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治百合系列(5)就在醫院讓父親斷氣就好,因為我們沒有家。

當父親病情不行時,醫生建議先將父親帶回家,就算幾個小時也好。我難過的說,「我們要去哪裡?我們沒有家。」醫生又問說,「那斷氣怎麼辦?」家裡人表示「在醫院讓父親斷氣就好,因為我們沒有家。」

編按:巴清二的家人十分懷念父親,來文寫出他們印象中的父親,請點選這裡閱讀。

「永久屋」申請資格與分配,在長治百合部落園區紛亂不斷,就在這場紛爭之中,佳暮長老巴清二因為申請永久屋的變化,體力承受不住未來家人沒有地方住的壓力,影響病情惡化,在上個月9月15日逝世。不僅家人無法接受父親不到一個月病情惡化而過世的情形,連部落族人也都對於巴清二過世的事情感到非常訝異。

佳暮部落族人巴清二還在世時,戶口名簿上登記著八八風災之前的人口數5個人,加上巴清二媳婦腹中正在待產的女兒一家6口,可以核配到28坪的永久屋,卻只有核配到14坪的房子,截至目前為止,NGO以及政府相關承辦人員沒有給予明確的回應。(註1)

巴清二的長女巴秀英表示,當初政府已經答應給房子了,明明說好是28坪的時候,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

巴秀英表示,今年7月底,就在即將入住之前巴清二的家人得知的消息是,可分配到B型的房子,在拿取房子當天,分配到A型的房子。於是父親巴清二當下決定就不拿。

巴秀英回憶當時:「當父親病情已經不行時,醫生也向我們表示可以先將父親帶回家中,就算是幾個小時也好。」巴秀英難過的說,「我們要去哪裡?我們沒有家。」當醫生又問說,「那斷氣怎麼辦?」家裡人表示,「就在醫院讓父親斷氣就好,因為我們沒有家。」

 

影片提供:Little Person。

當父親去拿鑰匙時,才知道我們家是核配到14坪的永久屋。

巴清二的長女巴秀英表示,當初接到電話得知入住永久屋的補助金要收回去,就感到不對勁。後來追問之下,才知道家中並沒有得到當初所被通知的28坪永久屋。

巴秀英也表示,當初有被通知是可以拿到28坪的房子,但是當父親去拿鑰匙時,才知道我們家是核配到14坪的永久屋。當天得知被分配到A型14坪的房子時,父親就坐在走廊,也沒有進去看就說直接回家了。

鄉公所只是叫我們等。

過沒多就,公部門又打電話問說,「你們住進去了嗎?很不好意思,你們住進去,補助金才可以給你們。一直等等等,鄉公所承辦人又再跟我們說,秀英,你們還是自己去縣政府找承辦人。」

而巴秀英也表示鄉公所叫他們不要拿鑰匙,拿的話就代表要住進14坪。她說,「只是叫我們等,因為老人家也不懂,從8月開始準備入住時,就一直叫我們先等。」

真的,當時心很痛。

巴秀英說,「爸爸病情嚴重後,不曉得會那麼快,父親突然過世的事情一切發生的太突然。」最後父親病情惡化時,父親躺在病床上難過的說,「不要再問了,我們就等第二批。」巴秀英說,「真的,當時我聽到父親這樣說我的心很痛。」

如果永久屋這個問題沒有發生,或許它的病情不會變化的那麼嚴重,巴秀英難過說著當初父親病情變化的過程以及面對永久屋問題所發生的事情。

審查過程亂聽、亂寫,根本沒有了解到部落實際的狀況。

巴秀英說,「因為別人傳說,我們家只有那兩個老人家,孩子沒有住在那邊,但是上班族怎麼每天來回山上?可是每個禮拜六、禮拜天都有回去啊!」

「可是你知道嗎?我們在縣政府的時候,縣政府的承辦人員說因為住在山上的就只有那兩個老人家,所以才會寫A棟(A型,14坪)。

結果我弟弟就看到其他部落的申請名單,我弟弟就說,「那這些人呢?這些人有沒有住在山上?你們看看這些人,一個月、兩個月都沒有住在山上,他們都住在屏東市,你以為我不認識這些人嗎?而且他們也沒有老人家住在山上。

而且這些分配到大坪數的人,當時風災發生時他們(其他部落核配到永久屋者)根本就不住在部落,所以也沒搭乘直升機到內埔農工(99年八八風災安置場所)。」

巴秀英表示,看到核配名單中有很多這樣的情形,弟弟更生氣。而當時接洽的楊小姐當場沒話說。

巴秀英表示,審查過程亂聽、亂寫,根本沒有了解到部落實際的狀況。她說,「還是瑪家農場的核配過程比較公平。」像是有另一家伊拉(谷川部落)的,他們一家3個人,一對夫妻加上一個女兒3人就住在A棟(型),但按照核配資格應該是B棟(型)。

我們哪有買房子?

在申請永久屋過程,傳聞有在外地購買房子的族人就無法配得永久屋,在申請期間部落傳聞巴清二的孩子有在外地購買房子。

當時因為巴清二的孩子巴良雄老婆待產以及父親化療的因素,安置所不便待產以及父親需要來回醫院奔波化療的因素,風災後下山在平地租屋。巴良雄說:「問題是,我們沒有買房子啊!」並且我們申請受災戶的住戶津貼也都沒有消息。他表示都把申請資料送出去,結果到現在都沒有結果。

記者親自詢問巴清二的家人後,他們也表示根本沒有在平地購買房子。巴清二兩個女兒嫁出去,兒子在外地租房子工作。根本沒有在山下購買任何房子,唯一的家在佳暮部落。

政府核配永久屋不公平。

巴清二的兒子巴良雄也表示,去屏東縣政府了解情況時,也發現其他部落的永久屋申請名單,有些部落族人都長期住在平地,根本沒有住在山上,卻也得到大於實際應得的坪數家屋。

巴良雄表示,當初申請家裡是六個人,八八風災發生當時老婆正懷著二女兒,二女兒在八八風災後10月5日出生。所以一直到上個月父親過世之前,戶口上是6個人,當時就很好奇為什麼只有分配到14坪,只有兩間房間,其他的人要睡哪裡?所以我們才去縣政府問清楚這件事情。

巴良雄表示到了縣政府楊小姐說:「她是以八八風災時的人數來算的,而且山上只有兩位老人家住所以只給14坪的房子。」我就看到部落裡其他申請戶的名單上,有些申請者根本不住在山上,結果為什麼拿到B棟(型)?

我就覺得很奇怪,為什麼?我就問她(楊小姐),她(楊小姐)就回答說:「這是慈濟跟村幹事決定的,不干我的事。」她說他有發公文,但是我們都沒有看到,連一封公文都沒收到。問村長,村長也表示不知道。

縣政府表示:「沒有聽過。」

巴秀英表示當初去縣政府釐清問題時,縣府接洽窗口對他們說,從來沒聽過部落說你們的問題,只有聽過其他(吉露)部落的。部落的公務人員都跟我們說有跟縣政府反映,但是們親自跑縣政府時,楊小姐卻回答說,「沒有聽過。」

巴秀英:我想讓爸爸住個一兩天也好。

巴秀英說,「父親最後躺在病房說,『不要再爭了,只要我的孫子孫女有地方睡就好了。』」

曾經拜託村長,懇求部落可不可以讓父親有個可以安心居住的地方,不要這樣為了化療奔波。當時知道父親快不行的時候,也求村長討論這件事,讓父親先進去有個可以安心養病的空間。

巴秀英表示,那天我知道我爸爸沒有多久了,我就打電話給部落負責的人,我用求的說:「能不能幫我們解決這個問題,因為我想爸爸住一兩天也好。」我用拜託的,但是部落裡很多的聲音,在父親過世之前,還是無法完成父親的心願,讓他有個可以安心的「家」。

就在醫院讓父親斷氣就好,因為我們沒有家。

當父親病情已經不行時,醫生向像我們表示可以先將父親帶回家中,就算是幾個小時也好。當時我難過的說,「我們要去哪裡?我們沒有家。」當醫生又問說,「那斷氣怎麼辦?」家裡人也表示,「就在醫院讓父親斷氣就好,因為我們沒有家。」

那時候父親還可以坐起來走路,醫生說,就算回家4個小時也好。當時,真的很難過,想帶爸爸回家,可是沒有地方去。

父母親暫住親家已經很不好意思,當醫生說可以將父親帶回家斷氣時,巴秀英的家人面對暫借來的住所其實是更加的為難,於是還是決定在醫院送走父親最後一程。

天災人禍?!

巴清二的妻子目前在山下的生活,就隨著自己的孩子在哪裡就到哪裡生活,山上的家回不去,山下的家目前也不知道可以在哪裡「長治久安」?!

部落族人也表示,入住長治百合部落園區其他部落中也有戶籍人口數只有2人的狀況,而核配到28坪的房子。政府在分配原則不一的情況下,導致部落內部引起更多的紛爭。

按照重建條例中「民間團體興建永久屋之申請資格與分配」,巴清二可以再第一期就核配到28坪的房子,為何仍申請不到按照八八重建條例中可以申請核配到的B型永久屋?

巴清二的家人都表示非常的難過,千拜託萬拜託鄉公所以及部落代表、議員的幫忙,在最後自己親自到縣政府詢問時,卻得到縣政府的回應說:「不知道」。八八風災是天災還是人禍?!

image001

巴清二帶著遺憾離開人世,去世前仍無家可歸。

註1:巴清二家人有向記者出示戶口名簿,確認戶數內人數的確如家人描述,但為保護個人隱私,不在網站上公布。

長治百合系列(2)第一次住戶會議,討論生活公約

長治百合園區各部落,召開第一次住戶會議,鄉長建議可以將原鄉的生活規範提出來與政府部門一起討論,或稍做修正,變成長治百合部落的生活規範,一起來形成新的生活秩序。

824:長治百合部落住戶會議

在8月6日入住後,長治百合部落第一次的住戶會議在8月24日的晚上7點,於長治百合部落的臨時聚會所召開。顏金成表示,「今天是一個開始,可能將來會吵來吵去,但希望大家秉持大生活圈一個原則,來維持這裡的生活秩序。」

由於長治百合部落的新住戶在搬進來的20多天中,已有不少住戶對於新居住的環境有些生活上的不方便。鄉長也表示,這次的住戶會議是要先與住戶溝通目 前居住在這需要有一個大原則來維護這個新部落的生活秩序,也希望各部落能夠在這次的住戶會議之後也召開自己的部落住戶會議,提供鄉公所來訂定長治百合的生 活規範。

他建議6個部落可以將原鄉的生活規範提出來與政府部門一起討論,或稍做修正,變成長治百合部落的生活規範。鄉長也跟族人提到從山上到山下有些生活方式需要相互約束,也希望大家心裡要有個底。

這場由霧台鄉長顏金成主持的住戶會議,是由屏東縣政府原民處處長曾智勇逐項討論的方式,也讓住戶一一提出生活上遇到的問題,以下是住戶會議的相關報導。

990826shphupihp-450.jpg
鄉長表示「今天是一個開始,可能將來會吵來吵去,但希望大家秉持大生活圈一個原則,來維持這裡的生活秩序。」 )

一、生活規範的討論

這場由屏東縣政府主辦的生活規範討論會議,由屏東縣政府原民處處長曾智勇主持討論,由於居住在長治百合部落的族人還包括了三地門鄉的達來以及德文部落的排灣族人。

曾處長會中也特別邀請魯凱族阿禮村的杜明發牧師以及排灣族的林牧師個別用魯凱以及排灣族語,讓部落的族人更清楚了解當天晚上要進行的討論項目。

生活規範為會議當天屏東縣政府提供之初稿,修正版本需由各部落召開部落會議再次討論之後,正式擬訂為長治百合部落園區的生活規範,相關之修正版本後續將再提供給讀者參考。

當天會議主要討論的四大項目如下(內容請見文末附錄):

一、住屋外觀管理規範

二、社區衛生管理規範

三、社區安全管理規範

四、公共空間管理規範

長治百合部落園區生活規範(初稿)為屏東縣政府代為草擬,在今日會議提出來後,由各部落召開部落會議再次討論,之後正式擬訂為長治百合部落園區的生活規範。

霧台鄉長也表示希望族人可以將各部落的生活規範提供出來當作生活規範的原則,曾處長也表示希望住戶都能夠遵守這個大原則,例如不要讓園區內的防火巷使用不當而造成防火巷失去它的防火功能。

二、居住的環境問題討論

(1)家屋設計不良,每逢下雨,雨滴就噴進家裡。

阿禮唐村長表示,下雨天阿禮部落的區域特別會積水,希望相關工程單位能夠盡快處理。他也表示,大門玄關處的屋簷設計不良每逢下雨,雨滴就噴進家屋,但是關起來,家裡又很悶。

他也提出是否可以在家屋前面搭建可遮蔽的簡易空間,一來可以遮雨也可以擋住大熱天太陽直接照射進來的大片陽光,讓居住者能夠有更舒服的居住空間。

(2)生活環境蒼蠅太多,吃飯都不能吃飯。

谷川社區理事長賴聰明也表示,目前生活障礙最大的就是紗門。他表示,這裡的蒼蠅太多,如果什麼事都要等到管理委員會通過的話,真的是造成生活上很大的不便。

達來部落的林牧師也反應,蒼蠅太多,吃飯都不能吃飯。

鄉長也在會中立即表示,紗門的部分住戶可以自行處裡,但屏東縣政府這邊卻也表示,搭蓋簡易的遮蔽雨滴的方式是可以,但是住戶仍需要在不違反建築法規的條件下才可以。

曾處長也特別提出,希望能夠透過生活規範大家來相互約束,確保生活區域的安全以及美觀的問題。

也因為家屋前庭空間使用的問題,生活規範中住屋外觀管理部份的「第6點,為維護園區景觀,禁止住戶庭園改變用途,如搭建或做為曬衣場等。」之項目先做暫時保留。

三、山上生活方式與山下生活空間的衝突

另外吉露村的老村長巴桂武表示,家屋前的空間如何使用,是否可以詳細說明,他也表示,族人在生活使用上的使用不便,「永久屋」的招待空間狹小,客人來到家中時,都不知道要請客人坐在哪裡,希望外面的空間可以提供居民來搭件簡易涼亭,不但可以招待客人,更可以避免下雨時大雨噴進家屋的困擾。

他也提到,族人在料理傳統食物實很需要燒柴的爐灶來烹煮食物,因為有許多傳統食物的料理需要長達1-2個小時以上,如果一直使用瓦斯爐的話,太不符合經濟成本,需要使用柴火來烹煮,也希望政府的管理單位可以允許族人在空間上的彈性使用。

image003
吉露村的老村長巴桂武表示,族人在料理傳統食物實很需要燒柴的爐灶來烹煮食物,希望可以允許族人在空間上彈性使用。

四、入住物資分配不均

當天會議也有族人反應,為什麼只有給予部分住戶12台冰箱?會議中有些住戶反應,並不是一定要要求這項物資,但是如果只是為了入住典禮裡當天給與會的長官看見所有物資齊全的話,那對其他住戶根本不公平,因為並不是大家都有。

住戶也表示,並不是一定要給予這項資源,但是這樣的分配方式會造成其他住戶的抗議與不公平,更是造成部落不必要的紛爭。

屏東長治基地雨量特別大,「永久屋」設計不良造成每逢下雨,雨滴就噴進家屋。加上慈濟僅準備了12台冰箱送給長治百合部落154戶的住戶,造成住戶之間感到分配不均的問題,在長治百合園區開開始,部落各層面的生活問題便開始出現。

未來住在長治百合部落的魯凱族以及排灣族人山下的生活問題,將如何被解決以及住戶會議接下來的進展如何,記者將會繼續持續追蹤報導。

附錄:長治百合部落園區生活規範(初稿)

一、 住屋外觀管理:

1. 為維護園區景觀,如需裝設鐵窗、鐵門、鐵架,必須經由部落管理委員會統一規範。

2. 為維護園區景觀,禁止進行任何破壞外觀改建或違反建築法規事宜。

3. 為維護景觀,禁止於通路、防火巷弄、開放空間、退縮空地,與共同走廊等處所堆置雜物、設置柵欄、門扇。

4. 為維護園區景觀,張貼海報、告示等文宣品須由部落管理委員會統一規範。

5. 為維護園區景觀,禁止私設路障及停車位、侵占巷道妨礙出入。

6. 為維護園區景觀,禁止住戶庭園改變用途,如搭建或作為曬衣場等。

二、 社區衛生管理:

1. 為維護環境衛生,不排放及燃燒污染物、不隨意棄置垃圾。

2. 為維護環境衛生,禁止飼養家禽、家畜及保育類動物。飼養寵物必須不妨礙社區為生、安寧與安全。

3. 為維護環境衛生,禁止於公共區域丟棄酒瓶、菸蒂與隨意吐檳榔渣汁,及任何影響公共區域為生與安全行為。

三、 社區安全管理:

1. 為維護社區安全,禁止存放易燃性、爆炸性等危險物品。

2. 為維護社區安全,從事瓦斯、電銲等危險行業,必須依中央主管機關所定保險金額投保公共意外責任保險。

3. 為維護社區安全,禁止私自架設無線電台基地台等強波發射設備或其他類似之行為。

4. 為維護社區安全,禁止進駐各式違反政府法令及有傷善良風俗的行為或行業。

四、 公共空間管理:

1. 社區公共空間,為社區住民共有,不得私自任意修改或占用。

2. 公共空間的開放及使用辦法,由社區管理委員會或指定管理人訂定,住戶必須依規定申請使用。

註:生活規範為會議當天屏東縣政府提供之初稿,修正版本需由各部落召開部落會議再次討論之後,正式擬訂為長治百合部落園區的生活規範,相關之修正版本後續將再提供給讀者參考。

魯凱族、政府、慈濟,即將舉行三方公開會議

會終,霧台鄉長表示,「縣政府與重建會應該強烈的堅持一個國家一個政策。」同時會將昨日的「共識會議」意見都列入聲明稿裡,與政府、慈濟溝通。也聲明部落將來的遠景是大家的責任,把關則是公部門應該要有的責任。

繼前天(4/14)在屏東縣政府召開的記者會後,魯凱族人所共同聯署的基督宗教團體,也在昨日立即邀請霧台鄉公部門各階級代表來共同商討關於前天在縣政府的決議事項,在會議進行中並同時與縣府通電確認明日將與慈濟來做三方會談。

從三月中旬魯凱族人在連署八大訴求之後,終於在昨日定案於今日(4/15)晚上七點與政府、慈濟在屏東縣文化中心五樓演藝廳做「全面公開的面對面溝通」。

昨日在屏東榮家所召開的「永續家園-魯凱族長治分台遷村共識會議」(以下簡稱「共識會議」),雖由基督宗教團體邀請的「共識會議」,但仍邀請霧台鄉鄉長顏金成,來主持昨日下午的討論議程,各村村長與社區代表皆有參加,擬出屬於霧台鄉魯凱族真正的「共識聲明」(完整參與名單請見文後)。

image001-480
4月14日的「共識會議」,促成了即將在今日(4/15)舉行的三方公開會議。

4月14日「共識會議」討論的議案如下:

(一)部落參與重建規劃可行性(長治電台的空間規劃)

(二)教堂數及取得永久屋的公平性

(三)魯凱部落及文化的獨立性、完整性-德文與達來部落遷至長治電台問題(四)草擬共同聲明

以下為會議概要記錄。

一、魯凱族人的「共識會議」聲明

(1)魯凱族人沒有參與重建計劃,如何落實重建條例精神?

第一個起身發言的鐘思錦牧師就先表示,根據重建條例的精神是居民可以自主參與,但如今卻沒落實在魯凱族人重建計劃中。而八八重建,同樣都是NGO協助蓋永久屋,為甚麼會有不同的標準,是不是也請政府監督?

台邦.撒沙勒教授也表示,重建條例第一條已說明尊重「原住民基本法」,但其實政府已經違反此條款的原則;而第二十條也說明,要尊重社區需求,「教會本身就是部落的需求」,因此不管幾間教堂都是可以談判溝通的,如果沒有跟政府與慈濟溝通,結果只是犧牲族人的權益,再次造成內部分裂的傷害。

(2)沒有土地的族人,未來回部落要去哪裡?

對於此次是集體遷村的吉露村村長巴桂武表示,部落族人因為小孩念書跟工作關係,必須在山下暫時租房子生活。但因八八風災,整個吉露村遷下山後,有些部落族人回來會有沒自己土地的問題,是否也可以在長治分台預留土地給部落的族人,否則以後他們回到部落要去哪裡?

(3)為何會有政府與慈濟不同的永久屋審查版本?

這是目前霧台鄉遷村部落目前普遍面臨的問題,部落族人都是按照中央政府的規定來申請永久屋,但很多申請戶卻沒有通過。族人也表示原先跟公部門溝通過的坪數與戶數,後來也都不一樣。

(4)部落有教會,心靈才能重建。

谷川理事長賴聰明表示,如果教會先蓋阿禮跟吉露部落,那谷川部落呢?他表示:「對部落來說,有教會心靈才能重建,一個部落裡面如果沒有教會,就不像部落。

吳榮標牧師則表示,對於重建,政府只是要求NGO來做,卻沒事先有跟族人溝通,好像是我給你準備什麼你就拿什麼,所以現在才出現許多問題。族人希望是重建一個快快樂樂的部落,而且也該尊重教會的需求。

對於以上之聲名訴求,鄉長表示應將問題歸納好,明天統一提問,但對於長治分台未來也會有德文與達來兩個部落遷入,則表示也是這幾天才知道的事情,明天將會一起提問,請政府說明。

二、部落未來如何重建?

盧天武牧師表示,「經過兩三次的經驗,怎樣講都是『政府的意見』,土地有限、時間緊迫。」牧師也提出三項建議:1.有關分批安置的困難與問題,應要求縣府有明確的計畫書。2.我們要修法申請永久屋的條件。3.如果大家沒有辦法達成共識,就交給部落自行決定,或許會比較好。

杜神父則強調,在長治基地規畫的用途還沒有完全設定之前,應該要把所有的訴求空間全部提出。

而台邦.撒沙勒教授也表示,在現實問題的考量上,建議在重建過程中,由部落組織一個團體,與政府、慈濟成為一個重建溝通的「對口單位」。也希望各部落也不應該獨立作業,而再次造成族人內部的分裂。

柯海燕代表也表態,依高雄月眉農場與瑪家農場的經驗來看,月眉農場沒有溝通就開始動工,建議這次應如同瑪家農場,公共設施及家屋的設計雙方達成共識之後再動工,這樣問題也會比較少。也順道提及,之前縣長也提到要協助尋找公墓用地給部落,這個部份,目前政府也尚未給予回應。

會終,霧台鄉長表示,「縣政府與重建會應該強烈的堅持一個國家一個政策。」同時會將昨日的「共識會議」意見都列入聲明稿裡,與政府、慈濟溝通。也聲明部落將來的遠景是大家的責任,把關則是公部門應該要有的責任。

image003
台邦.撒沙勒教授表示,重建條例第二十條已說明,要尊重社區需求,而「教會本身就是部落的需求」,因此不管幾間教堂都是可以談判溝通的。(圖左一為台邦.撒沙勒教授)「共識會議」邀請與會人員:

屏東縣政府:原民處處長。

霧台鄉鄉長:顏金成鄉長

霧台鄉各村長:吉露村長巴桂武、阿禮村長唐輝次、佳暮村長柯五郎、霧台村長巴山光。

霧台鄉民意代表:杜春生議員、柯海燕主席、巴清良代表、麥秋春代表。

社區理事長:吉露:孫清吉、佳暮:杜明山、谷川:賴聰明。

部落頭目(耆老):

阿禮:包基成、杜信玉。

吉露:羅明財 。

佳暮:禹招捕。

谷川:林秋男、李清光。

牧者:

天主教:杜勇雄神父、杜惠蘭傳教員、杜勇仁修士。

安息日會:吳榮標牧師、許進登牧師、包明堂傳道、柯恩光牧師、柯定明牧師、沙繁雄牧師。

循理會:杜明發牧師、杜達偉牧師、柯彩貞牧師、巴學誠牧師、唐威牧師、羅正吉牧師、杜玉玲牧師。

長老教會:吳淑芳傳道師、洪玉虹傳道師、鍾思錦牧師、陳松得牧師、杜桂月傳道師、盧天武牧師、洪春發傳道師、葉健華傳道師、陳玫君傳道師。

好茶村:台邦.撒沙勒教授。

到社區說明並沒有那麼難

張局長很仔細的帶領民眾從衛星圖,一起確認荖濃溪在八八風災時洪水的動線以及各社區受侵害的情況。然後張局長很勇敢的走到工程設計圖前,他知道圖小鄉親不一定看得清楚,所以用很多肢體語言來描述堤防重建…

去年12月底,屏東的民間團體猶記得屏東縣政府在9月時對大眾宣佈,要儘速在年底前完成林邊溪流域的重建整治計畫。因此民間團體利用參加縣府社會處定期辦理的民間資源平台會議上,提案希望縣府水利處能於今年農曆年前後,規劃至受災社區辦理整治說明會,以便災區民眾瞭解政府整治進度,並據以判斷今年是否需要提早籌備防汛避災等工作。

水利處接到這個提案後,頻頻表示業務繁忙,並向民間團體表示能否不要辦理。為此,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體諒水利處繁忙問題,計畫拜訪水利處長謝勝信,洽談協助規劃最少的場次,以及建議說明的項目,讓水利處辦理社區說明會的流程作業負擔可以減少。但是,與謝處長電話相接的當下,謝處長以咆哮的口吻責怪,憑甚麼縣政府就要聽民間團體的!

這個責怪,讓屏東災區團體在資源平台會議上紛紛發怒,而水利處僅勉為其難於農曆年前在林邊與佳冬堅持只各辦一場說明,且謝處長完全不到場參與。於是曹啟鴻縣長只好親上火線,邀集林邊、佳冬新任鄉長,及部份村長,在林邊福記古厝親自說明。

image001
縣府水利處於佳冬鄉公所辦理林邊溪整治說明會

然而,大部分的災民還是無法知道林邊溪整治的政策資訊,縣府網站上也沒有任何進度公佈。直到曹縣長於農曆年後接到災區團體聯名陳情書後,決定再度親自出馬,邀請各團體到縣府聽取水利處的說明,並表達歉意。

image003
曹啟鴻縣長親上火線說明林邊溪整治計畫

也是因為縣長親自致歉了,因此各團體雖不滿意,但也勉強接受。

而在農曆過年前,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利用拜訪水利署第七河川局長張良平先生,表達希望高屏溪流域的社區能有機會獲得整治進度的資訊。張局長毫不猶豫的認為再忙也應該辦理。因此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極為樂意的協助規劃場次及動員地方團體民眾的任務。

3月21日早上由高樹鄉的舊寮社區開始,雖然因為大部分民眾晚上比較有空,所以上午多為老人家參與。但是,張良平局長親自上陣,帶著衛星圖、治理圖,甚至是工程設計圖。張局長說「他也沒有把握鄉親聽得懂,但是他願意盡量用通俗的說明讓老人家聽得懂」。

image005
第七河川局張良平局長於高樹說明荖濃溪整治計劃

張局長很仔細的帶領民眾從衛星圖,一起確認荖濃溪在八八風災時洪水的動線以及各社區受侵害的情況。然後張局長很勇敢的走到工程設計圖前,他知道圖小鄉親不一定看得清楚,所以用很多肢體語言來描述這次堤防重建如何加深堤腳,並用很多方式描述工程現場的進度與執行方式。結果有一位老太太大聲說「啊!這我們聽得懂」。結果張局長話鋒一轉,當場請村民協助全民監工,以避免包商偷工減料。

溝通的智慧,就在這個轉折之間。

張局長特別強調,這個工程的費用每一公尺就要35萬元,比台北淡水河的26萬元還多,為此他還被上頭唸幹麼作那麼貴的堤防?張局長並不覺得委屈,他表示高屏溪的高差比淡水河陡,河道中的巨石比淡水河系多,造成的衝擊力道也比淡水河強,因此這樣的堅固設計是有其必要性的。

image007
張局長充分進行肢體語言說明

由於成本貴且工時較長,光堤腳深度就達25米,等於八層樓深,因此可能要做到年底才能完工。張局長說到此還向鄉親鞠躬抱歉說目前為24小時連續施工,砂石車、工程車出出入入可能會影響居民生活品質,而且還會超過汛期,雖然他們預先會在堤腳前方設置緩衝工程。結果局長話還沒說完,很多鄉親就說「應該體諒啦!車吵沒有關係,只要生命安全有保障最重要啦」。

image009
高樹舊寮社區老人家與局長充分的互動與溝通,很雙向溝通的一場說明,氣氛很親切的互動關係。

但張局長仍保持其一貫負責任的態度,請求鄉親以及在場的民間團體,表示因為工程可能會超過汛期,而對於極端氣候的雨量很難有人保證任何的安全,因此他懇請大家一定要參與推動社區避災計畫,做好疏散的準備。

這關係已經不像是官民之間了,感覺就是親朋好友的彼此關切!

說明會結束前,很多鄉親認為應該讓更多人來聽,我笑著對張局長說,這下可身體會操壞了!他略為苦笑一下,但還是一貫的毫不猶豫說,必要時可以再選個晚上時間來辦吧!

到社區說明並沒有那麼難呀!七河局長全心全意的說明,應了鄉下一句話:積陰德,作善事!

(作者為八八社區再造聯盟執行長)

屏東縣府:「政府是慈濟的媒人」。魯凱自主重建生變

3月22日,牧師們依約來到縣府瞭解溝通結果,赫然發現,屏東縣府竟已於3月20日,單獨與慈濟和霧台鄉長在高雄靜思堂會談,不但未將族人八項訴求完整陳述,反而與慈濟協商九項決議,讓牧師大感錯愕。

魯凱「自主重建」橫生變數

回顧上週霧台鄉魯凱族四個遷村部落的發展狀況,3月15日魯凱族人到縣政府陳情尊重部落意見的連署行動,3月18日霧台鄉公所在屏東榮家召開與部落協調說明會,3月19日魯凱族人再到縣政府協商討論出八項底限訴求,縣府允諾將與慈濟進行溝通,如果慈濟可以接受族人訴求,就請慈濟援建,如果慈濟不接受,就請其他NGO協助,而縣府將於星期一(3月22日)告知族人協調結果。

到了3月22日,牧師們依約來到縣府瞭解溝通結果時,才赫然發現,屏東縣府竟已於3月20日,單獨與慈濟和霧台鄉長在高雄靜思堂會談,沒有任何鄉長以外的魯凱族人知道這個訊息,且在當日會議中,縣政府不但未將族人八項訴求完整陳述,反而與慈濟協商出九項決議,在3月22日「告知」牧師這些「決議」,讓牧師大感錯愕。

與會牧師群當場向縣府表達:「我們知道了,但是我們還沒有同意」的聲音,表示將把這訊息帶回部落,進行討論後在回應。

在這幾次的會議中,縣政府不斷表示,3月25日(本週四),慈濟的規劃團隊就要交出長治分台的規劃圖,準備審查通過。面對這個情勢,爭取自主重建的魯凱族人將如何面對,而未來要入住長治分台的魯凱族人,真的準備好了嗎?

img_4643-400.jpg
鍾佳濱副縣長邀請魯凱族人至縣府,溝通3月20日在與慈濟決議的九項條件。

縣府、慈濟、鄉長單獨會議後的九項結論

根據昨日副縣長鍾佳濱出示的3月20日(星期六),在慈濟高雄靜思堂,由鍾佳濱副縣長所主持的「屏東縣中央廣播電臺長治分台永久屋基地興建配置協調會」之會議記錄,共有九項決議,以下為當日會議參與者及會議記錄:

「屏東縣中央廣播電臺長治分台永久屋基地興建配置協調會」

一、時間:99年03月20日(星期六)下午15時

二、地點:慈濟高雄靜思堂

三、主持人:鍾副縣長佳濱 紀錄:陳秋香

四、出席者:客家事務處古處長秀妃、原住民處蔡副處長進文、霧台鄉顏鄉長金城、慈濟江委員子超、慈濟黃麗香師姊、慈濟王慧芝師姐、慈濟江淑清師姐、陳詩萍師姐

五、會中決議:

根據下列原則,屏東縣政府依霧台鄉公所之提議委託慈濟興建永久屋:

1、以實際居住者及其代表為單一溝通窗口。

2、對永久屋興建(家屋及公共建築)之建議以不影響興建期程為基本原則。

3、前項建議,由縣政府與鄉公所協調各方意見,求同存異,必要時由使用者表明意願作為減項興建之依據。

4、本案以完成家屋為優先並以實際居住者意願為考量;公共空間部分可待部落共同討論後決定。(如採預留空地方式)

5、前項之居住者意願調查由原民處及霧台鄉公所協助進行(如外牆粉刷裝飾方式等意願調查工作)。

6、未來家屋或基地內設施可以以工代賑或尋求政府補助等方式開放住民參與。

7、公部門及公共建築,其配置數量需求由公部門主政協調(如活動中心、衛生所等)。

8、災民永久屋審查結果相關事宜依政府與NGO共識協商確認。

9、針對永久屋興建有關不實及負面消息,由公部門(鄉公所)統一發言澄清。

屏東縣府對與慈濟共議之「九項決議」說明

在3月22日,縣府與牧師的會議中,副縣長鐘佳濱就強調政府是慈濟平地的媒人,所以在星期六會議中也是很努力替霧台鄉民爭取各項意見的要求,牧師詢問,是否有將魯凱完整八項訴求轉告慈濟?鐘佳濱表示說:「街道名稱本來就是鄉公所與當地政府來共同商討命名,生活公約有可能是大家認知上的誤解,所以對這個部分就沒有納入星期六做為開會的決議中。

至於訴求中的「四個部落的12間教會用地」,副縣長則是以口頭承諾說:「對慈濟來講,蓋幾間都沒差因為只是空地預留下來,教會這個部份是政府與部落自己再另外討論的,教會用地的預留會跟NGO團體去協調用地的空間調整,因為慈濟規劃案裡本來就沒有歸劃教會的部份,所以這個部份也不用跟慈濟談,跟慈濟講幾間沒意義,又不是慈濟要蓋給部落。」

在居民訴求的「房屋不要連棟,希望雙併」的部分,鐘佳濱表示,住宅的設計本來就是雙拼的,所以這個部分也不用再跟慈濟確認,而族人訴求「參與家屋規劃」的部分,副縣長轉述慈濟的說法是:「如果魯凱族人要參與的話,請推派有建築背景的族人出來溝通」。

至於四個部落要自己設計自己部落的入口意象沒問題,但是長治分台畢竟它是一個整體的基地,畢竟只有一個入口,而整體的規劃是由慈濟團隊進行,所以也是要讓建築師一起參與入口意象的設計。

至於3月19日居民提出的訴求第八項─「慈濟只負責建蓋家屋」。鐘佳濱則說:「我沒有直接拿給慈濟看,因為我想回到一個互相的心態。」

從鐘佳濱整體說明來看,3月20日縣府單方面與慈濟進行的會議中,並沒有如其承諾的,將魯凱完整訴求交給慈濟,反而主動作了篩選與詮釋,讓參與牧師群十分錯愕,雖未當面有激烈回應,但對於政府如此「逆向操作」的溝通模式感到十分失望,認為政府僅顧著做「慈濟的媒人」,卻辜負了族人的期待。
img_4639-400.jpg
盧牧師向副縣長表示政府這樣逆向操作的溝通模式,必須先回部落跟村民討論才會有下一步的決定。

魯凱族人的疑問

(1)何謂「求同存異」的決策?

在縣府與慈濟的決議中,有一項是「由縣政府與鄉公所協調各方意見,求同存異,必要時由使用者表明意願作為減項興建之依據。」,鍾佳濱特別解釋「求同存異」的意思是說:「依照居住者的意願,不同的就不要蓋,自行處理。如果慈濟想的,跟部落居民想要的實際上有落差,如果勉強別人接受,這沒道理。」

回到當初魯凱族人連署的立場,一開始政府就自行跟慈濟簽約興建長治分台,也沒有跟部落討論,是否就合理?

在一連串的與部落溝通,為的就是讓部落與NGO團體間的誤解與衝突減緩,但是在3月22日縣政府邀請的魯凱族人雙方晤談的會議中,並沒有邀請NGO團體(慈濟)出現,要如何讓部落與慈濟之間,有機會討論出「求同存異」的共識?

(2)忽然冒出的村長「部落會議」共識說?

縣府表示,3月18日的會議中,已經有阿禮、佳暮、吉露三位村長表示,村落已經召開「部落會議」,族人「有共同意願接受政府指定的NGO團體」來協助興建用永久屋。但根據深入瞭解,村長口中的「部落會議」,是在3月17日,也就是3月18前一晚,才緊急召開的會議,但是幾乎沒有多少族人知道這個訊息遑論參與,等於由村長和少數人直接做了上述宣稱。

另外,而霧台鄉遷村的部落,目前還有谷川部落的居民,也尚未同意是否由政府決定的NGO團體來興建長治分台的永久屋?按照這樣的情形,古川部落的村民該如何「求同存異」?

(3)政府說自己是慈濟的媒人,但卻未安排婚嫁雙方見面

若政府又說自己是慈濟平地的媒人,但3月20日與3月22日的會談中,似乎沒有見到媒人安排兩方面對面坐下來好好談的動作,反而是在3月20日與3月22日個別晤談,儘管會議看似公開,卻僅邀請霧台鄉長一人列席,從公所職員到鄉內各級人士,無人知情,更無邀請399份連署書中任何一人與會,鄉長當日言論,是否能代表霧台鄉遷村災民一致的想法

3月22日結論:「我們知道了,但是我們還沒有同意」

會議的最後,副縣長補充轉述慈濟當天開會的意思說:「慈濟也有慈濟自己的感受,所以慈濟特別要求要列入第九項,因為是這一陣子也許大家對外面的傳言,有一些誤會,可是還沒釐清之前, 就在網路上PO文,心都涼了,都不想做了。雙方還沒有充分的了解,造成外界的誤會,感到很遺憾。」對此,牧師回應,從3月15日部落的連署,至昨日的溝通方式,無法面對面溝通的會議,難道魯凱族人沒有遺憾?心也不凉?

針對慈濟對這部份的回應,杜神父表示:「我們也不太希望跟慈濟有衝突,但是有一個部分是,慈濟是否理解什麼叫『部落文化』,長治分台的永久屋不是開墾區,是一個霧台鄉魯凱族人的部落,部落文化呈現的是什麼?魯凱族文化所呈現的絕對不是現代化呈現的那種方式。杜神父也表示,跟慈濟溝通過很多東西,也很希望慈濟的設計者,能夠去看看什麼叫做部落?真正的部落生活樣貌是什麼型態?我們的要求,只是期望未來長治分台的樣貌是一個『魯凱族原住民的故鄉』。」

對這個部份副縣長也一再解釋說:「其實原因有二,第一個原因就是,生活經驗的差異、文化生活的差異。第二個原因就是,我們『白浪』的習俗,建築物路衝的問題,也就是風水的問題。那也有可能就是設計者不自覺的考量,就是這樣會產生不自覺得『盲點』。」

副縣長也立即表態,「將來有機會,可以將慈濟設計團隊找來,霧台鄉這邊也找部落自己有學建築背景的人,『因為專業對專業比較好講話』。並且轉述慈濟的立場是一個決策的系統,規劃長治分台的慈濟團隊建築師也是蓋過許多大案子的,也知道每個人的需求也都不一樣。所以未來跟慈濟的討論是以家屋優先,跟慈濟有關的政府出面來跟慈濟討論,跟慈濟無關的, 縣政府與部落自己在來內部討論。」

針對建築背景,有鄉民會後表示,魯凱族的確有建築專業背景的族人,確實有專業的立場做專業的對談。但是,慈濟在長治分台規劃的團隊中,是否也有深具魯凱文化與宗教涵養的規劃人才?

儘管縣政府的立場已經很清楚的告知牧師們關於星期六的決議,但牧師們也一再強調,昨天的會議,他們只是知道星期六決議的內容也了解,但並不代表同意,這份資料,他們必須還要帶回部落跟村民討論,才能告知縣政府最後的決定。

在這幾次的會議中,縣政府不斷表示,3月25日(本週四),慈濟的規劃團隊就要交出長治分台的規劃圖,準備審查通過。面對目前情勢,爭取自主重建的魯凱族人將如何面對,而未來要入住長治分台的魯凱族人,真的準備好了嗎? 魯凱的未來仍充滿變數。

建立 [因應急難的完整制度] (1)定期對話機制

以921為例,直至9月30日,南投縣政府社會科長都未踏出縣政府過,越無法瞭解各地實況越無法理解需求與可用資源的關連,當然組織統合這些是需要有經驗。後來透過當時屏東縣團隊的建議,婦團所召集與成立…

參與「莫拉克之後」的NGO伙伴好:

能有你們組織起來,對災後重建一定會有關鍵的影響。其實以921為例,許多NGO與各縣市政府都有協力救災經驗,尤其當年屏東縣蘇縣長的團隊也為埔里認真的盡過力。

可惜到如今,我們台灣國家與各地政府以及NGO仍未建立「因應急難的完整制度」。無論政府或民間,都欠缺這樣急難的模擬&演練,如果藉由「莫拉克之後」得以真正形成:

(1)在政府─有以公務員為主的建置,因應「急難的完整制度&組織」,以免政黨輪替如此刻板,又亂成一團;

(2)在民間─有以NGO在各地形成,因應「急難的完整制度&組織」。那麼這個 「因應急難的完整制度」是可以「集合眾人關注的力量,可以陪伴社區重建、農人復耕」

至於「透過反省思考,探索災難成因,找出與環境共存之道」,則需要各多的NGO結合社會各界,靈活的在政府決策之前提出具體建議,有效結合政府與民間邁向重建。

建議:應當建立與重建的政府團隊展開 定期對話的「機制」

目前當務之急是,安置中心的自救會之需求共識&橫向組織起來。自救會與NGO 結合社會各界,比政府部門之間(部會的本位問題)的橫向對話要快,故此刻提出具體建議,促使部會本位意見紛歧的消彌,讓務實的決策真正契合自救重建的需求,民間的團結才能夠有立場,去要求建立與重建的政府團隊展開,定期對話的「機制」。

相信此刻的社會輿論,會支持自救會聯合組織的建言,災難的組織性與社會注意的新聞時間點一錯過,避免如台北東星大樓、如台灣遷村的諸多經驗般,災民成為永遠的災民。因為當事件不再是新聞,同時也就不再有政治壓力,相對的也不再引起世人關切,如此在時間的因素下,又被慢慢淡忘於國家的角落。

定期對話的機制,其實是民主組合模式的落實。近十多年來,婦運姊妹組織集體的團結合作,針對「女性、國家、照顧工作」(註一)理想的建制,以及非殘補式福利的普及照顧福利政策的落實,可貴的傾盡全力跨越藍綠認同,不分政府與民間部門共同研議。

這樣民主組合的模式,是對話機制建立的原則,也是真正民主思維落實的示範。NGO組織無論是全國性或地方性都有機會,與中央或與地方政府對話,讓諸多相關需求與問題,有討論和互理解的平台。

921的對話經驗

以921為例,直至9月30日,南投縣政府社會科長都未踏出縣政府過,越無法瞭解各地實況越無法理解需求與可用資源的關連,當然組織統合這些是需要有經驗。

後來透過當時屏東縣團隊的建議,婦團所召集與成立的安置工作站,協助與縣政府溝通機會的安排。鄉鎮的座談會就從埔里啟動,第一次讓所有進駐埔里的NGO,及屏東縣團隊與縣政府正式共同面對面,相互瞭解各自所作外,進駐埔里的NGO也同時有機會表達了對政府的建言。

半天的聚會,縣政府傾聽與記錄所有意見,也讓縣政府社會科有勇氣(政府官員都很怕被k又不知如何回應?),迅速召開全縣的鄉鎮對話。全縣鄉鎮對話迅速於一週就完成,這些記錄經由社工專協的協助規劃,921滿三個月之際,縣政府就順利召開近126個NGO組織的聯席會議,共同分區分工合作的討論進行的會議場外,婦團的安置工作站也階段性任務完成而結束。

從這樣的經驗我們瞭解到:

跨越本位的平權尊重與合作思考重建之路,是穩定重建的重要元素

後記:

因為新災又會再來臨,以全球的溫室效應看,這樣的災難只會增不會減。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個人願盡棉薄之力,將許多參與建制的經驗陸續整理與分享。

面對農村部落如何研擬出,落實普及照顧福利政策的推動策略?這與莫拉克之後的重建實有相關,願藉由這機會我們來共同探討。

980818-644d2e3cfb_o-360.jpg

921地震至今,民眾逃難逃出心得,政府救災卻沒有進步(圖片引用自「漂浪。島嶼」部落格)。

註1:

「女性、國家、照顧工作」係女書出版 劉毓秀主編, 呂寶靜、陳景寧、周月清、王淑英、賴幸媛、胡幼慧、劉梅君、張晉芬、黃玟娟等共同撰寫。 目前 國家的普及照顧福利政策所依循的價值與原則,大都來自此書所論述。

(本文作者 曾任: 921南投安置工作站召集人、2001~2009行政院婦權會民間委員、婦運人士,現任: 桃園縣大溪鎮愛鎮協會顧問、婦權基會普照政策研議小組委員)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