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哉,天災人禍杉原灣

杉原灣也有非常多的受災戶,大部分都在風災過後半個月內陸續死去,而且不可能會有中繼安置,因為他們根本不可能離鄉;這些受災戶,就是海洋的珍貴資產 – 珊瑚。

提到台東莫拉克災區,多半人會聯想到的,無非是嘉蘭、大鳥、富山或歷坵等村落;但事實上,台東還有個很另類的災區,就位在刺桐部落旁的杉原灣。杉原灣也有非常多的受災戶,大部分都在風災過後半個月內陸續死去,而且不可能會有中繼安置,因為他們根本不可能離鄉;這些受災戶,就是海洋的珍貴資產 – 珊瑚。

多數人也許對「杉原灣」一詞感到陌生,但只要一提起「那個蓋了間美麗灣飯店而引起眾多爭議的海灘」,也許大家就比較能進入狀況了。事實上,杉原灣最大的觀光價值,根本就不是海平面上的柔細沙灘,而是海面下分佈廣泛、生態多樣的珊瑚群聚。

據中研院2008年研究報告指出,杉原灣杉原海域內有高達110種珊瑚種類,占台灣珊瑚種類1/3,多樣性不亞於綠島、蘭嶼。更重要的是,杉原灣內有全台首次發現的貝式耳紋珊瑚,高約1公尺,寬約60公分,是台灣海洋研究的重要據點。(更多相關報導請見《台東杉原灣 發現貝氏耳紋珊瑚》)

然而,去年八八風災後,大量的漂流木被山洪沖刷入海,隨後又被海浪、潮汐拍打進杉原灣內,一場珊瑚浩劫於焉誕生。2010年5月,風災過後9個月;大量的漂流木仍被棄置在礁石、沙灘之上,下一次的颱風季節又近在眼前…

990502hiaohuiniw-450.jpg

大量漂流木被棄置在杉原灣上

IMG_8888

IMG_8901

礁石上也仍殘有大量漂流木。附近居民說,這一帶礁石過去有大量的珊瑚礁,俯拾即是,但如今已被摧毀殆盡,得費好大一番功夫才能找到倖存的珊瑚。

IMG_8897

如今礁石群中,只能勉強找到小珊瑚,與過往珊瑚遍佈的景況有巨大落差。

IMG_8908

IMG_8914

如今杉原灣沙灘上,四處可見被漂流木無情屠殺的珊瑚屍體…(還有大量垃圾與漂流木殘屑)。一個宣稱「美麗灣」的地點,怎會淪落至如此景況?

刺桐部落居民林淑玲表示:「我們向林管處還有縣政府反應過好幾次了,但他們(指公部門)都只是說沒有經費處理,最後就不了了之了。」對此,台東林務局林管處課長吳昌佑則回應,「杉原灣屬於台東縣政府轄管範圍,雖然不歸林管處負責,但我們也幫忙清過好幾次了…現在雖然還有部分漂流木殘留在礁石上,但那真的不是政府不想處理,而是沒有辦法處理」。

吳昌佑表示,漂流木剛被拍打上岸時,林管處就曾經會同台東縣政府一起進行清理工程,大部分的漂流木都在第一時間被清走了。「如今剩下來的」,吳昌佑說,「一部份是在與部落協商後,同意拿給部落進行社區營造之用,另一部份留在礁石上的,則是擔心重機具進場會造成礁石破壞,所以才擱置處理」。

台東縣政府農業處林務課課長林潤榮表示,杉原灣的確是城鄉發展處的業管範圍,但因為縣政府缺乏經費處理漂流木,所以林管處雖然已經幫了不少忙,還是無法完全清理乾淨。林潤榮坦承,目前留在礁石上的漂流木,的確會對珊瑚形成威脅,但重機具(如吊車、怪手)進場,也會造成礁岩生態破壞,因此縣政府絕對不是不處理,而是無法處理

吳昌佑與林潤榮不約而同表示:「其實漂流木也是沙灘生態的一環,不是非要清掉不可。」記者追問,礁石間的漂流木是否可以人力處理(例如先以電鋸分解巨木,再用人力搬離)?林潤榮聞後則表示:「我們會再考慮看看,既然在地有聲音,我們就會擇期再去會勘,看看還能做什麼。」

IMG_8885

林淑玲坦承,過往沙灘上有漂流木出現時,當地部落的人總會在第一時間前往「搶收」漂流木。然而八八風災為杉原灣帶來太多漂流木,不但政府處理不完,也沒有部落居民有意願處理這些「多到用不完」的漂流木。為了向政府表達抗議,刺桐部落的人將部分漂流木「直立」插在沙灘上表達抗議。

IMG_8884

IMG_8967

由於大量漂流木堆置在沙灘上,實在不美觀也不安全,刺桐部落居民遂利用漂流木製作茅草木屋、瞭望台、漂流木迷宮等建物,充分發揮了原住民的創作天分。

IMG_8912

杉原灣沙灘上,豎立著美麗灣度假村股份有限公司所製作的警告標語。當地居民質疑,杉原灣明明就是原住民傳統領域,美麗灣憑什麼禁止阿美族原住民在此海域打獵捕魚?

IMG_8915

IMG_8917

由刺桐部落走向美麗灣飯店主體建築,可發現鬆軟的沙灘地面,逐漸變得越來越堅硬。當地居民說,這都是因為美麗灣飯店在施工期間,違法在沙灘中回填鋼筋、廢土,才會導致沙灘「泥地化」。由於飯店停工多時,沙灘上長期無人管理,沙灘表層被風吹撫過後,也漸漸露出沙灘底下的沙土、鋼筋等違法回填物。至於原本的沙灘跑到哪去了?當地居民推測,多半被業者賣去台北市信義區101百貨公司旁,當作美麗的人工沙灘了。

IMG_8920

由海灘望向美麗灣飯店,可發現漂流木幾乎可打到飯店主體建築,這樣的飯店真的安全嗎?刺桐部落居民質疑,由於「中科三期」被環保署認定為「並非至始至終沒有通過過環評,所以不用停工」,連帶影響「雖然被判違法,但也曾經通過過環評」的美麗灣飯店傳出復工消息。由於美麗灣飯店復工一事,並非本文重點,所以筆者在此就不先多做著墨,有興趣的讀者請參照《美麗灣度假村破壞杉原海灣大事記》、《中科效應 台東美麗灣又動工

(本文與莫拉克新聞網共同刊登)

戶籍遷不遷?─政府有期許,法律不強制

高雄縣杉林鄉慈濟大愛園區落成、入住已屆3個月;依照戶籍法規定,人民在住居遷徙3個月以上時,應一定將戶籍遷出(入)。然而,目前高雄縣永久屋住戶,對於要不要遷移戶籍一事,仍處於眾說紛紜的狀態…

高雄縣杉林鄉慈濟大愛園區落成、入住已屆3個月;依照戶籍法規定,人民在住居遷徙3個月以上時,應一定將戶籍遷出(入)。然而,目前高雄縣永久屋住戶,對於要不要遷移戶籍一事,仍處於眾說紛紜的狀態…

內政部日前針對「災民入住永久屋衍生之基地門牌案及辦理戶籍遷徙登記案」召開會議,達成「永久屋住戶應依戶籍法17條規定,於遷入3個月內辦理戶籍遷徙登記」之決議。

對此,高雄縣政府民政處處長邱志偉表示,桃源、那瑪夏2 鄉遷出人口眾多,若戶籍全部遷至杉林鄉,不但會影響原鄉人口權益,也會牽涉到部分部落是否要「廢村」的問題,茲事體大,會再審慎考慮,現階段只會先進行推廣工作。

屏東縣政府原民處副處長蔡文進強調,「由於霧台鄉遷出人口眾多,如戶籍全部遷入長治鄉,恐導致霧台鄉「廢鄉」,站在縣政府的立場,會先研議將長治分台基地一帶,劃定為霧台鄉行政區域,未來希望永久屋住戶戶籍,仍保持在霧台鄉,公共事務也由霧台鄉決定」。至於未來有關民意代表選舉、學童義務教育學區判定等問題,屏東縣政府則表示,尚未針對這些事情進行細部討論。

高雄縣政府:期許「住籍合一 / 籍在人在」

根據戶籍法第16條規定,「遷出原鄉(鎮、市、區)三個月以上,應為遷出登記」,第17條則明訂,「由他鄉(鎮、市、區)遷入三個月以上,應為遷入登記。內政部營建署企劃組李組長表示,有關永久屋住戶是否應將戶籍由原居住地遷移至永久屋,內政部已於日前由林慈玲次長主持,召開會議討論相關議題。

據了解,該會議已通過決議,希望未來全國各永久屋住戶,都能「依戶籍法規定,將戶籍由原住居地遷往永久屋,落實『住籍合一』,以利管理」。

高雄縣政府民政處戶政科科長吳淑惠表示,許多入住永久屋的災民曾反應,如將戶籍移出原鄉,很可能會影響農保權益;對此,高雄縣政府已於4/19、4/23時,派農業處前往說明,許多人在瞭解狀況後,認為不會影響權益,都決定要將戶口遷往永久屋所在的杉林鄉了。

「住籍合一是中央的期許」,吳淑惠強調,「縣政府很清楚戶籍遷移,會影響到許多人的權益,但戶籍管理與地方治安控管、學童義務教育等行政事務息息相關,縣政府的立場,還是希望災民能在清楚瞭解權益有無損失後,將戶籍遷往永久屋,並落實『籍在人在』原則」。

吳淑惠坦承,目前高雄縣政府對於之後教育、選舉等配套措施,應如何進行,至今還沒有細部討論,僅表示目前會加強宣導戶籍遷移,不會強制執行。然而,吳淑惠指出,永久屋住戶辦理戶籍遷移手續,未來要做事情總是比較方便,因此縣政府在這方面會加強宣導。

目前已入住慈濟大愛園區的南沙魯村村長劉金和強調:「我們過幾年一定會搬回山上住,因此實在沒有必要將戶籍搬到大愛村來。」劉金和表示,許多村民雖然入住大愛村,但那只是為了求一個安全的居所,他們在山上都還有農地要照顧,也有農舍可以居住,多半是三天兩頭就得來回奔波,並非一直住在永久屋,所以沒有必要將戶籍遷到大愛村。

「我們南沙魯大部分的人,應該都不會把戶籍遷進大愛村」,劉金城強調。

對此狀況,吳淑惠則解釋,戶籍法雖然規定搬遷3個月以上,就要辦理戶籍遷出(入)手續,但法律上並沒有強制規定或罰則,因此如果災民仍執意要將戶籍掛在農舍之下,政府也無法強制執行

屏東縣政府:長治分台行政區域仍歸霧台鄉?

與高雄縣不同的是,屏東縣霧台鄉由於入住永久屋的人數實在太多,如果戶籍要全部遷往長治鄉,後果可不僅是特定村落要「廢村」,而是整個鄉都要廢掉。對此,霧台鄉鄉長顏金成明確指出:「絕不可能讓廢鄉的事情發生!未來我們會極力爭取,讓長治分台永久屋的管理權力,落在霧台鄉民手上,而非讓長治鄉管理我們!」

蔡文進表示,屏東縣政府目前正在研議相關配套措施,希望不要在戶籍問題上再起紛爭。他表示,長治分台永久屋基地位於內埔、長治、鹽埔3鄉交界,屏東縣政府打算將長治分台比照三和村永久屋辦理,透過行政區域化分方式,讓長治分台魯凱族人,仍能保有自治權力,戶籍也可保留在原鄉

屏東縣政府民政處戶政科科長郭榮河則補充,縣政府會避免發生「鄉中有鄉」的情況發生,所以會研議讓遷徙居民的戶籍能保留在霧台鄉,僅透過行政區域劃分方式,讓霧台鄉自主管理永久屋。然而,未來長治分台居民應被分配在那個選區?兒童義務教育問題,是否要將戶籍與學區分開處理?郭榮河則表示,這些問題縣政府的確都還沒討論,未來會再視狀況而定,做出適切的處置。

律師:戶籍法無強制力

法律扶助基金會律師吳君婷表示,雖然按照戶籍法16、17條規定,人民應於住居遷徙3個月以上時,辦理遷出(入)手續,但戶籍法並沒有明確罰則,訂定擁有多重住居的人民,是否一定要辦理該手續,因此就算要將戶籍保留在原鄉,拒絕遷往永久屋也不會有法律上問題。

吳君婷補充,戶籍法中唯一看起來有強制力量的,就屬50條規定 「全戶遷離戶籍地,未於法定期間申請遷徙登記,無法催告,經 房屋所有權人、管理機關、地方自治機關申請或無人申請時,戶政事務所得將其全戶戶籍暫遷至該戶政事務所」,但是並沒有明訂戶口被遷到戶政事務所之後,應當如何處理。

吳君婷研判,因此應該不至於發生「戶政單位強制將災民戶籍遷往永久屋」的狀況。 吳君婷強調,如果有受災戶因為戶籍遷徙導致權益喪失,都可找法律扶助基金會洽詢免費服務。

百年劫?!樂善堂的危機與契機

百年歲月應該是一個值得慶祝的日子,但對杉林鄉月眉村的樂善堂而言,卻在地震後被認定安全堪虞,並貼上一道紅色、宛如催命符的危險建築告示。此事導致地方上人心惶惶,在文資維護奧援不足,但又擔心傷及無辜的考量下..

百年歲月應該是一個值得慶祝的日子,但對杉林鄉月眉村的樂善堂而言,卻在地震後被認定安全堪虞,並貼上一道紅色、宛如催命符的危險建築告示。此事導致地方上人心惶惶,在文資維護奧援不足,但又擔心傷及無辜的考量下,負責管理的董監事已開完會,並初步決議將「拆舊堂、蓋新廟」,這也使得興建年代仍待考察[1]的這棟傳統建築,即將從高雄縣客家聚落地區之最早鸞堂[2]的歷史中滅跡。

高雄縣客家聚落地區的鸞堂信仰,在日治前期的時候肇端於杉林鄉月眉村的樂善堂,之後相繼拓展到旗山鎮圓潭福安堂、美濃鎮廣善堂,而在傳至廣善堂後的短短十年內,則又迅速延續到龍肚庄廣化堂、廣興庄善化堂、九芎林庄宣化堂、石橋庄善誘堂,當時香火之鼎盛甚至遠及至六龜鄉新威庄的勸善堂,儼然是客家人在天公、伯公、三山國王及義民等信仰之外,另一項重要心靈生活的人文活動。

除此之外,從樂善堂分別於西元1914、1929年所造刊的《覺夢真機》及《妙化新篇》等兩本鑾書內容中,亦可窺見南北客家鸞堂信仰交流互動的文字記載,由此顯示了在當時全台鸞堂發展的興盛期中,樂善堂像是一條南北部客家地區鸞堂系譜關係的臍帶。

日治初期新竹及苗栗一帶相當成功、影響日本殖民政府鴉片專賣利益的鸞堂戒煙活動,由於隱含了反抗日本鴉片政策的思想,加上殖民政府深怕鸞堂是一種秘密結社,會與抗日義軍串連一起,所以下令日警展開了一連串的偵察、監控與取締的行動,也因此在鸞務發達欲南向拓展的需求,或規避日本統治政權注意與迫害的壓力下,活躍於苗栗、新竹一帶客家鸞堂的重要人物,如苗栗公善堂劉石恩、新竹飛鳳山代勸堂楊福來,也陸續南下來到樂善堂協助扶巒著書及監整堂務,進而奠定了樂善堂在高雄地區客家鸞堂史上的先鋒地位。

誠如上述所揭露之樂善堂在台灣歷史與客家文化的重要地位,其一事一跡或一磚一瓦應該都是值得維護並加以研究的,但今年3月4日一場百年地震的來襲,卻重創這個近百年的客家聚落信仰中心,使得樂善堂陷入了「建新廟、修舊堂」的兩難。

原因是本地常年有淹水的問題,加上廟堂基地的地勢較低,只要進入梅雨季或遇上颱風,降雨量稍大就會水漲過膝,甚至讓木雕神像有被漂流的危機,所以負責管理之基金會的理監事們,有意藉新建之舉一併墊高基地來處理水患問題。

另一方面,又由於地方信徒對於廟宇建築的認識,往往受限於新建=堅固、大=宏偉等主流觀點,這也使得這些理監事們背負了沈重的信徒壓力,擔心如果只修整舊堂反而會成為眾矢之的,熱心參與堂務的林先生說:「更何況,縣府三位專家來勘查後,一致認為損害嚴重,並已貼上紅單、列為危險建築」。

此外,為避免夜長夢多、橫生意外之事,林先生已經延請了內埔一帶頗具經驗及盛名的廟宇建築師傅,開始進行調查並著手新廟宇興建構想的規劃。當筆者拜訪林先生、基金會總幹事及其他幾位現任的理監事們時,雖然基金會已做成新建的決議,但言談之間他們還是有維護文化史蹟的想法與意願,只不過以樂善堂目前的條件及基金會所掌有的資源來看,重建是解決所問題最好的選擇。

990501wuningidsoh-360.jpg

新建≠堅固、老舊≠脆弱,樂善堂後新建約十年的玉清宮,此次受災比前舊堂更為嚴重,林崇熙教授說,傳統建築的優點就是比新式的RC建築更為耐震。

但另一方面,長期關心台灣文化資產維護、現任教於雲林科技大學的林崇熙教授,地震後即藉南下美濃進行私人行程之便,特別抽出時間來現勘樂善堂災損的情況,林教授特別指出,損害其實沒到非拆不可的程度,樂善堂的主結構樑柱受創不大,遭震破的承重邊牆,也可以卸除後再以新磚重砌回去,最重要的關鍵正在於地方人士如何看到這一段值得被維護的歷史記憶與文化資財。

被百年地震重創的樂善堂究竟應該如何處理?這是一個值得政府官員、學者專家以及地方鄉親討論的議題,筆者認為此事牽涉的不只是政府對處理震災是否具備歷史及文化的視野,而更值得努力的是,如何透過公開溝通的方式來凝聚各方意見,催生一個創新納舊的因應方案,讓樂善堂面臨的當前危機,得以透過百年根基而營造出新的契機。

clip_image002

樂善堂需要一個創新納舊的方案,來讓當前面臨的危機,得以透過百年的根基而營造出新的契機。

後註,5月3日客家電視台將在樂善堂舉辦村民大會,歡迎關心此事的朋友與會。

時間:5月3日上午09:30

地點:高雄縣杉林鄉樂善堂


[1] 根據張二文所著高雄縣客家鸞堂的起源-月眉樂善堂與其巒書之研究一文指出,根據《月眉樂善堂沿革》記述:「樂善堂之由來,始於大正2年(1913年,癸(ㄍㄨㄟˇ)丑)之秋」,有關鸞堂的傳衍,張文推論在《覺夢真機》造著前,樂善堂並無獨立堂宇,而於西元1921年新建堂宇落成,西元1925年在增築左面橫屋及廳室。又1961年月眉樂善堂曾出版,月眉樂善開堂49年改築十週年紀念專刊,顯示該堂曾改建。[2] 鸞堂乃聖堂、善堂也,奉祀關帝君為主神,加奉祀孚佑帝君、司命真君尊稱為「三聖恩主」,或加配奉祀文昌帝君、玄天上帝尊稱為「五聖恩主」。或有鸞堂加配 「先天豁落靈官王天君、岳武穆王」亦稱為「五聖恩主」。並以奉祀太上道祖、孔夫子、觀世音菩薩等三教聖真為上座,藉桃柳為筆,扶鸞虔請神靈降筆,以傳神意。蓋古聖離世日遠,必藉桃枝柳筆現身說法,於沙盤浮字,傳真警世,教人修道之法,此種組織之善堂,謂之「鸞堂」,又稱之「鸞門」。著名的台北行天宮即為一例。

大愛生活系列(5)黃沙配飯菜的日子何時結束?

我住在小林附近的平埔族朋友說:他大嫂家門口有三根菸蒂,就被永久屋慈濟糾察隊罰錢;一個月只能在社區涼亭公開場合烤肉二次;現在大嫂說考慮要遷出永久屋,乾脆回到災區搭簡易工寮住好了,這樣比較自由吧!

編按:

本文為入住高雄大愛園區者心聲,由記者記錄整理,文章中隱去敘述者姓名與身份,恐懼曝光後會帶來工作與生活上的壓力,為保護受訪者,採取如此作法,僅向讀者說明。

至今每天黃沙配飯

搬入社區生活已有一段日子的我,對於生活上最大的不便,是每天三餐飛起的黃沙總是不請自來,比起蒼蠅的沾黏功夫還要厲害,就當是添加礦物質保健身體吧!不僅如此,身上抖一抖黃沙一樣掉滿地;地板擦了再擦還是不乾淨;衣服經過洗衣機的清洗,黃沙在洗衣機的底部總是留下生活的印記;這樣的生活真的不能再抱怨了,因為這是社會大眾的愛心。

我們都知道這是大家捐款到各機構(包括慈濟),由慈濟執行永久屋建造工程。但是,我們都不明白既然慈濟只是執行興建工程,為何卻在各種生活細節上處處讓我們的生活有壓力呢?

圖片15
大官走了之後,園區內就一直停留在黃沙滿地的狀態,師姐說,剩下的工程要我們自己來做,因為我們「太懶惰」。

園區規則無法理解

這二天孩子們終於有機會在永久屋接受課業輔導的照顧,但是孩子們只能坐在教會的地板、椅子上寫功課!因為暫行管理的慈濟單位說,那些教室是用來做工藝課程用的,孩子們在那裡會將工坊媽媽們的作品弄壞?

但是我更不明白,慈濟的工作人員卻常常都有運用自如的空間做為開會、討論之用!

這是我的困惑,你覺得我還能說什麼?

圖片1 圖片2
孩子只能在教會寫課業,而不能進去工藝教室。
IMG_0002

如果合心路146巷2 號是一間不常使用的空間,為何不讓孩子們在這個空間作課輔?

圖片11 圖片12

為什麼一定要梳包包頭?

四月十日與四月十一日這是慈濟第一次在永久屋舉辦『人文營』,我的鄰居有報名參加;我的鄰居為了不要讓頭髮被梳成包包頭,於是她剪了一個超短的短髮。他說在慈濟的人文營或其他活動裡面,頭髮一定要梳得整整齊齊的,只要是可以梳成包包頭的,工作人員一定會用溫柔的微笑堅持,你一定要梳成包包頭才最美麗,才有氣質?

我至今尚未參加人文營的課程,但是親眼見到,除非你把頭髮梳成包包頭、或是讓他們檢查ok了;並且由慈濟志工們為大家換上乾淨的慈濟背心,否則慈濟志工是不會讓你坐在教室學習如何穿衣、說話、吃飯、走路等規矩;這慈悲為懷的場景,我看錯了嗎?我只是一個房屋沒有了陪著父母一起住在永久屋的災民;未來我也可以行有餘力出來做志工,但是我想有尊嚴的做志工!我想我也要去剪頭髮了。

圖片8

圖片9
透過各種人文營以及教導,我們必須過著整齊劃一的生活。

圖片19 圖片50

生活細節盡是壓力

「希望廣場」常常有慈濟志工帶著尚未來過永久屋的慈濟人來參觀我們的生活,偶而聽見慈濟人背著我們這麼說:『這些原住民很散漫!很麻煩!很懶惰!很貪婪!……..!』我還能說什麼?誰叫我是原住民?

但是,以前在山上我們也很認真生活與工作,只是大家不明白我們大多數人都從事農業開墾工作,我們習慣早晨三、四點便外出工作,直到太陽出來感覺很熱了就回家或到工寮休息,直到下午三點之後再繼續我們未做完的農事。開墾、鋤草、施肥,細心照顧每一顆果樹,讓果樹有好的成長環境,未來才有好的價錢可以生活。我們只是生活型態與很多平地人不同而已。

我從山上因莫拉克颱風來到平地,現在我們家園門前的小庭院黃沙飛揚,有許多人接受慈濟建議就用石頭與草坪來做美化,但是我要如何用那破壞我家園的石頭來美化我現在的家園呢?我沒有更好的想法之前,不想做任何改變,寧願忍受黃沙飛揚,其實是很辛苦的,因為會有慈濟人來關心「在忙什麼啊!」、「你看你的鄰居都好用心在生活」!

住在嶄新的環境裡,我真的要面對很多不同的變化;山上泉水無污染,山下的水盡是消毒味,所以只好花錢買水喝;山上隨時可以幫離鄉工作的親友打零工賺錢;所學有限山下的工作機會真的很少,偶爾抽根菸,吃一口檳榔,喝一點酒想解煩悶去憂愁,被慈濟人看見三次,就再也沒有工作機會了;說這是雪上加霜吧!似乎對慈濟人的用心照顧也不公平;但是,如果我們沒有影響工作是不是可以對我們的行為寬容些?

我住在小林附近的平埔族朋友說:沒工作的事情比較小,他的大嫂家門口有三根菸蒂,就被永久屋慈濟糾察隊罰了1500元;一個月只能在社區涼亭公開場合烤肉二次;現在大嫂還說考慮要遷出永久屋,乾脆回到災區搭簡易工寮住好了,這樣比較自由吧!

圖片13
整天都有慈濟的人來參觀,我是不是沒有說不的權力?

圖片7
有人在辦活動的圓桌背後,寫下自己心聲。

慈濟的各種規矩

四月十六日這一天上人要來永久屋巡視,為了上人要來永久屋這邊的慈濟工作人員、志工、以工代賑的工作人員,個個神經緊繃深怕做的不好對不起上人的關心。原本沒有無障礙廁所空間的規劃,連夜趕工就做好了;原本光禿禿的地方,趕快挖了幾個洞種了幾顆樹就有個樣子了;原本空蕩蕩的教室,花些錢錢就綠意盎然了。上人要來巡視的流程嚇壞了我,比總統的等級還高喔!(要全體起立鼓掌歡迎;還有不要忘記感動的眼淚!)

當天上人被安排要參觀工藝的工作環境,看見工作人員怕老師學員說出不得體的話,還特別教導各班老師要用他們指示的方向來為上人說明,老師與學員是如何的認真學習,這時刻我真的有點懷疑眼睛所見與耳朵所聽?喔!原來上人喜歡大家告訴她虛假的謊言?

來這借住二天的親戚當天居然不懂事理的拿著相機要拍上人,被穿著旗袍的師姐提醒「不可以為上人拍照」,但是這裡有六台慈濟的攝影機可以拍攝?於是師姐離席不到五分鐘,立刻有個慈濟保全人員站在我的親戚面前,嚴厲的眼神讓我的親戚有被恐嚇的感覺,一整天,只見親戚一直喃喃自語:「被恐嚇就是這種感覺喔?你會害怕、會不舒服、會恐懼、會擔心、會不安……..。」

我只能說:「慈濟師姐師兄,請別介意我親戚是真的不懂慈濟的文化與規矩!以後拜託不要再讓粗勇的保全陪你好嗎!」

圖片27圖片26

圖片23圖片24
用心唱出五善之歌,表達來到杉林的大愛世界,就是慈濟的大愛人間的最高境界?

我是不是該回家了?

四月十八日這是永久屋第一次舉辦市集活動,永遠的主持人「黑熊夫妻」艷陽下真的很熱心為大家介紹活動的流程與內容,黑熊夫妻很稱職喔;場面雖然熱鬧,但是我們住在裡面當這是一般園遊會,因為慈濟告訴我們這是成果展示。

坦白說外面來賓參與的很少;慈濟志工參與的很多人;這一天,這裡五個工坊班級賣出去的工藝品並不多,霎那間讓我思考的是:我是不是應該回到山上的家整理果樹?我的水蜜桃果園需要我的愛心照顧;而我需要水蜜桃為我帶來生活的基本需求。因為我喜歡偶爾抽根菸、喝一點小酒,我不吃檳榔;我的這些壞習慣不見容於慈濟所管理的永久屋社區,為了生活我該接受讓慈濟人教育我如何吃飯、穿衣、走路嗎?

我真的好想回家,但是回山上的家最重要的是,我要如何面對那一場土石流帶給我難以抹滅的恐懼?

我的另一個鄰居Savi 鼓勵我說:「我總是強迫自己每個週末一定要回山上的家一趟,因為每走過一次恐懼就會減少一點點!恐懼越來越少的時候,我就要帶著孩子回山上的家從新過日子。」

我是不是也要像savi一般堅強、勇敢、有一點期待、有一點夢想我的回家之路?

圖片3

回鄉的南沙魯村民,已經在山上搭起避難屋,建立自己的新生活了。

圖片4

(更多大愛生活系列報導,請點選這裡)

(本文轉載自莫拉克新聞網)

茂林鄉的黑米傳奇

黑米的栽種歷史久遠已不可考,目前只留下黑小米的故事,傳說是多納的婦女會將孩子放在水潭邊後去工作,聽著哭聲就知道孩子仍在,某天突然沒聽見哭聲,急忙跑去察看時,發現孩子真的不見了。夜晚,深潭的水神託夢告知…

清晨七點多,我們一行人已出現在茂林鄉境內的多納村。路程中沿路崩落的山壁和新舖在山腰塌陷地上的柏油路,平靜緩慢的被遠遠抛在車後,好似莫拉克帶來的洪水巨流不曾在這裡大肆破壞過。茂林鄉境內的災情算是旗美九鄉鎮裡較輕微的,除了交通中斷外,並無重大的傷亡,也因此當然被關注的程度也較少,事實上,茂林鄉依賴觀光產業甚深,在受害訊息不斷放送傳播的情況下,觀光客越來越少,讓很多在地人不得不離開家鄉出去工作。

黑米祭之後

位於茂林鄉最深處的多納部落,在仰賴至深的多納溫泉一夜間瞬間消失後,據多納社區發展協會前理事長郁德芳說,目前多納的社區居民多以88零工維生,再者就是到外地工作,孩子托給學校或老人照顧。而在去年十一月份舉辦的黑米祭,力圖沖淡悲情,極力歡迎觀光客的回流,這個在災後的原鄉地區第一個盛大的活動的確引人注目,辦的非常成功。然而活動後,無後續更吸引人潮的觀光資源支持,喧鬧一時的多納社區,又悄悄緩緩的回復寧靜。

對於多納的黑米我們始終有著極高度的好奇心,為了一探究竟,專程來拜訪社大的老朋友德芳老師,據他說黑米有兩種,一種是小米種,一種是稻米種,原皆是屬旱稻系統,是多納聚落特有的穀物,同株裡會有黃色和深紫色的外殼混雜。約五十年前的全盛時期裡,全多納村皆有種植黑米,而今的栽種面積不到2甲,其他田地大部份是種植水稻。德芳老師說,黑米是旱作,播種後不要管它也能生長的很好,但好笑的是茂林鄉公所曾在多納村安裝灑水系統來幫助提高黑米的產量,德芳老師說灑太多水,根都爛掉了,怎麼會長得好?DSC_2428
【在多納旱地裡的黑米,德芳老師說放任不灑水才是聰明的種法】

郁德芳
郁德芳老師

黑米的傳說

黑米的栽種歷史久遠已不可考,目前只留下黑小米的故事,傳說是多納的婦女會將孩子放在水潭邊後去工作,聽著哭聲就知道孩子仍在,某天突然沒聽見哭聲,急忙跑去察看時,發現孩子真的不見了。夜晚,深潭的水神託夢告知她不忍孩子一直大哭,便帶回代為扶養,等長大了便會讓他回到部落,但希望村民栽種更多的黑米來謝神。村民於是種植了更多的黑米,種出來的品質和產量也似得到神助般的優質。

而傳說孩子長大成人後真的回到部落,並且幫部落做了更多的事,於是謝恩祭神的儀式,慢慢演變成現在多納的「黑米祭」。多納原來也就有傳統的「小米祭」,小米即為粟或稱稷仔,是全台原民地區的主食,多納也不例外。但在郁德芳老師擔任理事長期間,有感小米祭典過於普遍,不足代表多納部落,為了發展多納部落的特色,也為凝聚族人對傳統社會的文化意識,於是大力推動「黑米祭」成為多納特有的祭典至今。

德芳老師認為,傳統的文化需要被保存與傳承,也要因應時空附加新的意義,多納黑米祭,不只是文化的保存,更是為了喚起部族人認同而再生的創新。

嚴謹認真的農耕傳統

德芳老師說,在農耕時期裡的多納並不歡迎外客進入部落,一方面是農忙,另一方面也擔心外客帶來未知的病蟲害而影響收成。在更早的傳統種植時程裡,在豐收之前無論在燒山、拔草、整田都有細緻而繁雜的禁忌。

大體上,黑米約是每年的一月至二月播種,三、四月除草,五月開始趕鳥,六月收成,七月準備酬謝祭典,那時不像現在集中式的舉辦慶典,而是一家一戶相互與鄰居或是家人分享豐收的喜悅,整個村子都是熱鬧慶祝。德芳老師說,初熟的食物是最珍貴的,一定要拿來敬神。而目前反倒是為了配合鄉公所避開颱風季節,才將祭典移到十一月辦理。

用最珍貴的小米來傳達情意

而有趣的是年輕男子也會趁此時追求心儀的女子,家裡會做好小米編成的吊飾,讓家裡的男子可以致送給喜歡的女生,男生們會成群結隊到女生的家門口唱歌,一方面壯大聲勢,一方面也極為歡喜熱鬧,德芳老師回憶也曾陪好友到女生家門口送小米吊飾,等到論及婚嫁時,若女方家長同意就會說:「我的女兒什麼都不懂,若有幸能嫁去你家真是太好了」。

但如果不喜歡男方,就會說:「我的女兒還年輕,現在談結婚太早了,再等等吧!」之類的話。但現在年輕人早就不興這套了,我們再追問原因,他說:「現在都講手機了!誰會用這種老招?」

DSC_2402
用來傳達情意的小米吊飾

DSC_2433
石板上雕刻著男子為追求女子進入女方家裡唱歌表現的圖樣

傳統文化至今已然全面改變,年輕一輩對於傳統智慧傳承幾乎是片面甚至沒有意願去了解,另一方面最早在1951年慢慢進入茂林鄉的教會力量也一再和族人的傳統信仰衝擊,謝神或祭典慢慢被禱告取代,而即使多納黑米保存了祭典的儀式,但實質上的在地認同與文化傳承也漸漸式微,八八災後的茂林多納部落,更面臨主要生計與人口外流的窘境,值得慶幸的各方資源或團體仍持續關心或湧入,和德芳老師討論後,仍覺得黑米是多納值得發展的在地產業,行銷與種植技術的養成會是未來值得持續關心的議題。

我們和德芳老師約好了,下次要看看黑米的收割,也帶些農業技術背景的朋友一同前往!

台61線廢爐渣事件(2)沿水土擴散的超標重金屬

如魔鬼一般的,台61線所到之處,處處遭殃,不得不懷疑這條路的背後,有著天大的秘密,龐大的利益及廢棄物銷贓,不知有多少高層、財團、高官捲入在其中。 放眼望去全是爐渣。台61線就像一把刀,狠狠切下七股潟湖的咽喉…

春天涼涼的風,在烈日下吹過臉頰,小小的漁村,開闊的視野,一個單純與世無爭的地方,年輕人都到外地工作去了,村莊裡平常只留下老人和小孩,伴隨大家的還有群起群落的水鳥、地上奔跑的環頸鴴、沙地上的螃蟹、水岸邊的彈塗魚。廣闊的大地有著望不盡的視野,一條條的水平線,訴說著看不到盡頭的未來。

七股潟湖是西部海岸最乾淨的一個地方,豐富的生態,廣大的濕地,自然環境演變的過程,訴說台灣近百年來發展的歷史,野生動物在這裡遷移與繁殖,先民們在這裡落腳發展,淺的水域、風吹的砂,妳我的家。

簡單純樸的生活,這是他們的家,也是我們的家。環境在變遷,孩子的家在哪裡?

990430hugeiohiuv-450.jpg

大家看著水岸邊,他們在做什麼? 家,發生了什麼事?村裡的婦女都含蓄的在旁邊看,雖然不講話,但所有的事都看在眼裡,是非善惡大家心裡都有把尺。在村莊裡,婦女可是支持整個家庭、社會很重要的。

untitled-2

水岸邊發生了什麼事?~衣服上寫著『向毒說不!』,似乎在對社會大眾控訴著一個已經發生的事實。毒不是只有毒品,還包括會污染環境、污染土地的毒素。

untitled-3

台61線-西濱快速道路,道路帶來了便捷,但也帶來了災難,純樸的漁村、美麗的風景,從此改觀。

untitled-4

土地的未來,孩子的未來。妳的未來在哪裡?

untitled-5

從曾文溪堤岸彎往台 61線,一路往北走,放眼望去是一望無際的魚塭與潟湖水域,大家都在車子裡快速的經過,少有人會去注意路旁有發生什麼事。會發生什麼事?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在台灣大家寧願選擇不知道。

也因為如此,養成政府一堆人欺騙的特性,不願面對事實,不想解決問題,大開方便之門,只為許許多多的不合理想辦法解釋成合理化,然面對純樸的百姓及小朋友,大家仍是一臉的疑惑,這和基本的常識不一樣,小朋友會問~為什麼?

沿途我們隨機採樣,發現一個天大的秘密,一個不為人知的秘密。

untitled-6

這裡是台61線南端,曾文溪堤岸開始的地方,道路間綠地回填了大量的電弧爐渣,土地上清晰可見。

untitled-7

直接混在泥土裡,風吹日曬雨林,加上海風的鹽分,很快的所有東西都結合在一起。

untitled-8

魚塭、水域、土堤,台61線所經之處,似乎處處遭殃,台61下土地、魚塭邊,盡是電弧爐渣。

untitled-9

通往潟湖的水域,台61下面河道邊,隨著漲退潮,爐渣等污染就近入了水域。

untitled-10

妳分的出什麼是爐渣,什麼是泥土嗎?很不幸的畫面中除了塑膠袋、採土工具之外,全部是爐渣,連那看起來像土的也是爐渣的粉末,這些粉末不需要溶出,直接隨著雨水、風吹就進入了水域、河道,透過微生物、底棲生物,重金屬就直接食入進入生物體,然後進入食物鏈的循環,最後回到人身上。

我也懷疑這裡面有混著集塵灰,集塵灰是更濃縮的,除了重金屬外還有戴奧辛,那影響就更大了。

untitled-11

這是台61線西濱快速道路下的土地,以前是魚塭,現在填了非常多的爐渣廢棄物,放眼望去全都是。

untitled-12

結塊的地表,發現一顆黑褐色小丸子,果然有發現集塵灰混在裡面。集塵灰固化後的小丸子,就像以前煉金術的仙丹,集精華於一身,讓大家盡快成仙,只怕上不了天堂而直接去了地獄。

untitled-13

這是台61線所經過的水域、河道邊,如鬼魅一般,所到之處風雲變色,土壤變質,乾淨與美麗不在。

untitled-14

這裡原來的環境是泥灘地,所以眼前所見全是爐渣廢棄物,包括水裡的也是。這些爐渣都是來自鋼鐵業,尤其是電弧爐煉鋼廠的爐渣。

untitled-15

被漲退潮海水沖蝕的邊坡斷面,全是爐渣,且很多都風化粉碎成粉末了,並不是像公部門說的穩定、不易溶出等等。細小的粉末、高濃度的重金屬,直接污染土壤、直接污染河道、直接污染底泥,直接進入生物體。

untitled-16

靠近馬沙溝的台61線下面,放眼望去一粒粒的也全都是爐渣,下面的河道直接通潟湖,污染直接擴散。別以為蓋上一層土大家眼不見為淨就沒事!

untitled-17

連道路的排水,都直接沖刷出一大片的爐渣及粉末,直接進入河道水域。

untitled-18

如魔鬼一般的,台61線所到之處,處處遭殃,不得不懷疑這條路的背後,有著天大的秘密,非常龐大的利益及廢棄物銷贓,不知道有多少高層、財團、高官捲入在其中。

untitled-19

放眼望去全是爐渣。台61線就像一把刀,狠狠的切下七股潟湖的咽喉,一刀切到底,切的真狠!

如果警察在抓毒販販毒,這事件幕後的主謀及財團高官,應要判比販毒的毒販還要更嚴厲的刑罰,因為毒販傷害的是特定對象,而環境污染案毒害的卻是萬物眾生。

台灣的資源再利用法,就像是銷贓法案,包裝美美的替企業財團服務,同時開了些漏洞,讓行為合法化。但是大家別忘了憲法所規定國家為何,國家要保護全國人民的健康安全才是。

untitled-20

這是一部份樣品的數據,重金屬超過土壤管制標準數十倍至百倍,這些東西有的風化成粉末像沙土,有的直接就是粉末,這都不需要溶出,而是直接混在泥土裡,直接進入食物鏈,直接影響在生物體。

千萬別被公部門騙了,說什麼溶出實驗沒問題,因為直接粉末、直接進入生物體,直接食入、直接影響。如魔鬼一般,所到之處風雲變色,土壤變質,乾淨與美麗不在。

真是不可原諒啊!

untitled-21

延伸閱讀:
又是環境公害!台南七股地區台61線廢爐渣事件

又是環境公害!台南七股地區台61線廢爐渣事件

對於七股鄉民而言,不管是那球狀的雷達基地或地面的廢爐渣,似乎都不是他們設想中的友善生活空間。從互動觀察中,我也發現到對爐渣認知的人並不多,如果廢爐渣掩埋逐漸成為一種環境問題與社會現況,那教育社會大眾…

又是一起環境公害事件!台南社大一直積極守護環境的黃煥彰和晁瑞光就像是攤開了「台灣」這塊地圖玩著「找碴王」遊戲,不斷尋找那四散各地隱藏在地面的廢爐渣。而這次非常不幸地,則在七股地區台61線發現了它們的隱身之處,且綿延公里之遠,真是一個壞消息!

990430feiluzhahui-450.jpg

99年4月20日上午,台南七股居民會同台南環境保護聯盟與台南社大等關心台灣土地的環境運動者,選在這天於台北立法院及台南七股不同二地召開記者說明會,而藉由說明會也告知了大眾台南縣七股地區沿線到整條台61線也淪陷為廢爐渣掩埋區了。

untitled-2

在七股的記者說明會這天,七股鄉民訴說對自己家鄉環境的訴求,當您親臨現場看見鄉民對著自己家鄉閉眼默哀時,或許你也會感同身受,也不希望家園有一天如此被忽視了環境上的安全與人民的健康。

untitled-3

看到七股鄉民居處的週遭環境,一方面慶幸覺得問題被發現,鄉民不用還活在這些潛在危機中還不知情;一方面又要開始默哀台灣又少掉淨土了。

untitled-4

這天,地方政府的人也前來關切當地情形,照片是台南社大晁瑞光對漁會的人說明環境現況。

untitled-5

公路局代表人也出面表示要為主責部分做後續檢討與處理,看見公路局代表人在面對激憤的民眾時,至少還看得見願意面對疏失的責任態度。

untitled-6

環保局代表人也有前來關切現場情況,但在記者徵詢與提問過程中,環保局代表人似乎未能提出初步解決方式或措施。我認為,在當下他們似乎只能說出模擬兩可又官方的答案,只能說又流於形式了。

untitled-7

從互動觀察中,我也發現到對爐渣認知的人並不多,如果廢爐渣掩埋逐漸成為一種環境問題與社會現況,那教育社會大眾更知悉這些越來越常見的廢棄物,是否也應漸漸被列為討論的重點。

untitled-8

對於七股鄉民而言,不管是那球狀的雷達基地或地面的廢爐渣,似乎都不是他們設想中的友善生活空間。如果「同理」這件事在行為人身上多一點,或許就能改變一點點。

untitled-9

我覺得回過頭看初衷,我們不過是要一個友善的環境而已。照片是爐渣地旁的招潮蟹,看牠多無辜。

延伸閱讀:

台61線廢爐渣事件(2)沿水土擴散的超標重金屬

如果有一天,我們離棄了土地,我們還會剩下什麼?

小地方新聞網