而終,這些調查成果全靠參與的幹部自掏腰包,現在濁口溪眼前一片灰暗,認同的居民也自顧不暇,未來社區保育工作甚至會比當初草創時更為艱難。

所幸「德不孤,必有鄰」,在與韓橋權的討論下,志同道合的伙伴總可以激發出一些願景。在自然繁殖的棲地被破壞的情況中,接下來找回濁口溪過去復育的珍貴魚類,也許應該先從人工復育著手,透過適當場所、設備、器材以及動員會員的參與下,以「飼養魚苗、野放成魚」的人工培育方式來突破當前的困境。

而這也正顯示出儘管目前在窮山惡水的處境下,茂林濁口溪保育協會未來的社區保育工作,仍然會走出一條重建之路。

(本文與旗美社大部落格同步刊載)

屏東魯凱原鄉災情整理0918

此次八八風災造成屏東魯凱原鄉部落極大的損害。災害主要發生在霧台與茂林兩個鄉,其中霧台8個部落中有6個部落幾乎全毀,族人幾乎都已撤離,茂林三個部落是對外交通斷絕,但部落內部狀況還好。以下是各部落的狀況整理…

此次八八風災造成屏東魯凱原鄉部落極大的損害。災害主要發生在霧台與茂林兩個鄉,其中霧台8個部落中有6個部落幾乎全毀,族人幾乎都已撤離,茂林三個部落是對外交通斷絕,但部落內部狀況還好。

以下是各部落的狀況整理,作者會持續報導屏東魯凱部落最新情形,請大家持續關注。

一、霧台鄉的災情

(1)交通狀況:

省道台24線霧台段許多路段嚴重坍方,很多路段甚至連路基都坍掉,搶通極為困難,結至目前為止,通車路段只達吉露村上方,吉露往阿禮段仍未搶通。鄉內三座主要橋梁斷裂,分別是伊拉橋、神佳橋(神山、佳暮聯絡橋梁)、大武橋。

(2)部落災情部分:

1、阿禮村全村撤離,其中巴留斯(palius)區域較為嚴重,聯絡道路出現大型龜裂,好幾棟房屋也遭受塌陷

2、吉露村全村撤離,部落內許多房屋有向下滑動的危險。

3、伊拉(谷川)社區,聯絡橋梁斷裂,部落下方的隘寮北溪,因為旁邊支流土石流的關係,河床明顯提高許多,部落入口大型牌仿遭水沖毀,全社區已撤離。其中一戶位於溪流對岸的商家遭到土石流掩埋,一家五口至今仍下落不明。

4、佳暮村,新佳暮社區幾戶民宅遭土石掩埋,往神山的聯絡橋梁斷裂,對外聯絡道路也完全中斷。大武村小山巷大頭目柯阿良府等四戶遭土石掩埋,多數房屋陳半毀或遭大水淹至無法居住,全村撤離。

5、好茶村,全村地上建築物遭土石掩埋,部落內僅存位於較高處的長老教會,但也因地基被掏空,整棟建築嚴重歪曲塌陷。此次風災霧台鄉內八個部落,僅剩霧台部落及神山部落情況較為良好。

二、茂林鄉災情:

(1)交通狀況:

鄉內道路坍方嚴重,茂林、萬山、多納三個部落風災期間皆無法對外聯絡,只能靠直升機運送物資,或是族人走古道自行背負物資往返,才能維持生計。與屏東縣聯絡的大津橋與多納大橋已斷裂。茂林風景管理處大樓遭水沖毀;萬山部落下方墳墓全數遭水沖毀;多納溫泉區遭土石掩埋。

(2)部落災情部分:三個部落內部情況還算良好。

三、受災的魯凱族人安置情形:

目前政府安置霧台鄉民的地方分為三處:

(1)為隘寮營區,安置兩年前即遭遇土石流波的好茶村約安置一百五十人;好茶已在隘寮安置中心待了兩年,現居住在安置中心內的大部分皆為中老年人,許多有能力在外租屋買屋的村民,早已搬遷出去。許多老人家從山上搬遷到平地出現了不適應的情況,不知是不是面對空間狹小、空氣不加的環境問題又加上不知何時才能回部落的鬱悶心情,兩年來過世的村民近十人。

(2)為榮民之家,安置佳暮及伊拉村民約一百人,

(3)中廣長治分台,安置大武及阿禮村民約一百二十人。

(4)吉露散居於各地,大部分投靠山下親戚家。族人對於安置中心的情況不甚滿意,大多表示居住空間狹小擁擠。

目前大多數族人都接受政府暫時安置的狀況,也希望政府能盡快搶修通往部落的道路,讓他們可以早日回去看看自己的家園,因為許多人對於部落內部損害的情形並不瞭解,他們希望可以回去看過之後再作打算。

980918-hao3cha2ailiao-250.jpg好茶隘寮營區主要會議中心

(上)好茶隘寮安置中心及內部會議場所(下)中廣長治電台

長治電台員工宿舍提供阿禮大武部落居民安置長治電台2

四、面對重建,族人的想法與處境:

大多人族人的想法是希望可以在地重建的,他們並不想輕易放棄自己的家園,除非部落是已經遭遇到嚴重的情況,如阿禮、吉露、好茶,其中只有好茶確定是要遷往瑪家農場。

好茶遭受到兩年多前土石流侵襲之後,部落內部即不斷的有遷村或是在地重建兩種聲音,也舉辦過數次遷村意願的調查、表決,但此次風災之後更使好茶人確定家園在地重建的機會幾近渺茫,努力往瑪家鄉境內的瑪家農場遷村。

瑪家農場雖有將近一百公頃的面積,但實際可作為遷建的用地為三十多公頃而已。縣府規劃有五個部落遷進,分別為霧台鄉的好茶、阿禮部落,三地門鄉的大社部落、瑪家鄉的瑪家、北葉部落。

好茶遷建委員會會長陳再輝表示,如將五個部落塞進三十多公頃的土地上,似乎有點擁擠。希望政府可以考量到各部落未來生活的機能性與獨立性,在三十公頃的土地塞進五個部落似乎很難做到這些事情。

風災之後,部落會討論、議決事情的會議,大部分仍為村辦公處召開的村民大會。目前有比較成熟的部落組織在運作,且能夠討論決定部落遷建事務的是好茶村在今年三月期間成立的「好茶遷建委員會」,內部委員由村民提名表決,會長由委員內部自行提名表決之,目前會長為陳再輝。

為了集體討論魯凱災後重建工作,八月二十六日,「魯凱部落重建聯盟」成立,發言人為台邦沙撒勒教授。

九月五日召開魯凱族民族會議,會議的決議文如下:

一、政府對於現有被安置的災民,應有積極作為,包括居住環境、飲食衛生及醫療保健等方面應給予最完善的照顧。同時,政府應盡可能在最短時間內,搶通道路、橋樑及修護水電設施,協助受災地區族人,回到原居部落,檢視其受災的土地、建屋及其他財產,以便進行家園重建之準備。

二、政府應廣邀環境、地質、生態及人文等各領域之學者專家,與部落耆老和地方人士共同會勘受災現場,由部落族人擬出後續重建方案。若評估結果必須辦理遷村,遷村地點必須建立在部落獨立及族群完整的基礎上,經族人由民主程序商議決定後,再行邀集相關慈善或宗教社會團體,分別提出包括社會重建、文化重建、產業重建以及家屋重建之部落重建方案,由族人討論並決定最終之合作單位。

三、政府應落實在地就業及以工代賑措施,聘僱當地族人進行包括傳統領域調查、災後環境整理、自然資源監測及土地現況勘查等工作。

四、政府應依據當初霧台鄉好茶部落遷村之規劃方案,儘速辦理台糖瑪家農場之土地徵收及後續的家園重建計畫,讓被迫離開故鄉已超過二年之好茶部落災民,早日擁有安身立命及文化發展之場所。

(作者為魯凱族青年,魯凱重建聯盟辦公室成員)

魯凱族越級聯姻採訪紀事

白青雲抱起新娘子賴惠君繞鞦韆一圈後,讓她一腳踩在鞦韆繩索上,拉著副繩幫忙擺盪,賴女愈盪愈高,男方親戚看得目不轉睛,女方家看得七上八下,提醒新郎「點到為止」,頭目說「新郎是飛官,喜歡愈高愈好。」

魯凱族貴族、平民階級向來涇渭分明,但最近高雄縣茂林鄉多納部落卻有一樁備受矚目的「異族越級」聯姻。現年30歲、來自屏東縣三地門鄉青山村排灣族上尉飛官白青雲,與現年27歲、任職高雄縣衛生局、出身茂林鄉多納村魯凱貴族美女賴惠君情投意合,兩人願共結連理、白頭偕老,但白青雲出身平民又單親,為了幫青年才俊的青雲掛保證,30多名青山部落族人陪同母子倆赴多納部落賴家娶親。

男方為了展現誠意,求親儀式遵照多納魯凱貴族習俗進行,12月28日中午,提親隊伍從青山部落浩浩蕩蕩出發,一行人不分男女老幼分別肩扛大鍋、陶甕、全豬、檳榔、香蕉、山芋、喜餅、橘子、九芎木等聘禮和20萬元聘金,從多納部落入口處步行數百公尺至賴家提親,大批人馬聲勢浩大,引起多納部落一陣騷動。

980310-marriage-260.jpg

白青雲母子由青山部落族人陪同赴多納部落賴家娶親。(蘇福男攝影)

0901-2

提親隊伍肩扛大鍋、陶甕、全豬、檳榔、香蕉、山芋、喜餅、橘子、九芎木等聘禮展現誠意。(蘇福男攝影)

賴家派出子弟兵在門口唱歌、大跳迎賓舞,家族長老則老神在在坐定等待驗收聘禮,檢視男方的誠意到哪裡,女主角的父親、多納村長賴銀柳神情略顯嚴肅,側身低聲告訴筆者,傳統魯凱貴族的訂婚儀式,需經全部家族長老點頭同意,只要其中有一人有異見,或不滿意男方的表現當場鬧意見,「這樁婚事就吹了﹗」

0901-3

賴家派出子弟兵在門口唱歌、大跳迎賓舞。(蘇福男攝影)

0901-4

女方家族長老老神在在坐定等待驗收聘禮。(蘇福男攝影)

提親隊伍將聘禮一一陳列地上後,與男方親族代表對面而坐,男女雙方代表都是大陣仗與會,包括頭目、村長、調解委員甚至校長,行政院原民會族群委員呂一平也參與盛會,訂婚儀式由能言善道的多納頭目羅善主持。

0901-5

男方將聘禮一一陳列地上。(蘇福男攝影)

男方代表首先說明來意並介紹家族成員,女方也禮尚往來介紹家族成員,隨後由青山部落頭目展示男方地位象徵物品,村長則詳細說明每一樣聘禮,同時請女方點收聘金,輪到女方表示是否接納時,家族長老遲遲沉默不語,氣氛略顯凝重、尷尬。

0901-6

青山部落頭目和村長詳細說明每一樣聘禮,同時請女方點收聘金。(蘇福男攝影)

0901-7

男女雙方代表大陣仗與會。(蘇福男攝影)

羅善適時以「兩岸會談觸礁」形容化解尷尬,隨後賴銀柳起身替未來的女婿說話,他表示,傳統的魯凱訂婚儀式繁文縟節,雖然年輕人互有愛意,他也很肯定白青雲的努力上進,但傳統文化習俗仍不能免,「該有的東西都要有」。

0901-8

賴銀柳起身替未來的女婿說項、求情。(蘇福男攝影)

女方家族長老眼見老丈人都已經在幫女婿說項、求情,雖仍有些意見,但最後還是決定成人之美,鼓掌無異議通過同意這門婚事,眼見提親任務大成功,白青雲如釋重負、喜上眉梢,他當眾語重心長感謝雙方親人的支持,讓他擺脫「高攀不上貴族」的心理陰霾,他以聘禮展現最大的誠意,並保證會永遠深愛著「小惠」﹗

現場頓時響起祝福的掌聲,白母將陶甕、佩刀和聘金等物品轉交給賴母,並分送花環,歷時2個多小時的收聘禮告一段落後,隨即進行訂婚儀式,男、女主角互戴婚戒、親吻,同時約定兩個禮拜後,先在多納女方家舉行婚禮,隔一週再移師到青山男方家。

0901-9

白青雲、賴惠君完成訂婚儀式嬌羞親吻。(蘇福男攝影)

歷經半個月的漫長等待,1月11日上午10時許,男方迎親隊伍再度浩浩蕩蕩抵達多納部落,一行人又是肩扛大鍋、全豬、檳榔、香蕉、小米、米酒和老鷹羽毛花環等物品直奔賴家,沿途受到多納村民的熱情歡迎。

婚禮採原住民傳統和現代西方宗教儀式雙軌進行,由於盪鞦韆是魯凱貴族重要的傳情表意活動,白家「入境隨俗」在賴家庭院搭建一座鞦韆,鞦韆上方掛著幾件傳統服飾和木刀、木槍,意味昭告其他男生這家女孩已名花有主,木製器具是其嫁妝,不要再有非分之想了。

0901-10

盪鞦韆是魯凱貴族重要的傳情表意活動。(蘇福男攝影)

白青雲抱起新娘子賴惠君繞鞦韆一圈後,讓她一腳踩在鞦韆繩索上,然後拉著副繩幫忙擺盪,賴女愈盪愈高,男方親戚看得目不轉睛,女方家則是看得七上八下,紛紛提醒新郎「點到為止」就好,不要把新娘摔傷了,主持頭目羅善打趣說,「新郎是飛官,喜歡愈高愈好。」

盪完鞦韆,新郎、新娘換下傳統服裝,搖身一變為英俊挺拔的上尉飛官和一襲白紗甜美的新娘子,新娘坐上傳統竹轎,由4名魯凱壯丁抬轎、新郎護衛下,前往多納教堂舉行基督教婚禮。

0901-11

新娘坐上傳統竹轎,由4名魯凱壯丁抬轎、新郎護衛下,前往多納教堂舉行基督教婚禮。(蘇福男攝影)

兩位新人在牧師賴立俊證婚下,揭開面紗、互許終身,接著進行「盥足禮」,新郎、新娘彼此輪流為對方洗腳、擦拭,表現謙卑服事,隨即用印、交換信物,最後由雙方父母點燃愛的火花,新郎、新娘與雙方父母相擁而泣,在親友的祝福聲中婚事圓滿落幕。

0901-12

新郎、新娘為對方洗腳、擦拭的「盥足禮」,表現謙卑服事。(蘇福男攝影)

0901-13

有情人終成眷屬。(蘇福男攝影)

0901-14

多納部落美女如雲。(蘇福男攝影)

由於筆者在這對新人提親時,即與高雄縣教師會鄉土教材編撰召集人陳志鵬全程拍照、採訪,並撰寫成新聞報導,分別刊登在自由時報和英文台北時報(TAIPEI TIMES),其中,新人羞澀的親暱接吻鏡頭,還躍登英文台北時報的頭版圖文,這也是筆者任職自由時報將近20年來,頭一次拍攝的照片搶佔同報系英文報紙頭版,筆者特地將兩份報紙編輯輸出並裱框,作為這對新人的最佳賀禮。

0901-15

新娘好奇探出頭來觀看自己結婚的報導海報。(陳志鵬攝影)

0901-16

筆者將報導編輯輸出並裱框,作為這對新人的最佳賀禮。(陳志鵬攝影)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