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臺東災區盡心盡力的「原鄉部落重建文教基金會」

小米,自古即是原住民的主要農作物與食糧,並且具有「生命與文化傳承」的象徵意涵。加上災後的漂流木運用,基金會期望建立部落產業機制。

八八莫拉克風災發生已快一年,看著滿目瘡痍的東台灣、南台灣,想起太麻里的第一道曙光、知本與金崙舒爽人心的溫泉、南迴公路上的壯闊太平洋景緻,這些恐怕要好一段時間才能再現。風災打亂了平靜生活,也讓許多人妻離子散、家園盡失。「原鄉部落重建文教基金會」這些時日除了短期家園清理外,亦已開始中長期重建計畫。

「原鄉部落重建文教基金會」致力於促進部落在地就業,透過邀集企業認養的方式來協助完成艱難的重建之路。著重於「發展部落小米文化產業、漂流木創意產業、促進青年返鄉就業、辦理學童課後輔導及其他相關社會福利(服務老弱婦嬬、身殘疾病、醫療照護)…等事工。

創造就業 復振文化

小米,自古即是原住民的主要農作物與食糧,並且具有「生命與文化傳承」的象徵意涵。「原鄉部落重建文教基金會」肩負傳承部落文化使命的重任,戳力成為承續祖先命脈的一粒小米,致力於守望部落產業,祈冀將古老的智慧與現代的趨勢做整全結合,促進族人的認同,並且成為部落與台灣各界的資源交換平台,共同為台灣打造一個尊重友愛的社會。

「原鄉部落重建文教基金會」希望藉由小米文化產業得推動,開拓部落當地就業機會以創造「就業部落(社區)化」的環境。因此,整合災區各部落將推動「小米田復育計畫」,並創造就業機會近而復振部落傳統小米文化。

「原鄉部落重建文教基金會」希望藉由小米文化產�得推動,開拓部落當地就�機會以創造「就�部落(社區)化」的環境。
「原鄉部落重建文教基金會」希望藉由小米文化產業得推動,開拓部落當地就業機會以創造「就業部落(社區)化」的環境。

漂流之木 促成互助

「原鄉部落重建文教基金會」希望以「漂流木創意工藝」為主軸,建立「互信、合作、分享」的產銷機制。聯結理念相同的部落、民間團體、企業機構、學校以及個人創作者,共同使用風災後留下的漂流木;從製材、防腐處理、檢驗認證、教育訓練、到木製品的施造與完成、以及上市行銷,都能在「資源分享」的理念裡共生共榮。

同時,也努力維持在上萬噸的八八風災紀念木用罄之際,堅持「不進口不砍伐」的信念,從每年颱風季節森林的賜予中,繼續滋潤著台東漂流木產業的創意。讓更多社區達成自給自足的長遠發展。最後「原鄉部落重建文教基金會」將藉由籌辦募款義賣會之方式行銷產業,並且將所得投入部落重建之基金,以達成基金會創造就業機會、減少失業率目標

「原鄉部落重建文教基金會」希望以「漂流木創意工藝」為主軸,建立「互信、合作、分享」的產銷機制。
「原鄉部落重建文教基金會」希望以「漂流木創意工藝」為主軸,建立「互信、合作、分享」的產銷機制。

教育 關懷 自我認同

此外,「原鄉部落重建文教基金會」亦致力於促進部落青年參與社區教學工作及教育工程;力行「傳統部落教育與學校教育」結合而提出原鄉部落多元教育暨關懷行動計畫;以提供多元學習領域與契機幫助強化原住民族悠遠傳統文化之優勢發展「差異化」的競爭力。因此,努力將部落耆老與青年做聯結,共同為教育做努力,留住當地的人材,期待能讓傳統文化得以經由此聯結做傳承。

同時,基金會也提供弱勢學童夜間課業輔導以減輕家長負擔、培育發展健全人格,奠定學童的教育基礎來協助弱勢家庭提升教育水準,期待透過「陪伴、協助及輔導」的方式給予學童心靈上的輔導及長期陪伴以達身心靈之健全。最終讓部落提升自立營造及資源整合的能力。

原鄉部落重建文教基金會力行「傳統部落教育與�校教育結合」而提出原鄉部落多元教育暨關懷行動計畫
原鄉部落重建文教基金會力行「傳統部落教育與學校教育結合」而提出原鄉部落多元教育暨關懷行動計畫。

(本文作者為南島社大「小地方觀察員培訓班」學員)

台東縣南島社大「公民新聞寫作」座談

南島社大顧主秘同時亦是本課程的講師,他表示,很羨慕中部人能享受「台灣影像部落閣」提供紀錄片及辦理系列影展、台灣書屋典藏3600多冊與台灣有關的人文、生態…

行政院新聞局所舉辦的「公民新聞寫作訓練」課程訪視列車於11月12日來到台東縣南島社區大學。地方新聞處趙處長義弘特地從台中搭乘台鐵觀光列車來到台東,與學員座談分享學習心得和聽取學員對該項課程的建議。

趙處長致詞時表示,正值秋高氣爽的好時節,沿途經過南部平原仍是綠油油的一片,再沿著南迴走,一邊是湛藍的海岸線,一邊是山脈連綿的翠綠山峰,搭配天際的藍天白雲,織構出一幅美麗的景緻,由於長年外派工作,有八年的時間沒來台東了,今天能與學員見面非常高興。

在訪視過的幾個社區大學中,南島社大不管是經費或上課場地皆很理想,原擔心學員不足問題,看到在場有這麼多學員來上課真令人振奮,特別感謝南島社大顧主任秘書秀賢及劉執行秘書錦美對課程的精心規劃,在有限的資源與人力下能號召如此多的學生,另外也特別感佩學員「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期勉學員珍惜老師所提供的經驗傳承,20小時專業課程學習,希望對大家有助益。

趙處長也再次強調,新聞局開辦「公民新聞寫作訓練」課程之目的,是希望將理論與實務結合,提供地方新聞寫作的基本概念,嚐試去發掘地方的生活素材,像介紹台東的小吃-卑南豬血湯、糯米腸這種專屬台東的在地美食。其二是希望被主流媒體所疏漏的地方新聞,能在「小地方-台灣社區新聞網」呈現,且能為主流媒體所引用延伸報導,取代平面媒體日漸式微的地方版面。

其三是希望能培養學員「媒體識讀」能力,因為媒體的報導未必是民眾所想要看、想要聽的新聞,因此透由培訓課程,能讓民眾瞭解公民新聞的真諦、判讀洞悉大眾媒體所呈現的訊息及其背後的意涵,進而「選擇接受」或「拒絕接受」這則新聞資訊,並將「媒體識讀」觀念推廣到自己的社區,傳播公民新聞的概念。

黃碧玉學員提到,由於媒體給的負面訊息太多,造成民眾生活的不安與憂慮,如何終結媒體亂象?趙處長回應,新聞局開辦「公民新聞寫作課程」,未來將規劃「媒體識讀」為必修課程,藉以引導民眾理性辨識媒體,培養公民成為耳聰目明的收訊者,不再消極地只是接收媒體資訊,可更積極地「解毒(讀)」媒體、「接近使用」媒體,成為一個主動的媒體公民–有加入資訊生產的能力、善用媒體並進行公共監督。

藍瓊玉學員表示,身為南部人,看到「小地方-台灣社區新聞網」報導的大部分是南部新聞,讀來備感親切,在地報導頗能連結地方共識,影響層面或許不大,但確能反映在地心聲凝聚社區共識。

971125-news-360.gif

黃振國老師對於新聞局能將資源注入社區大學培育社區公民,提升媒體識讀能力深表肯定

講師黃振國也參加學員的座談會,他提到精省後地新處肩負政令宣導工作,能將資源注入社區大學,讓他有機會培訓社區公民,提升媒體識讀能力,對於地新處的角色及功能深表肯定。南島社大顧主秘同時亦是本課程的講師,他表示,很羨慕中部人能享受「台灣影像部落閣」提供紀錄片及辦理系列影展、台灣書屋典藏3600多冊與台灣有關的人文、生態各方面藏書供民眾觀賞及借閱,建議新聞局可以好好利用社區大學這個平台,透過教育部挑選適合地方看的影片提供民眾欣賞,希望政府多予關愛。

趙處長回應,地新處基於地緣關係,對中部民眾提供這項服務,表面上看來,雖是以中部地區民眾為對象,但其他地區民眾若有機會到台中,地新處一樣歡迎大家前來參觀利用。對顧老師的建議,本處今後如何與這些合作的社區大學更進一步加強合作,將會予重視。

另參與座談的中時記者黃力勉有感於媒體強勢,主流媒體常忽略社區新聞,小地方公共議題始終無法作大,感覺很無奈。服務於台東知本電台的學員吳季如也有同樣的感慨,她提到知本電台是小功率的社區電台,屬於飛碟聯播網,多半藉由聯播網把外面的訊息帶進來,但地方的資訊卻很難傳達出去,媒體大者恆大,社區新聞常被壓縮,很高興新聞局能開設本訓練課程,讓更多人來寫自己所在地的社區新聞並分享學習心得。

971125-news22-360.gif

吳季如學員感慨媒體大者恆大,社區新聞常被壓縮

971125-news33-360.gif

趙處長與學員合影留念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