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四期‧風暴從這裏開始

中部科學園區四期計畫,去年八月遴選彰化縣二林鎮為預定地。一個用地600多公頃、投入1.2兆、聲稱每年可創造9千億營業額、3萬個就業機會的開發案,是政府眼中拼經濟的救命仙丹。但另一方面,在金融海嘯重創高科技產業…

編按:

公視13頻道《我們的島》長期關注生態與農業議題,7月13日即將播出【中科四期‧風暴從這裏開始】節目,由資深記者朱淑娟採訪撰稿,以下刊出節目內容提要,瞭解更多中科議題,請閱讀「環境報導─我還會留在地球」部落格

【中科四期‧風暴從這裏開始】

首播:2009-07-13(一) 22:00
重播:2009-07-18(六) 11:00
採訪/撰稿 朱淑娟  攝影/剪輯 陳慶鍾

緣起

中部科學園區四期計畫,去年八月遴選彰化縣二林鎮為預定地。一個用地600多公頃、投入1.2兆、聲稱每年可創造9千億營業額、3萬個就業機會的開發案,是政府眼中拼經濟的救命仙丹。

但另一方面,在金融海嘯重創高科技產業、國科會負債高達千億的情況下,政府決定再度舉債興建中科四期,引爆國家資源不當投入、陷國家經濟於更大風險的疑慮。

特別是世界農糧組織才剛宣布全球飢餓人口將破10億人,中科四期徵收大面積農地、排擠農業用水、引發國家糧食安全、國土利用合理性批評。國家資源應如何分配才能保障台灣人民的未來,政府有必要給全民一個交代。

98710-cimg6764-360.jpg
后里農民全程監督環評審查,右起,月眉村長張欽桐、厚里村長陳慶龍、后里鄉農業與環保協會廖明田

內文

中科從91年起,陸續開發台中、虎尾、后里等三期園區,中科主張前三期園區土地核配率已達八成,用地已不夠,另規劃在彰化縣二林鎮開發中科四期園區,總面積635公頃,主要提供給友達一家公司興建面板廠。

工業與農業搶水

中區水資源已嚴重缺乏,中科四期二林園區再度引爆搶水爭議。

中科四期用水規劃,短期用水(98~100年),每日0.48萬噸,預計從自水來系統供應。中期用水(101~104年),每日7.13萬噸,由自來水系統、集集攔河堰北岸既有水源供給。長期供水(105年以後)每日16萬噸,由自來水系統及大度攔河堰聯合供水。

中科指出,關於短、中期用水已取得自來水公司、彰化農田水利會同意。依「調度使用農業用水契約書」內容,彰化農田水利會承諾以「持續穩定」提供園區用水。而且即使在枯水期、非灌溉期間也會「確保調度水量的穩定供給」。環評審查時有委員質疑這份合約「割地賠款」,非常不合理。

糧食自給率只有3 成的台灣,種稻總面積50萬公頃,卻有近半、22萬公頃休耕中 (一、二期作合計)。農地休耕只是因應世貿組織、調節產銷的權宜之計,並非廢地。當糧食自給不足,還有復耕的機會。一旦農地變工地,未來完全沒有緩衝的餘裕。政府在支持工業同時,是否想到糧食安全要付出多少代價。

工業與農業搶地

工業用地為了爭取完整區塊,農地勢必被犧牲。以中科三期七星農場基地為例,總計111公頃全數是台糖農地;中科四期面積635公頃,8 成台糖農地,其他2成也是農地、甚至有1成4是私有地。

台灣許多農田已休耕,政府又不斷為了工業開發釋出農地,有些甚至還是生產力高的優良農地。不顧農民意願強制收購農地也有違公平正義。

工業用地往往涉及徵收私有地,政府以「公益需要」之名,未依土地徵收條例規定的協議價購程序辦理。徵收價格往往過低,農民被迫賣地、且失去農保資格,導致農民的恐慌。台灣已是民主國家,但為了追求效率,輕易動用土地徵收權,未來勢必引發更大的民怨。

高科技廢水、空汙人人怕

中科四期二林園區未來光是揮發性有機物每年排放1000多公噸,對臭氧日益嚴重的中部地區而言,如果沒有其他有效的空汙管制策略,未來空氣品質的變化、民眾的健康風險難以預料。

另外,中科四期二林園區每天排放近10萬噸廢水,原本中科打算將廢水排入舊濁水溪流域、三和制水閘下游河段。福興鄉漁民抗爭後,中科提出改排濁水溪的新方案,從二林園區往南拉17公里專管,將廢水排放到自強大橋下游,下游高灘地有農作,出水口兩側有養殖魚塭,對雲林縣影響相當大。

中科一再表示,廢水符合放流水標準,適合養殖漁業。然而所謂低於管制標準,並不表示對養殖業、灌溉用水或民眾健康沒有影響。究竟有多少影響、又如何因應,政府有必要充分評估健康風險後,做出對人民最有利的決定。

中科四期的廢水不論排到彰化縣或雲林縣都不受歡迎,因為重點不在廢水排放到那裏,而是廢水根本無法讓人放心。未來中科必須誠實提出解決方案,否則即使強行過關,開發的正當性永遠都會受到質疑。

科學園區是迷思、還是未來

自民國69年新竹科學園區設立以來,台灣科學園區發展已經過30年,如今還是台灣賴以提升經濟的產業。但是,往年的高成長如今已不復見,國際間一有風吹草動,台灣科技業感受的衝擊也愈強烈,去年即負成長5%。

每當政府提案興建科學園區,理由不外促進經濟、增加就業,科學園區或工業區又往往設在經濟相對弱勢的區域,當地民眾對科學園區的期盼可想而知。

然而國科會統計,科學園區就業人口達20萬人,其中95%擁有高中以上學歷。中科表示,二林園區可帶進3萬個就業機會,但多數漁民只有國中學歷,他們是否真能進入科學園區就業也很令人懷疑。

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系主任徐世榮表示,科學園區是否真能為國家帶來這麼多的好處,大家好像都已陷入到一個迷思,好像科學園區都是好的。他認為,所謂的利益,絕對不能只從經濟面向來考量。

徐世榮指出,永續發展的概念政府已經推很久了,但都只停留在表面上、口頭上,並未真正落實。「你說農業不永續嗎?」他認為農業是非常永續的,可以世世代代養活很多人口,當然政府也應重視工業發展,但不能像現在這樣,動不動用經濟產值把農業侵奪,完全以為工業發展是最好的。

「我們台灣未來生存的命脈,在於我們人民對土地的認同跟愛護,這才是最關鍵的。」

側記

金融海嘯算是對過去全球經融體制的一次總體檢,許多曾經撐起經濟半壁江山的產業如今面臨重大挑戰。光電、半導體這些高耗能、高耗水產業未來是否能重新再起,已引發巨大疑慮,許多國家為了避險,已積極尋找綠能產業。

如今政府依然把重振經濟的期待放在光電、半導體業,投入巨大資源,已對其他新興產業產生排擠作用。隱藏不見的,還牽扯工業與農業搶水、農業面積減少衝擊糧食安全、工業汙染的世代正義等爭議。

我的地方感─彰化福興

因為粘這個姓氏很特殊,每次總有人問我是哪裡的人阿,小的時候我也不太知道,後來發現,我竟然是女真族的後代呢!因為這樣,有的同學都會戲稱我是格格,有時候跟他們鬧著玩,我也會說:「很好,平身。」…

在我生活了這麼多年的日子裡,我最喜歡的就是我的家,不只是我的父母和姐姐,還有附近的親朋好友,都讓我有種無法言喻的情感,我想,這就是我的地方感吧!

福興的黏家村

我的爸爸有七個哥哥,原本住在福興粘家村裡,後來他們再加上一些親戚一起搬到彰化居住,他們用自己的力量建了一棟房子,類似一條龍,然後有塊大空地可以當作停車場,大家比鄰而居,方便有個照應。

生活在一個大家庭,原本我還覺得事件很不好的事情,第一個原因是要記住的人很多,第二是長輩們都很注意小孩子的成績,我很討厭這種互相比較的感覺,第三,因為我爸爸是八兄弟裡最小的,而且又很晚才生下我,因此雖然我的輩分還算蠻大的,但我的年紀最小,跟同輩分的會有隔閡,跟我差不多年紀的,卻都要叫我姑姑、阿姨,甚至有的比我大好幾歲呢,把我都叫老了。

只是隨著年紀的增長,我發現我很喜歡這樣的生活,因為住的近,不僅可以聯絡彼此的感情,有困難時也可以互相幫忙照應。

小時後我是個很愛打扮的小女孩,而且剛好有位堂姐的婆家是在理髮的,每次她回來時除了會幫我剪頭髮以外,總是會送我口紅、指甲油,現在想想,我那時候怎麼會這麼花俏。

大家庭的節慶

因為親戚多,所以我參加婚禮的次數相當的頻繁,三不五時的,家裡便會收到喜帖,而且我們辦的喜宴都是傳統辦桌流水席的那種,如果是阿伯家的人辦的婚禮,便在房子前面的空地辦,如果是沒住在附近的親戚家的婚禮,就大夥一起開車去參加。

在婚禮這種時刻,總是可以看到很多沒見過的親戚,因為他們都沒有住附近我都認不太出來,而且因為人數真的很多,我們每次辦的喜宴規模都相當的浩大,少說也有二、三十桌。

我的家庭在我們生活的那個地方還蠻有名的,很多人都知道八兄弟,每年的大小節日,我們那邊總是相當的熱鬧。記得農曆有個日子,在我們這裡是晚上十一點多才開始拜拜,拜完之後還要放鞭炮。

到那一天的時候我都很晚睡,而且好笑的是,因為大家都同一個時間拜,所以放鞭炮的時間也差不多,一家放完換另一家,結果一放下來,鞭炮聲響了快五分鐘了吧。我都想說附近的鄰居不會覺得很吵嗎?不過都是認識的應該也不會計較這麼多吧!

當然過年時親戚們最重要的就是打麻將跟打牌啦,爸媽都會跑去跟親戚們打麻將,姐姐也去男朋友家打牌了,只有我,因為不會打牌也不會打麻將,只能在家看電視。而且大家還會组個進香團,包遊覽車,一起去拜拜。

元宵節的時候,伯母們都會自己搓湯圓,而且他們的方式是很傳統的,用一個很大而且圓形的東西,然後把湯圓放在裡面,手動一動,湯圓就越來越圓了,我也有去試試看,真的好好玩。我覺得她們很厲害,因為現在已經很少人會用古早的方法去搓湯圓了,不僅如此,他們還會自己做紅龜粿等等的粿。

另外有一次我看到他們不知道要做什麼,首先把豆子磨成豆漿,然後把豆漿裝到一個袋子裡,將它放在長椅上,然後用類似扁擔的東西壓住它,便會漸漸流出液體,然後袋子裡的豆漿就變成像固體那樣了,真是超神奇的,我一直疑問為什麼裡面的東西不會隨著液體流出去呢?是因為分子比較大過不去嗎?

端午節的時候,伯母們也都會做肉粽跟香包送我們這些小孩子。大部分的家庭中元節都是自己拜,但是我們卻是大家把桌子併成一個大桌後,各自把供品擺上去拜好兄弟,所以看起來超豐盛的,拜完之後大家也會一起燒金紙。

至於我最喜歡的節日便是中秋節了,在那天整個就是盛況空前阿,想想看,一百多人一起烤肉的景象,真是太熱鬧了!不知道為什麼,中秋節的時候,即使是堂姐們都會回來這邊一起烤肉,大人小孩齊聚一堂,我跟我的姪女孩很無聊的開始算起到底有幾個人呢!

我會這麼喜歡中秋節的原因還有另一個,因為我覺得在這個時候,許久不見的人都會回來一起團圓,大人們一邊烤肉、賞月、吃柚子,一邊話家常,聊著最近發生的事,小孩子便在空地放煙火,大家玩的都很開心、很熱鬧,讓我體會到大家庭的溫馨。

勤儉的大家庭

這個大家庭的人都很勤儉,阿伯們多從事沖床的工作,我爸原本跟二伯合開一家鐵工廠,後來便自己創業,跟我的媽媽一起打拼,我跟我姐也常常幫忙。

至於伯母們除了偶爾會到鐵工廠幫忙以外,偶爾會做做手工,而且他們還有自己養雞跟種田呢!只是我很不喜歡伯母把雞舍蓋在我家旁邊,因為讓我們家變的好臭喔,跟她講了很多次也沒用,也只能無奈的接受,也因為這樣,每天早晨都可以聽到雞啼聲,都不用設鬧鐘了。但有時候雞竟然會在深夜的時候啼叫,好吵!

不過我倒是很喜歡伯母種的菜,在我們家的對面有塊很大的田,很多伯母都在那田上種菜,只是後來被政府檢查出含有重金屬,就沒在種了,改成在家後面的一小塊田種,媽媽偶爾會去摘幾棵回來煮,頓時加了不少的菜呢!

想當初那片田還在的時候,我都會去摘桑椹來吃,不然就是去另外一塊水田抓蝌蚪,只是偶爾會有灰色的跟蝌蚪長很像的混在裡面,好像是蟾蜍的幼體,我現在覺得我那個時候怎麼這麼勇敢,如果叫我現在去抓,我應該沒有這個勇氣吧!

另外伯母也超喜歡種花的,空地的圍牆上都是她們的花盆,而且都開的很燦爛,不過我最喜歡蘆薈,因為我都會偷偷去剪一段拿來敷臉。

竟然是女真族的後裔

因為粘這個姓氏很特殊,每次總有人問我是哪裡的人阿,小的時候我也不太知道,後來發現,我竟然是女真族的後代呢!因為這樣,有的同學都會戲稱我是格格,有時候跟他們鬧著玩,我也會說:「很好,平身。」現在想想真的很幼稚。

高中時我才知道原來有粘氏宗親會,而且只要成績有達到標準還可以申請獎學金。每年的大年初四,便會舉辦粘氏宗親會的聚餐,主要是要拜粘氏的祖先,我真的有看到完顏阿骨打的名字出現在我們的宗廟裡面耶!看到歷史人物竟然是自己的祖先,真是很奇妙的感覺。

拜完祖先後,就是一連串的活動開始啦!中間會頒發獎學金,然後還會有卡拉OK給大家上台唱歌,也會介紹最近有什麼活動可以參加。我們家跟親戚們一群人浩浩蕩蕩的到了會場,還說要看到我上台領獎的樣子,主持人會把我的學校和名字都唸出來,然後才跑上去,親戚們還為我歡呼,他們似乎很高興八兄弟出了一個能夠領獎學金的人,覺得這是他們的光榮,能夠讓他們感到驕傲,我也覺得很高興。

近年來我們這附近的人都愛上了唱卡拉OK,我的五伯、六伯、七伯、還有另一個阿伯家中竟然都有卡拉OK耶!每個禮拜日,許多人都會到七伯家一起唱歌,切磋彼此的歌藝,七伯除了愛唱歌還很喜歡泡茶,所以去那裡的人都可以喝到他自己泡的茶。我們家的人也會去唱,一開始我去的時候,因為阿伯們都唱台語歌,我有些都不會唱,而且也聽不太懂,但是去了越多次,不僅我會唱的台語歌變多了,講的台語也變的比以前還要好。

家族的溫暖

前幾年我爸因為中風,鐵工廠被迫只好關閉,加上龐大的醫藥費,讓媽媽跟姐姐很累,好家在有親戚們的幫忙,不僅給我們金錢上的援助,也給我們心理上的關懷,因為這次的事件讓我們受到相當的打擊。在爸爸住院期間,親戚們都會去探望他,二伯更是每天都來幫爸爸按摩,讓我們很感動。七伯因為他自己也很忙,後來就很少來,但是我知道他一直都在關心我們。

後來我們把爸爸接回家自己照顧,於是我們把鐵工廠的地方改成客廳,放上爸爸的病床,因為病人不能太熱,連買冷氣的錢都是七伯付的。有他們的關心,讓我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很窩心,也讓我們撐過一開始那段難熬的日子。

今年是我第一次離家這麼遠還自己住,很捨不得,所以每到放假我就很開心,因為可以見到家人,有的時候因為考試而不能回家還會覺得很難過。

我覺得家是最溫暖的地方,遇到什麼不如意的事情,我的家人都是我最能依靠的避風港,在大學的生活雖然很新奇,但是課業的壓力也很重,每次我都好想回家,總覺得好像回到家就能夠忘掉煩惱,很輕鬆自在的感覺。隨著學期的結束,我終於可以回家好好的休息了。

(本文作者為成大學生,參與「農村社會與文化」課程後撰寫之「我的地方感」期末作業,經同意收錄於本專題中。閱讀更多專題內容請點選「我的地方感」專題)

鷺鷥營巢之孵育危機

正鵠候鷺鷥鳥回巢棲息時,卻意外親睹外籍勞工侵入鷺鷥林爬上「構樹」偷取鷺鷥鳥蛋,且不聽勸阻,行徑惡劣。而在另一邊的卻還有正在鋸樹的「歐巴桑」,一邊求情一邊說理,她才不情願地離開現場…

由於工作的關係,每天必須從芳苑出發,經二林、竹塘、埤頭、雲林西螺、莿桐兩地來回往返,當然也就特別留意觀察這一帶的田野景觀變化。

去年(2008年)8月紀錄了竹塘竹林社區保安巷口的「鷺鷥營巢」鳥口旺盛的景況,但最近卻發現鷺鷥林遭到砍伐以及噴灑除草劑,直接危及鷺鷥鳥的棲息空間

5月3日(日)的午後,特地進入鷺鷥林「蹲點」守望,一則瞭解實際林相被破壞的現況,二來紀錄「夜鷺」、「小白鷺」、「黃頭鷺棲息孵育的情形。鷺鷥林外圍,緊鄰馬路旁主要是「血桐」,中間較大面積則是「構樹」,內面則為「莿竹林」,而牠們築巢幾乎集中在中間帶的「構樹」上,而不是後方隱蔽的竹林,築巢密度很高,小白鷺、黃頭鷺築於高層,夜鷺則較低層,像是鷺鷥鳥們的「聯合公寓」。

980507-birdimage001-400.jpg

鷺鷥鳥的繁殖孵育期大都集中在每年一到五月,從交配、生蛋、孵蛋、育雛,直到七、八月才逐漸離開營巢地。目前鷺鷥林鳥口最多的為「小白鷺」,「小白鷺」是台灣十大留鳥之一,羽毛全身終年潔白,繁殖期頭後長出兩條飾羽,在完成育雛後會掉落。

小白鷺一窩會有二至四個蛋,據研究指出極少有五個蛋,生足窩蛋數才開始孵蛋,讓雛鳥同一至二天中同時孵出,方便育雛。孵蛋約需21天左右,育雛期則約30天,然後在「鷺鷥林」中學習飛行,35天左右的亞成鳥就會跟著親鳥外出覓食。

夜鷺」俗稱暗光鳥,意思是傍晚才外出覓食,白天駐守在「鷺鷥林」,是最先營巢的鷺鷥鳥。但與「小白鷺」同樣都是吃魚、蝦、蛙,不知道是什麼原因被視為「害鳥」。「夜鷺」全身灰黑色,下腹白色,繁殖季二至四月頭枕部會長出二至三根白色羽飾,育雛後掉落。

「夜鷺」一窩生三至四個蛋,淺藍色,生足蛋數後雌雄輪流孵蛋22至26天,育雛約30天,幼鳥在巢內遇有外力干擾時,會站立不動,枯木似的偽裝色以防備發現。不過,夜鷺教導小夜鷺飛行的方法,就是用嘴啄小夜鷺,將它往樹下推,很殘忍,也很有效。

黃頭鷺」為夏候鳥,因喜歡站在牛背上,或跟著耕牛(現在則跟著鐵牛),找被犁起的昆蟲吃,有時也會啄食牛身上的蜱蟎、蒼蠅、寄生蟲等,所以是牛隻的好朋友,又被稱為「牛背鷺」。

黃頭鷺的繁殖期頭頂至後頸部橙黃色,前頸基部和背中央橙黃色蓑羽,前頸蓑羽懸垂於前胸,背部羽飾向後長至尾部。冬天全身成白色,只在頭頂有點淡黃色,無蓑羽。

黃頭鷺跟小白鷺、夜鷺一起聚集營巢,繁殖前期嘴和眼由黃轉豔紅色,交配生蛋後褪去,一窩二至四個蛋,生足蛋數後,雌雄鳥輪流孵蛋,三週左右孵出小鳥,育雛期約30天,稍長亞成鳥隨親鳥外飛覓食。入冬後飛往南洋渡冬,春天再飛回台灣,為台灣鄉間最常見夏候鳥。

目前正值「夜鷺」、「小白鷺」、「黃頭鷺」的繁殖孵育期,鷺鷥林內魚腥味很重,不時還會從樹上掉下魚塊,可能是鷺鷥親鳥餵食幼鳥掉落,地面與樹上偶有鷺鷥鳥意外死亡的屍體

正鵠候鷺鷥鳥回巢棲息時,卻意外親睹外籍勞工侵入鷺鷥林爬上「構樹」偷取鷺鷥鳥蛋,且不聽勸阻,行徑惡劣。而在另一邊的卻還有正在鋸樹的「歐巴桑」,一邊求情一邊說理,她才不情願地離開現場。許多掉落地面的「鷺鷥蛋」,也只有撿拾送往其他蛋巢尋求「寄孵」,可是無法防止再發生。

當晚想好了兩個方法,第一就是用瓦愣紙製作為鷺鷥鳥請命的訴求,張掛鷺鷥林,希望入侵的民眾有所省思,但這是消極的作為。第二則屬於積極的,就是尋求「彰化野鳥學會」的協助,以採取更有效的嚇阻,不過,鷺鷥林地屬於私人荒地,也只能道德勸說。

5月4日(一),九點多撥了電話到「彰化野鳥學會」,「鳥會」的接聽人員很禮貌的問候,我則將5月3日星期日在鷺鷥林遇到的狀況,詳細地敘述著鷺鷥鳥窘迫的處境…,接聽的小姐,突然打斷說:「先生,你這問題可能向要農業處反應,而且要有現行犯的證據…」。

聽到她這麼一說,我立刻回以嚴肅口氣說:「小姐,聽妳的意思,是要我再撥一通電話,難道鳥會不能轉達相關單位處理,「鳥會」是社團法人,在與公部門的接觸上較頻繁,我相信妳們一通電話,作用會比我大..,哪個時候鳥會也開始踢皮球了…」,持續又說了一大長串不滿的話。

接聽的小姐連忙地解釋:「不是這個意思,我們會協助處理的,不過要麻煩你留下資料與連絡電話。」留下個人資料後,結束與鳥會不是很舒服的對話。

而就在二個小時之後,中午時分,接到竹塘管區警員的關切電話,顯然「鳥會」發揮作用。我又再敘述一遍鷺鷥林被破壞狀況,警察先生說他人正在鷺鷥林,並未發現異狀,並強調說會加強巡邏。

電話中則建議管區警察,去拜訪村長或者竹林社區發展協會的理事長,以「道德勸說」、「輿論壓力」最有效力,他們最清楚村內的動態,而且鷺鷥林若有他用,可以等到鷺鷥孵育期過後再處理,給鷺鷥鳥一條生路

在掛電話之前,警察好奇地詢問:「你是『保育人士』嗎?」並沒有正面回答他的疑問,但告訴他過中午會再去鷺鷥林「掛牌仔」,但是心想「保育人士」何時也成為「頭銜」?

這幾天(5/4-5/6),鷺鷥林並有再進一歩被破壞。有一句說:「沒消息,就是好消息」,未來大家要是沒有收到有關鷺鷥林的訊息,那就是好消息!

█ 請參考延伸閱讀:
台灣大學動物博物館夜鷺小白鷺黃頭鷺
彰化野鳥學會
環境資訊中心小白鷺黃頭鷺夜鷺

【千里步道】彰化海岸行腳0328

環島千里步道臨山近海,深入社區,期望透過每一個慢步行走與單車騎乘,喚回土地的記憶、聽見大海的呼喚。2008年12月5日,千里步道海岸智庫沙龍上,因著對海洋與海岸共同的關注,大家約定了2009年初春…

20090320-dscn5662-360.jpg

彰化海岸,一片寬達5公里廣大平坦的泥質潮間灘地,許多生物世世代代在此生活,平順的海流潮汐,將豐富的蜉蝣生物帶進帶出,招待成千上萬的招潮蟹、彈塗魚、過境的候鳥及各種底棲生物。彰化的海邊,具有生物多樣性的生態環境,也供應著討海村落每一天的生活。

然而,這片美麗的泥質灘地,面對的不止是風力發電機具(阻斷大杓鷸的飛行)、西濱快速公路通過(造成棲地的切割)、國光石化工業區(即將於大城海岸動工),還有,將落腳在濁水溪中游二林鎮的中科四期……,近70公里長的彰化海岸,承受著我們想像不到的巨大壓力。

環島千里步道臨山近海,深入社區,期望透過每一個慢步行走與單車騎乘,喚回土地的記憶、聽見大海的呼喚。2008年12月5日,千里步道海岸智庫沙龍上,因著對海洋與海岸共同的關注,大家約定了2009年初春之際一定要到彰化環盟蔡嘉陽博士故鄉的海邊,隨著長年守護海岸的蔡嘉陽實地走一次彰化海邊。

也許在守護行腳之後,我們會有共同的願景,為一直沉默地環抱著我們的島的大海做一點努力!

3月28-29日(週六-週日)【彰化海岸行腳–搶救潮間泥質灘地】邀請你的參與。讓我們一起走訪彰化海岸,吹海風,聞海味,腳踏沙泥,親炙海的美麗與哀愁。

dscn5689-550x404

活動行程:

28日(六)

集合方式-

11:00 第一集合地:彰化火車站(前站)集合,撘乘接駁車至芳苑農場

12:00 第二集合地:有朋自各地來-自行抵達芳苑農場。芳苑農場

12:00-13:30 芳苑農場用餐
13:30-15:30 從芳苑步行到大城海岸(國光石化預定區)約八公里海岸線

15:30-16:30 泥灘地體驗-拔除紅樹林幼苗活動,看牛車運蚵
17:30-19:00 返回漢寶農場,休息、用餐

19:00-21:00 智庫座談討論-彰化海岸的美麗與困境

21:00– 夜宿漢寶農場

29日(日)

08:00-12:00 漢寶福寶濕地和彰濱工業區單車導覽(約25-30公里)
12:00– 解散(地點-彰化區漁會-彰化縣鹿港鎮復興路485號。近彰化客運總站),活動結束。可自行安排鹿港古蹟巡禮。

主辦單位:彰化縣環保聯盟、千里步道籌畫中心
活動預期人數:60人(含單日參與者)
活動費用

(1)費用100元,含餐費。只參加單日活動。
(2)費用500元,含三餐一宿。全程參加。需自行前往芳苑農場集合,並自備單車。
(3)費用1000元,含三餐一宿、單車租運費、彰化火車站至集合點交通接駁。全程參加。

報名方式:請由此網址線上報名,於二個工作天內收到電子信件回覆確認報名成功,若無收到回覆請以電話確認報名狀況。

繳費方式:全程參加並租車需繳交1000元者,請於報名確定後以轉帳方式繳費。其餘參加者可於活動當日現場繳費。
(郵局帳號: 700 0311650 0733939 戶名: 社團法人台北縣知識重建促進會千里步道基金專戶 張長義)

自備物品:個人盥洗物品、私人藥品、健保卡、好穿耐走的鞋、遮陽用具、雨具、睡袋、手電筒、短褲、環保餐具(碗筷杯壺)
(補充說明:住宿點漢寶農場為木頭地板式通鋪,請自備睡袋,以簡便為前提。)

交通資訊:搭統聯至鹿港、搭台鐵至彰化市,鹿港及彰化市皆有員林客運(http://www.ylbus.com.tw),可搭乘至芳苑站,方便自行前往。

聯絡人:千里步道籌畫中心楊雨青02-29236464*17/0960-065144
彰化縣環保聯盟 施月英04-7626609/ 0911-761839

歡喜參訪學廣播

員林社大廣播班於2008年十月八日參訪歡喜之聲廣播電台,事前經指導老師許玉玲費心安排得以成行。許玉玲目前擔任歡喜之聲廣播電台節目部主任,帶著十幾位學員參觀…

員林社大廣播班於2008年十月八日參訪歡喜之聲廣播電台,事前經指導老師許玉玲費心安排得以成行。許玉玲目前擔任歡喜之聲廣播電台節目部主任,帶著十幾位學員參觀主控制與主播室,現場操作錄音、剪接、播放、Call機等電腦操作技術,分享聲優小天地的生活,學員又是記筆記,又是錄音,又是拍照合影,充滿新鮮與好奇。七點半,帥氣的台長侃侃而談創台歷史,這位創台長陳平高挑斯文,1973年就讀藝專一年級時就考進廣播電台服務,1999年到政大進修,轉眼間,成為廣播人的歲月,迄今三十五年如一日。他回憶小時候,對家裡那部長腳的大收音機特別好奇,常存疑木箱為何會傳出歌聲?於是趁大人不在,用螺絲起子掀開木箱,裡頭空空如也,對於幾條電線就能傳出逼真聲音感到神奇,這也成為他最初的廣播冒險記憶。

青澀的高中時代最喜歡夜晚的情人橋節目,台長聽著自己的情書透過優音念了出來,感動了自己,也因此喜歡上廣播。阿都問起為何取名「歡喜之聲」?台長談起2002年創台時,以閩南語節目為主,那時陳雷「歡喜就好」的台語歌紅遍街頭巷尾,於是「歡喜之聲」廣播電台的誕生希望如名歡喜廣播,開台時,八大電視董事長楊登魁、名歌星張秀卿等多位名歌星齊聚祝賀,楊烈和白冰冰並邀陳台長同台獻唱「愛你好不好」,當時真是盛況空前。

台長特地筆繪電台→發射電塔→發射機→收音機,圖文並茂解說廣播學入門,對於剛入門的員林社大學員來說,全都是寶貴的經驗傳承。資深的台長已經能樂在工作中,天天都想與聽眾分享,早期所學的廣播理論已不敷使用,在工作中學習成長,發揮創意和特色最珍貴。

1

歡喜之聲廣播電台陳平台長

接著節目部主任許玉玲、藝人許過頭夫妻檔分享廣播人的經驗和生活。許玉玲從外語系變成廣播人,迄今二十年的廣播經驗,她和夫婿許過頭因廣播結緣,現在已是廣播界資深的夫妻檔主持。藝人許過頭笑談從演藝圈轉型廣播界的來時路,世居二林的他本姓葉,十八歲和喜劇泰斗許不了學變魔術,十年後以藝名「許過頭」闖蕩臺灣演藝圈,但也同時學會煙、酒、檳榔等壞習慣。四十一歲跟許玉玲學廣播,不但壞習慣改掉了,也組成美滿家庭,廣播生活成為人生最快樂的階段。

二個小時的參訪感性與知性兼具,從廣播實務的見習,到成功廣播人的經驗分享,讓學員大開眼界,直呼過癮,紛紛拍照留影,期勉自己加倍努力,今日歡喜學廣播,假以時日也能歡喜主持廣播節目。

2

員林社大廣播班師生參訪歡喜之聲廣播電台

3

右起藝人許過頭、許玉玲老師、邱美都、班長

強韌的生命力

在薔蜜颱風天看到新港國小師生熱情的心得分享,好溫馨耶!個個都能將心中的感覺表達出來,真的好棒!不得不對新港國小豎起大拇指:「讚啦!」在講演中聽過就能記下來…

2008年9月25日,為了我們賴以生存的可愛地球,受邀到彰化新港國小分享節能減碳抗暖化的議題。10點從員林依指示的路線圖前進,但事實走的早已偏離路線,因為每在十字路口時很難判斷身在何處,而錯過應該轉彎的重要點,還好直覺會告訴自己可能已經錯了,折回請問路人終於來到伸港鄉的新港國小,依指示方向前往停車場大門卻深鎖,正在猶豫該怎麼辦時,碰巧也來了一輛摩托車也在大門前停下,相詢才知道下課就會有人來開門,而且已經快下課了,果然真的門開了我也進去了,找到訓導處王秀蔥組長,她很訝異我怎麼這麼早就來了。因為地點陌生不知是否能一路順暢,加上要事先做好準備測試播放的工作,1點半開始等午休節束肯定來不及準備,我也擔心來到伸港找不到蔬食,所以就從家裡備好餐食與他們一起共進午餐。王秀蔥組長主動的告訴我訓導處窗外的兩顆木棉樹,就因為它那飛舞的棉絮有人會過敏,已經被環切等待自然枯死,偏偏木棉樹就是不死給他看,自己復癒長出新皮,王秀蔥組長說:「小樹苗長成大樹要歷經多少歲月?讓他結束生命卻只要幾分鐘,幸好遭受剝皮酷刑的木棉,堅持活下去,讓我很感動,所以我常以這兩顆木棉樹作為生命教育的題材。」也難怪她會急著分享給我,我就在內心想著受創的地球你是否也能像這兩顆遭受剝皮酷刑的木棉,堅持活下去,快速溶化的冰山是否也能在我們共同努力下停下腳步,木棉強韌的生命力讓我看到挽救地球的希望。

王秀蔥組長說:「這次活動是年輕有為的訓導主任一手策劃,這天剛好外出研習他就事先交代柯得欽組長幫忙,還請校長致詞,獎品也準備好了,今年7月才從明道書法研究所畢業的柯得欽老師,是生教組長。他犧牲中午休息時間和資訊組長合力,將所有事前工作都準備好了,讓我很感激感動呢。柯得欽老師的書法功力有目共睹,也是我們學校的書法老師,視聽教室牆壁就有他的大作。」

五、六年級的學生陸續入場就座好了,彰化縣第一美女百變校長馮幼中;因另有要事無法留下來,就特別準備了一些資料,請教務主任柯順議送給我,活動進行著一開始發問問題時,舉手搶答卻意外的踴躍,讓我一時無法請誰作答而喊卡,這種現象是在多場講演中少見的,尤其是在海邊的鄉間學校。結束講演後的心得分享一樣熱絡有趣,更由他們的回應中得知他們都聽進去了,他們最關心的就是北極熊的存活和糧荒,有位同學直接坦承的說:「我要吃蔬菜才不要吃黃金咧!」

全體專注聆聽真是難得啊

全體專注聆聽真是難得啊

更特別的是無意間聽到教務主任說:「這位同學很會唱歌……」所以我就邀請他唱給我們聽,柯冠瑜同學有些靦腆的接受了,唱了「聽海」,可惜剛好我在換片只錄到後一句,我就帶動同學喊著安可!安可!他躊躇了一會兒就唱了第二首「雨天」。哇!這時我看到的是一位小歌手,完全放開投入的演唱,將整個活動帶入最高潮,也在完美的樂音中劃下句點,卻在我心洶湧翻滾。

柯冠瑜同�演唱的神情

柯冠瑜同學演唱的神情

王秀蔥組長在信中寫道:「我的學生有上網寫心得,但是網路好像有問題,他們忙了一個早上,好像都沒寄成功,從網站查不到上傳的資料,怪哉!」原來是負責單位審慎的規定;需經本會確認,內容無人身攻擊等不良言論、理念正確之資料才會公佈於網站供大家參閱(所以無法即時看到)。我再度受到新港國小師生熱情感動決定書寫報導,我開始穿梭在校長給的資料中,原來有名的童詩詩人林武憲是新港國小的校友與退休教師,也難怪在海邊的小學能有文學刊物『新苗』已經出刊23期了。而且是高水準的又是雙語甚至是三語。

更值得一提的是;教育局計畫從96年到100年,完成4校(二林高中、民生國小、新民國小和新港國小)英語村的設置,今年將先行補助每校80萬元,由學校規畫不同的英語村模擬情境。新港國小校長馮幼中表示,該校英語村分三個區塊,比較特別的是,由於國內目前出國短期遊學人口增加,因此將以「出國情境」為主,首先是機場通關情境,接著到接待家庭,與接待家庭爸媽相處,最後則有伸港鄉特有的風情介紹,如海灘、蚵田等,此外,和美特產的織品特色也將納入英語村中。也因此走在學校的走廊就可看到雙語的佈置了,又因過幾天就是教師節了學校舉辦了教師卡的製作創意比賽,作品成績都出來了,多采多姿的卡片色彩鮮明內容溫馨;足見學生是在一個快樂的環境中成長,忍不住抓起相機拍下來。

教師節獲獎的卡片

小朋友製作的卡片

原來校長活力充沛親自參予校園的各項活動,才贏得百變校長的美譽,而校長的水墨畫更是氣勢非凡剛柔並濟,真是秀外慧中的美女校長。未來的英語村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成果,也期望在蔬食環保救地球方面有豐碩的成效!深深祝福!

在薔蜜颱風天看到新港國小師生熱情的心得分享,好溫馨耶!個個都能將心中的感覺表達出來,真的好棒!更可貴的是文筆流暢真情流露,又有個人的主見,不覺要讓人聯想是否有老師更正,仔細讀完每篇後發現有少數的錯字和一些錯誤的訊息(如一天和一年),不得不對新港國小豎起大拇指:「讚啦!」在講演中聽過就能記下來,真是了不起啊!感謝你們在我心深處注入一股暖流!催促著我繼續為地球我們可愛的家努力,朋友們!讓我們攜手前進!

1

小朋友踴躍發言

大圳岸的榕樹下

夏末初秋假日,阿都穿梭員林郊外小道,圳溝旁住家悠閒,二條路叉口大榕樹下看見農友持著獨輪手推車,阿都親切招呼,這個純樸的謝農談起他所知道的在地故事。此處土名叫「大圳岸」,早年四處………….

早年樟樹東面稻田主人謝白皮,原住三塊厝埔附近,八七水災時,謝家轉瞬間被洪水沖走,謝白皮忍痛舉家遷移到大圳岸田地上,1959年建成三合院,今屬鎮興里十六鄰山腳路八十一巷。那時周邊全是水稻田,也有椪柑園,五百公尺內未見屋舍,謝厝自行打水一丈多就出水,後改為邦蒲汲水器。晚近,員林水公司在謝厝東面小路旁設汲水井,地底下埋大水管,抽取地下水逕送百果山水源地,淨化後輸送到此,1980年周邊聚落漸成,水電設施才完善,閒置的古井被填平。庄民感嘆,自來水質還不錯,但明顯感覺土地出水變少,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時,此處出現土壤液化現象,山腳路沿線,奄頭、番子崙連成南北斷層帶。

謝厝前原本是泥土牛車小路、圳溝、輕便車交會路頭,周邊農夫常在此處聚集休息,1980年謝白皮(1911-2000)摘種一株榕樹,榕樹四周多為刺竹欉和田園,小路旁刺竹欉多,形成大土堆,遠遠望去宛如綠色竹林隧道。榕樹周邊農田多,小路南岸屬鎮興庄、北岸田園屬浮圳庄。早年圳溝裡可抓土溜、魚蝦、蛤仔,每到翻土理田插秧前,白鷺鷥一群群飛進田裡吃小蟲,也會停在牛背上休息。晚近,有些農友轉做芭樂,白鷺鷥量減少很多,今日廣大田園除了水稻外,珍珠芭樂園也不少。平時水稻收割後,農友會間種疏菜水果,有些農友轉作芭樂、芎蕉、蕃茄、玉米等經濟作物。

近年,大榕樹漸成大綠傘,成為附近人家休閒聊天的好據點,也是這裡的明顯地標,員林鎮公所在樹下設立石桌石椅方便乘涼,並加裝兩面反光鏡增加行車視野安全。如今身影稀疏的老農依舊相信「做人著拖,做牛著磨,做狗著顧家」,種樹者已經到蘇州賣鴨蛋了,小樹變大樹、木橋變水泥橋、水牛變耕耘機、泥土路拓寬為柏油路、輕便車軌消失、汽機車增多,里民還是十分感謝他留下這棵大樹,阿都認為「虎死留皮,人死留名,謝白皮留樹影」,這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的例證啊!

tree01-360.jpg
謝白皮在1980年種下榕樹,前人種樹後人乘涼/楊銘欽攝

大榕樹上蟲鳴鳥叫,厝鳥、青笛仔、白頭翁、金龜子全都有;夜晚,火金姑閃閃發亮跳燈籠舞。只要小坐一番,就會發現在地農友個親切純樸,大榕樹下三不五時都有閒話家常的話題,若是哼哼被余天唱紅的「榕樹下」,吟吟臺灣囝仔歌王施福珍的童謠,都將趣味橫生。有個農友種芎蕉和麻笖,每日必報到,黃榮道一把吉他、一件帶土的白襯衫、一口台語輕快曲子,他說自己有醫學底,早年跟母舅學中藥理,自編自彈自唱「拔元堂之歌」。甘草人物軟化田園汗滴,阿都阿欽成為榕樹下的聽眾:

tree-360.jpg
榕樹下的農夫吉他手/楊銘欽攝

陳年的燒酒有卡芳,久年的病痛會真重,醫好內傷心輕鬆,達成人生的希望,勇健才會添福一世人。身體健康才有財福,卡哪輸致病心煩減壽祿,內傷引起酸痛真正濟,員林拔元堂的醫術是足真嘸是假,如有中風無問題。善心良術藥救治,就是病痛開運期,堅心配合的志氣,斬草除根得人意,回春轉去笑瞇瞇。人情屬紙一張薄,那無騙人上蓋好,有得救的患者有相報,這款是救人有好果,祝恁平安得人和。救治全省的拔元堂,館主絕無烏白講,榮名東南西北廣,救治已經十七、八年,合作的患者攏總真順勢。獨門根治酸痛理,嘸是真病無藥醫,經驗的效果零準時,醫好的患者滿滿是,風行全省各縣市。

村史新書又出爐了

採訪之後才發現北管與布袋戲是難分難捨的,也發現了它的美,就這樣越寫越多。很高興文化局沒將內容刪減,而將它分為上下兩輯出版了,其實從95年的處女作「番仔崙的鹹酸甜」,就是在康原老師………

彰化縣文化局於8月21日上午於文化局四樓會議室,再度辦理彰化縣「大家來寫村史27-31輯」新書發表會,由文化局長林田富親自主持,出席者有本次評審委員康原,新書作者張碧霞、洪長源、倪美瑗、陳仕賢等,以及關心地方文化的鄉親及各媒體記者。

photo-360.jpg
林田富局長、康原老師與作者們合影。

97年完成四部五本(27-31輯)的新書,分別為:鹿港鎮「鹿港不見天傳奇」(陳仕賢作)、彰化市「彰化市小西特色街巷」(倪美瑗作)、溪州鄉「東螺渡口-溪州鄉舊眉村」(洪長源作)、員林鎮「再現百果山風華」(上、下)(張碧霞作)等。

港鎮「不見天傳奇」主要書寫鹿港五福大街(長興街、泰興街、和興街、福興街、順興街)的街鎮發展與歷史、人文、信仰。陳仕賢長期在鹿港從事田野調查與影像記錄,將鹿港較具特色的宗教儀式,如送肉粽、送火神、暗訪、迎龍王尊神等儀式與活動,圖文並貌的呈現給讀者。陳仕賢滿懷感謝文化局給了這個機會,更期盼今年這些村史也能再度蟬連國家優良出版獎。

彰化市「彰化市小西特色街巷」,是一個充滿「區域魅影」的所在,四座城門中,西門可通鹿港、北門可往葫蘆墩為最繁榮的商業區。而連通西門與北門的蜿蜒巷子,稱之為「小西門街」(今和平路1巷與陳稜路194巷)。在倪美瑗筆下所稱的「小西特色街巷」已由一條巷子擴充到一個區塊,大約是指從彰化火車站為端點、以光復路為界的西半部許多蜿蜒曲折巷弄,有陳稜路194巷、永興街96巷,及長安街100巷、76巷、78巷和其他延伸的巷弄所組成的區塊範圍。
這個場域有賴和曾經登臨燕飲的「高賓閣」酒家、有謝雪紅和楊克煌倉皇走過的「醫生巷」、有見證布業繁榮的「紅葉大旅舍」(今已成紅葉童玩館)及各種甚具特色的鄉土小吃貓鼠麵、肉圓等,是一個擁有多重時空交匯的迷人景點。

倪美瑗是位年輕貌美講了一口流利河洛話的鹿港國中老師,是媒體的寵兒爭相採訪的焦點,每年都會來採訪的教育電台,除了採訪評審代表康原老師外,就是鎖定了倪美瑗,她說:「以前常想著我們對腳下的這塊土地到底了解多少?採訪過程雖然也會碰上一些問題,雖然我是和美人在鹿港上班,住在彰化市,這個區塊是我的生活環境,可是我對他的瞭解都只是片面的,但是透過這樣的訪談踏查寫作的過程,會有較深刻的認識,在訪談的過程中反而是被叔叔伯伯阿姨們感動,投入寫作是需要勇氣的,很感謝康原老師的協助與鼓勵,現在我要強調的是大家來寫村史;真的是每個人都能做的事,我們踩在這塊體地上有各種感動,我們就可以透過各種方式來呈現它,留下一些紀錄所記錄下來的這些東西就彌足珍貴。」
溪州鄉「東螺渡口」指的就是今日的溪州鄉舊眉村,介紹清乾隆初年漢人進入建立了「東螺街」,屬於東螺西堡;到了清嘉慶年間因被洪水沖毀,居民遷徙到東螺溪北岸另建新市街,就是現在的北斗。
「舊眉」,隨著時間的轉移已不見昔日的繁華,服務於西州鄉公所的洪長源;希望藉由「東螺渡口」的書寫,留下祖先的汗跡和精神,喚醒舊眉仍是溪州的驕傲,更是北斗尋根的地方。

員林鎮「再現百果山風華」(上、下輯)作者以「阿碧」為主人翁,運用說故事的方式,帶領讀者探索百果山的歷史、人文、產業、生態等,讓讀者隨著主人翁的腳步,遨遊在百果山的氛圍裡。

誠如指導老師楊翠所說:「「再現百果山風華」是一本內容豐富的村史,有周詳的史料,田野的人、事、地、物之訪查與建構,補足了文獻史料之不足。透過輕鬆活潑的敘述來吸引讀者閱讀的興趣,更可抹平代代間的鴻溝。」

張碧霞說:「採訪之後才發現北管與布袋戲是難分難捨的,也發現了它的美,就這樣越寫越多。很高興文化局沒將內容刪減,而將它分為上下兩輯出版了,其實從95年的處女作「番仔崙的鹹酸甜」,就是在康原老師的鼓勵下;也認為常民生活的書寫是重要的,才鼓起勇氣嘗試,接著96年的「走入員林街仔」相繼出版,但是今年度我已經沒再申請了,因為我發現地球暖化的速度太快了,全民政府若不覺醒,我們將會付出非常大的代價,甚至淪為環境難民,百年來世界平均溫升高0.62度,而台灣竟然是世界的兩倍以上1.3度,而多數民眾甚至政府官員有的是不知道最新的訊息,有的是不願面對,所以我決定走出來呼籲宣導,加入公益演講的志工行列,期望地球能在大家同心協力下獲救,這只是暫時停止村史寫作,以後還有機會再回頭來書寫。」

走在平安道上

因推動抗暖化蔬活地球活動而走入位在八卦山脈,近最高點的「平安學術文教基金會」,佔地二甲多在五個擋土牆護持的山坡地上,種植著世面上常見的各種果樹,是生態教學的自然教室…….

因推動抗暖化蔬活地球活動而走入位在八卦山脈,近最高點的「平安學術文教基金會」,佔地二甲多在五個擋土牆護持的山坡地上,種植著世面上常見的各種果樹,是生態教學的自然教室,更是戶外活動的好地方,蘊藏大自然的奧祕並且引起我們對大自然的關注。擁有寬廣的兩間30坪的冷氣教室,可供150人上課、開會用,有供學員用餐的餐廳,家庭式空調套房10間, 山莊有一甲地可種植醫學用的青草,讓參觀者帶回自己治療身體的不適,減少病魔的侵入。

樸實�又見特色的園區
樸實中又見特色的園區

「平安學術文教基金會」成立於1987年,由前台大社會系張曉春教授、彰師大郭惠二教授、前彰化縣長黃石城先生和董事長陳國雄先生‧‧‧等學術界熱心人士共同創立,本著關懷社會及提升身心靈的健康,歷年來已舉辦過多項的活動。

最值得一提的是1999年9月21日凌晨1時47分15.9秒發生的大地震,「平安學術文教基金會」接受了政府委託;在園區接納了許多受災戶;辦了心靈重建輔導,在心靈學習的課程中,赫然發現輔導的老師;竟然比受災戶反應出更為強烈的舉動,才知道輔導的老師在輔導過程中;已經接收了這麼大的傷痛,而這種隱藏的傷痕是自己所無法察覺的。

早年投入臺灣民主運動,後來從事社會教育運動的陳國雄先生,在了解台灣的司法生態後;放棄他律師的工作而加入生命線,進而成立基金會為弱勢發聲。

半線文教基金會創辦人劉峰松有一天傍晚,造訪芬園下樟空陳國雄先生的平安學術文教基金會,視野極佳感動之餘,即寫下「真情的歌詩」,成為翁金珠競選縣長的主題歌,歌詞說:「八卦山飛來歸陣的南路鷹,太平洋拍起萬丈的青海湧,大平原穿著滿天的紅彩霞,濁水溪灌溉曠闊的好田園,啊!這是咱彰化美麗的情景,亦是故鄉的歌詩。」

三年前的6月29日,平安學術文教基金會的執行長楊麗貞與世長辭,也由於生前無我的奉獻心力在平安這園地,陳國雄先生總是不停的感念,在每次的上課中總是不忘的提及,甚至去年底還再度將她的遺照拿出來,放在用餐的地方上香,因為他目睹正在為園藝鋪土的她突然身體不適,脖子的淋巴腫漲送醫檢查已是淋巴癌,而且短短兩個月就因腎衰竭與世長辭,陳國雄先生總覺得她是過勞死,整個園區裡裡外外、大大小小文武一手包辦,甚至連中午吃飽飯後;大家在休息時他也在拔草。

讓董事念念不忘的執行長楊麗貞
讓董事念念不忘的執行長楊麗貞

停辦多年的幸福家庭成人心性營,終於在6月28、29兩天在「慧海佛教文化基金會」與「平安學術文教基金會」聯合主辦首度展開,平常就很重視環保的陳國雄先生,特別安排了『你也可以選擇這樣的生活』課程,聘請我去主講,深獲大家的認同同表要一起來推動,也實際在這次的活動中都採蔬食,大家也對色香味俱全營養豐富的菜色讚不絕口;怎麼這麼香這麼好吃,哇!可以教我們怎麼煮嗎?其中一位國中生分享:在學校有一次試吃蔬食便當,才發現以前吃的便當這麼難吃。

黃昏時一起去踏青,路上看到不知名的果子就會問,而且很自然的就想去摘,懂得心理學的陳老師都會答應,即使摘下來的是不成熟的不能吃的,那種快樂比吃了還滿足也是值得的,陳老師已規劃好要再美化並且對外開放,因為他確信喜愛自然的人來了都會愛惜也不會破壞。陳老師希望能物盡其用,如果能有更多的義工投入,就能善加使用,因為自從陳麗貞離開後,少了好搭擋很多事的推動就趨緩了,現在需要一群人來努力的,期望能很快的聚集這股力量。

幸運的在未雨的黃昏竟看到了彩虹,而且是兩道彩虹呢,晚餐過後,夜色降臨,搬來椅子圍坐聊天看夜景,任涼風吹拂,仿佛就是人間仙境,如果不是晚上有課程,我想每個人都會捨不得離開這越夜越美麗的星空。

雙道彩虹我看見
雙道彩虹我看見

好奇又令人期待的心理學學習時間到了,陳老師在簡單的說明後,每人拿張小板凳圍成一個圓坐下來,一人點燃一個小蠟燭放在身前地上,供注視並象徵人人心中的一把火,關掉電燈開始在出家師父吟誦觀世音菩薩的聖號中,帶引大家進入催眠狀態,平常有禪坐的我自然進入禪定中,清晰的聽到播放感性的音樂聲、鐘聲、狗吠聲、機車聲、以及椅子滑動的聲音…,這時內心也浮現今天才認識的楊麗貞,非常感謝她。

當結束分享感覺時有很平和的、感謝的以及有位觀察到樸火自焚的蚊蟲,而體悟到人何嘗不是會跟這隻焚身的蟲一樣,盲目的衝衝衝而無法自拔,讓心靈定下來的最高意境禪定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上課專著盡在言表
上課專著盡在言表

晚上的課程雖在10點結束了,但這麼美的夜色令人著迷,把特地準備來的鹿港鳳梨餅、素包子、鳳眼糕、滷豆乾…餅乾以及溪湖的葡萄等等,那感覺有種在三合院賞月吃月餅話家常的感覺,雖然我們大家今天才初見面,很快就像深交無所不談大家就像一個大家庭,和樂融融共享夜色浪漫,不用舉杯邀明月一樣陶醉!

蛙鳴蟬鳴聲共鳴

當我感受到暖化對地球所造成的衝擊後,我鼓起勇氣打電話給退休的母校員林國中,想不到黃傳賢主任馬上決定,就在4月8日從員林國中的演講拉開序幕,至6月 5日世界環境日短短不到兩個月時間…..

當我感受到暖化對地球所造成的衝擊後,我鼓起勇氣打電話給退休的母校員林國中,想不到黃傳賢主任馬上決定,就在4月8日從員林國中的演講拉開序幕,至6月5日世界環境日短短不到兩個月時間,已踏過明倫國中、明湖國小、永興國小、僑信國小、太平國小、靜修國小、白沙國小、北斗國中、舊館國小、埔心國小、饒明國小、東山國小、羅厝國小,更在北斗國中校長黃開成大力推介下,造訪南彰化溪州國中、田中國中、埤頭國中、溪陽國中、田尾國中,深得校長師生的認同,大同國中、員林國小、育英國小、員東國小、青山國小也都答應。永興國小

永興國小

2

與北斗國中校長黃開成合影於宣導結束時

1

田尾國中林正義校長介紹並勉勵學生落實

於羅厝國小宣導

於羅厝國小宣導

舊社國小

舊社國小

在一場場抗暖化救地球的宣導中,最令我震撼的是靜修國小那場二千五名師生的互動,在pu跑道與人工球場上,竟不時傳來一陣聲勢浩大與我爭聲的蛙鳴,那哇鳴聲在宣導後仍不時出現我的腦際,讓人忍不住再度踏訪,原來這蛙鳴從去年開始初步出現學校水生池附近,今年擴散如兵團的蛙鳴氣勢,好奇的是「誰放養的?」第一個歡喜告訴我的是輔導室主任邱美都,她說:「訪問校長張信堯一回吧!會有更多生態校園的驚奇,還會讓你帶著原生種植物走。」

即使是在梅雨季節溼答答的六月初,校長仍然撐起傘帶我巡禮生態池、蝴蝶園,三五學生也撐著傘要來找尋上課要拓印用的落葉。我們邊走邊談,眼前這位親切的張校長四年前在秀水鄉陜西國小,曾注入心血,成功營造百類台灣原生動植物校園環境,並獲得環保校園美譽。

靜修國小

靜修國小

超值的荷花池、蝴蝶園、水生池、花草園在三年內逐一建置,起初,有很多原生種植物都來自陝西國小,有些同好也會自動送來或互通有無,在有限經費下,不知不覺植物種類增加,生態物種增加,且高達二百多種以上的台灣原生植物在靜修生根成長,校園顯得綠意盎然,四季各有生態的小故事在上演。邱美都表示春季期間,校園的蝴蝶處處比翼雙飛,蛙鳴競相比歌喉,各種台灣特有的花卉綻放笑容,還有明顯增多的常見鳥類飛來飛去,隱藏密處的鳥窩,讓她感到校園即大教室的驚奇。

邱美都興奮分享,兩隻白鷺鷥最近常出現在北面生態池,這是她服務這麼久以來,第一次在校園遇見的貴客,另外還有蜻蜓、毛毛蟲、豆娘、金龜、斑鳩、綠繡眼,以及台灣特有的花木與花卉在校園處處可見,以前上自然課常刻意找素材,現在校園即自然教室,真是棒極了!

五月的某天,一隻剛出生的小綠繡眼不小心摔落地面,被發現後撿到訓導處照顧,不願離開的母鳥啾啾叫著,於是小綠繡眼暫時住進鳥籠,懸掛在教室外的樹上,引來一群小朋友關注,師生一起觀察母鳥如何細心叼小蟲餵食,雛鳥與母鳥啾啾的深情對話,頓時成為師生的主題,當然!訓導主任江鈞正與輔導主任邱美都都不會錯過拍照記錄過程的機會。

邱美都表示在靜修這麼多年,最近更深切感受生態校園的生機與蓬勃,加入生態環境多了生命活力,除了校長專業規劃,顧問吳芳澤三年前拋磚引玉捐助外,還有宋彥材、董秋蘭、黃信源、黃文堯、蔡森林等默默投入,才能在短短三年展現豐富的生態環境。校長說的沒錯:『食材準備好;生物自然來』。 心想在抗暖化上的議題上,是否也能『少肉多蔬食,減碳做得好,地球自然就降溫』呢?
有關全球暖化的議題已經討論一些時日,多數人知道其嚴重性,可是很多人卻好像愛莫能助,認為個人哪能改變全球暖化議題?或許個人是微小,但如果集合起來無數個人,全球六十幾億人口微小力量就會變成強大力量扭轉浩劫。

到底全球暖化的最大元兇是誰?除交通、工業生產過程排放的廢棄,畜牧亦是。畜牧是全球氣候異常及經濟體瓦解的最大元兇!有人懷疑畜牧怎麼會是最大的元兇呢?

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農業運作方式產生巨大變化。農業開始商業化,在同塊田裡讓作物長得更快、收成更多。開始使用化學肥料、農藥和除草劑,同時密集養殖家禽牲畜,讓牠們長得越快、越重越好,用的土地越小越好。

以牛為例,為了讓牠們較快長大、變重,原本吃草改吃玉米,牠們被關在小空間裡,接觸不到草地,沒有空間行走,讓牛容易生病,為防止生病,業者定期施打大量抗生素,施打成長荷爾蒙讓牠們長得快。這些東西都有毒,或許業者說這些劑量只會殺死昆蟲,對人體無害,但現在已經在我們人體血液裡發現比五十年前多了百種化學物質了!這些化學毒素不光是耕種農作上用的化學品,還包括用來保存、催熟,以及讓食物顏色更漂亮、更吸引人的藥劑。為什麼畜牧是造成全球暖化最大的元兇呢?

第一、牛群放的屁和糞便所排出污染氣體有一百多種,其中氨的排放量就佔全球總量的三分之二,而氨正是導致酸雨的原因;甲烷排放量佔全球總量三分之一,這種氣體令地球暖化的速度比二氧化碳快二十倍。

第二因為要畜牧所以每年砍掉許多森林,世界的雨林亞馬遜河流域原有的森林中有70%都變成了牧場。也就是每吃掉一個漢堡,就有6平方公尺的雨林消失了。地球不結冰的表面積上,目前有三分之一是養牛羊的牧場。

第三、因為要種植穀物來飼養牛、羊、豬、雞等也每年砍掉許多森林,全世界有33%的可耕地是用來種植牧草飼料。

第四、全球有五分之一草地和牧場因畜牧過度而沙漠化。沙漠化導致的氣候變化及植物減少,將會增加二氧化碳的濃度,促使溫室效應加劇,使地球降雨量減少,產生旱災形成沙塵暴。海冰會反射80%的太陽熱能,海冰消失,90%來自太陽的熱能進入海洋,導致溫暖的海水加速冰層融化,形成惡性循環,美國太空總署(NASA)氣候學家茲瓦利說﹔「情況正變得比電腦模式預期的還要糟。」

如果不加以改變,預估2012年北極的冰山將完全融化,到時後將不只海平面上升淹沒城市,更恐怖的是海水溫度上升從海底釋放出來的毒氣,就類似瓦斯ㄧ樣ㄧ聞到吸入一定量就昏迷中毒了,所以我們現在要積極一起努力來避免這天的到來,再不做兩年後想做也無法挽回了,因為已經過了黃金時期就像急救一個病人一樣,錯過搶救時間再怎麼電擊也回天乏術了。

由以上的資料和數據我們可以了解,造成全球暖化就是因為人類不斷砍伐森林、加上交通、工業生產、畜牧等不斷增加排放二氧化碳、氨、甲烷等造成氣候異常,導致農產品欠收,對人類造成通貨膨脹的危機。最近的物價上漲就是澳洲乾旱造成牧草不足乳牛要提前宰殺,造成牛奶漲價。氣候異常,農作物生產有限,小麥、黃豆、稻米,通通漲。小麥是生長在比較寒冷的地方也因溫度升高而欠收,地球暖化所造成的全球損失已經超過每年全球的經濟成長率所有產值。其實更嚴格的說:『真正的元兇應該是人類!』

專家認為每個人應該做的事,就是要花更多時間來思考我們吃的食物。選擇權在我們每個人,我們可以吃得比較健康,而這需要對有些事情有比較多的了解,才做得到。比方說,你不了解吃的食物打哪兒來?耗費多少汽油,才送到店裡讓你買得到?我們又耗費多少能源坐車、開車去多遠的店裡買?其實我們不是故意自私,而是不知情沒有加以思考。一般人從來沒認真想過食物的任何問題,更別說要去想「為什麼要買當地食物」這麼複雜的問題。有誰知道為什麼要多吃當地食物嗎?

第一、買當季生產的有機食品。有機食品沒有農藥、生長荷爾蒙、抗生素,當季的作物生長力強能抵抗病蟲害,就不用消耗很多能源和資源。

第二、當地生產的有機食物,不會浪費燃料長途運送,更有助於地球維持生物多樣性。每一餐都能救自己救地球,每個人一天有三次機來改變世界,重點是,你吃什麼東西,全是你自己的選擇,如果只有你一個人每天選擇比較健康的食物,當然不會造成多大的不同,但如果一百萬人做同樣的選擇,就會造成很大的不同,越多人開始做些改變,越多農民會被激勵用無害的方式種植或養殖,那麼就會讓我們更容易從附近的農場買到健康的食物。

就像很多黑心貨,就算他標示得很清楚也未必就能相信對不對?互通有無本身並沒有錯。但問題是,為了要互通有無,我們耗費了這麼多的能源把這些食物運來運去,就造成地球暖化啊!尤其是現在問題已經嚴重到快要來不及了。

我們非常幸運生長在台灣豐衣足食,但是世界上有十億人口正遭受飢餓及營養不良之痛苦,每年有四千萬人死於飢荒,而且大部分都是小孩。因為以可以養活100人的穀物來飼養豬再吃豬肉只能養活8人,這數據讓我嚇醒了,決定出來分享我的認知。而世界上有三分之一的穀物不是拿來供應給人吃,而是用來餵牲畜,如果把穀物都用來給人吃而不是餵動物,就能解決世界飢荒的問題。所以當我們吃肉的同時請想想有人將因為我吃肉而餓死。請大家試著減少吃肉,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也為了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

所以緊急解決之道:蔬食、使用永續的能源、種樹,還有更簡單的嗎?

請大家一起來響應全民蔬食運動,將牧場、養殖場改為可耕地、種植樹木,全民全速讓地球恢復原始生態,自備杯碗餐具、購物袋、節省資源、能源。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