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下社區需要什麼樣的老人教育?(1)

照顧老年生活,其實是一件很有未來性的工作,因為我們大家都會變老,不是嗎?然而,不管是長青學苑還是樂齡中心,都讓我想問一個問題:我們需要什麼樣的老人教育?或更精確地問,在港邊社區這樣的一個鄉下地方…

2009年4月24日,晚上,在永安宮廟前的社區活動中心,由樂齡學習資源中心辦的健康促進活動正在進行。今天是第二次上課,由羅淞洋老師主講穴道按摩。

沒有POWER POINET 也沒有任何圖像資料輔助,羅老師從有人因穴道按摩而挽回一命的故事,講到經脈運行與穴道對應的治療功能,一如在課堂教授一般,連我這個曾經跟著朋友淺略學習,大致了解中醫概念的人,都聽得吃力,更遑論那一群大半都不識字的阿公阿嬤和阿伯阿姆(伯母)。

眼看著大夥兒的注意力越來越渙散,甚至有人在我耳邊問『今天不上上次那個嗎?』(指音樂治療活動),她週邊的人眼神也在問著同樣的問題,這該如何是好呢?

羅老師這時講到預防心臟病的穴道按摩,只見他一樣站在前面,按著自己手上的穴道示範給大家看,我趕緊趨前跟他說,是不是現場教大家按一下穴道,他這才走近聽課的人,一個一個確認是否按對位置,大家的注意力終於被拉了回來,並熱絡地按著自己的也看著別人按摩之後的反應。接下來講的幾個穴道,也都比照辦理。

後半段是由林明珠老師帶的音樂治療,她採用的是日本系統的教材,經過設計的音樂橋段配合動作,藉由聆聽音樂提升注意力,活動老人的筋骨之餘也具按摩刺激穴道的功效,還兼有團康的趣味,第一次上課就讓大家玩得不亦樂乎,難怪眾人如此期待。

教育部自2008年起,結合地方之公共圖書館、社教機構、社區活動中心、里民活動中心、社區關懷據點及民間團體等場地,預計分3年規劃設置368鄉鎮市區樂齡學習資源中心,希望『鼓勵老人重返社會,快樂學習』。

980525-age-p1030261-360.jpg
林明珠老師(右3)帶的音樂治療是專為高齡者設計的,也最受喜愛。

『樂齡』在台灣算新名詞,係沿用新加坡對高齡人士之稱呼,其實台灣民間似乎已經普遍接受『銀髮族』的指稱,為什麼一項新的政策出來,又要採用一個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的新名詞?『樂齡』的國語是要唸成『ㄌㄜˋ』還是『ㄩㄝˋ』,有些比較認真的人可能還得先猜個半天。

而且,用台語唸一點也不順口,不曉得客語唸起來如何?這就是台灣長期以來官僚系統與民間的落差,從來就是『你(民)要聽我(官)的』,缺乏『我要怎麼說才能好聽又易懂』的同理心與服務精神,另一方面,也是種創意的不足吧。

新加坡樂齡活動聯會(The Singapore Action Group of Elders, Singapore, SAGE)成立於1977年,是一個專為高齡者設立的非營利、非宗教、多種族、自願的綜合性民間福利組織,不僅主辦許多樂齡人士的活動,更成立了老化生活研究中心,針對高齡者身心發展、生活型態進行全面性的研究,將老化視為社會課題,而非問題,提供綜合性多元服務,使其成為樂齡人士權益促進的代言人。

P1030614
羅淞洋老師一一指導大家按壓穴道。

照顧老年生活,其實是一件很有未來性的工作,因為我們大家都會變老,不是嗎?相對於新加坡,台灣的樂齡學習資源中心剛起步,不過,之前對這個區塊並非是空白,內政部的社區關懷據點便是一大主力,唯資源分配上較偏重在福利服務照顧,具教育學習性質的『長青學苑』並不是主角。

然而,不管是長青學苑還是樂齡中心,都讓我想問一個問題:我們需要什麼樣的老人教育?或更精確地問,在港邊社區這樣的一個鄉下地方,需要的是什麼樣的老人教育呢?

當政府部門『好意地』要藉由教育來鼓勵老人學習,促進積極老化時,我們到底要提供給老人家什麼樣的學習課程呢?給經費、給場地就夠了嗎?

當我跟著社區的阿公阿嬤們一起上課後,我深深體會到:重點在師資啊!

參考文獻:

王維旎、林怡禎、張文臻(2008)。老人教育實務運作之現況與啟示:十個國內外機構的比較。《高齡教育政策與實踐》,五南圖書出版,P.179-201。

相關連結:

教育部設置各鄉鎮市區樂齡學習資源中心實施計畫

社區營造與形式化

而另一種形式化,則見於補助單位對經費補助的附帶條件,要求一定的參與人數,諸如說明會、上課研習等。這樣的強迫參與或學習,看似立意甚佳,但何嘗不是一種由上而下的指導(指令),與社造精神相逆…

2009年4月18日,今天適逢岳明國小五十週年校慶,又有許多團體來參訪,人手不足,已經N年不曾帶導覽解說的我被召喚來支援,對象是來自台北縣某社區的朋友,聯絡時對方表示有三輛遊覽車,需要二位解說員。原本預定下午二點半到的行程,一直等到四點才抵達,嚇~不是說三輛遊覽車嗎?怎麼是三的二倍,總共有六輛車!二個解說員要怎麼帶呢!?領隊的理事長表示『要聽解說的就聽,不要聽的就算了』既然帶頭的人都這樣說了,我們也不便計較什麼。

有人要聽導覽解說嗎?誰理你啊!六輛遊覽車少說也有二百多人,一下車大部份的人就是往廁所去,比較有責任感的一群,則是趕快找好背景,拉好到此一遊的紅布條,擺好姿勢拍照,還有人自動自發『拆』了我們多元就業方案計畫的招牌,拿去當背景拍照。沒錯!因為經費核銷講究『證據』,這種照片是一定要的啦。(我聽社區工作人員說,還看過有團體來,單拍照就換了三條不同的橫幅哩,一條魚好幾吃,真是『經濟』啊!)

我們兩位解說員頓時成了姜太公,領著願意上鉤的人出發,大略估算,應該沒超過四十位吧,而且,眾人口中直嚷嚷『五點要準時上車』(奇怪,大家這麼守時,怎麼來我們社區的時間會延誤一個半小時?),每往下一個點前進,人數就遞減(理事長便是在中途就給他消失了),最後只剩不到二十位,想來,我們還真是佔了人家便宜呢。

遇到這種來去一陣風的社區參訪團體,心裡的感想是:台灣的社區營造欠缺某種程度的『形式化』,同時,又在某些方面逐漸流於『形式化』。

980503-p1010858-360.jpg

一般來說,台灣社區組織的運作活動缺乏『形式化』(或稱『標準化』)的概念,基本的組織規章和程序,並未受到重視和踐行,而這些形式,用意是在規範組織成員間的權力,使組織的業務運作制度化,促進其永續運作的能力。

相對地,不重形式的組織中,慣例與自由裁量權被大量採用,充滿人治色彩,致使前後任的社區幹部,往往會對相同的事件做出迥異,乃至後者推翻前者的決策。才會讓我們看到一些案例,原本經營得不錯的社區組織,在幹部改選後遭到『崩盤』的命運。

同時,因為大部分的資源挹注必須仰賴政府部門,在機關行政的運作系統下,民眾參與社造的『形式化』則越來越常見。如文章開頭所述,為了要核銷而辦的社區觀摩活動,主事者完全不在意參與者從中見聞到什麼,又學習到什麼,難過的是這樣的情形,出現的頻率越來越多(至少在我們社區所遇見的)。

DSCN3344

而另一種形式化,則見於補助單位對經費補助的附帶條件,要求一定的參與人數,諸如說明會、上課研習等。這樣的強迫參與或學習,看似立意甚佳,但何嘗不是一種由上而下的指導(指令),與社造精神相逆,而或許有人視之為『啟蒙的必要之惡』,不過,學習宜重適度,學其所欲學,對被動員者而言,充人頭或過度學習難道不是一種生命與資源的浪費?

況且,『參與』未必被『授權』,最終決策的形成是掌握在誰手中?資源的分配者?社區組織的領導者?專業團隊?影響力孰輕孰重?在現行政府單位的會計年度與行政法規下,社區居民真正被『賦權』的討論與決策模式,將會是曠日廢時的操作。這也是不得不淪為『形式化』的無奈吧。

前些日子,有某社區的幹部來找我,要我幫他們寫計畫書,並直接言明要讓我從計畫經費中抽成,我明白表示不可能,但可以協助他們自己寫,一方面也試著問他『社區有想過要做什麼?要寫怎樣的計畫嗎?』他表示沒想過,只想到申請計畫補助可以幫社區存一點錢。唉,這恐怕是社造形式化的極致呀!

邁向治療性的社區營造

人智學的所有內涵都是具有治療性的,廣義的治療是修復、促進,也是提升。觀諸我們現在的處境,過度開發的生態環境亟待修復,整體的社會品質需要促進,個人的心靈成長則要追求提升。推動這些工作…

2009年3月24日,上午,教育部環境保護小組的張子超老師,陪同日本惠泉女學園大學的澤登早苗博士等一行人,前來參觀岳明國小永續校園計畫,中午在港邊社區阿嬤ㄟ灶腳用餐,接著走訪了社區再生工藝坊、阿祖ㄟ便所、阿公ㄟ工寮、嶺腳埕、無尾港水鳥保護區解說中心及願景館(港邊染坊)、百年石板屋後離去。

P1020379

在地陪同的人是高野景觀規劃公司的石村敏哉先生,因為來訪者中有他已經卅年沒見過面的舊識,他也就順理成章變成隨行翻譯人員。

用餐時,張子超老師問了一個問題:『台灣應該沒有幾個社區像你們這樣做吧?』我沒有立即回答,『嗯~~』了幾秒鐘後,我說:『我沒有辦法回答這個問題~,因為真的不曉得台灣其他社區的情形是如何?無從比較。』或許,我心裡真正的想法是,社區間本來就不適宜也無須比較。

當來到嶺腳埕,看到社區展示的再生藝術、彩繪石頭魚及植物染等作品時,石村先生主動向我表示:『雖然我也不知道台灣其他社區的情形,可是,能像你們這樣做的社區應該真的沒幾個吧?你們做的東西怎麼可以這麼有藝術性!』他的日本腔國語更加強調了驚嘆之意。

我還是無意討論台灣有幾個社區跟我們像或是不像,不過,石村先生倒是看到了一個重點——藝術性。

P1120365

980428-dscn7091-360.jpg

這幾年,我們確實傾向在社區營造的工作中,注入了更多的藝術性。

為什麼呢?

因為這些年的社造歷程,讓我們體悟到,此時此刻,我們需要的是具有治療性的社區營造。

敏感的人可能會質疑,這樣的說法是表示大家都有病,需要治療?治療這件事,不應該是專業的人去做的嗎?一般人如何有能力去從事治療呢?

容我引用人智學創立者史代納(Rudolf Steiner 1861~1925)的話,他指出『在古老的時候,曾經在先知的心魂裡,存在著一份思想:本質上每個人都病了,而教育被視為一種治療的過程,它促使兒童成熟,同時健康,以達到完美的人類生命』,史代納在這樣的理念下設計出華德福學校(Waldorf School),並以為教育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治療。『達到完美的人類生命』,豈不是和自詡要『造人』的社區營造理念相契合嗎?

人智學的所有內涵都是具有治療性的,廣義的治療是修復、促進,也是提升。觀諸我們現在的處境,過度開發的生態環境亟待修復,整體的社會品質需要促進,個人的心靈成長則要追求提升。推動這些工作,藝術是最好的工具,也是最佳的場域。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社區營造呢?一個與藝術共舞的治療性社區營造。

980428-dscn1089-1.jpg

延伸相關連結:

宜蘭縣慈心華德福教育實驗學校

華德福教育簡介

社區營造與在地經濟

為什麼鄉村地區的社區營造,總難免要碰觸到所謂『社區產業』的問題?因為這正是讓經濟權回歸到社區群體的可能且必要的途徑之一。然而,這也將是一條漫漫長路。因不忍見到社子島因開發案而埋沒於台北盆地…

2009年3月30日,東吳大學政治系劉書彬副教授,帶著學生及一群社子島的社區朋友們,一行約八十人來港邊社區參訪。應他們的要求,在簡報之後還有座談,社區這邊的代表有總幹事林茂松、社區理事林東立、多元就業方案專案經理林淑慧和我共四位。

980418-yilan13-360.jpg
東吳大學學生及來自社子島的社區朋友

東吳大�-2
港邊社區總幹事林茂松(站立者)在座談時,與大家分享他參與社區事務二十多年的甘苦談

座談現場,與會者提出不少問題,其中最受到關注的顯然是社區人口老化,以及昔日的經濟產業(牽罟)喪失後,留在本地的社區居民以何為生?在無法留住年輕人口的情形下,社區的未來在哪裡?

這幾年在推動社區營造的過程,仰賴著由全球生態社區網絡(Global Ecovillage Network)所提出的社區永續性評估(COMMUNITY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 ,簡稱CSA),這同時是一份檢查清單,是發展來協助社區評估他們在增進永續性上的成就及詳細計劃方向,對社區的成就以及該改進的領域提供一個有意義的評估。

評估檢核包括三個面向,生態面(Ecological)、社會面(Social)、精神面(Spiritual ),每個面向皆列出七大項的類別,其下則有數量不等的問題,每則問題的答案後面都有一個分數,填完之後所得的分數,即代表所屬社區的永續性程度。

依照這份檢查清單中社會面檢核表的第七項(請參閱附件)來檢視,港邊社區在永續經濟方面確實是極需要採取行動的,一如許許多多台灣傳統農漁村的命運,而這也是之前另一篇拙作社區營造與抵抗所指涉的課題之一:經濟的去中心化。

大概距今四十年及更早之前,住在港邊社區的人們,絕大部分都以農漁兼作的型態養家活口,牽罟是最主要的社會經濟活動,有其運作的組織模式,包括最早期由參與者共同為股東的『販罟』,繼之由個人獨自出資的『頭家罟』,以及進一步衍生的不參與牽罟但有股份的股東組織。而不同組的罟以及不同聚落之間的罟,還有類似職業公會的『罟會』在維持同業間的秩序。每年中秋(農曆八月半)還有『標罟』,股東或『罟腳』可在此時決定去留,選擇換不同的對象合作。

經濟生產方式形塑著這個社會的樣貌。牽罟專業的職務分工,同時代表每個人的社會地位;人力密集的工作方式,將家族成員的命運緊緊地扣合在一起;於是,整個牽罟到販售過程,孕育出本地居民的生活及文化特色。在這樣的時代,經濟權是屬於社區群體所共有的。

牽罟
牽罟

工業化、都市化及資本主義的消費方式,讓這樣的經濟體崩潰了。

為什麼鄉村地區的社區營造,總難免要碰觸到所謂『社區產業』的問題?因為這正是讓經濟權回歸到社區群體的可能且必要的途徑之一。然而,這也將是一條漫漫長路。

因不忍見到社子島因開發案而埋沒於台北盆地下的劉書彬老師,以高度的熱忱地陪伴著社子島的社區朋友,在以『人口老化與經濟的結構性問題』發問之後,她還主地緩和地表示提出這個問題對我們而言太尖銳。其實,這些問題一點也不尖銳,只是可能和社子島的人面對難以抵擋的開發案時一樣,有點淡淡的、無以名之的哀愁。

參考文獻:林錦賢,《螺響無尾港:牽罟文化全記錄(台語文版)》,宜蘭縣蘇澳鎮港邊社區發展協會,2008

【附件】

社會檢核表7

7.永續經濟健全的地方經濟

A.是否能明確地鼓勵社區成員創造具有下列特色的產業?

能強化地方經濟之產業:□是(4) □否(0)

不製造污染之產業:□是(4) □否(0)

不破壞人力資源之產業: □是(4) □否(0)

不破壞自然資源之產業: □是(4) □否(0)

B.地方銀行是否貸款支持永續性的計畫?

□是(4) □否(0)

C.有多少年輕人為了生計離開社區:

□大多數(-5) □一些(0) □少數(3) □很少或沒有(5)

D.社區成員因失業或沒有工作而接受資助或其他交易的情形:

□稀少(2) □偶爾(1) □經常(-1) □頻繁(-2)

E.多少社區成員在供應他們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食物、住所、衣物等)上有困難:

□大部分(-6) □一些(-1) □很少(3) □沒有(6)

如果社區成員間有經濟不平等的情形,是否有一套解決的制度:

□是(3) □否(0)

F.社區中的經濟系統:(可複選)

□可自我供給基本需求(5)

□有不傷害生態的家庭小工業(2)

□有可永續的小型產業(2)

□有以貨易貨的交易制度(2)

□有教育或計畫活動(2)

□有在家以電子資訊工作或其他工作(2)

□有義工及工作奉獻制度(2)

□有當地市場日(2)

□有監測社區永續性的募款基金(2)

□有為了社區之永續發展而願意提供自願性課稅(2)

□有與其他生態社區及永續性社區交流(2)

□為社區運作募款(0)

□為了賺取薪資而有很多人必須離開社區(-2)

□其他(每項一分) 請詳述:

G.社區成員積極參與經濟合作之情形:

在他們的生態區域內合作 □是(2) □否(-2)

在他們的國家或州內合作 □是(1) □否(-1)

與世界其他地方合作 □是(1) □否(0)

H.有多少社區成員會認為他們的工作是有意義並且使他們獲得成就感:

□全部或幾乎全部(4) □大部分(3) □一些(1) □很少或沒有(-2)

I.有多少社區成員認為他們的生活中享受著非金錢的富裕和繁榮

□全部或幾乎全部(4) □大部分(3) □一些(1) □很少或沒有(-2)

永續經濟健全的地方經濟 總計

★ 50以上 表示在永續方面已有極佳的進展

★ 25-49 表示在永續方面已有一個好的開始

★ 0-24 表示極需要採取行動,開始推動永續社區

相關連結:

下載CSA(英文版)

下載社區永續性評分表(中文版)

延伸連結:

北市府投入800億 社子島開發可望2010動工

社子島開發案的想像與真實:謝梅華

為什麼要做社區營造?外澳社區來訪有感

以社區的阿嬤們為例,我們三年多前開始鼓勵她們畫畫,雖然一開始會抗拒,但是漸漸地,她們從繪畫中找到自己的尊嚴與成就感,當子女們把母親的畫裱框變成家中的佈置,大家的幸福指數就越來越高…

2009年3月22日,上午。頭城鎮外澳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簡溪焰,在里長、社區總幹事、理監事、廟宇幹部們的陪同下,帶著一遊覽車的社區居民來港邊社區參訪,據表示,他們下午還將走訪冬山鄉的中山社區。

在社區導覽之後,約十來位代表和港邊社區的理事長林銀河以及我進行座談。簡理事長事業有成,已是可以退休的年紀,最近剛接下理事長一職,對於鄉親期望地方能更有發展的期待,顯然念茲在茲,來參訪之前,還特地自行前來了解、拜訪,我就是在那時認識了他。

由於對簡理事長之熱忱的感動,當然也希望這場時間匆促的座談能對他們有些許助益,我遂先向在座者提問:

『你們今天來港邊社區是抱著什麼樣的動機來的呢?想從中獲得什麼呢?』回答的內容大致摘要如下:

● 港邊社區做得很好,所以來參觀學習

● 社區想要申請政府計畫經費補助,不會寫計畫書,希望林銀河理事長可以幫忙撰寫,要怎麼抽成可以再談

● 外澳社區的地形狹長,空間發展受到限制,又有東北角風景區的一些開發限制,不知道社區要發展的方向是什麼?

● 社區要往那個方向發展比較實在?看到港邊社區有牽罟,外澳社區也有,或許我們也可以發展牽罟活動,配合地方的文化特色推動。

● 外澳社區沒有土地來經營公共空間,『無腳倘走路』,要如何走出去?

粗略掌握他們的動機後,我又進一步問:

『你們認為港邊社區做得好,可以回饋給我們,告訴我是好在哪裡?怎麼個好法呢?』回答的內容大致整理如下:

● 港邊社區能夠將廢物再利用,不要的木頭可以變成藝術品,海邊的石頭可以變成漂亮的石頭魚,很有特色

● 港邊社區經常在媒體出現

● 社區的動員力很不錯

● 是否有開發伴手禮或其他DIY活動是可以為社區賺錢的?這部分好像比較弱

了解大家的想法後,開始分享我的看法。

我首先向這群外澳社區的朋友表明,他們所以為的港邊社區的好,其實都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迄今約十年的社區營造,我們為的是經營一種生活方式,一種讓住在這裡的人覺得有意義、有品質,能夠活出生命價值的生活方式。社區產業如何賺錢,只是這一代人的事,我們之後的人,或許會有不同的賺錢方法和觀念。

980409-p1020320-360.jpg
(→港邊社區理事長林銀河(左一)與外澳社區的代表們座談分享)

我以社區的阿嬤們為例,我們大約三年多前開始鼓勵她們畫畫,雖然一開始會有抗拒,但是漸漸地,她們從繪畫中找到自己的尊嚴與成就感,當子女們把母親的畫裱框變成家中的佈置時,大家的幸福指數就越來越高了。而這就是我們做社區營造所要追求的。

第一次用台語表達這樣的想法,實在是有點『轉不過來』,而其中有更多細緻、細膩的內涵,也因為他們趕著赴下個行程而被忽略過。

總之,我希望大家能先了解,自己到底為了什麼做社區營造?這或許不是件短時間容易明辨的事,但卻不能不去探究。理應如此。

社區營造與抵抗

這個時代的人們,正身處在一個使用不適當的方式,卻試圖滿足現代生活需求的環境中。許多人正著手於改革生活,卻不明白生活的基礎到底是什麼。一如此刻『農村再生條例』草案引起的爭議;如果我們不了解…

社區發展協會一年一度的會員大會最近剛辦理,為了鼓勵會員出席,通常都有摸彩活動,今年獎品特別多,因為年底要選舉了,各方政治人物都自動奉上獎品來。

980326-resist-1-360.jpg

今年社區會員大會送給會員的東西是一包米和一包衛生紙,為什麼送衛生紙?因為那是沒有漂白的再生紙衛生紙,希望大家使用後能多多推廣。

我被抽中了!拆開紅包袋一看,是600元的禮券,兌換的商家是縣內一間地區型的連鎖超商。這好像是工作人員第一次準備這樣的獎項,用意是讓得獎者可自行選擇所需或所愛的物品,算是貼心的服務。

可是,我有不同的想法。我會問:『為什麼兌換的商家不要是我們社區內的店家呢?』印製簡單的兌換券,註明可在社區內的哪幾間店家兌換商品,商家收到兌換券後,再來社區發展協會換現金。有何不可呢?可是聽我說話的人第一個立即反應就是搖頭,嘴巴說:『太麻煩了!』

所謂的『社區營造』做久了,發現這件事其實是在做一種『抵抗』,抵抗工業化、資本化、全球化下的主流意識型態與價值觀。如果沒有這樣的體悟,做久了人會變『虛』,遂不知道『為何而戰』是也。

經常用人智學創立者Rudolf Steiner(1861~1925)的一段話跟人分享:

這個時代的人們,正身處在一個使用不適當的方式,卻試圖滿足現代生活需求的環境中。許多人正著手於改革生活,卻不明白生活的基礎到底是什麼。

現代生活的需求是什麼?而生活的基礎又是什麼?一如此刻『農村再生條例』草案引起的爭議;如果我們不了解農村對我們每個人的生命,以及整體社會的意義,不清楚農村真正的境遇與問題,這樣的一個法案,如何能改革農村呢?

不免想起曾經發起『募集與焚燒社造報告書』行動的台灣社造聯盟。當初說焚燬是『為了告別,也為了重生』『象徵告別政府社造業務的束縛,宣示社區在地力量的集結;從而讓「社造」不但具備「社區營造」的意義,並能體現「社會改造」的內涵。』

只是,在遇到『農村再生條例』草案這項攸關台灣農業存亡關鍵,連帶也影響著許多社區未來發展的議題時,不禁想借該聯盟聲明中的用語問:『你們到底帶著社區告別什麼?重生什麼?』台灣社造聯盟在此時扮演的角色是什麼呢?除了『對政府社造業務化的反抗』,『社造領袖們的自我反省與批判』在哪裡呢?

我們社區是個偏遠的小村落,除了三間跟著很多人一起長大的雜貨店、二家服務鄉親的豬肉攤和一家早餐店,完全沒有其他店家。昨天用那600元的禮券去買東西,如果這些錢是留在這些店家消費,甚至社區內大部分的人也抱持跟我同樣的想法,對在地經濟的活絡會有很不同的影響吧。

P1010817

社區的二家豬肉攤都是丈夫在外面的市場販售,太太留在家裡擺個小攤,讓大家不用跑去外面的市場買,服務鄉親的意味比較重,平時也是大家聚會聊天的地方。

對抗『集中化』、『集權化』是社區發展的課題之一,面對『農村再生條例』草案亦然吧!

台灣社造聯盟「 告別與重生募集與焚燒社造報告書」行動

http://blog.yam.com/tca2006/article/13338732#comment11853468

融入社區的地方文化館

宜蘭縣蘇澳鎮港邊社區緊鄰無尾港水鳥保護區,宜蘭縣政府於社區裡頭,結合綠建築的概念,規劃興建了「無尾港解說中心」,目前委託港邊社區發展協會經營與管理。然而,有限性的委託經費,並無法支持非營利性質的營運需求。

1994年文建會提出社區總體營造政策,鼓勵縣市及鄉鎮層級地方政府,依據在地特色成立各種主題展示館及展演設施,另伴隨後續社區營造之蓬勃發展,以及「地方文化館計畫」之推動,促進社區組織及民間團體,運用閒置空間,成立以文化資產、環境保育、生活美學、地方產業為訴求之小型性展覽、演出及活動空間。

許多館舍於籌劃初始,經常滿懷衝勁與熱情,但是,卻因未能針對後續組織人力及財務結構進行仔細評估,導致開館活動之後,淪於長期閒置、低度使用或無以維繫之慘痛結果。

仔細想想,由社區總體營造催生之地方文化館運動,兩者仍有本質性的差異,前者多少仍存在著社會福利的思維,因此,只要社區居民願意走出家門,共同營造健康環境,推動弱勢族群照顧,就覺得滿足與欣慰,甚至需要持續性的投入補助經費,也覺得理所當然。

不過,後者卻是一種高投資、低回收之文化事業,或許在評估、規劃、建置階段,結合政府資源共同推動,仍屬合宜,等到實際開館營運後,則普遍認為應該逐步減少政府資金挹注。可是,此時所需要的專業(職)人力,以及各項展演活動、解說教育課程,日常水電、網路、電信、館舍維護等開支,乃至典藏與研究工作之持續推動,經常遠非個別社區或地方組織,甚或多數地方政府部門,所能有效因應與面對。

這不由得讓人想到一句老話:
要害一個人,就鼓勵他去創辦一本雜誌。
現在也許可以改為:
要害一個人(或團體),就鼓勵他(們)去成立一間地方文化館。

也因此,除少數政府部門或企業及民間團體,的確擁有相當豐富的典藏文物,也準備好接下來之各項任務與挑戰,否則,真的不宜貿然邁向這條必須長期投入的不歸路。當然,這並不意味,地方文化館是個錯誤的推動方向。

宜蘭縣蘇澳鎮港邊社區緊鄰無尾港水鳥保護區,宜蘭縣政府於社區裡頭,結合綠建築的概念,規劃興建了「無尾港解說中心」,目前委託港邊社區發展協會經營與管理。

image001
兩棵大樹之後就是無尾港解說中心

然而,有限性的委託經費,並無法支持非營利性質的營運需求。還好,港邊社區自從1990年代前後,因為反對「蘇澳火力發電廠」之設立,結集了一群自然生態的愛好者,除長期關注環境事務,後續亦結合社區總體營造運動,逐步與社區居民共同朝向「生態社區」的願景進行努力。

社區裡頭,除解說中心外,還有私人民宅改造的社區願景館(目前已逐漸轉型為老人學習中心),新的願景館「嶺腳埕」,以及無尾港工坊等3個地方文化空間。後者由原本擺放漁具與牽罟用器具的工寮改造而成。男性長者於此傳授將木材以火燒烤,進而解決蟲蛀、發霉等問題之傳統碳燒工法,並將處理完畢的木材,製作成櫃子、椅子等家具,婦女們則接受預約,提供外來訪客美味的在地佳餚。

image003 image005 image007
無尾港工坊包括阿公ㄟ工寮(左)、再生藝品坊(中)、阿嬤ㄟ灶腳(右)等。

近年社區研發備受各界好評之石頭魚彩繪工藝產品,亦為社區帶來新的活力與生命,此外,也積極投入老人照顧工作,與鄰近岳明國小合作推動鄉土教育課程等。

這樣的累積與成果,讓原本於城鄉差距的趨力下,逐漸被遺忘與拋棄的鄉間社區,重新成為一個離鄉居民願意回此安享晚年的新「心故鄉」。同時,結合無尾港水鳥保護區之自然資源與上述文化空間之活力與能量,則讓港邊社區成為外來訪客可以到此學習生態知識、體驗地方工藝、品嚐社區美食、分享社區情意的「慢活社區」。

雖然港邊社區的經驗,並無法被全然學習與模仿,目前許多可見成果,皆有其獨特性的發展條件與推動歷程。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地方文化館若能與其週邊館舍,乃至所位處之在地社區進行相互合作,共同建構一個完整性的生活體系與生態脈絡,將有助於改善個別館舍之營運體質,提升執行效益,進而走出一條可以永續發展的迢迢活路。

小地方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