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臺東災區盡心盡力的「原鄉部落重建文教基金會」

小米,自古即是原住民的主要農作物與食糧,並且具有「生命與文化傳承」的象徵意涵。加上災後的漂流木運用,基金會期望建立部落產業機制。

八八莫拉克風災發生已快一年,看著滿目瘡痍的東台灣、南台灣,想起太麻里的第一道曙光、知本與金崙舒爽人心的溫泉、南迴公路上的壯闊太平洋景緻,這些恐怕要好一段時間才能再現。風災打亂了平靜生活,也讓許多人妻離子散、家園盡失。「原鄉部落重建文教基金會」這些時日除了短期家園清理外,亦已開始中長期重建計畫。

「原鄉部落重建文教基金會」致力於促進部落在地就業,透過邀集企業認養的方式來協助完成艱難的重建之路。著重於「發展部落小米文化產業、漂流木創意產業、促進青年返鄉就業、辦理學童課後輔導及其他相關社會福利(服務老弱婦嬬、身殘疾病、醫療照護)…等事工。

創造就業 復振文化

小米,自古即是原住民的主要農作物與食糧,並且具有「生命與文化傳承」的象徵意涵。「原鄉部落重建文教基金會」肩負傳承部落文化使命的重任,戳力成為承續祖先命脈的一粒小米,致力於守望部落產業,祈冀將古老的智慧與現代的趨勢做整全結合,促進族人的認同,並且成為部落與台灣各界的資源交換平台,共同為台灣打造一個尊重友愛的社會。

「原鄉部落重建文教基金會」希望藉由小米文化產業得推動,開拓部落當地就業機會以創造「就業部落(社區)化」的環境。因此,整合災區各部落將推動「小米田復育計畫」,並創造就業機會近而復振部落傳統小米文化。

「原鄉部落重建文教基金會」希望藉由小米文化產�得推動,開拓部落當地就�機會以創造「就�部落(社區)化」的環境。
「原鄉部落重建文教基金會」希望藉由小米文化產業得推動,開拓部落當地就業機會以創造「就業部落(社區)化」的環境。

漂流之木 促成互助

「原鄉部落重建文教基金會」希望以「漂流木創意工藝」為主軸,建立「互信、合作、分享」的產銷機制。聯結理念相同的部落、民間團體、企業機構、學校以及個人創作者,共同使用風災後留下的漂流木;從製材、防腐處理、檢驗認證、教育訓練、到木製品的施造與完成、以及上市行銷,都能在「資源分享」的理念裡共生共榮。

同時,也努力維持在上萬噸的八八風災紀念木用罄之際,堅持「不進口不砍伐」的信念,從每年颱風季節森林的賜予中,繼續滋潤著台東漂流木產業的創意。讓更多社區達成自給自足的長遠發展。最後「原鄉部落重建文教基金會」將藉由籌辦募款義賣會之方式行銷產業,並且將所得投入部落重建之基金,以達成基金會創造就業機會、減少失業率目標

「原鄉部落重建文教基金會」希望以「漂流木創意工藝」為主軸,建立「互信、合作、分享」的產銷機制。
「原鄉部落重建文教基金會」希望以「漂流木創意工藝」為主軸,建立「互信、合作、分享」的產銷機制。

教育 關懷 自我認同

此外,「原鄉部落重建文教基金會」亦致力於促進部落青年參與社區教學工作及教育工程;力行「傳統部落教育與學校教育」結合而提出原鄉部落多元教育暨關懷行動計畫;以提供多元學習領域與契機幫助強化原住民族悠遠傳統文化之優勢發展「差異化」的競爭力。因此,努力將部落耆老與青年做聯結,共同為教育做努力,留住當地的人材,期待能讓傳統文化得以經由此聯結做傳承。

同時,基金會也提供弱勢學童夜間課業輔導以減輕家長負擔、培育發展健全人格,奠定學童的教育基礎來協助弱勢家庭提升教育水準,期待透過「陪伴、協助及輔導」的方式給予學童心靈上的輔導及長期陪伴以達身心靈之健全。最終讓部落提升自立營造及資源整合的能力。

原鄉部落重建文教基金會力行「傳統部落教育與�校教育結合」而提出原鄉部落多元教育暨關懷行動計畫
原鄉部落重建文教基金會力行「傳統部落教育與學校教育結合」而提出原鄉部落多元教育暨關懷行動計畫。

(本文作者為南島社大「小地方觀察員培訓班」學員)

茂林鄉的黑米傳奇

黑米的栽種歷史久遠已不可考,目前只留下黑小米的故事,傳說是多納的婦女會將孩子放在水潭邊後去工作,聽著哭聲就知道孩子仍在,某天突然沒聽見哭聲,急忙跑去察看時,發現孩子真的不見了。夜晚,深潭的水神託夢告知…

清晨七點多,我們一行人已出現在茂林鄉境內的多納村。路程中沿路崩落的山壁和新舖在山腰塌陷地上的柏油路,平靜緩慢的被遠遠抛在車後,好似莫拉克帶來的洪水巨流不曾在這裡大肆破壞過。茂林鄉境內的災情算是旗美九鄉鎮裡較輕微的,除了交通中斷外,並無重大的傷亡,也因此當然被關注的程度也較少,事實上,茂林鄉依賴觀光產業甚深,在受害訊息不斷放送傳播的情況下,觀光客越來越少,讓很多在地人不得不離開家鄉出去工作。

黑米祭之後

位於茂林鄉最深處的多納部落,在仰賴至深的多納溫泉一夜間瞬間消失後,據多納社區發展協會前理事長郁德芳說,目前多納的社區居民多以88零工維生,再者就是到外地工作,孩子托給學校或老人照顧。而在去年十一月份舉辦的黑米祭,力圖沖淡悲情,極力歡迎觀光客的回流,這個在災後的原鄉地區第一個盛大的活動的確引人注目,辦的非常成功。然而活動後,無後續更吸引人潮的觀光資源支持,喧鬧一時的多納社區,又悄悄緩緩的回復寧靜。

對於多納的黑米我們始終有著極高度的好奇心,為了一探究竟,專程來拜訪社大的老朋友德芳老師,據他說黑米有兩種,一種是小米種,一種是稻米種,原皆是屬旱稻系統,是多納聚落特有的穀物,同株裡會有黃色和深紫色的外殼混雜。約五十年前的全盛時期裡,全多納村皆有種植黑米,而今的栽種面積不到2甲,其他田地大部份是種植水稻。德芳老師說,黑米是旱作,播種後不要管它也能生長的很好,但好笑的是茂林鄉公所曾在多納村安裝灑水系統來幫助提高黑米的產量,德芳老師說灑太多水,根都爛掉了,怎麼會長得好?DSC_2428
【在多納旱地裡的黑米,德芳老師說放任不灑水才是聰明的種法】

郁德芳
郁德芳老師

黑米的傳說

黑米的栽種歷史久遠已不可考,目前只留下黑小米的故事,傳說是多納的婦女會將孩子放在水潭邊後去工作,聽著哭聲就知道孩子仍在,某天突然沒聽見哭聲,急忙跑去察看時,發現孩子真的不見了。夜晚,深潭的水神託夢告知她不忍孩子一直大哭,便帶回代為扶養,等長大了便會讓他回到部落,但希望村民栽種更多的黑米來謝神。村民於是種植了更多的黑米,種出來的品質和產量也似得到神助般的優質。

而傳說孩子長大成人後真的回到部落,並且幫部落做了更多的事,於是謝恩祭神的儀式,慢慢演變成現在多納的「黑米祭」。多納原來也就有傳統的「小米祭」,小米即為粟或稱稷仔,是全台原民地區的主食,多納也不例外。但在郁德芳老師擔任理事長期間,有感小米祭典過於普遍,不足代表多納部落,為了發展多納部落的特色,也為凝聚族人對傳統社會的文化意識,於是大力推動「黑米祭」成為多納特有的祭典至今。

德芳老師認為,傳統的文化需要被保存與傳承,也要因應時空附加新的意義,多納黑米祭,不只是文化的保存,更是為了喚起部族人認同而再生的創新。

嚴謹認真的農耕傳統

德芳老師說,在農耕時期裡的多納並不歡迎外客進入部落,一方面是農忙,另一方面也擔心外客帶來未知的病蟲害而影響收成。在更早的傳統種植時程裡,在豐收之前無論在燒山、拔草、整田都有細緻而繁雜的禁忌。

大體上,黑米約是每年的一月至二月播種,三、四月除草,五月開始趕鳥,六月收成,七月準備酬謝祭典,那時不像現在集中式的舉辦慶典,而是一家一戶相互與鄰居或是家人分享豐收的喜悅,整個村子都是熱鬧慶祝。德芳老師說,初熟的食物是最珍貴的,一定要拿來敬神。而目前反倒是為了配合鄉公所避開颱風季節,才將祭典移到十一月辦理。

用最珍貴的小米來傳達情意

而有趣的是年輕男子也會趁此時追求心儀的女子,家裡會做好小米編成的吊飾,讓家裡的男子可以致送給喜歡的女生,男生們會成群結隊到女生的家門口唱歌,一方面壯大聲勢,一方面也極為歡喜熱鬧,德芳老師回憶也曾陪好友到女生家門口送小米吊飾,等到論及婚嫁時,若女方家長同意就會說:「我的女兒什麼都不懂,若有幸能嫁去你家真是太好了」。

但如果不喜歡男方,就會說:「我的女兒還年輕,現在談結婚太早了,再等等吧!」之類的話。但現在年輕人早就不興這套了,我們再追問原因,他說:「現在都講手機了!誰會用這種老招?」

DSC_2402
用來傳達情意的小米吊飾

DSC_2433
石板上雕刻著男子為追求女子進入女方家裡唱歌表現的圖樣

傳統文化至今已然全面改變,年輕一輩對於傳統智慧傳承幾乎是片面甚至沒有意願去了解,另一方面最早在1951年慢慢進入茂林鄉的教會力量也一再和族人的傳統信仰衝擊,謝神或祭典慢慢被禱告取代,而即使多納黑米保存了祭典的儀式,但實質上的在地認同與文化傳承也漸漸式微,八八災後的茂林多納部落,更面臨主要生計與人口外流的窘境,值得慶幸的各方資源或團體仍持續關心或湧入,和德芳老師討論後,仍覺得黑米是多納值得發展的在地產業,行銷與種植技術的養成會是未來值得持續關心的議題。

我們和德芳老師約好了,下次要看看黑米的收割,也帶些農業技術背景的朋友一同前往!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